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音乐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学上,先秦是指中国君主集权体制——秦朝形成之前的时间阶段,包含上古时期,以及夏、商、周等王朝。黄翔鹏在《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音乐史论之一》(1990)一文中,试图归纳先秦音乐特征,认为先秦时代的音乐,为“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并与“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以及“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相区隔。①
由于时间的久远性,对一个同在今天我们所住的这块土地上,但时间如此遥远的阶段,我国音乐史学者对其已经进行了怎样的研究?我们对它的了解是否因此更加的深入?还有怎样的研究课题,能让我们对于先秦音乐有更多的认识?
研究范围与方法
音乐史教科书所呈现的,是被广泛承认的研究成果;期刊杂志的先秦音乐文章呈现,则为学术界研究的尝试、偏好与普遍兴趣。因此本论文将首先从此二部分切入,观看先秦音乐的既有研究成果与倾向。其次对于学界近年来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所观察到的发展方向,在此特别关注先秦音乐部分,进行探讨。最后将提出目前为止仍存在的问题性,以及可以尝试的研究新视角。
一、既有内容
(一)教科书中的内容组成
翻开《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博士研究生报考指南》,与中国古代音乐史相关的通史著作,②包含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1981);刘再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2006)以及秦序的《中国音乐通史简明教程》(2001)。针对这些文献,本论文将从其目次部分切入,进行分析与归纳。
目次所呈现的段落主要内容陈述部分,三份文献都包含了音乐相关神话、音乐考古、文学作品与音乐的关系、音乐文化生活、乐律、音乐美学,以及先秦较为特殊的课题:礼乐等内容。刘再生更加入特别阐述歌唱与乐器的相关人物及事件段落。三者除了叙述表达方式的差异,内容比例上仅仅有细微的出入。
纵观杨荫浏的著作,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但在考古出土文物仍相对缺乏的年代,在其先秦音乐部分,杨荫浏主要透过大量文献中,音乐内容的截取分析,拼凑当时音乐文化生活样貌。③相较于杨荫浏的内容,2006年修订再版的刘再生著作,除了承续杨荫浏的音乐文化拼图,许多近期考古资料的应用,为其书中的先秦音乐文化内容,寻得更多依据。但以31个不同主题,延伸“上古时期”的第二层次内容,缺乏对于此历史阶段大量知识的归纳统整,使得目录一览,相对显得较为庞杂。④至于秦序的著作,⑤在整体内容上,虽然因为其书属于简明教程,内容显得较为浓缩,但依然可见作者投注了更多的心力于中西音乐起源的神话,以及西方学者对于音乐起源的研究成果上。
除了通史性内容中的先秦音乐部分,1994年李纯一所出版的《先秦音乐史》⑥,内容完全集中于先秦这个阶段,亦受到学界的推崇。⑦李纯一的书中,将考古出土文物及相关的测音数据放在全书的中心地位,而借助文献中记载的音乐]唱与]奏相关人物事迹之刻画,也为先秦音乐生活画面,增加了更多的拼图。
(二)传统偏爱的研究课题
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国内八千二百多种重要期刊。如果针对其中1994—2011年的文章,键入关键字“先秦音乐”,总共出现298篇资料。⑧依照标题所提示的最主要陈述内容,可往下再细分成探讨音乐思想与审美观的“美学”内容;主要为《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探讨的“文学”内容;包含音乐生活、教育、人物等等的“文化”内容;先秦特殊课题的“礼乐”内容以及“心理学”、“歌唱(歌词)”、“考古”、“乐律及曲式”、“乐器”、“其他”等主题。粗略统计各种主题数目为:美学127篇、文学23篇、文化53篇、礼乐8篇、心理学4篇、歌唱(歌词)10篇、考古13篇、乐律及曲式5篇、乐器24篇、其他31篇。
统计数字显示出国人对于美学课题的偏爱。在先秦音乐的研究内容中,有约42%与美学相关,与名列第二大类的文化相关主题,在此仅占18%,可说相差悬殊。即使将文学、礼乐、心理学、歌唱等内容,一并广义解释为文化内容,其与“文化”内容的53篇相加总和共98篇,在数量上仍无法超越探讨先秦音乐思想与审美等美学内容的127篇。
