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音乐史研究的传统偏好与新视角拓展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lan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音乐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学上,先秦是指中国君主集权体制——秦朝形成之前的时间阶段,包含上古时期,以及夏、商、周等王朝。黄翔鹏在《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音乐史论之一》(1990)一文中,试图归纳先秦音乐特征,认为先秦时代的音乐,为“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并与“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以及“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相区隔。①
  由于时间的久远性,对一个同在今天我们所住的这块土地上,但时间如此遥远的阶段,我国音乐史学者对其已经进行了怎样的研究?我们对它的了解是否因此更加的深入?还有怎样的研究课题,能让我们对于先秦音乐有更多的认识?
  研究范围与方法
  音乐史教科书所呈现的,是被广泛承认的研究成果;期刊杂志的先秦音乐文章呈现,则为学术界研究的尝试、偏好与普遍兴趣。因此本论文将首先从此二部分切入,观看先秦音乐的既有研究成果与倾向。其次对于学界近年来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所观察到的发展方向,在此特别关注先秦音乐部分,进行探讨。最后将提出目前为止仍存在的问题性,以及可以尝试的研究新视角。
  一、既有内容
  (一)教科书中的内容组成
  翻开《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博士研究生报考指南》,与中国古代音乐史相关的通史著作,②包含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1981);刘再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2006)以及秦序的《中国音乐通史简明教程》(2001)。针对这些文献,本论文将从其目次部分切入,进行分析与归纳。
  目次所呈现的段落主要内容陈述部分,三份文献都包含了音乐相关神话、音乐考古、文学作品与音乐的关系、音乐文化生活、乐律、音乐美学,以及先秦较为特殊的课题:礼乐等内容。刘再生更加入特别阐述歌唱与乐器的相关人物及事件段落。三者除了叙述表达方式的差异,内容比例上仅仅有细微的出入。
  纵观杨荫浏的著作,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但在考古出土文物仍相对缺乏的年代,在其先秦音乐部分,杨荫浏主要透过大量文献中,音乐内容的截取分析,拼凑当时音乐文化生活样貌。③相较于杨荫浏的内容,2006年修订再版的刘再生著作,除了承续杨荫浏的音乐文化拼图,许多近期考古资料的应用,为其书中的先秦音乐文化内容,寻得更多依据。但以31个不同主题,延伸“上古时期”的第二层次内容,缺乏对于此历史阶段大量知识的归纳统整,使得目录一览,相对显得较为庞杂。④至于秦序的著作,⑤在整体内容上,虽然因为其书属于简明教程,内容显得较为浓缩,但依然可见作者投注了更多的心力于中西音乐起源的神话,以及西方学者对于音乐起源的研究成果上。
  除了通史性内容中的先秦音乐部分,1994年李纯一所出版的《先秦音乐史》⑥,内容完全集中于先秦这个阶段,亦受到学界的推崇。⑦李纯一的书中,将考古出土文物及相关的测音数据放在全书的中心地位,而借助文献中记载的音乐]唱与]奏相关人物事迹之刻画,也为先秦音乐生活画面,增加了更多的拼图。
  (二)传统偏爱的研究课题
  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国内八千二百多种重要期刊。如果针对其中1994—2011年的文章,键入关键字“先秦音乐”,总共出现298篇资料。⑧依照标题所提示的最主要陈述内容,可往下再细分成探讨音乐思想与审美观的“美学”内容;主要为《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探讨的“文学”内容;包含音乐生活、教育、人物等等的“文化”内容;先秦特殊课题的“礼乐”内容以及“心理学”、“歌唱(歌词)”、“考古”、“乐律及曲式”、“乐器”、“其他”等主题。粗略统计各种主题数目为:美学127篇、文学23篇、文化53篇、礼乐8篇、心理学4篇、歌唱(歌词)10篇、考古13篇、乐律及曲式5篇、乐器24篇、其他31篇。
