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反思与构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大类招生作为一种新型招生模式正逐渐被各大高校采用,它在推进高校教育教改革、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同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讨论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类招生 本科教育 学生管理工作
  一、引言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大类招生已经成为不少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大类招生是高校本科招生按照学科门类或者文理科大类,不分具体专业进行招生的方式。学生入校后在低年级接受通识教育,学习有关基础课程,一年或两年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社会需求等因素在大类中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分流培养。
  大类招生相对于专才教育来说,是高校通才教育的一场革命。这种模式与日前高校实行的学分制改革紧密结合,在人才培养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1],符合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选择专业的机会;有利于整合并优化高校内部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利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施。然而,大类招生及与之配套的开放选课制度、导师制度、专业分流制度、专业流转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改革给高校带来了很多新挑战,尤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因此,在看到大类招生诸多积极效应时,学校应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探寻与大类招生相适应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本文的研究内容。
  二、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按照教育、管理、服务三大职能,可以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学生发展指导等内容。实行大类招生后,学分制、弹性学制、专业分流等制度导致传统班级概念弱化;人才培养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个性发展、自我管理,种种变革使得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困难。
  1.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载体缺失
  行政班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组织载体。班级也是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通过班级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可以说班级这一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大类招生背景下,由于实行了选课制、学分制,客观上打破了原有的班级授课,学生可以选择不同课程、不同上课时间,一个班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坐在一个课堂上,客观上淡化了学生的班级意识。尤其专业分流、重新编班后,学生更难以融入新班级中,导致班级凝聚力缺乏,人心涣散,班级概念淡化,很难开展集体活动。班级概念的淡化对于长期以来接受班集体教育方式、对集体有着强烈归属感的大学生来说,则意味着归属载体的缺失。学生归属载体的缺失,将带来学生的困惑、迷茫、焦虑、抑郁,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2]。班级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载体的缺失,相关群团组织则难以有效的补充,使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基础,缺少思想政治教育基层组织的监督和督促,大大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大的挑战。
  2.学生事务管理理念体制滞后
  大类招生突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多层次、多维度的成才目标。我国高校一直以来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核心是“以服务社会为中心”,几十年来,我国各高校对学生管理工作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途径和管理方法。从发展趋势来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逐步开始强调教育性和发展性,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体制等原因,很大一部分高校与学生之间依旧是主从关系,学校是主动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学生则是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这与大类招生强调的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还有差距。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如管理方式带有强制性,管理目的以学校为出发点,形式主义作风严重,师生关系矛盾对立等。在日常管理体制上,常常重管理、轻服务,忙于事务,停留在管好学生、管住学生层面,对日常事务管得过细,而对关系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素质提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
  3.学生发展指导体系尚不健全
  大类招生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但目前学校对新生的适应性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职业养成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学生发展指导服务仍处在不断摸索尝试阶段,停留于完成课程任务层次,实际效果不佳。
  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是大类招生的主体,也是大类招生的真正受益者,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来说,往往不能完全把握自己,容易迷失方向,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交往人群、自主学习方式等,不同程度上会出现种种不适应。在“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重视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能力”的新的人才培养原则[3]指导下,新生入学后首先接受通识教育,然后选择专业,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的是高考后的松绑与无专业归属的授课模式,使得有些学生产生散漫心理,且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关心和指导,产生极大的不适应。
  另外,学生在进校后一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基本接触的都是基础课,专业课程的后移必然减少专业学时,一定程度上淡化专业教育,对应性减弱。重新选择专业时,缺乏有效的专业引导,部分学生对优势专业趋之若鹜,不愿选择其他专业,追逐市场热点,或者人云亦云,思维极端,以至于分流后专业之间生源不平衡,专业冷热不均。
  三、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问题的成因分析
  1.社会原因:价值取向多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使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学生面对多元的社会价值导向,产生多元价值取向。尽管主流价值观是积极的,但受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社会不正之风、网络文化等多重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缺乏理想信念、轻视传统美德等错误价值取向开始在部分大学生中流行,这是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
其他文献
近矿原生晕以分带结构为特征的元素序列正如Grigoryan-ovchinnikov通用分带规律所示。但是,有大量例子表明,由于某些热液体系的异常组分和热动力条件的变化使这种规律被破坏
目前,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引起的暴发流行和散发病例在世界范围内时有报道,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STEC不仅能引起人类腹泻,还可
深圳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是深圳市福田区的区属房地产公司。1994年被批准为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企业。1996年1月正式成立股份公司。之后,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全
在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课堂教学重点应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上,放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那么,如何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呢?在教学教改中,我尝试“自学为主、点拨为辅、问解贯穿、检测体现”的教学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完善,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同时在每期的素质教育评价中
学习成功与否由很多因素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学习物理更是如此。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新的教学模式则强调怎样帮助学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初三物理学习与初一初二不同,知识点更细、更多,需要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因此,更需要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以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物理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培养物理学习兴趣,明确
化学概念是学习其他化学知识的基础,学生对它的掌握状况直接制约和影响学生对其他内容的学习。教学大纲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在初中阶段,我认为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使学生树立化学概念。下面以实验教学为主要途径,使学生树立物质特性、化学变化规律、基本理论三类概念,谈谈心得。  一、教师应当提供真实、鲜明、主动、有可比性的化学实验,使学生树立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是重要的人兽共患李斯特菌病的病原菌,能引起脑膜炎、胃肠炎、败血症及流产等症状,死亡率高达20%-30%,是致死率最高的食
本试验旨在筛选和验证猪血清及肝脏组织中蛋白质类应激指标,并寻找它们在不同应激模式下的变化规律,为畜牧业生产实际中监测动物应激、提高动物健康福利水平提供理论依据。试
钛铁矿是所有钛矿物中分布最广的矿物。在天然金红石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作为钛资源,人们对钛铁矿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而在钛铁矿的资源中,大部份是原生钛铁矿,其中尤以钒
京冬八号小麦在卢龙县扎根1994年卢龙县卢龙镇引进小麦新品种京冬八号进行试验、示范,连续两年获得高产高效。据重点。调查:平均亩产达350公斤以上,很受群众欢迎。京冬八号小麦,属中偏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