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形象的文化转换思考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的新意和活力在于它在后人的接受中不断被转换,这是一个持续流动的过程。古诗《木兰诗》塑造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男性文化体系下的孝顺女子。1998年迪斯尼动画片《木兰Ⅰ》和2009年中国电影《花木兰》以不同的文化语境重新理解母本,三个木兰形象因为时间、空间的不同而皆不相同。本文以木兰形象为研究对象,借用互文性理论分析两部影片如何成功地实现了文化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的互动,梳理并探究这种文化转换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木兰;文化转换;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070-03
  
  一、溯源《木兰诗》:“独特方式的孝道”是木兰形象的本源
  
  木兰的故事最早见于北朝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从宋代起,它的产生年代和作者,就有不同的记载和争议。据《文学百科全书》记载:木兰诗原先可能是一首鲜卑歌,流传江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到唐代重新被韦元甫发现,拟作《木兰歌》一首,收入在《文苑英华》中。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也就是从这首古诗开始,木兰这一艺术形象便一直活跃在戏曲、说书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唐朝因她代父从军而追封她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除此之外,纵观南北朝、隋唐诸史并无更多的记载[1]。《文学百科全书》的描述代表了多数人的看法: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北方民族的尚武风气;表达了北方人民憎恶战乱,渴望和平的意愿;对木兰更是全面赞扬——勤劳善良、端庄从容,英勇战斗、保家卫国;尤为重要的是认为木兰冲击了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的思想。笔者重新对古诗的内容、安排以及当时的现实进行分析,认为木兰从军的本源只是对父亲尽了某种“独特方式”的孝道:
  (一)重孝道
  诗的开场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铺陈木兰从军的起因:点兵。父亲参战,却无儿可替。到战事结束“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渲染木兰急切回家的心情;而诗的结尾处又用了整整一个段落描写木兰弃官回乡,重拾红妆的喜悦。作者无时不在突出木兰尽“孝”这一主题。“替父从军”是特殊战争年代的一种独特的“孝道”方式。
  (二)淡化战争
  诗中只有六句是关于战争的描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随后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也只是用册封和赏赐来暗指木兰在战场上曾有过的机智和英勇。疏于战争的描写固然是不便于描写女子在战场的实景;更重要的是在淡化鲜明政治色彩的“忠”。从诗的内容、数量分配上也可以考量出《木兰诗》作者并不打算表现“忠”军爱国,仅是借势赞扬木兰的 “孝”之不易。
  (三)避开木兰的女性特征
  古诗中既没有对木兰的从军作战生活做具体描写,更没有想过要描述木兰的爱情生活,只是在结尾的两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解开事实真相,这种叙事方式和隐喻风格也恰恰说明作者有意在避开“女扮男装”。
  参与战争的木兰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男性角色。“男”木兰在军营实际生活的缺失,说到底也是因为这实在不符合当时封建社会主流思想。只有获得了男性的装扮,木兰才能做男人可以做的事——打仗。“替父从军”的木兰始终都是一个 “男”木兰,在这个木兰身上是没有女性特征的,因此以她来证明的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不让须眉”也只能是一种虚假的、表面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而当木兰放弃加官进爵,急盼回到家乡,重返女儿身,也不是她藐视功名。而是因为木兰从军的目的,只是为了尽孝。战争结束就意味着“尽孝”的任务完成。
  笔者因此认为木兰从军的本质——就是女子未出嫁前的从父,尽孝。而后拒绝封赏,返归故乡,只是木兰对自身社会角色的一种本能反应。
  
