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 一世界 一蜕变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some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一本书,是凑巧也是机缘;开启一段文字,是邂逅亦是缘起。启程,跋涉,远行,走许多“路”,见一些人,去感受去体会,在文字的旅途中缓缓思量,慢慢琢磨……
  闯入:一次不期而遇的遇见
  有时候,一些不期而遇的小小瞬间,会改变、点化并充盈着我们的灵魂……2018年,我第一次关注到“群文阅读”这个词。在工作室的跨校研讨中,一位教师以“非连续文本的阅读”呈现了一堂不同于以往传统课堂的阅读课,他摒弃传统的单篇“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在“一群”文章中,围绕一个议题,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那40分钟的课堂给我的内心带来了一场疾风暴雨。不期而遇的闯入,亦如倾听灯光照亮绿树的呓语,沐浴缓缓吹来的湖面轻风,扑通,泛起涟漪一片……
  邂逅:一次尽情采撷的收获
  这次的闯入,让我对蒋军晶老师的《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教》有了更多的期许。翻开扉页,倾听文字,带着内心的悸动,开始这次与它的对话之旅。“群文阅读”,一个不同于以往的阅读课形式,在设计之初就把语文课堂的灵魂落在了以关注培养“一个怎样的孩子”作为出发点,让课堂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了让课堂的落脚点落在学生的本体需要上,蒋老师把目光聚焦到阅读策略这个概念上,通过打破原有课堂的内容,重构新的课堂结构,关注一点重拳出击,通过探索和发现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卓越的阅读者,成为学习的主体。正是这种基于阅读策略的探索发现式实践体会的课堂,让我们慢慢从只关注对字、词、句、篇的理解开始学会借策略为梯,去关注学生阅读力和阅读思维的成长,也让我们能静下来,沉下去,去思考语文课应该有的模样。这种让思想得到最大限度的碰撞、感受,对于学生或是教师都是一场文字的邂逅,更是一路采撷,一路收获……
  再遇:一次认识自我的成长
  读完这本书,我掩卷沉思,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群文阅读教学虽然在形式上不同于传统的课堂,但是在课堂背后孕育的生命力,让我对语文课堂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讲堂,也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课堂,更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的课文分析课堂,它是基于对语言文字运用为主的实践活动课堂,在语文课堂上习得的语文知识,最终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它从生活中而来,又将静静地陪伴学生走向更久远的未来……
  1.语文课堂要为“语文”服务,聚焦到点,落实细节
  课标关注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积累,是一种“辞发”和“情动”的有机融合。就一篇课文而言,可以讲大,也可以讲小,学习的内容可以涵盖字、词、句、段、篇到修辞手法、写作特点、听说读写等,可挖掘、讲授的知识太多,如果面面俱到,只能是蜻蜓点水,学生的收获可想而知。何以有效落实呢?此时便需要树立“一课一得”的思想。每节课要通过一至两个目标的训练,使学生深入、透彻地掌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实实在在的语言文字运用训练,让每位学生的語文素养得到一次实实在在的提升。这样的一课一得,把目标聚焦到语文的核心点上,而这个核心点的落实,不仅是靠说,还靠围绕课堂训练点有机地设计、突破、掌握、巩固。通过聚焦到点,落实细节,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这样的课堂中有所收获,也让这样的课堂体现出语文课应有的独特味道。群文阅读正是通过语文阅读策略的有机渗透,更直接地对“语用”进行关注和落实,它是一种对学生关注的生本课堂的精准出击。
  2.语文课堂要为“学生”服务,借阅读力,重构灵动
  一节语文课除了心中要有“语文”,眼中还应有“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自主意识、充满生命灵动的个体,所以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是对生命构建的一个过程,它应该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架构,关注对学生未来生活的一种构建,更应该是对学生生命力的一种呵护。所以这样的课堂,教师需要思考的很多,要敢于打破定势,为学生的发展做有智慧的取舍,通过对文本的梳理、整合,重构课堂。同样,这样的课堂也需要教师有很远的思考,敢于转变教师的角色,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把时间给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倾听、对话,把握好课堂的节奏。通过重建课堂结构,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一方小小的天地,和文字对话,在文字中思索,去发现这一路上的“蓝天白云”“微风清露”。而群文阅读就是借文字之力,寻阅读策略之根,最大化地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让语文课堂的温度流向思维更深处。
  阅读开启的是一场文字的旅程,而语文课堂是一场书写文字的旅程。让我们轻轻地拉起学生的手,开启这场旅程,用眼睛和心灵去追寻美的旅行。翻开书扉是一次重新的出发,合上书页是一次重新的播种,每次相见或离别都是文字在心间的沉思,希望我们能一直在文字中习得化木为林的能力,为学生洒下不一样的绿荫。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李亮老师用“震动”一词概括他听课的感受,那我想说,今天的三节课给我的感受是“震撼”。小学段郝玉梅老师展示的是推荐式阅读课《小鹿斑比》,初中段陈晟老师展示的是推进式阅读课《小王子》,高中段王舒成老师展示的是分享式阅读课《野草》。可以说,扬州语文高研班为我们展开了全景式的整体阅读教学活动,让我深受震撼。  一直觉得,语文教学,得拿出我们实实在在的看家本领。一个学期下来,教师除了课本教学以外,带领每个孩