除了美学偏好以外,统计数据所透露的讯息,还有因为传统上,许多这个阶段的音乐研究课题,并未建立“先秦音乐”这个关键词。“先秦音乐”是一个以文化观点看待音乐的关键词,在这样的关键词下,音乐不仅是一个时间阶段,不仅是一件音乐成品——例如一首诗经歌谣或一件出土乐器——更是一个流动的,包含音乐创作、展]与欣赏层次的概念名词。先秦音乐研究课题中,许多并未利用“先秦音乐”作为其寻找的关键词——例如音乐神话或者音乐考古,二者更多与文学(神话)及物质性(考古)相结合——显示这些主题,较少被利用为架构先秦文化样貌的素材。
(三)近年研究面向的扩大
21世纪初期,中国音乐史学界,掀起了一阵重写中国音乐史的辩论,由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批评所引发的省思,也带动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界,把关注点放在摆脱“哑巴音乐史”,重启音响考察思路,由曲调考证切入的写作内容;文献与考古上的新发现;以及对于古代音乐史研究的反思。⑨此外,中国古代音乐史内容中,对于虽然仅占中国总人口数5.4%,居住面积却占中国总面积50%—60%的55个少数民族的关注,远远不够,{10}揭示了中国古代音乐史努力的另一个方向。
2005年秦序发表了对于20世纪后半期以来,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面向范围的文章{11}。文中提及了A.通史性论著;B.音乐史学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包括文献、音响及考古材料的收集整理/古代音乐文献的考订、整理与打印/出版普及性文献注释本;C.专题、断代研究,包括谱的解译研究/音乐考古研究/地方、边疆及少数民族音乐史的研究/中外音乐交流史研究/其他专题专史研究等课题。
2008年郑祖襄探讨了近十年内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现况{12},归理出四个研究方向与问题,分别为:A.学科领域进一步拓展,各个研究分支相对独立。例如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音乐文献学、音乐制度研究、音乐史学史的分支,渐趋明显。其中例如考古学对于青铜乐器的研究,从双音甬钟深入到钮钟、编铙、镈钟等;音乐文献学则从一种文献,扩大到对于一部史书乐志的研究;B.学术队伍新老更替,学术研究此消彼长;C.文化的研究形成热潮,艺术的研究趋向冷落。此段落,郑祖襄看到了许多架构音乐文化面向的研究,但对于音乐本体的研究,则渐趋减少;D.学术综述仍需提高,科学精神更待发扬。 2011年王安潮亦试图归纳1990年代开始,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领域的扩展面向,提出了A.乐器研究;B.宫廷音乐与仪式音乐研究;C.曲调考;D.文人音乐和历史人物研究;E.口述史与妓乐史研究;F.音乐起源新论;G.传统音乐名词考;H.专题史研究等八个近二十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承接2005年秦序所提出的研究面向,王安潮的归纳显示,其中除了一些在传统文字与乐谱文献的扩张下,出现更深入而多样的课题(例如B、D、E、G、H),大量考古文物的发现,推动了A、F、G、H等项目的蓬勃发展。{13}
总结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先秦部分的研究,大量考古文物的出土,对于此阶段内容的充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当代音乐生活样貌的架构,也透过更多不同类型文献的大批研究成果,能够进一步的勾勒出当时音乐生活样貌。但由于这个阶段,除了《礼记·投壶》中所呈现的鼓谱,不见旋律性乐谱,而活传统的追溯也无法延续至两千多年,甚至更早以前的先秦时代。对于欲摆脱“哑巴音乐史”的学界而言,先秦阶段的实际声响,仅能以现存民间旋律,借由]奏考古文物(或复制品)获得。
二、新视角与概念——神话
即使近年来,学者不断在先秦音乐的范围内添加新的内容,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与概念仍为新课题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性。以下将从神话这个面向,探讨其在音乐史研究中的概念方法,并试举一例,加以探讨。
(一)真?假?
