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品台湾红水乌龙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zhilun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喝过上世纪90年代的凤凰单丛,也喝过上世纪80年代的武夷水仙,还喝过不知具体年份的陈年铁观音……每一次都被老乌龙丰富的内涵和神奇的变化所感动。品老茶是品历史更是品缘分,存世稀少的乌龙老茶尤其如此……
  接到“茶疯子”老黄的电话召集令,听说可以喝到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红水乌龙,心中充满期待又怀有几分担忧,期待的是可以喝到难得一见的台湾老茶,担忧的是30年的存放。不知道它经历过怎样的沧桑……
  如约来到老黄的茶室。发烧级音响里,飘出佛曲《大悲咒》抑扬起伏的唱诵声,把偌大一间仓库改成的空间填充得满满的。黑色的金丝绒帷幕被空调的风吹得飘飘拂拂,颇有世外佛国的感觉……
  茶是老黄的台湾茶友从海峡彼岸寄来的。今晚有缘共享老茶的4个人到齐了,闲话不叙,直奔主题一开泡“1977年台湾红水乌龙”。这泡茶只有1小包15克,贴着茶友工整的繁体手书“1977年红水冻顶乌龙”标签。看得出茶主人包茶时候的用心与珍重。倾在茶荷里的干茶不是常见的冻顶乌龙的颗粒状,也闻不到冻顶茶特有的炭焙香,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润了焙、焙了润的过程,弯曲的条索已经相当紧细。火香也变成了隐隐约约的参香。只有茶表面的黝黑的油光。彰显着茶的生命信息,透出一种诱人的活力。看到这种光泽,闻到这沉稳的香气,悬着的心算是落了地——这是一泡保存很好的老茶!剩下的只有期待……
  老黄用的盖碗大,投茶11克。剩下的4克,爱茶成痴的老黄仍然珍惜地把它装回锁口袋里。他还专门备了一个小小的袖珍盖碗,用来对付这些剩下来不足一泡的宝贝茶,客去室空之后一个人细细地“品味”。老黄熟练地摇摇盖碗,让茶在烫过的盖碗里翻了个身。茶被唤醒了似的,吐出一缕幽幽的沉香,像某种说不出名字的中药材的味道。盖碗在4个人的手中传递着,闻香,无言,大家在期待着接下来的精彩……
  洗茶,我望着杯中油亮红褐的洗茶水,想象着它的味道:30年的岁月沧桑被这一洗,将展露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滋味?是依然纯净还是略带驳杂?终于忍住了没有去喝洗茶水,是为了留下一个尽量完美的印象。再闻,还是药香,平和却不失厚重。在旧时,老乌龙茶如果是特意被保管下来,常常就是被当作医治气滞胃胀、肠道不适的良药的。这闻起来温馨醇和的药香,使人觉得神安气静,整个身心放松了下来。
  老黄的泡茶手法向来以粗犷闻名。无论泡绿茶还是乌龙茶,都是滚开的沸水哗啦啦瀑布式地泻进盖碗中,他说经得起这样折腾的才算是真正的好茶。不过出水的时间他好像还是用心拿捏着的,有快有慢,被他潇洒地控制着,所以他看起来不大讲究的手法,从来不会泡坏茶,只是比别人泡得更有劲道。我开始总认为只是他的茶比别人的贵,当然就应该是泡不坏的吧,可是这次真的很奇怪,同样的手法泡出来,茶汤怎么会这么柔顺?“温软如玉”、“入口即化”,搜遍大脑词库,跳出来的就是这两个词语可以描述它给我的感觉。稠而不浓,厚却不重,绝没有丝毫的苦涩,味道是平和的微甜,不像是茶水更像油,不知不觉,不急不忙就涂满了你的口腔、喉咙和胃壁……丝绸般的软滑、似有似无的味道、缓缓而来的药香在《大悲咒》那抑扬起伏却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唱诵声里把人带进了无所思无所念的空无境界。我仿佛看到了拈花微笑的佛祖。以他永恒的慈悲,春风般温暖地抚慰着尘世中一颗颗挣扎着的凡心。