  二、迪斯尼版《木兰》与电影《花木兰》的文化转换
  
  1998年,中国题材的好莱坞动画大片《木兰》在全球推出,取得了当年票房排行第13的成绩。2009年由香港导演马楚成组织人马,赵薇、刘烨、房祖名主演的《花木兰》又在中国内地上映。新历史主义批评家路易•芒特罗斯说:“ 我们的分析和我们的理解,必然是以我们自己特定的历史、社会和学术现状为出发点的;我们所重建的历史,都是我们这些作为历史的人的批评家所作的文本建构。”[2]如此而言,在新的历史性的创作版本中,中国传统的花木兰形象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新意呢?
  (一)迪斯尼版《木兰》的形象——“陌生”的中国人
  这部影片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引发了国人的热议。人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他们是如何拍出这么好看的动画?而我们却不能?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几个数字就能说明:1998年迪斯尼佛罗里达片场耗资一亿美元,动用了700多位动画师,历时5年,成就了一部好片。
  我的问题是:迪斯尼是如何改变了这个人物?他们是如何将木兰塑造成我们眼中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物!
  1.故事的重点由原诗中的“孝”转到了全球通行的“忠”。主角不仅仅是为了孝顺父亲而易装从军,更是一个有着报效国家志向的女英雄。影片通过对价值观念、人物刻画、人物外形、动物、情节、场面等进行改编,使得一个原本有着浓厚封建意识的故事,变成了能被全世界的观众接受的文本。
  2.电影处处“体现了美利坚的精神内核,即女权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动画木兰渴望为家庭、祖先争光,给他们带来荣耀,但也不以丧失自我为条件。开场时皇帝预言式的独白“一个勇士有时就可以决定一切” 就已经暗示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情结;木兰受伤后被揭发出女性身份后沮丧的台词设计 “也许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是为了我自己”。更可以視为是女权和个人主义的观点。影片中木兰的身份暴露是一个意外的悬念设计,也让中国观众耳目一新;而后她凭借着自身的聪明才智以及矫健敏锐的功夫挽救了男人,也挽救了男人们管理的国家。我们看到了美国人对女性那种独特的欣赏视角。
  美国的审美观诠释中国的古代故事,西式的想象重塑了一个新的中国故事,动画《木兰》既不单纯蕴涵中国风味,也不单纯是美国产物,而是融合了东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元素,成为一个东西兼并的杂交混合体。中国人物,西式解读,形成了一盘中西文化混合大餐。[3]“美国式的时尚、风格、意识形态价值、文化理念的传播无疑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民族想象和文化认同。一种单向的‘同质化’和‘同步化’也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中。”[4]许多主流文化代表和大众认为《木兰》拍得好,值得赞美;但也有人将其上升到文化侵略的高度。我觉得与其抵制或者盲目抬高,不如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当好莱坞在努力渲染、强化该故事文本固有的传奇色彩和观赏效果的同时,多多少少也没有忘记以现代人的眼光去揣摩和表现这个巾帼奇女子应有的情感历程。
  好莱坞生产中国题材动画大片的主要目的是要以中国人熟悉的题材打开中国市场,继而满足自己的利益所需。《木兰》是以全球观众为营销目标。大众文化自然是要迎合大众的口味。动画片《木兰》中诚然有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陌生化效果,实现了创新。罗兰•罗伯森说:“从特定的意义上说,全球化是指不同的生活形式之间常有争议的结合。”[5]这意味着全球化就是文化之间有争议的结合,是文化的过程。霍尔也说:“全球化绝不能视为一个文化同质化的简单过程;它总是地方的、特殊的和全球的东西的一种结合。”[6]本文视这种过程、这种结合就是文化转换。
  (二)2009年中国电影《花木兰》中的形象——英雄中的女性
  马楚成改编的《花木兰》也有突破之处。这部电影的情节是在清代的小说基础上,再勾兑上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言语说辞。历代对木兰的改造都没有跨出中国封建制的底线,特别是清代,更是将儒家的所有“美德”如忠、孝、烈、贤、贞都加在了木兰身上,并表现到了极致:木兰为了皇帝而牺牲了自己的婚姻,放弃了自己的夫人地位,而让位给了敌方的女子,自己甘愿为妾。
  电影《花木兰》在叙事和故事结尾修改比较大,马厩邂逅开始木兰爱情、事业的两条线索:爱情在历经获得、失去、重获、再失;功名则跟着此起彼伏。荡气回肠的爱情与忠君報国交织在一起。为国家,为爱人,木兰最后还是割舍了与太子的两情相悦,让太子最终娶了敌方的公主,从而结束了北魏与柔然的战争,带来了中国北方的和平和安宁。和亲政策是中国古时朝廷普遍使用的一种外交政策。
  电影一开场就解释了木兰与一般女子的不同,她的果敢是来自军户之家的传统、母亲的早逝和自小的习武等。这样就很顺其自然地引出替父从军的壮举。除了开场“木兰参军”前流露出一丝喜气,整部影片基调都是悲壮和凄美的。尤其是后半段的际遇:征战过程中一时冲动吃了败仗,害死兄弟,内疚而意志消沉;接着在出征柔然的过程中受到上级陷害,兵困峡谷,缺粮少药几乎没了性命;只身入虎穴好不容易杀死了柔然单于,救出太子,却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爱人与柔然公主联姻……完全颠覆了古诗和迪斯尼版的木兰意气风发的形象。“逃避,停止不了战争!害怕只会让我们失去更多……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
  民谣变成了史诗!
  此次在木兰形象上主要出现了以下三方面的转变:
  1.从花木兰这个传奇女子的性情蜕变与情感经历入手,用个人的成长经历来构建整个故事,让长达12年的军旅生涯变得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木兰是英雄,却不是男性词典里的英雄形象;木兰更是一个女人,面对死亡、面对爱人、面对背叛,女人那独有的挣扎、不屈不挠与顽强都从嘶哑的声音、默默地流泪、大口地喝酒中缓缓流淌出来,细腻而真实。
  2.影片在最后也没有给木兰留下一个田园美景或终成眷属的美满结局,事实上经历过生死之后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软弱似乎是女人的天性,让一个女人和“软弱”挣扎,从而就成为了一个英雄。片尾木兰的那两句话 “从军十二年来,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起你,因为有你在,我才有勇气把眼睛睁开,以后每一天我也会这样”让人真正体会着无可奈何中透出来的、独有的凄美和动人。
  3.这部电影更是从现代国家的战争视角去理解古代民族融合的过程,用现代民族国家的观念替换了中国古代特殊的民族化语境。或许是因为现代人很难理解在中国文明历史和大国崛起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仇恨与战争的是是非非。如何跨越历史上的民族纷争与恩怨?如何将单一的抗敌、英雄模式和卫国情结不抽象化、不概念化?实在没有必要在电影中深究这种自身悖论,电影也只是一种娱乐。
  2009年电影《花木兰》又一次让国人重温了这段古老神奇的传说,深化、强化着人们对木兰的心理体验。毫无疑问,木兰是我们民族文化史上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它在一辈又一辈中国人眼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文化魅力。
  
