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课堂:水相荡而生涟漪
课改要求课堂教学把学生当成课程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我想在我的作文课堂上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愿学、乐学、会学;在交流提出自己的写作构思、准备的写作素材,在交流中提升写作能力,感受写作的快乐。
有一次我给学生这样一个题目:“亲情”是什么?请用一组生动、形象的句子来描述。
学生按小组讨论,讨论完后各自把对这一词语的理解按要求写出来。
十分钟后,学生相继发言,课堂气氛热烈而活跃起来。
学生A:“亲情是个抽象的概念,看不到,摸不着,只能感受。我对它的理解是来自父母,比如父母严厉的管教,呵护与关心,以及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记忆。所以我写的句子是:亲情是母亲慈爱的微笑,灼灼的泪水和舒适的怀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恕容。”
学生B:“我认为亲情既然是个抽象的词语,同时又是一个让人感觉美好的词语,而这种美好的感觉让我想起了许多与之相似却是很具体的事物。那么,亲情是否可以这样描述:亲情是长白山顶的积雪,简洁而晶莹;亲情是底格里斯的流水,轻柔却绵长;亲情是美索不达亚平原的碑文,模糊却深刻。亲情超越了时空,编织了人生美丽的彩虹。”
学生表述得非常好,并且兴味盎然。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形象表述,叫我莫名惊喜,发言还在继续。
学生C:“我想亲情的范围可以再拓展一些,这种美好的情感不单单是局限于家人、亲人之间,还可以是朋友,陌生人或者人与物之间那种像亲人一样的情感。”
学生D:“我同意这种说法。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有许多描写亲情的篇章:如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及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些文章中对亲情加以定义,我的句子是将这些教材内容整合而成:亲情是李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拳拳孝心;亲情是韩愈‘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的泣不成声;亲情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守候,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想念,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
一节课就这样要热情洋溢,富有创意的表述中过去了。常言说:水无常形器有形,文无定式思有式。就看我们能否存乎于心,运用之妙了。
文言课堂:千树万树梨花开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文言文内容多样性,相对应的教学方法也是多样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既深远又宽泛,我决定从课堂的模式入手,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
文言文教学我分小组进行四个环节,一为分组诵读,让声音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组比赛、分段朗读,刚开始时,许多学生不喜欢放声读书,对文言文中复杂句子的断句不准。我把我的课堂放慢脚步,耐心讲解、示范朗读。久而久之,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了,他们爱读愿读,每次在朗读的板块的上,许多同学跃跃欲试,希望能够展示一番,在他们的诵读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语言节奏、句读、语调、情感的把握有明显的改善,文言文语感明显提升。二是比赛翻译。会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一项能力要求,以前我通篇翻译,是越俎代庖,我把嚼好了的食物喂给学生,学生只会吐出来,因为没有任何的味道。所以对于那些故事性强,文字较浅易的文言文,我组织学生进行翻译比赛,对照注解,小组内讨论,然后进行展示。这样的课堂下来,我发现学生都参与了翻译,而且是他们合作,自行解决许多难点和重点,比我为他们划定效果更好。三是重点实词的意思解释、常见虚词和句式的归纳。我把实词、虚词确定好,由学生逐一解释并且归纳。学生在每一节的文言文课堂中不断的自我讲解,自我暗示、重复这些知识,一个学期下来,三年之后,琐碎的文言文知识点就非常牢固了。四、文本情感的把握和主旨的理解。布置学生写读后感,就内容或情感写几段文字。每次看见学生非常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时的我都由衷地高兴,他们自己的理解比我一味的讲解效果好得多,我的放手是还学生一片自由天地。
新的课程观要求,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模式单一,方法呆板,而应当基于教师的经验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及方法。
戏剧单元课堂:让我们共荡双桨
必修四第一单元讲授戏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的教学肯定不能和一般的文学作品一样。在中学语文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的当下,要有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课堂上的老师不能让学生处于被动、旁观的位置。基于这个理念,我在在讲授戏剧单元时,大胆进行了改革。在单元开讲时,我介绍了戏剧的有关知识,之后就播放《窦娥冤》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学生在这次观看后触动很大,原本书上的唱词理解不到位,而演员的表现帮助了他们。给课堂来点声音和色彩,学生普遍接受而且觉得这样的课堂大不一样。接着我邀请了几位同学和我排练雷雨,我发挥自己的朗读特长,将人物情感很好地加以展示,和我一起表演的学生也受到感染,表现也不错。在这部戏剧中,我收获到了学生的掌声,体验到了鲜活课堂的灵动。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同学在自我表演中体会经典戏剧的魅力,于是,《哈姆雷特》的课堂,我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排练,进行比赛表演。同时设立评委团,对整个表演进行点评。这次表演之后很多同学都说以往的文章如果不是背诵篇目,一般很难将文段记住,而对这部戏剧的台词记忆深刻。我听后感慨颇多,以前我的课堂就像一条江河中的船,一直是我一个人奋力划桨,而学生不参与,所以自己感到筋疲力尽。如果和学生共荡双桨,则大家一起感受前进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西信丰县第二中学。
