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荡风上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片新叶挣扎着冒出树干,飘荡在风中,在经历过第一个黑夜后便锁定了一种结局。在谷雨即将来到的时节,沆瀣水汽渐渐弥漫开来,我眼中的世界变得氤氲模糊。月荡风上,是一种心情。这种心情只有在你只身一人,躲在夜的某个角落里的时候,才能触及。不是寂寞,不是孤单,只是心里某一处柔软的地方在微微颤抖,那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奇妙感觉。
  也许你曾迷茫,也许你很清醒,也许你找不到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来让你不去想那些平时无关痛痒的事。当多少年过去,离往事越来越远,便没再追寻,只是突然有一天,你看见或听见了什么,仿佛似曾相识,于是你在脑海中搜索起来,却只看见水下一个影影绰绰的东西,隐现着婉约和美丽,却难再清晰。你总以为你的记忆牢不可破,可实际上,想忘的挥之不去,想铭记的却早已散落在风里。
  风上明月,见证几次花开花落,又有谁会倾听花的诉说?谁能留下那些美丽,月也只能悄然叹息,任凭揪心的清香,惆怅满地。然而,请不要忘记,这世界本是镜花水月,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是谁在轻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那一壶浊酒,也免不了雨季青杏的一点哀思。
  少年心境,是韶华在流光溢彩。我知道,你也想走过那长烟落日的黄沙大漠,走过千山绝鸟的西域异洲,走过千里荷花的江南,看那向晚的青石板路,听东风吹来的蛩音,可却始终免不了“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的浅浅无奈。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谁在江边怀古伤今,也勾起了你的几缕闲愁,于是你附和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幽幽月华下,你静立一隅,芷风撩起几缕秀发,你也开始感慨,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滚滚红尘,不过黄粱一梦罢了。可你也别忘了琐碎生活中那些点点滴滴的幸福和感动,也许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也值得我们拥抱这个世界。春了,有些梦,该起飞了。
  莫道今日春来,明朝花谢,至少有一刻的绚烂值得我们铭记。有一股香流,沁入你的心脾。就像青春,一生只开放一次,却开得惊天动地。
  
其他文献
【魅力评荐】指导老师刘郁晖:该习作最鲜明的特色在于主旨明确,思路清晰,构思精致巧妙,文笔流畅完美。作者紧扣“绽放”行文,用鲜明的极具个人符号色彩的词语勾勒、剖析人物,在张爱玲、王昭君、伍尔夫等鲜活生命的绽放中,用清新、婉约的笔调缓缓地流淌着细腻、幽深的情感。文章首尾圆合,文笔柔婉,入情、入境、入理、入微的解读中见作者深邃的思索及深厚的文学积淀。    盛开在荆棘里的花,越是流泪越仰望,爱是一步一步
期刊
【魅力评鉴】作者从新的立意角度剖析陶渊明决心辞去彭泽县归隐田居的本质原因,并以陶渊明归隐后的田园诗作来诠释了“真隐”的风范。文章开篇设疑,吸引读者一步步走入预设的情节结构中,有条不紊的结构安排,加之语言朴实而有深度,彰显出作者的文识才情以及成熟的语言技巧。    陶渊明宦海沉浮13年,虽然其间也曾辞官归家,但是,唯独在彭泽任上,他辞官辞得如此决绝。表面上看,他离职的原因是在于督邮至县视察时,县吏理
期刊
ANARKH(命运),巴黎圣母院某个阴暗的角落里被不知名者刻下的希腊单词。无数神灵帝王的雕塑画像都没有引起雨果的关注,唯独这个词,仿佛火星,点燃了他的思绪和才华。  年深日久,ANARKH这个刻印已经匿迹于粉刷和打磨之下,当年刻字的人也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而古老的教堂依然耸立。在宏伟的巴黎圣母院面前,人是这样渺小,就如同在命运面前一样。然而,雨果却倾注自己的爱与恨,用天才的想象力和一个个充满戏剧
期刊
【魅力评荐】指导老师刘郁晖:针对当今社会责任缺失、人性冷漠的现象,作者大声疾呼“找回这个时代的社会责任感,唤醒这个时代麻木的心灵已经成为一种难题”。作为一名中学生,作者能摆脱世俗的难题,直面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警醒麻木愚弱的魂灵,自然而然地将生命感悟贯注其间,读来确也令人击节赞赏。    新年伊始,让这一纸墨香捎去我们浓浓的祝愿,让春风吹散这个时代的哀伤与彷徨——旧事烦心去,辉煌看今朝。  当时代
期刊
【魅力评荐】指导老师谭新阳:这是篇意境优美、抒情味很浓的散文。文章起于风雨,落于风雨,结构完整;一个“醉”字串联起了全文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对秋的热爱赞美之情。文章语言典雅,句式长短、整散结合,修辞手法也运用得很恰当,如“只有屋檐上还有些雨滴眷恋不舍欲滴未滴,一阵风儿袭来,啪答一声,似乎向母亲作了声告别,便扑进了大地”句,结合摹声、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雨滴浓浓的情感。    总想问是什么成就了秋天
期刊
【魅力评鉴】高三有多苦?从哪里说起好呢,黑板上有醒目的标语,书桌上有摞成小山的资料,卷子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作者把未来的生活剪影撕裂下来呈给大家看。日历式的篇章安排,看不到流水账的记叙,只看见对梦想情到深处的挣扎。    九月阳光斜斜照下,  擦亮少年眼角眉梢的微笑      在对高一的眷恋与初中的依稀回忆中上高二,分了科,蓦然感觉离高考一下近了很多。抬头高三,低头高一,远眺“地狱”,俯瞰“天堂
期刊
一、两张鬼脸  苏北一代搞微雕的人,只剩下闫集乡孟楼村的刘鬼脸了。  两个刘鬼脸,祖孙关系。老的刘义仁死了,现在就只剩下小的刘振露了。  刘鬼脸原名刘义仁。十八年前仲夏,孟楼村发生过一场大火灾,火源就是刘义仁的茅草屋。刘义仁同样是这场火灾的受害人。火灾的时候,他正躺在茅屋里看孩子。他白天在地里播了一天的种,晚上回来休息,仍旧怕误了农事。刚过了子夜,儿子梁生、儿媳淑红就又下地去了。临走前把振露抱过来
期刊
你相信“千年极寒论”吗?你相信“吃绿豆包治百病”吗?食用碗装方便面会致癌,一天喝八杯水能美容,一条“金庸被去世”的微博瞬间疯传……在资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横陈”在我们面前,而这之中,也有不计其数的“谣言”和“事实”让我们相信或者“被相信”,就像是造谣者屡试不爽的“生存技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一些这样的人,以这样的方式谋生。造谣者们通常都披着“伪科学”的外衣,用着本就拙劣的“行骗伎俩
期刊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木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七个字,道尽多少悲凉。初相识,人若孔雀,本能地极尽绚丽,礼貌羞涩地收敛脾气,绽放美好。而那些观者也大都怀着欣赏,暗暗叫好,怜爱有加。久已,孔雀颓累,羽翼渐退,间或,还会转身,留一光稀、褪色的突兀,遂生尴尬。生人如此,恋
期刊
编者按: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史铁生出生于1951年,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根据史铁生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精神家园。本期《每期热点》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叙述方式,以本文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