  统计数字显示出国人对于美学课题的偏爱。在先秦音乐的研究内容中,有约42%与美学相关,与名列第二大类的文化相关主题,在此仅占18%,可说相差悬殊。即使将文学、礼乐、心理学、歌唱等内容,一并广义解释为文化内容,其与“文化”内容的53篇相加总和共98篇,在数量上仍无法超越探讨先秦音乐思想与审美等美学内容的127篇。
  除了美学偏好以外,统计数据所透露的讯息,还有因为传统上,许多这个阶段的音乐研究课题,并未建立“先秦音乐”这个关键词。“先秦音乐”是一个以文化观点看待音乐的关键词,在这样的关键词下,音乐不仅是一个时间阶段,不仅是一件音乐成品——例如一首诗经歌谣或一件出土乐器——更是一个流动的,包含音乐创作、展]与欣赏层次的概念名词。先秦音乐研究课题中,许多并未利用“先秦音乐”作为其寻找的关键词——例如音乐神话或者音乐考古,二者更多与文学(神话)及物质性(考古)相结合——显示这些主题,较少被利用为架构先秦文化样貌的素材。
  (三)近年研究面向的扩大
  21世纪初期,中国音乐史学界,掀起了一阵重写中国音乐史的辩论,由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批评所引发的省思,也带动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界,把关注点放在摆脱“哑巴音乐史”,重启音响考察思路,由曲调考证切入的写作内容;文献与考古上的新发现;以及对于古代音乐史研究的反思。⑨此外,中国古代音乐史内容中,对于虽然仅占中国总人口数5.4%,居住面积却占中国总面积50%—60%的55个少数民族的关注,远远不够,{10}揭示了中国古代音乐史努力的另一个方向。
  2005年秦序发表了对于20世纪后半期以来,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面向范围的文章{11}。文中提及了A.通史性论著;B.音乐史学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包括文献、音响及考古材料的收集整理/古代音乐文献的考订、整理与打印/出版普及性文献注释本;C.专题、断代研究,包括谱的解译研究/音乐考古研究/地方、边疆及少数民族音乐史的研究/中外音乐交流史研究/其他专题专史研究等课题。
  2008年郑祖襄探讨了近十年内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现况{12},归理出四个研究方向与问题,分别为:A.学科领域进一步拓展,各个研究分支相对独立。例如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音乐文献学、音乐制度研究、音乐史学史的分支,渐趋明显。其中例如考古学对于青铜乐器的研究,从双音甬钟深入到钮钟、编铙、镈钟等;音乐文献学则从一种文献,扩大到对于一部史书乐志的研究;B.学术队伍新老更替,学术研究此消彼长;C.文化的研究形成热潮,艺术的研究趋向冷落。此段落,郑祖襄看到了许多架构音乐文化面向的研究,但对于音乐本体的研究,则渐趋减少;D.学术综述仍需提高,科学精神更待发扬。   2011年王安潮亦试图归纳1990年代开始,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领域的扩展面向,提出了A.乐器研究;B.宫廷音乐与仪式音乐研究;C.曲调考;D.文人音乐和历史人物研究;E.口述史与妓乐史研究;F.音乐起源新论;G.传统音乐名词考;H.专题史研究等八个近二十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承接2005年秦序所提出的研究面向,王安潮的归纳显示,其中除了一些在传统文字与乐谱文献的扩张下,出现更深入而多样的课题(例如B、D、E、G、H),大量考古文物的发现,推动了A、F、G、H等项目的蓬勃发展。{13}
  总结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先秦部分的研究,大量考古文物的出土,对于此阶段内容的充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当代音乐生活样貌的架构,也透过更多不同类型文献的大批研究成果,能够进一步的勾勒出当时音乐生活样貌。但由于这个阶段,除了《礼记·投壶》中所呈现的鼓谱,不见旋律性乐谱,而活传统的追溯也无法延续至两千多年,甚至更早以前的先秦时代。对于欲摆脱“哑巴音乐史”的学界而言,先秦阶段的实际声响,仅能以现存民间旋律,借由]奏考古文物(或复制品)获得。
  二、新视角与概念——神话
  即使近年来,学者不断在先秦音乐的范围内添加新的内容,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与概念仍为新课题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性。以下将从神话这个面向,探讨其在音乐史研究中的概念方法,并试举一例,加以探讨。
  (一)真?假?
