从文化自信角度浅析毛泽东诗词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el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毛泽东时代,中华民族正经历着几千年从未有之巨大变化。一个世纪的时间,中国始终处于贫穷落后的阶段,面对列强欺压只能软弱挨打,中国一些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如何图变。在当时,大多数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渴望学习外国先进的思想文化,重西学而轻中国传统文化。然而,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又超越传统文化的毛泽东诗词开始出现,展现出以毛泽东为首的一批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对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 文化自信 现实意义
   一个民族要有文化自信,这也是这个民族得以长远的根本,有自信就要有根骨、要有脊梁。自信力可以说是贯穿毛泽东诗词的一条主线,是毛泽东诗词的精髓,扣人心弦而又催人奋进。
   一.毛泽东诗词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毛泽东诗词展现出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独有的中国风格和气派。虽然他的诗词仍然沿用的是旧体诗的形式,但是在白话文盛行之后,他开始尝试把新的内容注入到旧体诗的形式之中,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种传统文化创新的尝试,和当时盛行写新派诗相比,独树一帜。而且,他每一首诗词,都蕴含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丰富知识内涵,充分彰显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
   1.熟练运用中国各种文学样式
   毛泽东在诗词中运用多重中国文学样式,不论是古体诗还是七言格律、五言格律,或者词牌等形式,他都极其擅长,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继承者之楷模。他的诗词作品集,文学样式纷纭,五言、七言、绝句还有杂言诗中都包含在内,尤其是词牌的创新运用,让他的很多词更是成为“今胜昔”的千古绝唱。比如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相较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更加大气磅礴,不仅包容中国大好河山,还内涵五湖四海“环球同此凉热”,从意境上就更胜苏轼一筹。再比如说婉约词牌《临江仙》,毛泽东独辟蹊径,给这个词牌注入了更加新鲜的活力,他的《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中“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既写出了丁玲同志作为女性的柔美,语言又幽默诙谐,道出了她投身革命的坚定信念,更加别具一格:虽是婉约派的词牌,显示出的却是革命信心的坚定气魄。还有他曾写过一首词《贺新郎·别友》,虽表达了与北宋词人柳永千古名唱《雨霖铃·寒蝉凄切》相近的意思,两者都是送别抒情诗,两词的主旨也相似,可毛泽东却“重比翼,和云翥”,不落俗套、古为今用,颇有些在柳永词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意味。
   毛澤东诗词虽然采用旧体体裁,但把史、情、事、理、性融为一体,使诗思、诗意、诗味和以前的诗家迥然不同,值得吟咏再三,反复咀嚼。
   2.博观约取中国众多诗词名家
   毛泽东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喜爱和熟悉程度是惊人的。不论是古典诗词还是古代文学作品,他都有兴趣且涉猎广泛。据统计,他曾经参与批注过的古典文学诗词多达1590首,涉及诗人429位。他明确偏爱的“文学八贤”,就有庄子、屈原、曹操、李白、李贺、李商隐、高启、曹雪芹。实际上,他对古诗词的掌握也确是出入百家、博采众长的。
   虽然说毛泽东读了如此多的中国古代诗词,也研究得非常透彻,但是他对于古代诗词并没有完全迷信甚至奉如圭臬,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寻求超越。比如说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的“雄鸡一声天下白”,虽是出自李贺的诗,属于借用或者化用,但是毛泽东却翻陈出新,写出了一番新的情怀和意味。毛泽东还写过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一种“游仙诗”类型,但却进行了华美与写实的创新,将革命乐观主义、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与精妙的语句相结合。比如他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就将神话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把读者带到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他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被称为“形象思维第一流”。
   3.灵活引用借用中国各类神话历史典籍
