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助为契机促进医学院校育人工作新发展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医学院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医学院校的资助体系,尽最大效能发挥资助作用,提出了一些思考,从而对进一步加强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促进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学院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31-02
  我国的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及高校的收费改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代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所面临的经济与发展问题。但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中的育人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挖掘。医学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医学生的摇篮,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不仅应当具备精湛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当具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和较强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医学院校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积极有效地利用资助工作平台,充分发挥资助育人之功效,从而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顺利走向健康的成长成才之路,一直是值得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及思考的课题。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现状
  随着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收费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例逐年攀升。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其比例已达到了在校大学生的20%——30%,由于家庭经济上的拮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不仅受到了影响,而且面临着一系列心理方面的问题。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从2007年开始实施新的高校资助体系——国家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首先可以通过各个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通过核实他们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而采取不同的措施给予资助。但是与此同时,在资助政策的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认定过程中的“伪贫困生现象”,而本应该申请资助的同学碍于面子不肯申请,一些大学生在受到资助后心理负担加大,部分受资助的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和诚信观念,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再思考。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主不能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应该努力发掘资助工作中潜在的育人价值,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二、医学院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不完善
  当前,医学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依据主要是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民政部门等开具的列有家庭人口经济收入等基本情况的证明。而实际上,一些学生通过弄虚作假开证明,这样的证明并不能真实反映该生家庭经济的实际情况。而仅依靠辅导员或班主任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消费进行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此外,看似简单的贫困生证明背后却另有隐情——权力或物质资源丰富者要拿到证明是易如反掌的,而一些真正贫困家庭的学生却不能轻易得到。这些“伪贫困生”在校吃喝享乐,高端消费;相反,一些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却在开具证明信的过程中屡遭碰壁,甚至强烈的自尊心趋使他们不愿意让同学或老师了解自己真实的家境,宁可省吃俭用,打工挣钱补贴学费、生活费,也不愿意主动申请助学金。家境的贫寒时时困扰着他们敏感的神经,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和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严重扭曲。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尚未健全
  当前,医学院校普遍运用的资助模式是以国家财政为主导的,资助的主体限于政府和医学院校本身,尚未形成个人、社区、企业的联动。显然,面对日趋增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群体,这种仅依靠政府和学校的模式难以适应当前的情势。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的资助主要偏向于经济方面,侧重于对他们给与物质帮助,而对精神上的帮扶则显得相对贫乏。一方面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环境相对较差,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锻炼,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接受资助以后不思进取,更有甚者把家境的贫寒作为得到资助的资本,认为不拿白不拿,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贫困现状的办法,依赖心理严重。此外,资助体制不健全也表现在资助倾斜地域的不平衡。大部分高校资助过程中获得奖学金学生的名额是有比例限制的,其发放的对象有一定的标准,而这种标准又着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集中于少数民族地区及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些学生在成绩方面的优势并不十分明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获得资助名额的机会。
  (三)长效的资助育人机制尚未形成
  目前,高校资助的重心偏重于经济上的资助,物质帮扶较多。虽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经济拮据的解决十分重要,但是心理上的疏导也值得我们关注。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如果缺乏心灵的沟通与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就间接使他们更加缺乏自信,甚至形成自卑和自我封闭的人格障碍,尤其表现在人际交往方面。因此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时,应该把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相结合,及时疏导贫困生潜在的心理困惑,引导其养成健康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以资助为契机,促进医学院校育人工作新发展的思考
  (一)建立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
  首先,在依据学生生源所在地的乡镇或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以及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上的基本情况判定其家庭状况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渠道了解这些学生的实际经济生活水平,如开展学生评议、在校消费调查等措施,辅导员或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个学生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情况,必要时可以采取电话、信函、家访等方式向当地政府部门调查了解。其次,将心理关怀融入认定机制,通过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措施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发展,避免自卑与自尊心理并存及“伪贫困生”现象的出现。此外,也应当根据地区差异造成的生活标准、消费能力的不同,科学确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标准。
  (二)健全医学院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首先,转变以往资助主体限于政府和学校的模式,形成个人、企业、社区、全社会联动的资助体系;其次,资助形式应该多元化,改变以往按期发放现金的形式,改为直接发放生活用品或直接抵消学费、住宿费,给饭卡充值等。免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设备及场所,对他们进行各项基本职业技能的培训,从而养成其自强自立的意识,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此外,也可以由企事业单位为贫困生提供助学岗位,或引导学生在校内外参加公益劳动,如帮助图书馆整理书籍,进社区义诊,去福利院照顾孤寡老人,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他们心理上的压力,也可以调动企事业单位参与高校资助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后的跟踪反馈工作,建立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档案,实行学生个人信用记录与奖优罚劣相衔接的制度,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建立医学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
  医学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我们应坚持提升个体生命价值的理念,努力培养经济困难医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意识,磨练其坚韧的品性,使其成为富有锐意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知恩图报,饮水思源”,通过资助工作对同学们进行感恩教育,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及老师的温暖和关怀,激发起刻苦学习,励志成才,毕业后回报社会及他人的感恩意识。加强对医学生的诚信教育,签署承诺书,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此外,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是建立医学院校资助育人工作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之一,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应充分调动受资助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实现自我教育。
  总之,在医学院校中,资助工作是一种极好的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德育资源,值得引起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视并不断发掘及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杨安民.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看高校资助体系的改革\[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7).
