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的背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闻一多《一句话》
  “咱们的中国”其实是一句再简单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偏正词组,加上感叹号也不过就是加强了它的爱国主义情感,但正是在这短促的感叹里,饱含了作者刻骨的疼痛、执著的追求以及不屈的忍耐。
  
  一、情感上——刻骨的疼痛
  闻一多在带着童年的纯真和青春的理想离开祖国时,故乡和祖国在他的心目中是美好的;在美留学期间,他对故乡和祖国的回忆、思念和想象也是美好的,甚至还带上了理想的色彩。然而当他带着成年的成熟的眼光回到祖国,再一次直接感受到祖国的落后腐朽时,美好的想象与丑恶的现实的巨大反差,使他从殷切的希望顿时转化为严重的失望。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美国生活给他留下的屈辱,对中国现实的感慨使得诗人在感情世界方面不断凝聚着爱国主义的能量,不断酝酿着爱国主义情绪,爱国主义的情感聚集着、贮存着、燃烧着、升腾着,直立起来,逼着诗人转化为某种惊世骇俗的希望——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爱得越深,恨得越切。正是闻一多那强烈的主人意识、个性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意识,才使得他有着刻骨的疼痛。他既有炽烈爱国之心,拳拳报国之心;同时他也有鞭挞黑暗、揭露丑恶的痛恨之心,他恨那些不负责任的封建专制、狠那些把中国弄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的中国同胞。他认为中国是我们大家的,决不能任其衰弱毁坏,也决不允许那些“行尸走肉”将它断送!他痛恨、他呼喊,他的心灵伤痕累累,鲜血淋漓。几分懊丧、几分悲恸、几分愤懑煎熬着他的心。
  
  二、精神上——执著的追求
  在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中,虽然也不乏执著追求的知识分子,但不论儒家的大同世界的理想,还是道家的真人的人格理想,以及佛家的涅盘境界的追求,都带有更明显的终级理想性质,它明显的终极性使中国知识分子极易不把理想当作现实,因而在对待实际的现实生活时反而能更好地顺应现实的要求,迁就现实。
  到近现代历史上,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产生的一系列理想都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品格。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在想象中极易实现的东西成了在现实中极难达到的理想。
  于是,在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群里,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尖锐性被激化到了最强烈的程度。有的在众目睽睽之下逃到自造的梦幻中;有的在铁的现实面前闭上眼睛、美化现实、随波逐流;有的把现实的丑恶和缺陷合理化,顺应现实的一切需要,苟且偷生、逐臭追腥。
  但闻一多的“东方老憨”的性格却使他难以闭上任何一只眼睛,他不能不正视现实的严酷,不能不正视中华民族的真实的屈辱,不能不相信自己的直接感受;与此同时,他又无法使自己放弃他坚信其合理性的理想追求,无法驱散他内心世界已经聚成坚实实体的那个梦,那个不能不实现的梦。
  他坚信自己的眼睛,也坚信自己的理想。他相信这火山的缄默中蕴藏着巨大的势能,他相信这五千年的青天蕴藏着霹雳的爆发。他虽然憎恨现实的黑暗和冷漠,但心湖中仍荡漾着光明的波浪,充满着自豪和希望。他坚信,黑暗后面的黎
  明一定回到来。
  
  三、行动上——不屈的忍耐
  面对着如此晦暗不明、破败憔悴的现实,诗人是一蹶不振、痛苦沉沦呢,还是否定一切,打倒一切呢?都不是,诗人做出的行动是——不屈的忍耐。
  在理想与现实、美与丑、崇高与卑鄙、反抗与忍耐、缄默与爆发诸种矛盾的僵持与对立中,诗人正视现实而又执著于理想,他把坚实的追求置于坚韧的忍耐之中。
  现实是铁的不移的事实,必须忍耐也只能忍耐,不忍耐现实的重压会导致自身的毁灭,一切的理想都将成为泡影,但这忍耐不是屈服,不是甘愿如此,而是必须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忍耐。
  在整首诗中,诗人在火山缄默的氛围中,没有怨诉、没有哭泣、没有哀怜、没有乞求,反而坚信终有一天火山爆发、青天霹雳。
  他坚韧地忍耐着现实中不得不忍耐的东西,只有最坚韧的忍耐才会有这最刻骨的疼痛;只有最坚韧的忍耐才会有这最执著的追求;只有最坚韧的忍耐才有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的背后阐释。
  
  单位:湖北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学习一门语言,最终目标是可以进行基本的交流,语言成为一门学问是因为它有其特定的规则,就是语法,掌握语法才能正确运用语言.高中英语学习是进阶性的,要打好语法基础,学会充
期刊
内容丰富、个性鲜明的文章才具有吸引力,耐人品读,而最忌假大空,人云亦云缺失自我。现在中学生作文的通病就是东拼西凑,固守平庸。新课标针对性地提出“有个性地表达”,那么如何做到有个性地表达呢?笔者认为,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较厚实的生活积淀且熟习方法要领。    一、具备较厚实的生活积淀    个性是一个人在一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的较为固定的特性,个性的形成与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可见,要写出个性必须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学生作文应是抒写心灵、展示个体生命过程的窗口。个性写作就是要启发学生,运用创造心理写出属于自己的“哈姆莱特”,张扬自我的个性。华丽是美,朴素也是美;明朗是美,含蓄也是美;波涛汹涌是美,泉水叮咚也是美。“郊寒岛瘦”、“关东大汉”与“妙龄少女”各臻其妙,摇曳生姿,方构成了五彩斑斓的中国文学史。  “文必己出”是古往今来的写作原则;崇尚个性,抒写自我
《心中的鹰》是人教版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查通过的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叙述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对空中翱翔的鹰充满渴望和敬佩,但却有一队解放军战士为了用鹰脑子给班长治病而猎杀了这可爱的动物,从此,孩子心中的鹰一去不复返了。文章以一个孩子的视角,通过观察人们对鹰的态度,表达了人类与动物之间复杂的情感。认真研读课文之后,我觉得本文作为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
朱自清的《背影》中除了背影这个意象外,还蕴含着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世界,即曾出现过多次的“泪水”意象。  首先,“背影”意象的生成,离不开“泪水”意象的浸透。一方面从文章字面上看,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泪水”两个意象总是相伴而生的。“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四次,除了第一次说自己“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与自己“不能簌簌地流下眼泪”的关系比较间接外,其余三次的出现皆与“泪水”直接相关。或是说“这时我看见他的
期刊
人类本身就是一个高级鲜活的生命机体,那么能不能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探究出新颖的、摆脱传统的、超脱感性层面教育的教学方案,摈弃“拼搏”“激情”等个人情感学习动力之外,通
期刊
英语口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语调、语音和语感的有效途径,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在小学阶段,英语口语教学更是
期刊
新课标要求加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本文主要研究了构建有活力的高中英语教学课堂的具体的方法,通过不断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力,增强学
期刊
学生学习的两种主要方式:发现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在接受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倾听者、吸收者,接收到的多为固定的、定论的知识和内容,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