   在诗词中多用传统文化典故是毛泽东诗词的一大特点。他所用历史典故与民间神话以及传奇中的故事大都通俗易懂,喜闻乐道,这也使他的诗作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风格特点和艺术魅力。他的诗词中有楚汉战争、曹操东征、陶渊明世外桃源、祖逖北伐……,也有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一枕黄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南柯一梦等等。他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使用了“共工触不周之山”,此神话典故独辟蹊径,认为共工是战士,是无产阶级英雄的形象,表现出红军士气之盛,必将打败一切强敌的精神。《蝶恋花·答李淑一》中,他引用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则一改千古以来凄惨的孤独情调,被赋予了对先辈对烈士及对忠魂的爱戴之情。舜帝和娥皇、女英的故事原来也充满了哀怨悱恻的情调,在毛泽东的《七律·答友人》里,读者却看到手执斑竹、身披红霞的神女,满怀欢乐地来到人间,感受着人间美好的生活,一扫消沉之情态。
   毛泽东诗词中引用的典籍和历代名家相比,完全脱胎换骨,以那种想要能够打破一切、推翻老旧的世界、建立新世界秩序的非凡勇气和强大力量去驾驭各种历史典故,赋予诗词让人耳目一新却是非常贴切的意义。
   4.汇集中国多彩时空文化
   毛泽东诗词不是一时之作,而是历古弥今之文。他的诗词上至远古时期的“人猿相揖别”,延至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涵盖魏晋文化的风流倜傥,包含盛唐文化的开放包容,蕴藏宋元文化的优美境界,不忘明清文化的摇曳多姿。除此之外,还深刻描述了新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艰苦奋斗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艰辛历史,既生动现实又华美动人。
   另外,在长达几十年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都有踏足,从陕南黄土风光一直到江南水乡的缱绻温柔,这样的经历让他既领略了祖国河山的壮丽多变,同时也丰富了他的见闻、开阔了他的眼界。故在他的诗词中,不仅记录了他一生的征战生涯,还多处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五彩缤纷的特色文化:他的诗词中有“赣水苍茫闽山碧”的赣闽文化,有“苍山如海,残阳如海”的黔桂文化,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秦晋文化,有“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燕赵文化,有“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的塞外文化,有“云横九派浮黄鹤”的荆楚文化,有“风驰又到钱塘”的江南文化。他的诗中还特别着重展现了湖湘文化,毛泽东是地道的湖南湘潭人,可以说,湖湘文化塑造了他与众不同的思想与人格。也可以说,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湖湘文化最为突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了得难”的革命奋斗精神,就像红线一样贯穿于始终。    二.毛泽东诗词中自信精神的根源
   1.傳统文化土壤的孕育
   毛泽东诗词,虽高屋建瓴,却非空中楼阁,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文化土壤。其作品中,从文化名人到史籍典故,从民间传说到神话故事,从天文到地理到日常习俗,字里行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俯拾皆是。不论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日月山河”“松柏腊梅”还是现当代知识分子用的“枪林炮雨”“旌旗战鼓”,毛泽东诗词中都有展现,并且他还致力于用最简单的语言写出广大人民群众都可以读懂的诗词,故他的诗词雅俗共赏。这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体现中国传统气派的自信力。
   2.爱国主义的优秀传统
   穿梭于山水之间,毛泽东吟咏着“我自欲为江海客”,这种寄情山水、乐山乐水的情怀,体现着他对祖国山水的热爱,这也是他自信精神的源泉。
   诗词中如此美丽壮阔的山河,“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让后人读来也会油然而出对祖国的敬意,产生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感。毛泽东诗词中这种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切热爱,这种发自肺腑的爱国主义情怀,就是他诗词中自信力的来源之一。
   3.伟大领袖的英雄气概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毛泽东诗词中另一自信力的展现。这种独有英雄气概的自信来源于“敢与日月争光辉”的独立意识和革命精神。这样的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舍我其谁的大气诗词读来让人荡气回肠,并感染、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得越来越好而付出努力。
   毛泽东这种带领着共产党以顽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打出新中国天下的豪迈之情,这种“挥斥方遒”勇往直前的领袖风度和英雄气概也是他诗词自信力的来源。
   三.时代的选择——自信的底气
   毛泽东,在他的时代,用他无比强大的自信和底气告诉所有人,我们可以赢!也让当时的无数中国人民明白,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能“敢叫日月换新天”!
