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着中国大地。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山西省晋城市工业系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团结奋进,顽强拼搏,努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使晋城工业经济连续跨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由“五小工业”到“四梁八柱”的历史跨越,工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全市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晋城这块土地上,创造了卓著的历史功绩,在晋城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一、改革开放30年晋城工业发展历程及成效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晋城市工业经济大致经历了乡村工业大发展、工业结构大调整和煤电化加快发展三个阶段,实现了由“五小工业”到“乡镇经济”再到“四梁八柱”的历史跨越,形成了以煤炭能源、重化工为主体,门类齐全的地方工业经济体系,为打造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工业系统通过转换经营机制,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适应性调整步伐,使一些市场需求量较大、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质量也趋于改善。1978年原煤产量926.8万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仅1.5%。在“有水快流”的资源开发方针的指导下,大中小煤矿一齐上,煤炭产量快速提升,1979年突破1000万吨,到1985年全市煤炭产量突破2000万吨,达到了2247.6万吨。此后经过短短的4年时间,1989年突破3000万吨,达到3048万吨。从3000万吨登上4000万吨,用了10年的时间,1998年达到4018万吨。1999年到2003年,煤炭生产在经历了严格的“以销定产”、“以运定产”的波动之后,在晋煤集团连续“八五”、“九五”时期新建大矿井的带动下,一举突破6000万吨,达到6561万吨,2004年突破7000万吨。达到7499万吨。2007年产量为7867.43万吨,比1978年增加6940.63万吨,经1985年增加5619.83万吨,分别增长7.5倍和2.5倍,占全国煤炭产量比重为3.21%,比1978年提升1.71个百分点。电力工业的迅速扩张始于阳城电厂的投产运营。1978年全市发电量为5.9亿度,在上个世纪90年代陆续投产的一批小火电和小水电的带动下,到2000年达到10.29亿度,年平均增长速度仅2.6%。进入新世纪后,随着阳城电厂一、二期的先后投产运营,2007年全市发电量增加到147.15亿度。分别是1978年和1985年的24.94倍、26,28倍,电力行业作为晋城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巩固。也为打造800万千瓦电力基地奠定了基础。化肥产量的快速提升是晋城依靠自身力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1978年化肥产量仅为2.3万吨。为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化肥企业进行了年产5千吨到2.5万吨合成氨能力的改扩建。1997年化肥产量迈上了10万吨台阶。按照国家规划,“九五”期间晋城开始建设“200万吨氮肥基地”,到2007年化肥产量达到157.2万吨,占全国的2.7%。水泥行业经过关闭、淘汰落后产能的进程,2007年全市水泥产量也达到151万吨,分别是1978年和1985年的12.2倍和6.6倍。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一些新产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不断壮大,对全市工业经济也产生了较大的拉动力,尿素产能达292万吨,甲醇达38万吨,煤层气抽采能力达到15亿立方米。主要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拉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大。1978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为5.9亿元,工业增加值为3.14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为52.2%。建市初期的1985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为15.54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了7.81亿元,所占比重提升到56.7%。1990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上升到31.14亿元,是“七五”期初(16.6亿元)的1.88倍;1995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为107.63亿元,是“八五”期初(35.25亿元)的3.05倍。“九五”期间,在国家控制总量、关闭“五小”给全市工业经济造成极大困难的情况下。该市工业经济仍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发展势头:1996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为131.16亿元,工业增加值为44.85亿元,到2000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为160.5亿元,工业增加值60.47亿元,年均增速为8.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5亿元,年均增速为8.2%。进入“十五”,恰逢新世纪,晋城市把工业经济作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四在基地”、“七大产业”建设,工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2005,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为357.32亿元,比“十五”期初的165.06亿元增长了2.16倍,其中規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58.25亿元,年均增速为17.16%。“十一五”以来,晋城市承接“十五”发展的良好态势,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状态,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245亿元,是1978年的78倍,是1985年的31、4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企业实现增加值214.2亿元,是1978年的110.4倍。是1985年的44.25倍;煤、电、化、冶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200亿元,占规模工业的95.1%,同比增长24.21%。
  2、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也同步提高。1985年,晋城市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仅为1.92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实现销售收入8.56亿元,到“七五”期末(1990年),实现利税总额和销售收入分别为2.11亿元和17.61亿元,分别是“七五”期初(1986年)1.84亿元和9.51亿元的1.15倍和1.89倍。1995年,实现利税总额和销售收入分别是6.04亿元和40.45亿元,分别是“八五”期初2.99亿元和20.74亿元的2.02倍和1.95倍。“九五”期初(1996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6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8.09亿元,到200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8.21亿元(现价,下同),实现销售收入达到63.92亿元。“十五”期初(2,001年),全市规模_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和销售收入分别是9.9亿元和74.55亿元;2005年,利税总额和销售收入分别增加到71.44亿元、323.89亿元,同比增长36.37%、48.18%。“十一五”期间, 企业改革继续深化。结构调整不断深入,能源经济走俏市场,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大幅增长,可谓是一年一个新台阶。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37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5%。其中,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49.36亿元,增长15.1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8.25亿元,增长9.53;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559,89亿元,比上年增长45.37%。其中,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13.62亿元,增长47.02%;实现利税101.46亿元,增长26.94%。
