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的年龄之谜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un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学名篇,《烛之武退秦师》历来为解读者重视,其中对烛之武、郑伯等人物形象的分析,卓见迭出,屡见诸教研期刊,其中尤以对话为重。但这类解读,隐约将文本视为文学作品而孤立在《左传》之外,并以后世文人的演义小说作为分析的依据,使得很多识见常常以解读者的想象为前提。需要明确的是:《左传》首先是史学著作,很多历史事件互相联系,如果只攻一点,不及其余,会造成“一叶障目”之失;其次,《左传》的记录,虽然比《春秋》详尽、丰富得多,但遣词用语非常严谨,譬如文中所有的“曰”前,都不加修饰,在给解读者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正确理解的难度;再次,《左传》重事不重言,虽然三处对话是《烛》文中最精彩的篇章,但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形象的分析,离不开人物、事件所处的历史语境。
  一、文学作品中的烛之武
  “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这出自冯梦龙笔下的描写似乎已将历史上的烛之武定格:年老官微,不受重用,身体衰谢,处境凄惨。让这样的人物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不仅满足了传统文化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出了“位卑未敢忘忧国”、期待能为国所用的士人理想。但小说家的想象中,终究有着无法解决的矛盾:首先,三世不迁官,恰恰是先秦专业化职务世袭制的表现,郑伯有何错要向其道歉?其次,步履“蹒跚”的烛之武是如何在“缒而出”后,快速而隐秘地躲避开围城士卒的耳目,到达秦伯营寨的呢?
  可是“位极卑”和“功极大”,“人极衰老”和“口极能言”之间的对比所带来的审美张力,掩盖了这些问题。我们宁愿相信这个一生不受重用、才华横溢的老者在创下“继绝存亡”的“贤者之事”(《唐摭言·公荐》)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这简直是一鸣惊人、功成身退的完美演绎。只是烛之武并没有销声匿迹,在《左传·文公十七年》郑国执政大夫子家给晋国执政大夫赵宣子的一封信中又有了他的消息,而这一信息,竟然全为解读者所忽略:
  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去年正月,烛之武又陪同太子夷前往贵国朝见。)
  二、从历史、文化角度探究烛之武年龄之谜,兼谈郑文公的年龄
  “文公十七年”中的文公,既不是病急才投医的郑文公,也不是纠合秦穆公围郑的晋文公,而是鲁国国君鲁文公——《左传》以鲁公在位年数纪年。鲁文公十七年时的郑伯,也已不是秦晋围郑时的郑文公,而是他的儿子郑穆公。郑文公死于鲁僖公三十二年,后一年,郑穆公元年,鲁僖公死,再后一年,鲁文公元年:鲁文公十七年,正是郑穆公十八年,距离秦晋围郑时的鲁僖公三十年,已有二十年之遥!如果当年的烛之武已经年过七十,那么鲁文公十七年充当使者的他岂不已经年过九旬?
