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心理辅导课自主探究五步法应用探析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障学生由于听力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或减退,仅靠视觉等其他器官获得直观信息,形成了有异于正常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如何在聋校有效地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深入了解听障学生的内心世界,选择合适的辅导方法至关重要。自主探究是聋校新课程改革后所兴起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它提倡以听障学生为主体,创设自主探究的心理情境,引导听障学生通过心理辅导活动,体验和分享心得,逐步建构自己的心理知识,从而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一、整合资源,明确辅导目标
  聋校心理辅导总体目标为充分开发听障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听障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由此,可将聋校心理辅导总目标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发展性心理辅导,注重引导听障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情绪调节、人际交往、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听障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第二类是补偿性心理辅导,主要针对少数有心理偏差的听障学生进行辅导,引导他们尽快改变不良行为,形成正确的行为。因此,聋校自主探究式心理辅导课应紧紧围绕整体目标,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整合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心理辅导目标,然后组织听障学生以此目标为中心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例如低年级心理辅导目标可设立为合作探究自己身心的变化和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高年级心理辅导目标可设定为自主探究如何具有成熟的自我意识,分享交流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方式方法。对于补偿性心理辅导课,务必把所要纠正的错误认知行为作为目标靶子展开心理辅导,培养听障学生正确的心理体验,改变认知进而改变自身的行为。例如,针对有攻击倾向心理偏差的听障儿童心理辅导,辅导目标应具体确定为增强听障学生辨析情绪的能力,掌握自我控制能力的技巧。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中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他人的批评和指控,学会应用有效的行为代替攻击行为。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建构获得的,因此,情境是学习环境中重要的要素。听障学生听力损失后,视觉成为他们感受世界、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创设直观形象的心理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听障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心理情境的创设,一般可分为四种形式:围绕着问题展开的“问题式心理情境”,促进学生之间互动与交流的“合作式心理情境”,注重强化体验和感悟的“体验式情境”,以培养探求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探究式心理情境”。探究过程往往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紧紧围绕辅导目标创设的“问题式心理情境”,是探究活动展开的原动力。例如,在“认识情绪”心理辅导课中,理解情绪ABC理论是辅导的难点。教师根据一些心理故事,创设问题式心理情境,设疑激趣。在观看形象生动的视频后,请听障学生思考,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为何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呢?然后围绕这一富有情趣的、蕴涵哲理的心理问题展开探究,抽象概括出埃利斯著名的情绪ABC理论。这样就使原本晦涩难懂的心理问题简单化、生活化,激发听障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进行自主学习,最终将难点化解。此外“合作式心理情境”在聋校心理辅导中应用非常广泛,如深受听障学生喜欢的“无敌风火轮”,要求各小组先利用报纸和胶带制作一个可以容纳全部小组成员的封闭式大圆环,然后各小组成员站在大圆环内,边走边滚动大圆环向终点冲刺,这就需要团队成员相互信任、密切合作、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因此说,“合作式心理情境”给听障学生自主探究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三、自主探究,切身体验感悟
  心理辅导课不是以传授系统的心理知识为目的,也不是要解决知识与技能的问题,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切身感悟而不是认知。因此,聋校自主探究式心理辅导课应立足于听障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发挥听障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听障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要求教师以听障学生个体经验为载体,精心设计热身游戏、校园心理剧、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角色模拟、心理行为训练等一系列活动,为听障学生自主探究提供蓝本和平台,让听障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心理体验,在参与中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初步体验了“风雨同行”心理辅导活动后,教师及时引导听障学生思考:“你在当‘盲人’的‘导行人’时,‘盲人’信任地将自己的安危交付给你,你有什么感想?回想现实生活中,还有谁如此信赖你,经常和你分享人生的酸甜苦辣,你又是如何对待这份信任的呢?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吗?值得信任的人身上有哪些特点?”教师在听障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画龙点睛,适时引导听障学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感悟体验,反思自省。再如,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听障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迅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外表、性格、兴趣爱好,部分听障学生对自己身体的残疾问题出现自暴自弃的情绪和行为。针对这一问题,如果创设体验式心理情境,让听障学生亲身体验无肢人士的学习生活,将令他们受益匪浅。如听障学生绑住手脚,模仿身残志坚的四肢缺失人士去完成洗脸刷牙、吃水果、画画等任务后,他们的感触都很深。
  四、合作交流,互助辨析求通