  3、工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1)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随着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逐步加快,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也呈现出新的变化。2007年,传统支柱产业继续保持了迅猛的发展势头,收入规模均超过10亿元以上。实现增加值200亿元,占规模工业的95.1%。同比增长24.1%;完成销售收入513.62亿元,占规模工业的91.7%,同比增长47.02%;实现利润57亿元,占规模工业的97.2%。同时,在收入规模达亿元以上不迭十亿元的行列中,煤层气开采行业异军突起,收入规模达到8.6亿元,炼焦业达7.5亿元。位列八大行业之列的建材、丝麻、饮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分别为4.5亿元、4.7亿元、2.2亿元和2.1亿元。(2)企业组织结构中大中型企业比重提高。改革开放初期,全市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1985年,在乡及乡以上713户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只有12户,提供工业总值3.2亿元(当年价),分别占到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的1.7%和33%,提供的增加值只能占到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1.26%。2000年,规模以上企业中,大中型企业也只有11户,提供的工业总产值仅20.8亿元,分别占规模企业的5.4%和35%,提供的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到17.69%。这主要受一些大中型企业迁建外地(沁水县春光电工厂、阳城县东方红机械厂、泽州县化阳器材厂、大型印钞企业国营145厂)、破产(阳缫等企业)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8户,其中大中型企业发展到97户,提供增加值197亿元,分别占规模工业企业的40.7%和92.9%,占到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0%。(3)各种经济类型企业竞相发展,企业活力充分显现,竞争力得到加强。1978年,晋城市工业经济是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一统天下,分别拥有109家和624家,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62.3%和37.7%,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公有制模式逐渐被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客观要求所打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尤期是邓小平视察南方和中共十四大以后,晋城市各种类型工业经济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4、工业经济增长与节约资源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在“有水快流”、“大中小一起上”思想的引导下,同全国其它先进发达地区一样晋城市工业一度以拼资源、拼环境的“血拼”方式来偏面追求GDP的快速增长。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发展方式使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安全隐患四伏,资源能源严重浪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以占煤矿总数一半多的乡村煤矿为例,资源回采率只有15%左右,意味着每天采1吨煤就要浪费近7吨资源。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审视工业经济的发展,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在工业经济增长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协调发展中求突破,一手抓经济增长不动摇,一手抓节能减排不放松,在全市广泛开展了能源综合利用工作,工业领域实施了十大节能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2007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为2.23吨标煤。同比下降6.46%;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86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9.35%,两大能耗指标连续两年在全省保持最好水平。能耗增速比GDP增速低了7.72个百分点,比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了10.6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了速度增长与资源节约协调发展的格局,显示出一快一慢的喜人态势。
  
  二、改革开放30年晋城工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1、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推动发展上新台阶。晋城市作为一个欠发达城市,加快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回顾工业经济30年来走过的历程。是全市上下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绐终把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主旋律,从而使工业经济发展速度逐年攀升,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持续翻番,综合实力跨上了大台阶的过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做到了调产和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调产和安全生产相结合,调产和优化生态环境相结合。这三个有机相结合,使晋城市在科学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在节能方面,通过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全市节约标准煤251.6萬吨,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连续两年保持全省最好水平。天泽煤化工公司更是通过以节能为主的技术改造,使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到5,52吨标准煤,成为全省尿素平均单位成本的最低水平;全市大部分冶炼炉渣被水泥厂回收做为水泥的生产原料;晋煤集团的煤矸石电厂和年产5000亿块的灶矸石烧结砖生产线已全部投产;兴高焦化、东方冶炼等一批高炉的尾气发电为全市推进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起了示范作用;巴公工业园区完成了污水处理工程;23户企业享受了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年可减免税收4000余万元;阳城润城以阳电排出的粉煤灰为原料,新建年产7000万块的玉河砖厂也于2007年底建成投产。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晋城工业发展的骄傲,同时也为全市蓝天碧水工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加快了经济强市的建设进度。