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强刺激足三里穴治疗失眠症80例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_sar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强刺激足三里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强刺激足三里穴+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均1次/d,10 d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PSQ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强刺激足三里穴可提高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失眠症; 足三里; 疗效
  失眠症是以难以入睡和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睡眠质量和数量达不到正常需求的一种主观体验[1]。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失眠是临床的常见病,对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睡眠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一种功能性而非器质性的疾病,尽管中外学者对失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仍有很多问题待解决。笔者采用针刺强刺激足三里穴治疗失眠症患者8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失眠患者均为本院中西医康复理疗科门诊患者,其中男37例,女43例,年龄18~60岁,病程1个月~20年。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18~59岁,病程2个月~19年;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8岁~60岁,病程1个月~2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PSQI积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1.2.1 症状标准 (1)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2)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效果的优势观念。
  1.2.2 严重标准 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
  1.2.3 病程标准 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
  1.2.4 排除标准 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1.3 治疗方法
  1.3.1 处方 (1)治疗组:针刺治疗,主穴为足三里、太阳、风池、神门。其余根据辨证取穴。患者仰卧位,取穴时先以右手定足三里穴,并划一十字痕。用75%酒精消毒穴位。然后以左手拇指按压穴位,右手拇指、食指持针,用2寸毫针,直刺1.0~1.5寸,得气后持续提插捻转1 min,以针感向下肢放射为宜。每隔5 min行针一次,留针20 min。余穴均平补平泻。1次/d,下午治疗为宜[2-3]。(2)对照组:针刺治疗,主穴为太阳、风池、神门。其余根据辨证取穴。用2寸毫针,直刺1.0~1.5寸,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 min,1次/d。
  1.3.2 针具 华佗牌0.35 mm×50 mm不锈钢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
  1.3.3 疗程 10 d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休息2 d再进行下一疗程。治疗两疗程后评定疗效。
  1.4 评价标准
  1.4.1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标准作为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改善或反加重者。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评定方法依据《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PSQI量表问卷,分别于治疗前1天和疗程结束后第2天进行评定,填写问卷并对其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睡眠情况,以综合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PSQI量表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参与计分的18个自评条目可组合成7个成分,由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困难、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组成。由专人负责询问病情、计分,每个成分根据患者症状按轻、中、重分别计0、l、2、3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0,P=0.03),见表1。
  2.2 两组PSQI总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PSQ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SQI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3,P=0.00),见表2。
  3 讨论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等,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者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症。《灵枢·大惑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指出失眠的原因在于阴阳失调。其病位涉及心、肝、脾、肾等,历代医家也均有论述。如《金匮要略》所载:“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是由肝阴不足,心血虚烦不得眠。又如,《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是由肝实热证,热扰心神,躁动不安不得眠[4]。诸上表明,历代医家认为失眠症的主要病变在心,睡眠的好坏与心神的安定与否有直接的关系。心藏神,心神安定则睡眠良好;若心神不安,则不能入睡。但不论是心经自病,或是肝病、脾病、肾病影响心神,均可致失眠。   现代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使失眠成为临床上一个常见的病症,也成为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失眠虽然不是什么危重病,但它严重威胁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健康,可诱发头痛、健忘、眩晕、注意力不集中等,日久抵抗力下降,引发更严重的病症以致人格发生改变。在临床上,针灸治疗失眠的疗效显著,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从文献统计来看,现代医家治疗失眠症多从心肝论治,但笔者认为由于人们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压力甚大,并喜食肥甘厚味,思虑郁结,劳倦过度,损伤心脾而发病的较多,故本研究从脾胃论治失眠症[5]。《素问·逆调论篇》中就曾经记载:“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说明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脾胃和睡眠的关系。《景岳全书·不寐》中亦指出:“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若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则阴血亏虚,心失所养,神不守舍,而成不寐。阳明是胃脉,胃是六腑之海,胃气亦以下行为顺,若阳明经脉之气逆,胃气便不得循常道而下行,所以不能平卧。现代医家张毅之等[6]也总结了《伤寒论》中阳明病形成原因:因胃中津液损伤,阳气失去制约而亢胜,阳亢之气可上扰胸膈而致失眠;或热聚于胃,胃失和降而致失眠;或热与肠中糟粕相结,秽热上扰心神而致失眠。
  从脾胃论治失眠症上已经明了,之所以强刺激足三里穴能增加针刺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是因为:首先,从经络腧穴上讲,足三里是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为气血“百川归海”之穴,“合治内腑”,故该穴可同调脾胃两经之气[7]。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李东垣也说:“脾主五脏元气……当从胃合三里穴推而扬之,以伸元气。”所以足三里穴有调脾胃、养气血、扶正壮阳之功, 故能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补养心神,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8]。其次,从手法上讲,针灸治病讲究得气,气至病所疗效才会明显,强刺激足三里穴是为了加强或维持得气,从而提高针刺的疗效。再次,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右侧足三里时,fMRI示同侧视丘下部、室旁核及双侧颞叶脑区脑血流增加。颞叶是精神智能相关脑区,与睡眠密切相关。说明针刺足三里穴具有改善精神状态和睡眠的临床治疗作用[9]。孙锦平等[10]手法针刺右侧足三里,也显示视丘下部、双侧颞叶脑区的血流量增加。这些研究进一步论证了针刺穴位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激活相应的脑皮层区,因而影响化学物质和荷尔蒙的释放,调节机体的紊乱状态[11-12]。
  笔者在研究针刺强刺激足三里穴治疗失眠症的过程中发现,此疗法对于缩短入睡时间效果较显著,或许为治疗入睡困难型的失眠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思路,可将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梁繁荣.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07-309.