  杨荫浏对于原始音乐传说部分,已经怀疑其真实性,并采取了一些辨识,他认为有些神话:已打上阶级的烙印,歪曲了原来的基本精神……和他们[按:指统治者]的封建思想糅合在一起……把一些不利于他们的原始音乐传说排斥掉,使它们不能保存下来。{14}
  但杨荫浏还是利用相关文献的音乐神话记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原则指导下”,{15}诠释了远古社会中的劳动生产、农业发展、天灾人祸、宗教祭祀等内容。另外,神话题材在其他的古代音乐史专著中,还会被利用以说明音乐起源问题,以及例如伊耆氏、葛天氏、朱襄氏等的神话传说,是对于远古传说时期的音乐生活描绘。刘再生与秦序就是利用这些神话,想象描绘出远古音乐生活样貌。
  观看至今为止我国音乐史学界对待神话的态度,既极端怀疑神话的真实性,但又不得不依赖其内容,建立证据难寻的上古音乐生活样貌。学者们关心的问题重点常为:到底这些人物与事迹的真实性有多少,到底这些传说可以成为诠释信史的内容,抑或仅仅为虚幻之言。长期从事音乐考古研究的学者王子初,就曾感叹“从叶伯和到杨荫浏的半个多世纪中,我们的音乐史始终是拄着古代神话传说这根拐棍彳亍(笔者:蹒跚)前行。”{16}
  (二)“神话的真实”可以追求?
  其实,传说与神话本身多不是真实的,因此探讨其为真实的可能性意义并不大。神话大师乔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则认为,神话可把“心灵结构和今日人类客观的生存环境连结起来”,“神话里的意向都不是事实,而是隐喻,是对超越者的指涉”;神话“把生活的事实抽取出来,与心灵的事实连接起来。”{17}
  寻找远古音乐起源的真相,既是如此不切实际,那应该如何看待我国远古的这些神话?邹明华在《古史传说与华夏共同体的文化建构》一文中,赋予神话传说一定的地位。他认为神话反映了先民的生活状况与心灵思维。因此即使神话无法解决音乐起源问题,但它传续的是代代相继的远古生活记忆,是族群的各种可传之事。例如三皇五帝即使只是汉朝时人所创造,但其却是族群一种集体性以专有名词为其叙述内容核心,以集体记忆为其中介,以口耳相传为其手段的传说。{18}因此神话与传说不但不应被丢弃,反而是更需珍惜的文化资产。
  为了显示自己的共同体是独立自足的,共同体的自我叙述会上溯到文明的初始期……这样的话,共同体的时间深度才达到了原点。共同体的时间深度造就民众的历史感,这样是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所以,传说时代对于一个共同体的文化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学术界在认识发展过程中曾经因为偏重“信史”而忽略了早期传说的价值,我们今天的研究应该对此有所弥补。{19}
  因此对待音乐相关神话时,对于其内容深层意义与象征意涵的探讨,在不同历史长流中的时间性变化,或同一个时间阶段共时性的地域性差异,应都可成为音乐史学界重新看待远古音乐神话的新视角。
  (三)追求“真实的神话”:以女娲造笙簧{20}为例
  既然神话的真实性是不可追求的,那将神话仍视为神话(亦即真实的神话),从它历史的原真面貌,推至现代对于这则神话的认知,寻找其在历史长流中意义的改变,成为另一种观看神话的可能性。
  受“五四”运动影响,顾颉刚创立了反封建思想之史学与经学研究学术流派:古史辩派。此派别缘起于1923年5月,顾颉刚在《努力周报》增刊《读书杂志》上发表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顾颉刚认为应该透过考据年代与审辨史料,去除古史中不同时代之伪托,重新将其放置回原真的时代样貌。{21}这种寻找原来样貌的方法,可以剥去神话本身在日后被合理化的外衣。因此透过对于不同时代赋予其合理性原因的探究,以及对于族群集体记忆形成的观察,可逐渐揭开神话的面纱。
  下面以女娲造笙簧为例,对于这则神话进行抽丝剥茧,从神话开端的时间点,至女娲在中国人心目中形象的改变,到最后探讨乐器象征隐喻的形成,以认识女娲造笙簧这一神话在不同历史阶段被观看的样貌,并以重建其在不同时间下的意义性。
  1.远古至前汉:神话的开端
  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985)一书中提出我国古史传说时代的部族分布,大致可分为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华夏;包括太皞、少皞等的东夷;以及伏羲、女娲为代表的苗蛮三个集团。{22}这三大集团“互相斗争,后又和平共处,终结完全同化”{23}。女娲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天问篇》。{24}在《楚辞·天问篇》中,屈原问及“登立为帝,熟道尚之?女娲有体,熟制匠之?”屈原感到疑问的是:女娲以神女而为帝,其实尚无人类,有谁传述其登立为帝之事?而女娲既是创物主,其本身之形体又从何而来。《山海经·大荒西经》亦提及女娲神话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楚辞》作者屈原的所在地,正归属徐旭生所折射的苗蛮集团地域范围。女娲有可能是苗蛮集团的部落首领。只是这提及女娲最古老的文献,并未有女娲制造笙簧一事。最早提及女娲造笙簧的文献,一般公认为是汉代之《礼记·明堂位》“垂之和钟,叔之离磬,女娲之笙簧。”{25}虽然如此,女娲造笙簧的传说,暗示笙簧这件乐器有可能源于屈原所在的地域范围。另外时至今日,苗蛮所属的西南中国仍有许多吹笙的族群,他们很有可能仍保持着在信史以前即存在的音乐传统。