  三、思考文化转换
  
  社会、历史与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理解文本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将它们置于一个社会和历史的框架中。
  民间传说是一种文化资源,改造之后总会有些异样。木兰的爱情和自我追求都是故事的新元素,迪斯尼利用这段经历重建了花木兰的故事。而作为一个不总是出现在战场上的女人在面对一次又一次血的洗礼,特别是看到自己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死去,那种心灵上的震撼与创伤是毫无疑问的,女人的多情和脆弱,以及挣扎和坚强,就成了中国版本中花木兰的新特征。
  无论是外国改编还是中国改编,都是根据时代的不同,读者的不同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读者不同的需要来填补母本的空白。古诗中的木兰孝道,是一种单方面的、无条件的付出,西方人难以接受和理解;迪斯尼的《木兰》用自我追求重塑了木兰,以美国方式肯定了木兰的自我价值。这既迎合了西方的文化心理,也充分肯定了木兰的女性价值;中国版的《花木兰》让人体验了“英雄般的女人”的双重人格,感受“女人不易”的主题。特别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之后,进一步将爱国情节升华,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保家与卫国延伸为社会大家庭的发展与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是不可分割的,同时也更是强化了“寻找自我”的主题,花木兰的“现代女性”的性格更是醒目而深刻。
  两部《木兰》在古诗原文化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上成功架起了一座桥梁,有效地拓宽了古代文本的意义空间,实现了与古代文化的有效互动。
  