  [2]阮经文.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的时效性与量效性临床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4):448-452.
  [3]国兰琴,刘慧荣.按时取穴针灸治疗失眠45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43(2):63-64.
  [4]刘福兴,黄莉莉.失眠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药杂志,2011,32(2):75-76.
  [5]毛臻.调和脾胃法在治疗失眠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2005,3(2):45-46.
  [6]张毅之,王评.《伤寒论》六经辨治失眠探讨[J].江苏中医药,2010,42(9):1.
  [7]杨丽洁,周睿.烧山火针法为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应用[J].四川中医,2011,29(1):124-125.
  [8]曹拥军.足三里临床验案5则[J].新中医,2010,42(9):98-99.
  [9]尹岭,金香兰,石现,等.针刺足三里穴PET和fMRI脑功能成像的初步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9):523-524.
  [10]孙锦平,尹岭,金香兰,等.针刺足三里穴的脑功能成像及动物实验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3,(2):39-40.
  [11] Eisenberg D M,Kaptchuk T J.Acupuncture: theory, efficacy, and practice[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2,136(5):374-383.
  [12] Howell L L,Wilcox K M.Functional imaging and neurochemical correlates of stimulant self-administration in primates [J].Psychopharmacology,2002,163(8):352-361.
  (收稿日期:2013-10-15) (本文编辑:蔡元元)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对临床治疗38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进行治疗的38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1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缩宫素结合高渗晶胶混合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进行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产后2 h和24 h平均出血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OA)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据病情、适应症及患者意愿行LA(48例)和OA(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WBC和CRP水平等指标。结果:LA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经单侧椎弓根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结果:随访5~23个月,平均10个月,优3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达92.1%。结论: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特别适合伴椎管狭窄、腰椎不稳定以及术后复发的患者。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固定; 植骨融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hCG注射后授精时间间隔超过42 h对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进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519个周期的5493枚卵子分为两组,A组hCG注射后授精时间间隔大于42 h授精,B组hCG注射后授精时间间隔小于40 h授精,均于受精后16~18 h左右去除卵丘细胞观察授精的情况,分别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可利用胚胎率。结果: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7月-2012年8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治疗的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性基础护理,试验组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均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试验组发生并发症数12例(29.3%),对照组发生并发症数23例(56.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假阴性患者腋窝阳性淋巴结的分布情况,在腋淋巴结清扫和替代腋淋巴结清扫术以外,探寻一种既可保留腋窝功能,又可不遗漏腋窝阳性淋巴结的新术式的可能性。方法:选取80例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同时行腋淋巴结清扫,将腋窝标本以肋间臂神经最上支为标志分成腋上下两区,并分别病检。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前哨淋巴结假阴性5例,腋窝阳性淋巴结9枚,均位于腋下区。结论:本研究显示前哨淋巴结假阴性遗漏
期刊
【摘要】 目的:应用碱性裂解液法提取的DNA鉴定环氧化酶(COX)亚型基因敲除小鼠,为鉴定纯合子小鼠提供一种方便快捷、低成本、可靠的实验方法。方法:取子代小鼠耳缘组织于EP管中,用碱性裂解液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COX-1和COX-2基因片段,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小鼠基因型作出鉴定。结果:碱性裂解液法提取的DNA能应用于子代小鼠的不同基因型的鉴定,即野生型(COX-1+/+;COX-2+/+
期刊
【摘要】 目的:开展对中医药信息数据基础建设研究。方法:从统一标准、规范数据、统筹规划、立足需求、尊重中医、掌握原则、人才培养七个方面去探讨新型科研模式下的中医药信息数据基础建设。结果:提升质量,立足需求,注重应用,实现对中医古籍文献资源的再生性保护和现代中医知识发现与拓展。结论:让中医药信息数据基础建设与知识的传播更加符合时代需求,提升中医药信息知识服务能力。  【关键词】 中医药; 信息数据;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诊断肺癌有效的脱落细胞学检查标本留取方式。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6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05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根据脱落细胞学检查标本留取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组采用超声雾化加拍背导痰的方法留取标本,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痰的方法留取标本。比较两组患者肺癌细胞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肺癌细胞检出率明显高于对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材质导尿管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在乳胶、纯硅胶、硅橡胶材质导尿管膜片上制备大肠埃希菌生物膜,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的形态。用冲洗、冲洗+超声振荡方法处理附有不同生长时期生物膜的导尿管,通过菌落计数法了解两种方法对不同时期生物膜的清除效应。结果:乳胶、纯硅胶、硅橡胶导尿管生物膜内均有细菌团块样聚集,可见纤维素样物质交联。硅橡胶导尿管生物膜内纤维素样交联物相对较少。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