  不知不觉,6水已过,第7泡茶汤突然发生了变化。汤色浅了。清澈的黄亮,茶气茶味却突然复苏般高扬起来。如同本来平静的湖面突然荡起了层层涟漪,茶的本性随着那涟漪荡漾开来。台湾乌龙茶的香韵似曾相识,慢慢浮现,渐渐清晰,弥漫在唇齿之间,沁入心田……回甘、生津,一股热气从后背升起,弥散在后脑。空调的冷气也阻止不了额角密密渗出的微汗。不知道什么时候,老黄把音乐换成了一曲舒缓空灵的旋律。可以把人带进穿梭的时空,回到遥远的过去,我在想32年前,这泡茶诞生的时候,我在哪里……回过神来一问,原来这张CD,名《禅》……
  又是6水,茶味渐渐淡去,茶气慢慢消散,直到20泡,甘甜依然还在,药香依然。老黄停下手来,把盖杯放到茶台旁边那一排盖碗中间,他的习惯,明天再来,闷一闷,又是两泡好茶!
  一向喜欢边泡茶边侃侃而谈的老黄,今天说的话不多,我只记得他停手后说的那句话: “这泡茶我只给她一个字,湖!”
  湖?为什么是湖,不是山,也不是田野?……又为什么是湖。不是江或者海?
  也许,这个问题和这泡茶一起,可以回味一辈子!
  
  附注:1977年红水乌龙背景资料:
  此茶作者:萧海杉,居住:台湾台中县。
  此茶发酵度:65%。
  制作过程:跟一般传统红水冻顶相同,当时的工艺是团揉做成条索形,而不做半球形,完全手工炒制。
  后期处理:不真空包装,让其自然存放,使茶叶再氧化先以轻焙火除水气,之后中火烘焙调出茶叶内的底韵,持续这状态保存32年。
  制作特点:使茶叶红化,发酵度约55%~7%。
其他文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永福寺地处杭州灵隐之西的石笋峰下,与飞来峰呼猿洞遥相面对。1600多年前,西印度高僧慧理前来这一带卓锡,并成为灵隐、灵鹫、永福等名刹的“开山之祖”。  南朝刘宋时,吴兴武康小山寺释法瑶“饮茶益寿”传为佳话之际,慧琳和尚筑庵于此(即后来的永福寺) 宋代云知禅师、郭正祥,明代陶望龄等人皆有永福寺茶诗传世  清初,曹洞宗寿昌派第35代传人、艺僧东皋心越驻锡永福寺六
期刊
闽东茶叶贸易最早出现于明代,据万历《福宁州志·贡辨》记载:“芽茶八十四斤一十二两,价银十三两二钱二分;叶茶六十一斤一十两,价钱一两四钱七分九厘。”这表明明代闽东茶叶除入贡以外,还有部分进入茶市进行贸易。清代中期闽东茶叶贸易日臻繁荣,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卞宝第《闽峤鞧轩录》载:“霞浦县……物产茶。福鼎县……物产茶。白琳地方的茶商聚集处。宁德县……物产茶、纸、粗磁。”清代、民国初年,闽东
期刊
在日本的时候,常常坐新干线到京都去看画展。那样踊跃的、忐忑的、惴惴不安的心情,跟去北京的798与上海的田子坊是无区别的。其实明明知道自己要看到的是什么,然而在看到的时刻才能真正体会到从头到脚的感受,或麻木、或振奋、或沮丧、或欣喜、或万念俱灰……所以这之前、其间、之后的心境,竟是大不相同的。  若是夏天的话,平安神宫旁边的美术馆,去的路上是没有树阴的。只有那些散发着浓厚大和气息的店铺,让人有些微的清
期刊
五蕴,佛陀说众生是由名、色组成聚合,这个名、色分为五种类聚,即为五蕴。另《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茶席。是从“五蕴”的体悟延伸至对茶道的理解,并结合人生的感悟所创。品赏五蕴茶席如参悟禅道。品质幽兰、高贵素雅正透露着“禅艺”的静谧。内在,走向自然的深层,返璞归真,隐而不显,含而不露。外在,沉静,实质,又有活力,无一物中无尽藏。细细品味,其釉色如同宇宙星辰
期刊