  参考文献:
  [1] 李兴兴.从花木兰看女英雄的塑造和重写[D].硕士论文.暨南大学,2006.
  [2] 自盛宁.20世纪美国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李晓庆.试论中西合璧的动画《花木兰》[J].文学教育,2007(1).
  [4] 尹鸿.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J].文艺研究,2000(6).
  [5] 周宪.文化研究关键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 王金盛.历代微型小说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其他文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商,耐克公司的品牌运营之道一直为世人所瞩目。但在2004年以及2008年,耐克品牌在中国遇到了危机,一则是由NBA当红球星勒布朗·詹姆斯主演的电视广告“恐惧斗室”因含有亵渎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最终被停播,另外一则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赛,作为非奥运官方合作商的耐克公司原指望借助刘翔吸引人气,却出现意外。前者是耐克公司在舆论压力下选择道歉,后者则凭借“人性化”的
期刊
主持人语: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对些许栏目进行调整,力图以更专业的眼光、更独特的视角,站在传媒行业的最前沿,为广大传媒人士提供一个更为专业的交流平台。广纳名家名文,擢拔学术新秀,坚持本刊传统品牌栏目,创新传媒特色专栏,主要针对传媒中的主流现象、大媒体的成败事实,做深度的全面的主题研究,打造成为具有普及性、公益性、大众性、标志性的文化品牌栏目。为纪念这一新的转折,借“传媒大讲坛”开栏之际,本期特约中国传
期刊
身处媒介融合时代,中国政法大学新闻学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那就是:培养具备深厚法学素养和牢固的法治价值观;知识基础宽,综合素质高,操作能力强;能够适应未来媒体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多媒体综合传播需要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着眼于这一目标,《新闻报道策划案例分析》从学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展开教学活动,对新闻界的各种新闻策划论说进行了认真、仔细的甄别和评析,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新闻策划的特点、评析
期刊
公共新闻运动在新闻学者和新闻从业者中是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它始于上世纪90年代早期,是对政府和公民、新闻机构和受众间日益扩大的分歧的回应。也就是政治选举中选民参与的下降,更普遍的说,是公民参与本地社区事务的衰退,这被视做公民普遍退出民主进程的例证。同样,学者和记者们经常批评新闻机构对政治运动的赛马式报道,认为公众对选举的漠不关心证明公众对以媒体为中介的政治话语的普遍不满。作为回应,许多新闻机构尝试
期刊
(陕西融德律师事务所主任)  主持人语:承蒙《今传媒》杂志社之邀,自本期开始 “传媒与法”栏目由我主持,至此开篇之际,特向社会各界发出邀请:我们热忱欢迎各界贤哲参与《今传媒》及“传媒与法”栏目,不吝赐稿。以传承中华文明、拓新传媒视野、践行和谐社会理论、投身西部大开发,参与陕西经济建设为使命的《今传媒》人,将按以下方针为“传媒与法”栏目基本方向与传播内容:    一、维护文化传媒人的合法权益,关注知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陕西日报》和《华商报》为期一年报道中的陕西省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研究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两种媒体新闻报道中建构的陕西大学生村官形象进行描述及对比分析。  关键词:陕西日报;华商报;媒介形象;陕西大学生村官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050-02    大学生村官,是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
期刊
摘要:品牌是当今世界企业的重要资产,将品牌的拥有者与消费者建立有机联系的品牌传播是决定品牌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当今化妆品品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品牌传播策略在直销品牌价值链中占有重要地位,雅芳品牌传播策略的成功在业界和学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关键词:雅芳;品牌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058-02    直销是将产品或者服务直接传递
期刊
摘要:SARS事件对中国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为了给今天的报纸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本文以《南方周末》为样本,运用周报的分析框架,通过大量新闻文本与报纸版面的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出发,研究《南方周末》在SARS事件期间的新闻报道特色,阐述其中的思维空间建构,认为其蕴涵着独特的新闻价值观与丰富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周报;叙事;SARS;新闻价值  中图分类号:G216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要:综观中外新闻史,新闻作品大多数都运用了文学手法。新闻报道为了向深度和形象化发展,不得不借助文學手段。本文分析了新闻与文学的区别和联系,同时表述了本人对文学手段如何在新闻中运用的一点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文学叙事;新闻语言;文学语言;文学手法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064-02    一、文学叙事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随着新闻
期刊
认真是事业成功的規律,谦虚是学业进步的规律,勤奋是耕耘探索的规律,自省是为人处事的规律,低调是个人生活的规律,知足是内心世界的规律。    中图分类号:B0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001-04    编者按:周鸿铎教授是我国最早对传媒经济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培养传媒经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者,是最先揭示传媒具有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双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