杨荫浏对于原始音乐传说部分,已经怀疑其真实性,并采取了一些辨识,他认为有些神话:已打上阶级的烙印,歪曲了原来的基本精神……和他们[按:指统治者]的封建思想糅合在一起……把一些不利于他们的原始音乐传说排斥掉,使它们不能保存下来。{14}
但杨荫浏还是利用相关文献的音乐神话记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原则指导下”,{15}诠释了远古社会中的劳动生产、农业发展、天灾人祸、宗教祭祀等内容。另外,神话题材在其他的古代音乐史专著中,还会被利用以说明音乐起源问题,以及例如伊耆氏、葛天氏、朱襄氏等的神话传说,是对于远古传说时期的音乐生活描绘。刘再生与秦序就是利用这些神话,想象描绘出远古音乐生活样貌。
观看至今为止我国音乐史学界对待神话的态度,既极端怀疑神话的真实性,但又不得不依赖其内容,建立证据难寻的上古音乐生活样貌。学者们关心的问题重点常为:到底这些人物与事迹的真实性有多少,到底这些传说可以成为诠释信史的内容,抑或仅仅为虚幻之言。长期从事音乐考古研究的学者王子初,就曾感叹“从叶伯和到杨荫浏的半个多世纪中,我们的音乐史始终是拄着古代神话传说这根拐棍彳亍(笔者:蹒跚)前行。”{16}
(二)“神话的真实”可以追求?
其实,传说与神话本身多不是真实的,因此探讨其为真实的可能性意义并不大。神话大师乔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则认为,神话可把“心灵结构和今日人类客观的生存环境连结起来”,“神话里的意向都不是事实,而是隐喻,是对超越者的指涉”;神话“把生活的事实抽取出来,与心灵的事实连接起来。”{17}
寻找远古音乐起源的真相,既是如此不切实际,那应该如何看待我国远古的这些神话?邹明华在《古史传说与华夏共同体的文化建构》一文中,赋予神话传说一定的地位。他认为神话反映了先民的生活状况与心灵思维。因此即使神话无法解决音乐起源问题,但它传续的是代代相继的远古生活记忆,是族群的各种可传之事。例如三皇五帝即使只是汉朝时人所创造,但其却是族群一种集体性以专有名词为其叙述内容核心,以集体记忆为其中介,以口耳相传为其手段的传说。{18}因此神话与传说不但不应被丢弃,反而是更需珍惜的文化资产。
为了显示自己的共同体是独立自足的,共同体的自我叙述会上溯到文明的初始期……这样的话,共同体的时间深度才达到了原点。共同体的时间深度造就民众的历史感,这样是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所以,传说时代对于一个共同体的文化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学术界在认识发展过程中曾经因为偏重“信史”而忽略了早期传说的价值,我们今天的研究应该对此有所弥补。{19}
因此对待音乐相关神话时,对于其内容深层意义与象征意涵的探讨,在不同历史长流中的时间性变化,或同一个时间阶段共时性的地域性差异,应都可成为音乐史学界重新看待远古音乐神话的新视角。
(三)追求“真实的神话”:以女娲造笙簧{20}为例
既然神话的真实性是不可追求的,那将神话仍视为神话(亦即真实的神话),从它历史的原真面貌,推至现代对于这则神话的认知,寻找其在历史长流中意义的改变,成为另一种观看神话的可能性。
受“五四”运动影响,顾颉刚创立了反封建思想之史学与经学研究学术流派:古史辩派。此派别缘起于1923年5月,顾颉刚在《努力周报》增刊《读书杂志》上发表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顾颉刚认为应该透过考据年代与审辨史料,去除古史中不同时代之伪托,重新将其放置回原真的时代样貌。{21}这种寻找原来样貌的方法,可以剥去神话本身在日后被合理化的外衣。因此透过对于不同时代赋予其合理性原因的探究,以及对于族群集体记忆形成的观察,可逐渐揭开神话的面纱。
下面以女娲造笙簧为例,对于这则神话进行抽丝剥茧,从神话开端的时间点,至女娲在中国人心目中形象的改变,到最后探讨乐器象征隐喻的形成,以认识女娲造笙簧这一神话在不同历史阶段被观看的样貌,并以重建其在不同时间下的意义性。
1.远古至前汉:神话的开端
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985)一书中提出我国古史传说时代的部族分布,大致可分为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华夏;包括太皞、少皞等的东夷;以及伏羲、女娲为代表的苗蛮三个集团。{22}这三大集团“互相斗争,后又和平共处,终结完全同化”{23}。女娲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天问篇》。{24}在《楚辞·天问篇》中,屈原问及“登立为帝,熟道尚之?女娲有体,熟制匠之?”屈原感到疑问的是:女娲以神女而为帝,其实尚无人类,有谁传述其登立为帝之事?而女娲既是创物主,其本身之形体又从何而来。《山海经·大荒西经》亦提及女娲神话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楚辞》作者屈原的所在地,正归属徐旭生所折射的苗蛮集团地域范围。女娲有可能是苗蛮集团的部落首领。只是这提及女娲最古老的文献,并未有女娲制造笙簧一事。最早提及女娲造笙簧的文献,一般公认为是汉代之《礼记·明堂位》“垂之和钟,叔之离磬,女娲之笙簧。”{25}虽然如此,女娲造笙簧的传说,暗示笙簧这件乐器有可能源于屈原所在的地域范围。另外时至今日,苗蛮所属的西南中国仍有许多吹笙的族群,他们很有可能仍保持着在信史以前即存在的音乐传统。