  如果没有探究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辨析求通,那么仅靠听障学生个人自主探究的力量是难以全面地建构起多样化、个性化的心理感悟的。聋校心理辅导课的合作交流是指听障学生在自主探究环节中发现和形成问题后,通过各成员之间的讨论、研究、交流、辩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等一系列活动,共同建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也是听障学生对心理辅导知识的深化理解、整合内化促成自身发展的过程。一般来说,根据合作的对象不同,聋校心理辅导课可分为听障个体之间的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听障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合作探究、听障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但是不管采用何种合作探究形式,都是要经历探讨交流,互助析疑,最终形成新的认识。例如,在增强耐力的心理辅导中,掌握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方法和技巧是辅导难点。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直接指导听障学生学习贝多芬、张海迪等名人,学生会感觉挫折离自己很远,感悟和体验不深。如果修改为合作交流方式,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你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么?请你说说遇到挫折时,是怎样成功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的。”小组交流会后集体讨论交流,辩论探析,共同形成承受困难、战胜挫折的具体办法,顺利突破了辅导难点。但要注意的是,合作探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听障学生形成共同的观点,有时观点鲜明、见解不一的辩论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升华
  自主探究式心理辅导活动结束后,最后要对探究活动的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价。聋校心理辅导课总结性评价主要围绕着四个纬度展开:参与探究活动的主动性、探究过程个体的体验与感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个体身心发展与提高水平。总结性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听障学生个人自评、团体互评,还可以师生一起归纳总结。总结性评价,教师既要重视对探究过程中表现积极主动的听障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听障学生的探究信心,又要指出探究活动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听障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听障学生今后解决类似的心理问题提供方法和技巧。另外,总结评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拓展延伸的过程。就教师而言,可以根据听障学生探究过程的表现,逐步构建听障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为每位听障学生建立心理成长档案袋,记录听障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探究的能力、心理潜能及发展需求等。就听障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听障学生把有限的心理辅导时间与空间拓展延伸至课外,鼓励听障学生到图书馆、网络教室、阅览室等资源丰富的地方探究心理知识,促进听障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内化与升华。
  总之,聋校自主探究心理辅导课五步法,主张以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核心,围绕着具体的心理辅导目标,创设形式多样的心理情境,为听障学生提供体验和感悟心理发展的平台,培养听障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是提高听障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南宁市盲聋哑学校,广西 南宁,530001)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越来越多的各种类型的公开课让我们耳目一新。但是在许多公开课中,教师无法进入真实的教学状态,学生无法进入真实的学习状
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幼儿不仅对于情趣化活动有着强烈的依赖心理,而且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和自控能力。换言之,如果没有情趣元素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幼儿活动就难以取得令
听、说、读、写是语文能力的四大支柱,更是教师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向。其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范畴,应该以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的提升作为基础。只有让学生切
通过还原电泳、粒度分布以及内源荧光扫描光谱等手段研究了酸性条件(pH3.0)下高压均质处理对大豆蛋白结构的影响,并测定了改性样品功能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高压均
化学学科是初中学习阶段的最后一只“拦路虎”。化学学习一般受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束缚,要有很好的逻辑思维。因此,要使初三学生的化学学习“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不仅是对初中学生的挑战,更是对教师的挑战。下面本人就自己的一些教学感悟,谈谈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怎样使学生释放思想、重塑自我,把初中化学教学变得简单化、磁性化,使初中化学学习从简单化入门,在生活中重塑自我。  一、降低门槛,把教学简单化  跨进初三的大
教师培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文章对西北特困区甘肃省环县的17所中小学的50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教师的培训机会并不是很多;教师培训的形式和内容还有待进一步
自然界中选育的野生酵母茵S3在PDMS膜生物反应器长期封闭循环系统中进行驯化,在经过3轮连续的封闭循环发酵适应性驯化实验后,对第四轮实验和第一轮实验的酵母发酵性能进行比较,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学科教学的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品德教育和塑造的功能得到加强,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最突出的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入,新旧观念的冲突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例如,我们在不断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但是学生的品德水平明显分化,我们在不断探索品德教育的新路子,学生在品德方面的新问题却越来越多。笔者认为
为了提高黑曲霉发酵生产葡萄糖氧化酶的产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碳源和氮源的种类对产酶的影响,然后采用均匀设计对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KH2PO4、MgSO4·7H:0、CaCO,的浓
合成并纯化了Maillard反应初级阶段产物——果糖基甘氨酸(DFG),并且利用离子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其纯度及结构。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化合物,且分子式为C8H15NO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