人人都希望成为一个成功的泡茶师,他们仪态从容并且优雅,娴熟自然,似乎蕴藏着极大的魅力,善于把一泡茶泡成最顶级的好茶。  有的时候,别人喝他泡的茶,就会说比别的地方好得多,“我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喝的茶汤”,这就是对泡茶师最大的赞赏。  有多少种茶,就有多少种泡茶高手。可以说,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坊间“自学成才”的泡茶师,他们有着各式各样甚至千奇百怪的泡茶技法。这在闽南潮汕一带特别多,也因为自小与茶为伍的
期刊
2009国际茶业大会暨展览会6月在中国成都如期召开,在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全球经济动荡之中,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后,茶业大会的召开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越是在灾难之后,越需要这样的奋起与努力,这是一种不屈的精神通过这样的大会,人们更加明白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作用。历届的国际茶业大会都是茶业界规格最高的盛会,从6月6日开始,来自世界各国茶叶行业组织领导、主管官员、权威专家和主要贸易商相聚一堂,在之后的几天
期刊
春回大地。当冬天的山峦开始有了生命之绿的时候,南方的佳木——茶,也在这个泥暖草生的季节里悄然萌发,那幼嫩的芽叶争先恐后地向人们展示着蓬勃旺盛的活力,让人欢喜不已。  然而,有时候,大自然会像一个顽皮淘气的孩子,阴晴不定,变化无常。就像今年,它让很大一部分茶区的茶树再次体验了严寒或提前体验了炎夏——倒春寒和干旱,把一身的绿装变成了“褴褛衣裳”,它们叫“冷”或是“喊渴”,令茶农们感到非常揪。毋庸置疑,
期刊
喝茶是寻常百姓家很普通的一件事,普通的一件事却蕴含着大道理,这个大道理的表征就在于茶艺,艺是“表”,是整个喝茶过程中的形式表现,在整个喝茶过程的形式表现中所看不见的内在部分。就是道。艺与道互为表里,是喝茶的大道理。  茶艺的形式表现称为行茶法,可分为三个阶段,简称“三段”。一、准备阶段;二、操作阶段;三、完成阶段,这三段是行茶的程序。  有充分的准备,才会有优美的表现:有优美的表现,才会有完美动人
期刊
当所有的春意,都并入一泡春茶。刹那间我发现春已走,而我手中的茶盖碗,却能留住那最美的春天——不一定要在大自然中才能感受春天,那流转的春水顺着圆形的盖碗,一样也荡漾着极为透彻清明的淡然之绿。  安溪铁观音茶水,倾倒于白瓷的茶碗,清绿茶色伴随淡淡的花香弥漫,是初夏之时光,却让我疑是春回了。  我以那习惯的姿势泡茶,我深吸一口气,倒茶水干茶海之中,茶香里我听到了高山流水的琵琶声,听见那渔舟唱晚的古筝曲,
期刊
明代是我国茶业继宋代之后的又一个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2年),“太祖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并照会各地可采芽茶以进。朝廷明令禁止团蔡入贡,“故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明·周高起《阳羡若壶系》),为散茶、叶茶、芽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据明人《事物绀珠》一书记载,有明一代,各地茶品已从宋代“日铸、双井、顾诸”等少数品种急剧增加至包括“苏州虎丘、宜兴阳羡、霍山六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