  《东周列国志》中的描写,应该和《礼记·曲礼上》中的一段话不无关系:“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这段话从礼的角度规定了先秦贵族男子在不同的年龄节点应该做的事情。比如三十岁的时候称壮,可以娶妻;七十岁的时候称老,“可以把主持宗庙祭祀的事传给嫡长子了”,但并不是说“壮”只能指三十岁,“老”只能指七十岁。退一步讲,烛之武所说“今老矣”中的“老”特指七十岁,他本身的行为又和他“无能为也矣”的说辞产生了矛盾。因为到了七十岁,在家里,要把主持宗庙祭祀的事儿传给嫡长子,在朝廷,则需“大夫七十而致仕”(这句话在《曲礼》中承接“百年曰期,颐”而来,郑玄注道“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也有“退而致仕”的说法,而且“孔子盖善之也”,何休注曰“致仕,还禄位于君”)。当然也可以例外,那必须君王不予批准。像烛之武这样不受重视的官员,或者如小说中所言只是“圉正”,应该是没有这种待遇的。如此,若烛之武真的七十开外,“无能为”就不是他的自愤之语,而是他极其恋栈的证明。
  所以,“今老矣”只是相对于“臣之壮也”而言的,意思是“现在我身体衰老了”。那么,此时的烛之武到底几岁呢?这已经无从知晓。但如果按照上述“致仕”之说,加上郑穆公没有挽留,鲁文公十七年时烛之武最大接近七十岁,如此,二十年前鲁僖公三十年时最大应该接近五十岁。而他对面的郑文公呢?鲁僖公三十年秦晋围郑时郑文公已经在位四十三年了,再过两年就去世了。郑文公生年不详,但依《春秋》所载,他的父亲郑厉公从割据栎地到回国重夺君位以至死亡,有长达二十四年较为安定的时段可以生子;郑文公七年,他的弟弟叔詹又在楚国攻郑时显示出了成熟的军事指挥才能:可以推断,郑文公即位时不是几岁的懵懂孩童,而是已经或接近成年了。那么,此时郑文公的年龄保守估计也在六十岁左右。
  三、历史语境中的秦晋围郑与君臣对话中的人物形象
  1.烛之武的沧海遗珠之叹和“任贤”“任性”的郑文公
  如此,一个极富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未满五十岁的烛之武面对着长自己十岁左右的郑文公,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一个未老之人对着一个老人说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这种冷淡中包含着多少对抱负无处实现的愤恨和对自己命运的哀默;一个未老之人说自己“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比不上他人”,这种自嘲中包含着多少对自己当年受到轻视的怨怒和对国君无识人之明的不满。
  那郑文公是怎样的国君呢?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执政表现的话,“任贤”二字实至名归:“郑有叔詹、堵叔、师叔三良为政,未可间也”(引自《左传·僖公七年》管仲语);“郑有平、惠之勋,又有厉、宣之亲,弃嬖宠而用三良,于诸姬为近,四德具矣”(引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辰语)。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外交表现的话,“任性”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郑文公)十八年不听孔叔劝,离开齐桓公所倡的首止之会,背齐投楚,招来六国讨伐;二十年,在齐桓公伐郑时,不听孔叔劝,拖延求和的时机,后怕儿子生变夺权又驱杀诸子;三十六年,晋国公子重耳路过郑国时,不听叔詹劝,对重耳不礼不杀,闭门不纳;三十七年,扣留周王使臣;三十八年,在周王兵敗逃至氾地避难、传檄勤王时,不听叔詹劝,不起义兵纳王;四十一年,在参加温地会盟、到河阳朝拜周王后,不听叔詹劝,背晋向楚,暗地里透露晋将伐许之事。“任性”之中,其实包含有郑文公的外交智慧:“春秋战争之多者,无如郑”,郑国的地理位置夹杂在晋楚两大国之间,又和宋、卫等实力不逊自己的国家靠近,一向是兵家必争之地。郑文公根据形势朝楚暮晋,联齐去齐,周旋奔走于各大国之间,用最小的战争损失来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苟存国脉,虽有瑕疵,但不失为成熟的政治家。   由此说来,国君有任贤之明,烛之武却有沧海遗珠之遭际;风云变幻的外交战线,恰是才能之士大展拳脚的舞台,烛之武却得逢其时而不得其用:长期以来内心无处排解的怨愤,化为那一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也就可以理解了。但烛之武内心毕竟还是渴望被任用的,否则他完全可以不接受郑文公的召见。
  2.秦晋围郑,召见烛之武时郑文公的心理
