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糟饼①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t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人家贫而不善饮,每啖糟饼二枚,便有酣②意。适遇友人问曰:“尔晨饮耶?”答曰:“非也,食糟饼耳。”归以语妻,妻曰:“呆子,便说酒对,也妆些门面。”夫颔之。及出,仍遇此友,问如前,以吃酒对。A.友诘之:“酒热吃乎?冷吃乎?”答曰:“是熯③的。”友笑曰:“仍是糟饼。”B.既归,而妻知之,咎曰:“酒如何说熯?须云热饮。”夫曰:“已晓矣。”再遇此友,不待问,即夸云:“我今番的酒是热吃的。”友问曰:“尔吃几何?”其人伸指曰:“两个。”
  (选自《笑林广记》)
  [注]①糟饼:用酒渣和粗粮面烙成的饼。②酣:酒喝得多,很畅快。③熯(hàn):用极少量的油来煎。
  思考练习
  1.解释文中的黑体词语。
  2.下列各组中黑体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人家贫而不善饮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归以语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友诘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食糟饼耳 饭疏食饮水
  3.翻译文中的两处画线句子。
  4.妻曰:“呆子,便说酒对,也妆些门面”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5.读了本文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李水兵/供稿】
其他文献
1.作者讲述这两个故事是为了证明“不准确的地图,有时却有助于发现新的地方”。哥伦布根据托勒密的观点和数据,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以为“新世界”(美洲)和东印度群岛只是一水之隔,却发现了浩渺的太平洋。2.(1)地图上简单的线条能够表现美丽无限的世界。(2)地图具有实用价值,可以使世界安就其位,不准确的地图有时也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3)地图是充满想象的宝藏,可以引人遐想。(4)地图可以让人足
期刊
天空给了小鸟翱翔的天地,这是一种爱;大海给了鱼儿畅游的空间,这是一种爱;土地给了花儿养分,这是一种爱……而我知道,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这也是一种爱,一种不寻常的爱!  每天,我们为了求学很早来到学校,有些同学就抱怨,为什么来这么早,为什么要起这么早,想睡懒觉都不行……但大家可曾想过有一个人他比我们起得更早,比我们来学校更早。每天,我们的作业很多,又有同学抱怨太多了啊,不想完成啊……但我请同学们想一
期刊
1.本段在描述祁连山丽景时,多用四字词语,如:“静绝人世、夐列天南、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等,多为书面语,用语华丽,使文章语言典雅优美;同时还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咬缺了完整的晴空”,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与祁连山的壮相吻结,自然流露出作者对祁连雪岭如恋人、挚友般的喜爱之情。2.开头以诗句渲染了自己去河西走廊之前对此地先入为主的荒凉印象,通过对比手法,反衬现实真相;引领下文,透出了文章特有
期刊
一直以来,我们似乎都认为只有大人物才能影响、改变这个世界。殊不知,我们身边很多平凡的小人物,他们某次不经意的言行,经过现代网络媒体传播和放大,却能泛起人们内心的涟漪,引发全社会的思考。他们是小人物,却感动了我们的大世界。  2015年4月14日一早,一封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横空出世,引发网友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十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辞职信来自于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教师,她叫顾少强。  
期刊
我住在秀丽的岳麓山脚下,房前屋后,遍布高大挺拔的枫树和香樟树,在浓荫遮蔽的山坡一侧,一片春兰在这里度过它们的一生又一生。  春兰的叶子细细长长,一条条叶脉清晰可见,似一把把绿剑,四下斜刺,又似一堆草,蹲在灌木杂草之中,朴素至极。青葱的绿叶,好似一掐就会挤出水来,嫩得如初生的婴儿,让人不忍触摸,在墨绿色叶片的烘托下,映着阳光,格外青翠、鲜亮。一片片向上的叶子,幽雅而有活力。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兰
期刊
《登上地球之巅》是一篇通讯文,它真实、准确、及时地报道了人类登山史上的一件大事。作者以通讯的形式,真实而生动地为我们再现了登山队员们勇于探险的英雄气魄。下面,我们以文中的具体语句为例,揣摩本文语言的特色。  一、语言的准确性  首先,这体现在用词的精练上。通读全文,其中既有精练形象的动词,也有用笔凝练的虚词,亦有突出要义的数量词。  例1:在接近“第二台阶”顶部最后三米的地方,岩壁变得垂直而光滑。
期刊
4月18日早晨,天气明媚伴着微风。按照统一安排,初一年级优秀少先队员代表一行18人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去了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参加“我站少年先锋岗”活动。  出发了,每位同学的脸上都是满满的自豪和激动。到了天安门广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的毛主席纪念堂,都让我们肃然起敬。  九点,第一岗要开始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没了嬉笑,变得严肃起来,因为自己将在
期刊
【探险·战胜自我】  每天前进30公里  □王 兴  在1911年12月之前,没有哪个地球人到达过南极点,所以这是一百多年前所有最伟大的探险者、所有最具探险精神及有此梦想的人最想做到的事情。  最后有两个团队参加竞争,一个是来自挪威的阿蒙森团队,另一个是英国的斯科特团队,他们都想率先完成这个壮举——到达南极点。阿蒙森团队有5个人,斯科特团队有17个人。这两个团队差不多都是1911年10月在南极圈的
期刊
瞧,那懒洋洋的春,在人们的翘首期待中,终于身着华美衣装,姗姗而来!  惊蛰一过的三月,万物复苏,春也该来了。可是,她终究只是淡淡地出现在人们的眼里,不像冬,总用一场纷扬的雪来证明自己的到来。不似惊涛骇浪,却有着小桥流水般的轻盈。那种说不出的感觉,须你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草色遥看近却无。瞧,看她多粗心大意,把色彩洒在草间了!叶是浅绿的,叶尖儿却是嫩黄的,树上也只见斑斑点点的绿芽。  我要问春,把
期刊
母爱是一条长长的路,无论你走到哪里,她都伴你一生,那悠悠的牵挂,那谆谆的叮咛,为你指点迷津,斩断旅途中的荆棘……  母亲犹豫了好长时间,她有些急切,又有些迟疑。终于,她拿出了一块玻璃。我不知道她这是要干什么。母亲说,把它放到你的电脑前面,兴许能遮挡辐射。这是一块普通的窗户玻璃,不普通的是边角已被母亲用砂轮磨得光滑如水。我这才回想起,这段时间以来,母亲不断地向我打听有关电脑辐射的知识。  我日夜坐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