课改要求课堂教学把学生当成课程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我想在我的作文课堂上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愿学、乐学、会学;在交流提出自己的写作构思、准备的写作素材,在交流中提升写作能力,感受写作的快乐。
有一次我给学生这样一个题目:“亲情”是什么?请用一组生动、形象的句子来描述。
学生按小组讨论,讨论完后各自把对这一词语的理解按要求写出来。
十分钟后,学生相继发言,课堂气氛热烈而活跃起来。
学生A:“亲情是个抽象的概念,看不到,摸不着,只能感受。我对它的理解是来自父母,比如父母严厉的管教,呵护与关心,以及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记忆。所以我写的句子是:亲情是母亲慈爱的微笑,灼灼的泪水和舒适的怀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恕容。”
学生B:“我认为亲情既然是个抽象的词语,同时又是一个让人感觉美好的词语,而这种美好的感觉让我想起了许多与之相似却是很具体的事物。那么,亲情是否可以这样描述:亲情是长白山顶的积雪,简洁而晶莹;亲情是底格里斯的流水,轻柔却绵长;亲情是美索不达亚平原的碑文,模糊却深刻。亲情超越了时空,编织了人生美丽的彩虹。”
学生表述得非常好,并且兴味盎然。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形象表述,叫我莫名惊喜,发言还在继续。
学生C:“我想亲情的范围可以再拓展一些,这种美好的情感不单单是局限于家人、亲人之间,还可以是朋友,陌生人或者人与物之间那种像亲人一样的情感。”
学生D:“我同意这种说法。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有许多描写亲情的篇章:如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及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些文章中对亲情加以定义,我的句子是将这些教材内容整合而成:亲情是李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拳拳孝心;亲情是韩愈‘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的泣不成声;亲情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守候,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想念,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
一节课就这样要热情洋溢,富有创意的表述中过去了。常言说:水无常形器有形,文无定式思有式。就看我们能否存乎于心,运用之妙了。
文言课堂:千树万树梨花开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文言文内容多样性,相对应的教学方法也是多样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既深远又宽泛,我决定从课堂的模式入手,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
文言文教学我分小组进行四个环节,一为分组诵读,让声音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组比赛、分段朗读,刚开始时,许多学生不喜欢放声读书,对文言文中复杂句子的断句不准。我把我的课堂放慢脚步,耐心讲解、示范朗读。久而久之,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了,他们爱读愿读,每次在朗读的板块的上,许多同学跃跃欲试,希望能够展示一番,在他们的诵读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语言节奏、句读、语调、情感的把握有明显的改善,文言文语感明显提升。二是比赛翻译。会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一项能力要求,以前我通篇翻译,是越俎代庖,我把嚼好了的食物喂给学生,学生只会吐出来,因为没有任何的味道。所以对于那些故事性强,文字较浅易的文言文,我组织学生进行翻译比赛,对照注解,小组内讨论,然后进行展示。这样的课堂下来,我发现学生都参与了翻译,而且是他们合作,自行解决许多难点和重点,比我为他们划定效果更好。三是重点实词的意思解释、常见虚词和句式的归纳。我把实词、虚词确定好,由学生逐一解释并且归纳。学生在每一节的文言文课堂中不断的自我讲解,自我暗示、重复这些知识,一个学期下来,三年之后,琐碎的文言文知识点就非常牢固了。四、文本情感的把握和主旨的理解。布置学生写读后感,就内容或情感写几段文字。每次看见学生非常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时的我都由衷地高兴,他们自己的理解比我一味的讲解效果好得多,我的放手是还学生一片自由天地。
新的课程观要求,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模式单一,方法呆板,而应当基于教师的经验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及方法。
戏剧单元课堂:让我们共荡双桨
必修四第一单元讲授戏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的教学肯定不能和一般的文学作品一样。在中学语文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的当下,要有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课堂上的老师不能让学生处于被动、旁观的位置。基于这个理念,我在在讲授戏剧单元时,大胆进行了改革。在单元开讲时,我介绍了戏剧的有关知识,之后就播放《窦娥冤》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学生在这次观看后触动很大,原本书上的唱词理解不到位,而演员的表现帮助了他们。给课堂来点声音和色彩,学生普遍接受而且觉得这样的课堂大不一样。接着我邀请了几位同学和我排练雷雨,我发挥自己的朗读特长,将人物情感很好地加以展示,和我一起表演的学生也受到感染,表现也不错。在这部戏剧中,我收获到了学生的掌声,体验到了鲜活课堂的灵动。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同学在自我表演中体会经典戏剧的魅力,于是,《哈姆雷特》的课堂,我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排练,进行比赛表演。同时设立评委团,对整个表演进行点评。这次表演之后很多同学都说以往的文章如果不是背诵篇目,一般很难将文段记住,而对这部戏剧的台词记忆深刻。我听后感慨颇多,以前我的课堂就像一条江河中的船,一直是我一个人奋力划桨,而学生不参与,所以自己感到筋疲力尽。如果和学生共荡双桨,则大家一起感受前进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西信丰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