  有观点认为,郑文公所做的道歉——“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不仅充满了虚情假意,而且伴有赤裸裸的威胁。这完全是脱离史实的臆测。秦晋围郑是郑文公执政以来最大的危机,根据《左传》的记录,秦晋围郑在鲁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而同年“春,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晋人侵郑”的借口就是郑“贰于楚”——郑文公没有派人参加僖公二十九年的翟泉之会;“以观其可攻与否”,其实是试探楚国的反应。可惜城濮之战后楚国元气受伤,在晋国攻打许国时不予施救,这次对晋国侵郑的举动也没有作出任何反应,晋国才会联合秦国进犯郑国。郑文公在外交上无外力可傍,失去了转圜的余地,灭国之虞迫在眉睫,才不得不接受佚之狐的提议,召见了烛之武。
  很难推想处于如此危机中的郑文公此时的心理:他是否为当年不礼待也不杀掉重耳而懊恼?是否为参加了践土献俘却又不参加翟泉之会而后悔?这都已经无从想象。但他此时的困境是自不待言的,即使秦军撤围后,他也无法保护执政四十多年的正卿叔詹,因为叔詹死是晋军退军的条件之一。面对满朝文武的面面相觑,只得接受佚之狐的建议。对比郑文公外交生涯的诸多“任性”,可以从“公从之”三字中感受他因外在压力而在执政末期所表现出的巨大改变;“退秦师”是唯一的解围之策,烛之武是唯一的说秦之人,这个自己多年不用之人成了维系郑国命运的“关键先生”,成了自己唯一能够指望的“救命稻草”。
  “吾不能早用子,是寡人之过也”中哪有一星半点的虚情假意?充溢其间的是郑文公诚心诚意的道歉和悔过,一个“早”字,传达出的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之意,是为求烛之武原谅并承担说秦任务的恳请。如果说道歉是为了“动之以情”的話,“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则是“晓之以理”了。“郑亡”带来的“不利”,首当其冲者是郑文公,不仅从“居庙堂之高”的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而且国家灭亡,祖宗之业不能保全。但这于烛之武何干?所谓“君君臣臣”,君臣之间因契约而形成的“对等”关系使得烛之武无需对不任用自己的郑文公负任何责任。“然郑亡”不是“然吾亡”,“子亦有不利焉”也不是“子有不利”,郑文公只能寄望于通过郑国命运与烛之武命运的休戚相关来说服烛之武。烛之武有什么“不利”?如果烛之武只是普通民众的话,国亡与否倒真的与他关系不大,无非成为他国的百姓。在极重出身的春秋时代,烛之武要从一介草民到庙堂之臣,难于上青天,他出身贵族是毋庸置疑的。按礼制,“天子至士,皆有宗庙”(《礼记·祭法》),即使是贵族的最低等级——士,也有一庙。春秋时期国家灭亡的标志是社稷倾覆、宗庙被毁、祭祀断绝、先君不可血食,这是郑文公不能承受之重,同样也是作为贵族的烛之武不能承受之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家庙也随着郑国的灭亡失去了留存的前提,烛家先辈的祭祀也断绝了。从“亦”和“焉”两字中,不正能读出郑文公“晓之以理”时的苦苦哀求之态?又哪里有软中带硬的威胁?
  联系前后的史实,还可以发现晋国不是无利而退军,秦国也不是占尽了便宜:晋文公的退军条件之一即是让郑文公迎立避难于晋的郑穆公为世子,这不仅赢得了郑穆公的拥戴和跟随,也为两年之后在殽之战中大败趁晋、郑两国新丧而偷袭的秦军奠定下政治基础。可见,只有在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中准确地把握事件的实质,进而才能准确分析事件中历史人物的形象。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的前提是完成阅读,读懂读透的前提是反复阅读,整本书教学首先要利用课堂外的时间促进自读的深度,其次要在教师指导下,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细读的质量。笔者以IB翻译文学的教学为例,谈谈外国长篇小说教学课内外时间分配和阅读方法。  IB语言A课程大纲要求学生3年读10到13本书,平均一学期2本,在翻译文学学习单元,一学期的阅读量可达上百万字。  一、如何鼓励整本书的通读  整本书阅读遇到的首要问题是
期刊
在介绍之前,我想确定一个前提:阅读不只是语文学科的事!曾经听说过一种新动向:学生阅读涉猎的文本种类非常广泛,不仅文史哲不分家,而且科技、新媒体等各种领域兼容并包。这样周全的考虑自然有优点,但是不是过高地估计了语文的社会责任,会不会导致师生的阅读广博有余而深入不足,了解有余而思考不足?而且无论文理,在通识教育阶段,每一门学科都应有阅读专业著作的训练,而不是只有做题的训练。  我获得这样一种认识是因为