  \[2\]李晓鹏.试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发展\[J\].北京教育,2010,(11).
  \[3\]王永林,王哲.大学资助体系,高校的隐性德育资源\[J\].高等函授学报,2010,(11).
  \[4\]杨磊.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现状与发展\[J\].职业教育,2011,(2).
其他文献
摘要:ThestudyinvestigatestherelationshipbetweenstudentsEnglishlearningmotivationandlearningachievementsandtakesChemicalmajorstudentsofYunnanNormalUniversityasanexample.Theconclusionhasbeenmadethatthere
期刊
摘要:目前高校英语口语训练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语言环境的缺失。本文从语感培养,语言输入以及口译训练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以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来最大程度的为学生创造一个以个人练习为中心的语言训练环境,从而锻炼出流利优美的口语。  关键词:自言自语;语言环境;口語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97—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期刊
摘要: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研究及发表研究成果,获得国际认可,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本文将通过分析已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出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下,有目的地培养药学专业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科研论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药学专业;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88—02
期刊
摘要:本文在探讨幼儿学英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前提下提出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使他们在创设的宽松语言环境中学好英语,促进其整个身心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法;幼儿英语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84—02  一、引言  学前教育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教育的重头戏,而幼儿英语教育是新时期全球化
期刊
摘要:认为语言损耗是语言学习的逆过程,普遍存在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该文作者简述了语言损耗理论及其对应的相关假设并结合工作实践经验,针对明显影响国内大学生英语损耗现象的部分因素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对大学英语教学及其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语言损耗;大学英语;教学;影响因素;提高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90—02  我国大
期刊
摘 要:德育情境教学模拟实验除了具有实验教学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因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而衍生出一系列新特点,主要是:在感知方式上具有情感性,在主客体关系上具有主体性,在价值诉求上具有多元性,在现实层面具有超越性,在参与过程上具有趣味性。  关键词:德育;模拟实验;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07-02  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是按
期刊
摘要:《绝望主妇》是ABC广播公司出品的一部人气很高的情景家庭剧,讲述了五位住在美景镇紫藤郡的中产阶级家庭主妇的生活。本文尝试利用韩礼德语法隐喻系统中的概念语法隐喻理论分析该剧中的语言运用如何帮助营造了各种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概念隐喻的巧妙运用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展现人物内心微妙情感,增加了故事的可看性。  关键词:绝望主妇;对白分析;语法隐喻;概念隐喻  中图分类号:H31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文化以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都有重要的论述。提高文化软实力是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整个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支撑。民族素质的提高也有赖于文化软实力建设。因此,我们要通过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等一
期刊
摘要:本研究对北京市两个区的教师进行了关于有效教学概念的问卷调查(N=422)。结显示:不同类型学校(普通校和示范校)和不同学科以及不同课型方面,教师在对有效教学特征的理解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依据上述调查数据,本研究形成了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框架,以完善当前的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框架。  关键词:有效教学;评价标准;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
期刊
摘要:伴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扩大,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提升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出发,延伸至就业能力的构成,以青岛科技大学为实例,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举措,以期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就业能力;举措;服务;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