   在如今这个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并正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毛泽东的诗词更是给现代社会注入鲜活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全球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在毛主席诗词的激励下奋起:广大党员和普通干部群众用他们自己瘦弱的臂膀,支撑起了整个中国的疫情防护网;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去拯救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生命……。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了全国性疫情控制的坚实防线,并用毛泽东诗词中“要扫除一切害人虫”的自信和从容武装自己,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带领下,争取取得抗疫战争从内到外的彻底胜利“全无敌”。
   总之,毛泽东诗词中的文化自信与整个中华民族长期发展形成的自然特性精神禀赋、文化传承基因紧密相通,筑构并撑起了整个中华民族长期繁荣发展的历程。他充满自信力的诗词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也必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①徐四海:《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第214页
   ②秦建华:《老一辈革命家诗词鉴赏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第314页
   ③陈毅:《陈毅诗词全集》,华夏出版社,1993.第78页
   ④秦建华:《老一辈革命家诗词鉴赏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第87页
   ⑤朱德:《朱德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第113页
   ⑥习近平:《习近平论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第212页
   ⑦习近平:《习近平论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124、232页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毛泽东诗词折射的自信力研究”(课题编号:2020SJA0803)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影响力逐渐加大。在教育行业中,如果能够借助到网络的积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也能够产生积极作用。就目前教学形势来看,还存在着学生素养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行业发展要求的问题。为此,便可以借助到网络化教学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提升教学质量。由此可见,研究网络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关
内容摘要:李尔王和高老头同为“父爱典型”,从精神分析理论下的心理疾病视角来比较分析李尔王和高老头这两位著名的父亲形象,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来研究两位父亲行为表现背后的心理机制及精神疾病形成条件,由此可以发现李尔王与高老头虽都有心理疾病,但其中的心理机制及其形成条件是存在差异的。   关键词:父亲形象 心理疾病 精神分析   《李尔王》与《高老头》分别是著名作家莎士比亚与巴尔扎克的代表性悲剧作品,两
内容摘要:混合式学习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差异,强调尊重、保护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并且提倡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工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便捷、高效以及功能的全面完成教学课堂的展开与串联,使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络以及便捷的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本篇文章通过分析混合式学习方法指导语文教学活动,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课前预习、课
内容摘要:在思考“怎么读”和“读什么”时,不能忽略“为什么读”。可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处理好,我们往往割裂“怎么读”“读什么”,忘记“为什么读”。本文笔者基于对语文课程目标的思考,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和教材编排体系的解读,论用圈点批注法探究《骆驼祥子》。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圈点批注法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是一部长篇小说,由现代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当它出现在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的语
明清时期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而小说这种文体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会现实.本文旨在从一些明清代表性小说中撷取关于儿童启蒙教育的例子,进而映射到当时社会实情、具体分析当时儿童启蒙教育的内容、方式、特点,为现今的国学启蒙教育提供经验.
内容摘要: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文写作能力需经训练获得。本文思考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几个问题,如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模式及其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等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应用文写作 教学内容   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这里的“能写”就是能写应用文,而不是文学作品。因为,应用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
内容摘要:国家的迅速发展除了在经济科技层面之外,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一部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各个高校对于大学语文应用作文的教学应该做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变迁,由此掀开了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热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从大学语文应用作文教学过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进行的过程为之后的教学设计提供更多的思路,也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语文 应用语文 教学改
内容摘要:汉赋与汉画像堪称汉代文学、艺术的双绝,而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从出现之时就异常发达,汉人由于宗天神学的影响,对天宫星象极其崇拜。本文旨在着重研究以天宫星象为主要内容的汉赋和汉画像,对其进行比较研究,进而从新角度对汉赋和汉画像进行解读,得出两者的区别,借以更加真实的还原出汉代真实的社会面貌和思想状况。   关键词:汉赋 汉画像 天宫星象 汉朝   汉赋是汉代文学创作的典范,除了汉大赋之外,在题材
内容摘要:《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和歌总集,被誉为日本民族的心灵故乡,集子里收集的和歌也被认为日本和歌的起源。该集子共收集了156首吟咏杜鹃啼鸣的和歌,主要有夏季季语、农耕报时、相思之情等意象;笔者认为,其形成原因除了受中国文学元素的影响外,也深受日本文学的主题和“万叶时代”和歌主题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古典诗句 《万叶集》 杜鹃 意象   被誉为日本民族心灵故乡的《万叶集》是日本文学史上最早的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阅读日渐重要而高中生阅读却是不尽人意的现实,提出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重视阅读,学会从深阅读中走向真写作,让阅读与写作成为心灵之需,从而构建出学生人生发展的精神家园,并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深阅读 真写作 充实自我 提升自我 绽放自我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