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评估玻璃离子垫高上颌后牙颌面在固定矫治打开咬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接受固定矫治的不拔牙患者,需要辅助方式打开咬合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A组使用上颌平面导板活动矫治器,试验B组使用玻璃离子垫高上颌磨牙颌面。临床检测指标为前牙打开咬合的距离和需要使用辅助方式的时间长短,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结果:(1)两组在前牙打开咬合的距离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两组需要打开咬合的时间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上颌后牙 面玻璃离子垫高来辅助打开咬合这一方式简单易行,且能快速建立前牙正常覆颌覆盖。
【关键词】 固定矫治;打开咬合;玻璃离子
在正畸临床中经常会遇到打开咬合的问题,深覆颌做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属于上下颌垂直关系异常,特别是spee氏曲线过大,前牙深覆颌,后牙槽高度不足的低角型Ⅱ类病例,下颌无法粘结带环托槽。本研究对60例患者分别辅助使用上颌平导和玻璃离子垫高上颌磨牙颌面两种处理方法,通过对使用辅助方式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寻求临床工作中简单易行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6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固定正畸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治疗时患者年龄12~18岁,均为恒牙颌期,非高角不拔牙患者。
1.2 试剂与材料
玻璃离子水门订,应用的是日本GC公司生产的一种后牙可填压高强度玻璃离子,上颌平导由同一技师制作完成。
1.3 研究方法
1.3.1 试验分组及治疗方法
试验A组30例,平均年龄14.5岁。处理方式:取上下颌模型,用咬合蜡确定打开咬合的高度,上颌架制作,打开咬合的高度:使后牙打开1~2mm为宜,交待患者必须全天配戴,每次饭后清洁,每次复诊观察前牙覆颌改变情况逐步加高平导,至前牙建立正常覆颌覆盖后去除。
试验B组30例,平均年龄14.7岁,处理方式:清洁牙面、抛光、隔湿、干燥、将调好的玻璃离子直接放于上颌磨牙颌面垫高咬合,打开咬合的高度:前牙为浅覆颌或对刃颌。面积应尽可能广泛均匀,避免咬合力过于集中引起后牙咬合创伤。垫高后,交待患者近期内进软食,避免咬合力过大引起后牙咬合创伤,每次复诊观察前牙覆颌覆盖,逐步减少玻璃离子厚度至前牙建立正常覆颌覆盖后完全去除。
2 结果
两组打开咬合后前牙覆颌改变的数值,A组(3.05±0.41)mmB组(3.15±0.53)mm,t检验t=—1.26 P=0.195,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打开咬合所需要的时间,B组(2.12±0.766)个月<A组(2.70±0.785)个月,t检验t=2.53 P=0.01,因为P<0.05,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打开咬合的方法很多:有的應用连续摇椅型唇弓,有的采用上颌后牙颌垫的活动矫治器【1-2】,有的采用戴上颌平面导板的活动矫治器【3】。本研究打开咬合主要针对深覆颌<5mm,需要打开咬合的时间较短(1-4个月)。
玻璃离子粘结剂调和后2-3min即可直接完成,操作简单,一次性完成,患者不能取摘,保证疗效。玻璃离子释放氟离子可以有效地防止颌面窝沟龋的发生。而辅助使用上颌平导存在一些缺点:需要单独取模加工制作,增加患者就诊的次数,因配戴不舒适而不能有效佩戴影响疗效。需要注意的是:1、不能应用于高度病例 2、使用期间进软食,避免咬合创伤 3、复诊时及时调磨玻璃离子/加高平导的厚度。
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轻中度深覆颌病例,如需要打开咬合时间较短时,可以使用上颌后牙颌面垫玻璃离子的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能较快建立前牙正常覆颌覆盖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葛建水,闻妙仙,改良颌垫矫治器矫正后牙锁颌的临床应用22例[J],口腔医学,2009,29(9):503—504