  2.至宋朝:女娲形象的转换
  女娲的形象,本是一个独立的始母神,在中国历史文献上经过变化,成为成双的配偶神。造人的方式,也由早期文献的独立造人,到与男性神伏羲成为配偶,孕育人类。文献记载更将女娲从女神转化成为一位圣王。{26}至于造笙簧一事,宋代以前,文献均记载为女娲独立造笙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认为“古者随做笙”。宋代罗泌《路史·后纪》卷二中,则引汉代宋衷对于古《世本》之注,认为随为女娲之臣,{27}由女娲任命随所制造。
  女娲造笙簧,初始源于女娲为始母神。女娲为始母神的形象,中国许多民族都有相关传说,各地也有女娲庙、女娲山、女娲洞等等相关自然景观。因托其造笙簧,让此乐器更显得古老。此外,女娲的始母神以及圣王形象,亦彰显了其所制造这项乐器的礼乐教化意义。
  3.先秦——唐——20世纪:乐器隐喻象征的形成
  中国周代即建立的乐器分类制度,将当时乐器依照材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所谓的“八音”。笙属于其中的匏类。匏即葫芦,指的是笙的笙斗部分。观之目前出土最早的笙实物:曾侯乙编钟的五件笙,笙斗正是以匏制造。
  葫芦在外型上,类似于女性生殖器以及孕育期的母体,加以其多籽,象征着子孙繁衍。常州、壮族以及彝族等地神话中,女娲与伏羲以兄妹身份乘坐葫芦,逃过大洪水的劫难,并成为人类的繁衍者,{28}显示葫芦象征生育现象和妊娠母体。
  至于笙苗部分,《说文》中,竹部的汉字有147个之多,因我国有370种竹子,占世界竹类的三分之一。{29}女娲造笙簧神话中,这种以竹苗为发声体的乐器,显示了神话内容与传统生活相结合的文化内涵。此外,笙苗竹子的柱条状,类似男性生殖器,置放于有母体象征意义的葫芦形笙斗之上,其繁衍意义极浓。{30}
  虽然许慎《说文解字》中已提及笙与生的关系,以为笙属于正月之音,万物开始生长,正是笙的本意;但在许慎的文献中,造笙的并不是女娲。而将女娲、笙与生三个概念相相连结,首见于三国魏人张揖《广雅》中引《世本》“女娲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五代马缟在《中华古今注》中,更强调“笙”与“生”的关系。其中问曰:“上古音乐未和,而独制笙簧,其义云何?”答曰:“女娲,伏羲妹,蛇身人首,断鳌足而立四极,欲人之生而制其乐,以为发生之象。其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二簧也。”{31}这些文献,将女娲造笙簧的诠释与其乐器字音产生连结,将女娲造笙簧中的笙簧解释为笙这种乐器,并以“笙”与“生”二字谐音,取向人类繁衍与大地滋生。我国陕北与黄土高原等地,长期流行在洞房中张贴代表生殖繁衍的抓髻娃娃,有一种造型就是抓髻娃娃坐在一个笙形的凳子上,{32}正表现笙这种乐器的民俗意义。
  结 语
  透过以上的例子可见,神话本身是文化的部分,是族群集体记忆的折射,透过神话在历史发展中的追寻与剖析,我们看到人们在不同时间中,赋予神话象征及隐喻,并试图建构与巩固它与族群之间的关系。女娲造笙簧这则神话在东周的开端,揭露了乐器可能的来源地域与族群,这些族群,至今甚至仍然保存有吹奏笙这种乐器的音乐传统。随着女娲被神圣化及形成配偶神,乐器的象征意义于焉而生,并被加以巩固确立。时代长流中乐器神圣性、古老性以及繁衍意义的层叠覆盖,形成今日中国人[中对于笙这件乐器的复杂情感与隐喻内涵。神话象征的形成过程,在古典文献及考古挖掘中都可寻得证据,甚至延续并渗透至今日的民俗文化中。透过对于音乐神话历史脉络的研究,从而建构远古音乐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正是上例所做的尝试,而这也许可以成为今日先秦音乐史中,一个继续深入探究的课题。
  
  ①黄翔鹏《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音乐史论之一》,《传统是一条河流》,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页。
  ②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研究生报考指南》,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51页。
  ③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④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⑤秦序《中国音乐通史简明教程》,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1年版。
  ⑥李纯一《先秦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