近年来晋城市摘取的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桂冠和赢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等誉称号,工业战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实践证明,只有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争先发展,才能凝聚人心、破解难题,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发展步伐的先导性工程。改革开放30年晋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一个新旧思想激烈交锋、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替代旧的思想观念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夺取发展的新胜利。这些年晋城市之所以有不少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就是坚持不懈地推进思想大解放。近年来,面对全国各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全市上下牢固确立争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工作导向,围绕加快发展解放思想,在创新实践中解放思想,善于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省委重大决策与晋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困难和矛盾,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新一轮的大发展。
  3、必须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项目和资金是发展的基础,抓发展必须抓项目、引资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晋城市把项目建设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把扩大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不放松,积极从国家的投资方向、产业政策、本地资源、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挖掘、储备和开发项目,用项目支撑发展规划。以项目落实思路目标,靠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先后引进了一批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策划、建成了一批事关晋城长远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和战略性基础设施项目。使晋城的开放领域不断拓展,对外经济不断活跃,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从而在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的大潮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4、必须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地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地区要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坚持不断改革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晋城市工业经济速度、效益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许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把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晋城市工业是在“五小”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其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如何面对现代化产品和大市场的竞争,唯一的出路是走技术改造升级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他们紧紧抓住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不放松,使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在煤炭、化工、电力、冶铸等重点行业,紧紧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以及开发新产品等领域,全力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30年,全市实施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达到100多亿元,通过技术改造使全市工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煤炭产业一元独大的格局,初步转变为煤、化、电、铸等“四梁八柱”的经济构架。
  
  三、发展展望
  
  经过30年的改革探索,晋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业战线干部职工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建设中西部经济强市的目标定位,采取避有力的措施,力争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实现1000亿元以上,非煤产业占比达60%以上。具体是:煤炭总产量控制在1亿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电力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年发电量400亿度,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煤化工产业:高浓度氮肥达到600万吨,燃料甲醇100万吨,二甲醚100万吨,煤制油1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中高档铸件100万吨、普通铸件1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钢材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建筑陶瓷达到1亿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重点抓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快发展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心的新型能源基地建设。煤炭业发展的重点是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搞好采煤方法改革,提高资源回采率。搞好骨干矿井建设,坚持走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的路子,加快煤炭企业重组、改革的步伐,发展一批高效高产现代化矿井。电力工业要突出规模效益,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空冷脱硫机组的大电厂,抓好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和水电站建设,完善电网结构,加快地方电源建设。
  2、以化肥为基础,大力发展碳一化工,建设全国最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充分发挥晋城市的优质气化煤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煤化工产品,积极发展生物化工,探索替代石油途径,高度重视煤层气开发利用。突出高附加值、高竞争力产品,力争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的以煤化工为主导的大型化工产业基地。