2.至宋朝:女娲形象的转换
女娲的形象,本是一个独立的始母神,在中国历史文献上经过变化,成为成双的配偶神。造人的方式,也由早期文献的独立造人,到与男性神伏羲成为配偶,孕育人类。文献记载更将女娲从女神转化成为一位圣王。{26}至于造笙簧一事,宋代以前,文献均记载为女娲独立造笙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认为“古者随做笙”。宋代罗泌《路史·后纪》卷二中,则引汉代宋衷对于古《世本》之注,认为随为女娲之臣,{27}由女娲任命随所制造。
女娲造笙簧,初始源于女娲为始母神。女娲为始母神的形象,中国许多民族都有相关传说,各地也有女娲庙、女娲山、女娲洞等等相关自然景观。因托其造笙簧,让此乐器更显得古老。此外,女娲的始母神以及圣王形象,亦彰显了其所制造这项乐器的礼乐教化意义。
3.先秦——唐——20世纪:乐器隐喻象征的形成
中国周代即建立的乐器分类制度,将当时乐器依照材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所谓的“八音”。笙属于其中的匏类。匏即葫芦,指的是笙的笙斗部分。观之目前出土最早的笙实物:曾侯乙编钟的五件笙,笙斗正是以匏制造。
葫芦在外型上,类似于女性生殖器以及孕育期的母体,加以其多籽,象征着子孙繁衍。常州、壮族以及彝族等地神话中,女娲与伏羲以兄妹身份乘坐葫芦,逃过大洪水的劫难,并成为人类的繁衍者,{28}显示葫芦象征生育现象和妊娠母体。
至于笙苗部分,《说文》中,竹部的汉字有147个之多,因我国有370种竹子,占世界竹类的三分之一。{29}女娲造笙簧神话中,这种以竹苗为发声体的乐器,显示了神话内容与传统生活相结合的文化内涵。此外,笙苗竹子的柱条状,类似男性生殖器,置放于有母体象征意义的葫芦形笙斗之上,其繁衍意义极浓。{30}
虽然许慎《说文解字》中已提及笙与生的关系,以为笙属于正月之音,万物开始生长,正是笙的本意;但在许慎的文献中,造笙的并不是女娲。而将女娲、笙与生三个概念相相连结,首见于三国魏人张揖《广雅》中引《世本》“女娲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五代马缟在《中华古今注》中,更强调“笙”与“生”的关系。其中问曰:“上古音乐未和,而独制笙簧,其义云何?”答曰:“女娲,伏羲妹,蛇身人首,断鳌足而立四极,欲人之生而制其乐,以为发生之象。其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二簧也。”{31}这些文献,将女娲造笙簧的诠释与其乐器字音产生连结,将女娲造笙簧中的笙簧解释为笙这种乐器,并以“笙”与“生”二字谐音,取向人类繁衍与大地滋生。我国陕北与黄土高原等地,长期流行在洞房中张贴代表生殖繁衍的抓髻娃娃,有一种造型就是抓髻娃娃坐在一个笙形的凳子上,{32}正表现笙这种乐器的民俗意义。
结 语
透过以上的例子可见,神话本身是文化的部分,是族群集体记忆的折射,透过神话在历史发展中的追寻与剖析,我们看到人们在不同时间中,赋予神话象征及隐喻,并试图建构与巩固它与族群之间的关系。女娲造笙簧这则神话在东周的开端,揭露了乐器可能的来源地域与族群,这些族群,至今甚至仍然保存有吹奏笙这种乐器的音乐传统。随着女娲被神圣化及形成配偶神,乐器的象征意义于焉而生,并被加以巩固确立。时代长流中乐器神圣性、古老性以及繁衍意义的层叠覆盖,形成今日中国人[中对于笙这件乐器的复杂情感与隐喻内涵。神话象征的形成过程,在古典文献及考古挖掘中都可寻得证据,甚至延续并渗透至今日的民俗文化中。透过对于音乐神话历史脉络的研究,从而建构远古音乐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正是上例所做的尝试,而这也许可以成为今日先秦音乐史中,一个继续深入探究的课题。
①黄翔鹏《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音乐史论之一》,《传统是一条河流》,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页。
②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研究生报考指南》,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51页。