期刊
影视介绍  “你好,我的名字叫奇奇,我有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要告诉你。那就是——我已经是一个能够独當一面的女巫啦!”  “宅急便”就是快递员的意思。没错,这个刚满13岁的少女为了秉承传统,成为一名独當一面的女巫,只擅长飞行魔法的她,独自骑着飞天扫帚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當起了快递员。  城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陌生的,人们也对她敬而远之。随着她的不断努力,渐渐地,人们认识了她,接受了她,甚至开始称赞她。
期刊
前日参加一所学校的会课活动,11位老师共同执教苏教版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日本作家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一文,虽不乏精彩有特点的课,但教学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现择其一二讨论如下:  第一,老师要把文章读通透。  《晚秋初冬》一文被选编在选修教材《文字绘出的图画》单元,文章确实就是描绘了几幅大自然的风景。哪几幅呢?清晨的落叶,白昼的闲庭,傍晚的暮雨,长夜的月色。一共四幅。四幅画面
期刊
孟浩然有诗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其实,对于赖床的人来说,四季都“不觉晓”。不过,对付赖床,我可有法宝。因为我知道一家特别的钟表店——“赖床克星”。  老爸是赖床一族,上个月他生日那天,我送他一个“会爬的闹钟”。  别看这闹钟普普通通,只要设定的时间一到,它就像蜘蛛侠一样,顺着“丝”一点一点往上“爬”。老爸第一天就吃了亏,闹钟都“爬”到天花板上了,他费了好大劲才拿下来。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
期刊
IBDP的母语课程特别重视诗歌的教学。《诗歌文本细读》中说:“文学的本质与情感语言的运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情感语言或语言的情感性,可以说明文学之为文学的本质特质。” 而诗歌是情感最精粹、语言最凝练的文学体裁,更何况高中学生正值青春大好年华,他们自身就是一首首被祝福的诗,在诗一样的年华读最好的诗,这才是激动人心的教育。  既然学习诗歌,那么必然不能缺少考核评价。以选择中文高水平的考生为例,在I
期刊
在高考作文中,命题者因考虑到全省几十万考生思维的个性化,或鼓励写作立意或题材多样化,往往会将命题“化实为虚”,“化小为大”。例如,命题者不会出“我家门前的一棵槐树”这样的题目,他会以“树”为题;不会出“记农村的一次劳作”这种题,会出“感受乡村”;不会出“呼吁保护濒危动物”这类题,会出“心灵的呼唤”;不会出“清洁工”,而会以“他”来命题……  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注意把握出题者的意图,厘
期刊
【江苏高考真题】  七、作文(70分)  20.根據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与往年相比,“质朴平易,守正出新”应是江苏今年高考作文题的突出特征。题目继续坚守多年来的材料作文形式,沿用了去年的“事件式(社会现
期刊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一篇宴集序,全文只有141字,但它声调激昂,格调既悲沉又激昂,显出英逸之气。  如何教这样的短文?  显然,教学应该通过品味、吟咏潜沉、知人论世等方法把握该文的特质。给学生什么样的“支点”让他撬起“文”,再由“文”而“人”呢?虽是人生至乐,正所谓“二难并、四美具”,有贤主有嘉宾,有春夜良辰、桃花美景、英才赏心、美酒乐事,但李白情感却不是高亢明朗的,行文也不是热烈激昂的,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阳春三月到了,你们的小手有没有从冰冷的冬天里解放出来呢?今天小千老师将带你们做一个有趣的东西——铁皮灯。  准备树料有:铁皮罐、铁锤、钉子、白纸、沙子、罐装喷漆、马克笔、胶带、粗管蜡烛。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动手吧!  制作步骤:  1.先将罐头里装满沙子,然后再兑上水,使沙子紧实。  2.拿出白纸和马克笔,画上你最喜欢的图案,不用涂色哟。  3.把画上图案的纸蒙在铁罐上,调整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