  3、做大做强非煤产业,培育新的产业集群优势。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冶铸业发展,以精密铸造、机械加工和零部件为重点,实现由“晋城铸造”向“晋城制造”的转变。加快发展以大麻纺织业为龙头的丝、绸、麻等特色纺织业,积极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的服装加工业。建材工业要积极扩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向中高档建材方向的转变。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重点发展畜牧、蚕桑、中药材、蔬菜、干鲜果、小杂粮等农副产品加工业。通过努力,在20lO年使非煤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达到60%以上,形成具有支柱意义的替代产业。
  4、加快园区工业建设,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充分发挥园区的资源共享和产业集聚、辐射带动作用,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富士康科技工业园区为龙头,精心打造“全国一流”的工业园区:加快化工园区、铸造工业园区和新型建材工业园区等特色园区建设步伐,使因区工业真正成为“十一五”期间晋城经济新的增长点。
  5、大力发展循環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下大气力、坚决关停和淘汰工艺落后、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企业和设施,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区域和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要实行跟踪监测评价,建立实施新的排污补偿机制,严格落实环境污染责任追究制和环境保护行政首长目标责任制。加大丹河、沁河两大河流的综合治理和保护开发。
  
  (责 编 小 青)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建设现代农业放在首位,而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现代农业带给农民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江苏省镇江市的茅山老区根据自己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基地型、加工型、合作型、观光型、生态型”(本文简称“五型”)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撑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源优势,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
期刊
摘要:環境变化使我国OEM厂商面临企业升级的巨大压力。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宝成鞋业在OEM生产上的关键成功因素,具体包括构建先进研发能力、建立原材料“战略供应商制度”与客户的“议价机制”、建立企业的商誉和信用、建立客户网络以分散客户集中风险等。  关键词:OEM厂商竞争力提升 宝成鞋业“宝成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2
期刊
摘要:文章以上海中小企业为目标,提出了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并以此原则为指导建立了由两大板块、三大要素、十个次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案例验证了其正确性。  关键词:技术创新指标体系上海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2-272-01    一、前言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国内竞争国际化
期刊
天然的缬氨酸是L构型,人工合成的缬氨酸有D构型和L构型。不同构型的氨基酸生成的药物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因此,精准表征缬氨酸的手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对缬氨酸进行手性纯度的表征,分别是非手性固定相色谱法和手性固定相色谱法。
  第一种方法是采用非手性固定相色谱法对缬氨酸进行手性纯度的表征。采用手性衍生试剂D-樟脑磺酰氯对缬氨酸进行衍生化,将(DL)-缬氨酸的对映异构体经D-樟脑磺酰氯衍生化转化为了非对映异构体D-樟脑磺酰-L-缬氨酸甲酯和D-樟脑磺酰-D-缬氨酸甲酯。由于
摘要: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以资源低效开发为代价的,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构建国家循环经济体系,用最少的资源保持经济的增长,用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从操作层面来看,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因其确定的区划范围,相对独立的经济调控政策,以及经济构架调整的相对平稳和易操作性,必将成为我国循环经济体系的有力载体。文章从潞城市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法在高职《旅行社实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介绍了“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法的概念、实施环节及具体实施过程,同时阐述了“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法实施时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实施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2-246-02    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 要:文章对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在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了论述。指出应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与模式的基础上,创造并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REITs运作模式。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优势 劣势 机遇 挑战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026-02  
期刊
摘 要:当前全球粮食供应非常紧张,我国粮食供需也仅能维持基本平衡,粮食安全问题任重而道远。耕地是人类获得粮食最必需的生产要素,一定的耕地保有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粮食供给安全最重要的保障。然而我国的许多地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安全普遍面临较大危机,并成为制约这些区域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文章以上海为例,探讨粮食安全视角下耕地保护的必要性,耕地保护面临的主要困境以及可能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粮食安全
期刊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城市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推动自主创新、缩小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企业走出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已进入全新关键历史阶段,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可以预期21世纪初的20~30年是我国中小企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去年召
期刊
2008年6月27日,太原市国税局成功举办了车辆购置税二维条码推广使用培训专题会议,井在全市系统推广实行车辆购置税二维条码申报系统,极大地提高了车辆购置税的征管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太原帝国税局在狠抓内部管理的同时,始终把以纳税人为主体的优化纳税服务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突出服务手段的先进性、突出服务效果的指向性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和尝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