语文核心素养强调的是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互相交融,但四方面又不是平分秋色的。如果语文核心素养是一座大厦,那么语言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础,思维、审美、文化都必须立足这一基础。语文核心素养从根本上说只有一个,即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文课程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都必须指向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不仅仅是文本的内容。根据小学第一学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在词语理解教学上,笔者
教学目标:  1.通过童话和戏剧的对比阅读,了解戏曲剧本独特的表达形式。  2.通过学习唱词的特点,懂得童话改写唱词的基本方法。  3.通过改写,初步产生阅读戏剧文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童话引路,认识剧本  师:读课题。  生:去年的树。  师:真好。去年,我们学过了童话《去年的树》,还记得这个故事是讲什么的吗?  生:讲小鸟找树的故事。  师:记性真好。小鸟去找树,找了几次呢?  生
朗读对于语文教学,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称得上是阅读教学中的利器,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意义、传递文本情感、学习语言形式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读统编本一、二年级语文教材课后习题中的朗读题目设置,我们就会发现,统编本教材较之其他版本的教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既表明了朗读之于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为教师的教学实施提供了新的方向。那么,如何切實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落实朗  读指导,实
千百年来,人世间有一种情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那便是师徒之情。师傅是个美丽的称呼,徒儿也是。师徒之间,有师傅的舐犊之情,也有徒弟的感恩之心。一旦师徒一场,一辈子的情谊都在这里绵延,于是,欢笑时就会想,师傅一定也会很高兴;不争气时就会想,我不能让师傅丢脸;懒惰时也会想,我要和师傅一样勤学……往事历历在目,倾听回声,灵魂深处,充满感激。回首追随师傅一路前行的日子,感到温暖而充满芳香。  一、师徒结缘,
2017年9月,全国小学开始统一使用统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最受大家热议的变化是“先识字,后学拼音”。打开教材,在开篇的《我上学了》之后,第一单元就是“识字”。单元共安排五课,所识字的内容分别为:天、地、人、你、我、他、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手、日、月、石、田、禾、虫、云、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上、下。之后的第二单元,开始学习汉语拼音。这一顺序的调整被广泛叫好。  深
路径梳理  基于《上海市中小學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在“课程实施”部分的要求:“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组织,加强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或主题之间的整合,注意各章节或单元中教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设计是分解、传递和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一环,是统整单元内所有课时目标、各个教学环节的主要手段,是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组织的抓手。  小学语文单元教
阅读能力在小学阶段呈螺旋上升的态势。其中,低年级要注意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尝试运用简单的阅读方法;中年级着重引领学生自主习得,建构阅读策略,在读书过程中感悟体会;高年级引领学生自主制订阅读计划,运用阅读策略,逐步学习阅读监控。统编本教材把提问策略单元放在四年级上册,并不代表提问策略的教学只能从四年级上册开始进行。提问是学生很喜欢的阅读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年段阅读能力目标,选择适合运用提问
教学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交流阅读收获,丰满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多角度认知事物的能力。  2.品读书中描写离别场景的语言片段,体会字里行间的离别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体会小英子的内心世界,理解作者林海音“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导入:最近,我们一起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这是作者林海音回顾自己的童年所写的,她曾这样说——
文本解读  1.教学内容分析  《大小多少》是统编本一上第五组识字单元的第二篇,是继生活识字、汉语拼音、读中识字之后的构形简单、重现率高的识字教学部分。课文选取了四幅对比明显的实物,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大与小、多与少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呈现这四幅对比图,提示学生不同大小、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  2.语言的构建与运用  本文的语言特色在于采用同结构反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