  ⑦秦序《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的重大收获——简评〈先秦音乐史〉》,《音乐研究》1996年第2期,第101—102页。
  ⑧中国知网,2011年12月5日查询。
  ⑨李方元《关于“重写音乐史”的几点思考——历史与教育双重视角的审视》,《天籁》2010年第4期,第5页。
  {10}毛继增《中国音乐史应当是一部多民族的音乐历史》,《人民音乐》1994年第5期,第18—19页。
  {11}秦序《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1—19页。
  {12}郑祖襄《十年一回首——漫话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现状》,《音乐研究》2008年第6期。
  {13}王安潮《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领域的新拓展看其发展方向和动因》,《镇江高专学报》2011年第24/2期,第103—111页。
  {14}{15}同④,第5页。
  {16}王子初《略论中国音乐史的改写》,《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第19页。
  {17}〔美〕菲尔·柯西诺(Phil Cousineau)(主编)《英雄的旅程》(The Hero’s Journey: Joseph Campbell on his life and work),台北县新店市:立绪文化2001年版,第79页。
  {18}邹明华《古史传说与华夏共同体的文化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153页。
  {19}同{18},第156页。
  {20}笙簧,有认为是笙这件乐器,也有认为是笙管中的簧片。本论文采用中国神话研究者袁珂的观点,将笙簧与笙这件乐器画上等号。见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0页;另可参见王少华《女娲作笙簧的神话意蕴》,《音乐艺术》2002年第4期,第86—91页。
  {21}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一》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23,1982年版,第59—65页。
  {22}{2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24}范佳琪《论女娲形象的嬗变:以文献学为考察中心》,东华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7年,第20页。
  {25}同{24},第27页。
  {26}同{24},第19页。
  {27}[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王少华《女娲作笙簧的神话意蕴》,《音乐艺术》2002年第4期,第91页。
  {28}同{17},第97—98页。
  {29}刘青《汉字的民族文化透视》,《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4期,第89页。
  {30}李建《“女娲作笙簧”神话的文化解读》,《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0/1期,第107页。
  {31}[五代]马缟撰,李成甲校点《中华古今注》,沈阳:辽宁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32}靳之林《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繁衍之神——抓髻娃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19页;靳之林《中国民间剪纸与民族本原文化》,《中国美术馆》2005年第5期,第80页。
  吕钰秀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 荣英涛)
其他文献
“费明仪对香港普及音乐教育做了不少工作,创办的明仪合唱团历史悠久,备受赞扬,而她更开创了两岸三地音乐家联系之先河,我为有此优秀的大师妹而自豪” (费明仪、周凡夫、谢素雁《律韵芳华:费明仪的故事》,(香港)三联书店 2008年版。)短短几句,合唱指挥大师严良堃总结了这位备受敬重的香港女高音歌唱家刚刚超过一个甲子的艺术事业。  也许有人对严老称费明仪为“大师妹”觉得奇怪,其实对于曾在1947—1948
2010年12月11-12日,由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市美学学会、天津市音乐家协会主办,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三届‘中华乐派’论坛”在天津举行。参会代表来自天津、北京、内蒙古、山东、南京、浙江、广州、西安、四川、哈尔滨、湖北、河北等地高校、科研机构、媒体及中国交响乐团等]艺机构。  题 解  “先验”,语出自韩锺恩,