[2]赵海强,“2×4”矫治技术配合下颌固定式颌垫矫正替牙期前牙反颌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7):2895—2896
[3]陈睿,冷卫东,罗志晓等,方丝弓结合上颌前牙平面导板治疗深覆颌的临床观察[J].口腔医学研究,2006,22(3):330—333
【关键词】 固定矫治;打开咬合;玻璃离子
在正畸临床中经常会遇到打开咬合的问题,深覆颌做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属于上下颌垂直关系异常,特别是spee氏曲线过大,前牙深覆颌,后牙槽高度不足的低角型Ⅱ类病例,下颌无法粘结带环托槽。本研究对60例患者分别辅助使用上颌平导和玻璃离子垫高上颌磨牙颌面两种处理方法,通过对使用辅助方式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寻求临床工作中简单易行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6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固定正畸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治疗时患者年龄12~18岁,均为恒牙颌期,非高角不拔牙患者。
1.2 试剂与材料
玻璃离子水门订,应用的是日本GC公司生产的一种后牙可填压高强度玻璃离子,上颌平导由同一技师制作完成。
1.3 研究方法
1.3.1 试验分组及治疗方法
试验A组30例,平均年龄14.5岁。处理方式:取上下颌模型,用咬合蜡确定打开咬合的高度,上颌架制作,打开咬合的高度:使后牙打开1~2mm为宜,交待患者必须全天配戴,每次饭后清洁,每次复诊观察前牙覆颌改变情况逐步加高平导,至前牙建立正常覆颌覆盖后去除。
试验B组30例,平均年龄14.7岁,处理方式:清洁牙面、抛光、隔湿、干燥、将调好的玻璃离子直接放于上颌磨牙颌面垫高咬合,打开咬合的高度:前牙为浅覆颌或对刃颌。面积应尽可能广泛均匀,避免咬合力过于集中引起后牙咬合创伤。垫高后,交待患者近期内进软食,避免咬合力过大引起后牙咬合创伤,每次复诊观察前牙覆颌覆盖,逐步减少玻璃离子厚度至前牙建立正常覆颌覆盖后完全去除。
2 结果
两组打开咬合后前牙覆颌改变的数值,A组(3.05±0.41)mmB组(3.15±0.53)mm,t检验t=—1.26 P=0.195,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打开咬合所需要的时间,B组(2.12±0.766)个月<A组(2.70±0.785)个月,t检验t=2.53 P=0.01,因为P<0.05,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打开咬合的方法很多:有的應用连续摇椅型唇弓,有的采用上颌后牙颌垫的活动矫治器【1-2】,有的采用戴上颌平面导板的活动矫治器【3】。本研究打开咬合主要针对深覆颌<5mm,需要打开咬合的时间较短(1-4个月)。
玻璃离子粘结剂调和后2-3min即可直接完成,操作简单,一次性完成,患者不能取摘,保证疗效。玻璃离子释放氟离子可以有效地防止颌面窝沟龋的发生。而辅助使用上颌平导存在一些缺点:需要单独取模加工制作,增加患者就诊的次数,因配戴不舒适而不能有效佩戴影响疗效。需要注意的是:1、不能应用于高度病例 2、使用期间进软食,避免咬合创伤 3、复诊时及时调磨玻璃离子/加高平导的厚度。
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轻中度深覆颌病例,如需要打开咬合时间较短时,可以使用上颌后牙颌面垫玻璃离子的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能较快建立前牙正常覆颌覆盖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葛建水,闻妙仙,改良颌垫矫治器矫正后牙锁颌的临床应用22例[J],口腔医学,2009,29(9):503—504
[2]赵海强,“2×4”矫治技术配合下颌固定式颌垫矫正替牙期前牙反颌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7):2895—2896
[3]陈睿,冷卫东,罗志晓等,方丝弓结合上颌前牙平面导板治疗深覆颌的临床观察[J].口腔医学研究,2006,22(3):33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