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端,而婴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品德、性格开始形成的启蒙阶段,所以家庭教育必须从儿童开始。2012年10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簡称<指南>),这是学前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数学认知作为《指南》中“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生活与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研究表明,5岁儿童的数学得分能显著预测他们11岁时的数学成绩。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
笔者在湛江市某公办园的家庭中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该园幼儿家庭数学教育的现状,从而采取针对性的研究对策。
(二)研究对象
笔者从本园小、中、大班共抽取家长315名,其中大部分是爸爸或妈妈。他们的年龄在25-45岁之间,从事的职业遍及医生、教师、公务员、警察、工人等各行各业。以下是3-6岁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的统计结果(N为样本总数):
首先,从表一可以看出,本园家长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占大多数,父亲的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占63.8%,母亲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占63.1%,初中及以下的极少。从中可以推断超过63%的家长都接受过高等教育,自身具有良好的教育素质。
三、分析結果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的四个方面分别是:3-6岁儿童家庭的数学教育环境、家长开展数学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家长在开展家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角色定位。笔者对所回收的问卷根据需要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归类分析。
(一)3-6岁儿童家庭的数学教育环境
调查显示,家长为孩子购置数学方面的书籍、玩具、材料等次数并不频繁,数量并不巨大,且家长购买的玩具、材料等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否有益于促进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我们不得而知。
(二)家长开展家庭数学教育的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42.5%的家长在家庭中开展数学活动时完全是随机进行的。这说明大多数家长在开展数学活动前并没有预设的目标和途径,也没有事先准备的工具,很有可能只是随意开展,欠缺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三)家长在开展家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困惑
调查显示,多数家长表示在开展、实施家庭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困难:欠缺对数学内容的选择和难度的把握、无法集中孩子的注意力等,说明多数家长对于家庭数学教育、幼儿数学学习方法等内容的不了解,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四)家长对家园共育的态度
通过分析可知,22.9%的家长认为自己占主要地位,21%则持相反态度,认为教师应占主要地位,52.1%持中性态度,认为家长与教师一样重要,4.1%则表示不确定。多数家长认为自己应该对孩子的数学教育负责任,由此可以推断他们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有一定的合理性。
四、建议
(一)尊重儿童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儿童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一段距离”,即介于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所显示的实际发展程度,与儿童经由成人指导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来解决问题时所显示的潜在发展程度之间的距离。成人过分的重视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让数学自成体系,而不重视建立数学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导致3-6岁儿童的数学教育在内容上比较庞杂,形式上比较单调,重复性非常强。成人要尊重儿童学习的主体地位,给予儿童应有的权利,才能真正促进儿童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提供科学的指引,提高家庭数学教育质量
《指南》中明确指出:制定《指南》的目的在于“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手册、书籍、家园联系栏、网站等途径,依据《指南》中的意见和建议对家长进行全面宣传,积极培训辅以个别辅导,为家长提供科学、全面的指导。如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数学学习特点、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数学学习内容、家庭数学教育的方法、与孩子沟通的技巧等,帮助家长真正理解《指南》的教育建议和精神理念,促使家长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育儿素养,从而提高家庭数学教育质量。
(三)增强家园联系,建立家园共育统一战线
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父母,其所受教育的程度和掌握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有所不同,对孩子成长的认识可能有所差异,除此之外,幼儿数学教育还受幼儿园教学的深刻影响。因此,建立家园教育统一战线的问题显得迫在眉睫。
数学知识是在现实当中抽象而来的,在一日生活当中随处都含有数学。例如:路边一共有几辆车?家里的玩具如何进行归类?去幼儿园的时间是多少?如何拼搭积木等等,儿童可以在生活当中随时捕捉到数学的影子,而他们对于数学的感知正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当出现问题或冲突时,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得知冲突产生的源头,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法,夯实家园共育的基础,巩固家园共育统一战线。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端,而婴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品德、性格开始形成的启蒙阶段,所以家庭教育必须从儿童开始。2012年10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簡称<指南>),这是学前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数学认知作为《指南》中“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生活与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研究表明,5岁儿童的数学得分能显著预测他们11岁时的数学成绩。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
笔者在湛江市某公办园的家庭中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该园幼儿家庭数学教育的现状,从而采取针对性的研究对策。
(二)研究对象
笔者从本园小、中、大班共抽取家长315名,其中大部分是爸爸或妈妈。他们的年龄在25-45岁之间,从事的职业遍及医生、教师、公务员、警察、工人等各行各业。以下是3-6岁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的统计结果(N为样本总数):
首先,从表一可以看出,本园家长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占大多数,父亲的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占63.8%,母亲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占63.1%,初中及以下的极少。从中可以推断超过63%的家长都接受过高等教育,自身具有良好的教育素质。
三、分析結果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的四个方面分别是:3-6岁儿童家庭的数学教育环境、家长开展数学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家长在开展家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角色定位。笔者对所回收的问卷根据需要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归类分析。
(一)3-6岁儿童家庭的数学教育环境
调查显示,家长为孩子购置数学方面的书籍、玩具、材料等次数并不频繁,数量并不巨大,且家长购买的玩具、材料等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否有益于促进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我们不得而知。
(二)家长开展家庭数学教育的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42.5%的家长在家庭中开展数学活动时完全是随机进行的。这说明大多数家长在开展数学活动前并没有预设的目标和途径,也没有事先准备的工具,很有可能只是随意开展,欠缺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三)家长在开展家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困惑
调查显示,多数家长表示在开展、实施家庭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困难:欠缺对数学内容的选择和难度的把握、无法集中孩子的注意力等,说明多数家长对于家庭数学教育、幼儿数学学习方法等内容的不了解,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四)家长对家园共育的态度
通过分析可知,22.9%的家长认为自己占主要地位,21%则持相反态度,认为教师应占主要地位,52.1%持中性态度,认为家长与教师一样重要,4.1%则表示不确定。多数家长认为自己应该对孩子的数学教育负责任,由此可以推断他们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有一定的合理性。
四、建议
(一)尊重儿童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儿童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一段距离”,即介于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所显示的实际发展程度,与儿童经由成人指导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来解决问题时所显示的潜在发展程度之间的距离。成人过分的重视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让数学自成体系,而不重视建立数学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导致3-6岁儿童的数学教育在内容上比较庞杂,形式上比较单调,重复性非常强。成人要尊重儿童学习的主体地位,给予儿童应有的权利,才能真正促进儿童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提供科学的指引,提高家庭数学教育质量
《指南》中明确指出:制定《指南》的目的在于“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手册、书籍、家园联系栏、网站等途径,依据《指南》中的意见和建议对家长进行全面宣传,积极培训辅以个别辅导,为家长提供科学、全面的指导。如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数学学习特点、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数学学习内容、家庭数学教育的方法、与孩子沟通的技巧等,帮助家长真正理解《指南》的教育建议和精神理念,促使家长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育儿素养,从而提高家庭数学教育质量。
(三)增强家园联系,建立家园共育统一战线
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父母,其所受教育的程度和掌握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有所不同,对孩子成长的认识可能有所差异,除此之外,幼儿数学教育还受幼儿园教学的深刻影响。因此,建立家园教育统一战线的问题显得迫在眉睫。
数学知识是在现实当中抽象而来的,在一日生活当中随处都含有数学。例如:路边一共有几辆车?家里的玩具如何进行归类?去幼儿园的时间是多少?如何拼搭积木等等,儿童可以在生活当中随时捕捉到数学的影子,而他们对于数学的感知正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当出现问题或冲突时,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得知冲突产生的源头,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法,夯实家园共育的基础,巩固家园共育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