11年4月11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了第十五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比赛颁奖仪式暨获奖作品音乐会。本届大赛由文化部主办、中央民族乐团承办,宗旨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促进民族音乐作品的创新与发展。为此,在文化部及艺术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文化部监察局的严格监督下,中央民族乐团专门邀请了音乐界11位专家担任评委,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来自全国23个省市77个单位报送的197部报名作
在刚刚结束的2010年意大利国际打击乐比赛中,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张祖晶获得马林巴成人组第三名,这是目前中国打击乐]奏在此项赛事中所获得的突破性成绩。意大利国际打击乐比赛是世界打击乐]奏领域的最高级别赛事之一。该赛事包含有马林巴、颤音琴、定音鼓、军鼓、作曲等6个比赛分项。中国]奏家从未在此项赛事中获奖,张祖晶的此次获奖是历史性突破。张祖晶出生于音乐世家,四岁开始从其姑妈张育青学习钢琴,14岁开始
文字的结束处正是音乐的开始。音乐是文字的升华,音  乐具有超文学属性,音乐是从心灵说向心灵的语言……精辟的表述反映着音乐的有为功能,是靠主观意识得到的结果,长期以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音乐学子。然而,看了舞剧《嫦娥奔月》的首演,才让我顿悟:音乐还有一种更高的无为境界!  这种感知怎么会来得如此强烈和真切?为何早期没有悟到?可能是得益于艺术家创造的意境氛围,再现的艺术世界,唤醒了我懵懂的神经。更为重要的
文章内容:    早年革命斗士  后为乐坛哲人  乐话音境  传奇人生  一曲大江东去  千古世代留声  前辈青主先生诞辰百拾五周年祭  学府资深前辈  音苑耆宿方家  诗文译著 掌故史话  一生传道授业  风范永放光华  廖辅叔教授百年诞辰之祭   以上是上海音乐学院前院长桑桐教授分别为作曲家、音乐美学家青主诞辰115周年,音乐学家、教育家、翻译家、诗词学家廖辅叔诞辰100周年的题词,极其贴切地
2010年12月17日至21日,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六届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颁奖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音乐史学会主办,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承办。开幕式由学会副会长、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郑锦扬主持,华侨大学副校长刘塨、学会会长戴嘉枋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12月15至17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工作以及
一、积极搭建数字化网络平台的相关背景    1、互联网日渐成为文化艺术传播的主要阵地  近年来,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相互交流的主要途径,甚至有逐渐超越乃至替代传统媒体的趋势。如何利用新兴的网络平台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
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造”?    音乐的表演实践(Performance Practice)既是社会音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相关此课题的研究可广泛涉及史学、美学、心理学、民俗学、教育学、乐器学等诸多领域。其中对表演实践的基础性理论问题的哲学反思(该课题在我国常被称做“表演美学”)有助于在深层上推进其他相关课题的研究。在表演美学所关注的众多基本理论问题中,表演实践的“本质意
渔洋关镇小学创立于1916年,在多位校长的集成发展中迭代升级,壮大为占地面积29846平方米的大型窗口学校,现拥有学生1625名、教师88名、教学班30个。2019年12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湖北师范大学附属渔洋关小学,全体渔小人携手并肩踏上了新征程。  专家指导,深耕“渔·洋”。2016年,学校百年校庆,迎来长足发展新契机,“教育扶贫”牵线搭桥,促成学校老师与宜昌市多所学校开展校际研修并进行跟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