③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④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⑤秦序《中国音乐通史简明教程》,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1年版。
⑥李纯一《先秦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
⑦秦序《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的重大收获——简评〈先秦音乐史〉》,《音乐研究》1996年第2期,第101—102页。
⑧中国知网,2011年12月5日查询。
⑨李方元《关于“重写音乐史”的几点思考——历史与教育双重视角的审视》,《天籁》2010年第4期,第5页。
{10}毛继增《中国音乐史应当是一部多民族的音乐历史》,《人民音乐》1994年第5期,第18—19页。
{11}秦序《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1—19页。
{12}郑祖襄《十年一回首——漫话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现状》,《音乐研究》2008年第6期。
{13}王安潮《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领域的新拓展看其发展方向和动因》,《镇江高专学报》2011年第24/2期,第103—111页。
{14}{15}同④,第5页。
{16}王子初《略论中国音乐史的改写》,《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第19页。
{17}〔美〕菲尔·柯西诺(Phil Cousineau)(主编)《英雄的旅程》(The Hero’s Journey: Joseph Campbell on his life and work),台北县新店市:立绪文化2001年版,第79页。
{18}邹明华《古史传说与华夏共同体的文化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153页。
{19}同{18},第156页。
{20}笙簧,有认为是笙这件乐器,也有认为是笙管中的簧片。本论文采用中国神话研究者袁珂的观点,将笙簧与笙这件乐器画上等号。见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0页;另可参见王少华《女娲作笙簧的神话意蕴》,《音乐艺术》2002年第4期,第86—91页。
{21}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一》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23,1982年版,第59—65页。
{22}{2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24}范佳琪《论女娲形象的嬗变:以文献学为考察中心》,东华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7年,第20页。
{25}同{24},第27页。
{26}同{24},第19页。
{27}[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王少华《女娲作笙簧的神话意蕴》,《音乐艺术》2002年第4期,第91页。
{28}同{17},第97—98页。
{29}刘青《汉字的民族文化透视》,《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4期,第89页。
{30}李建《“女娲作笙簧”神话的文化解读》,《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0/1期,第107页。
{31}[五代]马缟撰,李成甲校点《中华古今注》,沈阳:辽宁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32}靳之林《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繁衍之神——抓髻娃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19页;靳之林《中国民间剪纸与民族本原文化》,《中国美术馆》2005年第5期,第80页。
吕钰秀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 荣英涛)
由于时间的久远性,对一个同在今天我们所住的这块土地上,但时间如此遥远的阶段,我国音乐史学者对其已经进行了怎样的研究?我们对它的了解是否因此更加的深入?还有怎样的研究课题,能让我们对于先秦音乐有更多的认识?
研究范围与方法
音乐史教科书所呈现的,是被广泛承认的研究成果;期刊杂志的先秦音乐文章呈现,则为学术界研究的尝试、偏好与普遍兴趣。因此本论文将首先从此二部分切入,观看先秦音乐的既有研究成果与倾向。其次对于学界近年来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所观察到的发展方向,在此特别关注先秦音乐部分,进行探讨。最后将提出目前为止仍存在的问题性,以及可以尝试的研究新视角。
一、既有内容
(一)教科书中的内容组成
翻开《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博士研究生报考指南》,与中国古代音乐史相关的通史著作,②包含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1981);刘再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2006)以及秦序的《中国音乐通史简明教程》(2001)。针对这些文献,本论文将从其目次部分切入,进行分析与归纳。
目次所呈现的段落主要内容陈述部分,三份文献都包含了音乐相关神话、音乐考古、文学作品与音乐的关系、音乐文化生活、乐律、音乐美学,以及先秦较为特殊的课题:礼乐等内容。刘再生更加入特别阐述歌唱与乐器的相关人物及事件段落。三者除了叙述表达方式的差异,内容比例上仅仅有细微的出入。
纵观杨荫浏的著作,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但在考古出土文物仍相对缺乏的年代,在其先秦音乐部分,杨荫浏主要透过大量文献中,音乐内容的截取分析,拼凑当时音乐文化生活样貌。③相较于杨荫浏的内容,2006年修订再版的刘再生著作,除了承续杨荫浏的音乐文化拼图,许多近期考古资料的应用,为其书中的先秦音乐文化内容,寻得更多依据。但以31个不同主题,延伸“上古时期”的第二层次内容,缺乏对于此历史阶段大量知识的归纳统整,使得目录一览,相对显得较为庞杂。④至于秦序的著作,⑤在整体内容上,虽然因为其书属于简明教程,内容显得较为浓缩,但依然可见作者投注了更多的心力于中西音乐起源的神话,以及西方学者对于音乐起源的研究成果上。
除了通史性内容中的先秦音乐部分,1994年李纯一所出版的《先秦音乐史》⑥,内容完全集中于先秦这个阶段,亦受到学界的推崇。⑦李纯一的书中,将考古出土文物及相关的测音数据放在全书的中心地位,而借助文献中记载的音乐]唱与]奏相关人物事迹之刻画,也为先秦音乐生活画面,增加了更多的拼图。
(二)传统偏爱的研究课题
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国内八千二百多种重要期刊。如果针对其中1994—2011年的文章,键入关键字“先秦音乐”,总共出现298篇资料。⑧依照标题所提示的最主要陈述内容,可往下再细分成探讨音乐思想与审美观的“美学”内容;主要为《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探讨的“文学”内容;包含音乐生活、教育、人物等等的“文化”内容;先秦特殊课题的“礼乐”内容以及“心理学”、“歌唱(歌词)”、“考古”、“乐律及曲式”、“乐器”、“其他”等主题。粗略统计各种主题数目为:美学127篇、文学23篇、文化53篇、礼乐8篇、心理学4篇、歌唱(歌词)10篇、考古13篇、乐律及曲式5篇、乐器24篇、其他31篇。
统计数字显示出国人对于美学课题的偏爱。在先秦音乐的研究内容中,有约42%与美学相关,与名列第二大类的文化相关主题,在此仅占18%,可说相差悬殊。即使将文学、礼乐、心理学、歌唱等内容,一并广义解释为文化内容,其与“文化”内容的53篇相加总和共98篇,在数量上仍无法超越探讨先秦音乐思想与审美等美学内容的127篇。
除了美学偏好以外,统计数据所透露的讯息,还有因为传统上,许多这个阶段的音乐研究课题,并未建立“先秦音乐”这个关键词。“先秦音乐”是一个以文化观点看待音乐的关键词,在这样的关键词下,音乐不仅是一个时间阶段,不仅是一件音乐成品——例如一首诗经歌谣或一件出土乐器——更是一个流动的,包含音乐创作、展]与欣赏层次的概念名词。先秦音乐研究课题中,许多并未利用“先秦音乐”作为其寻找的关键词——例如音乐神话或者音乐考古,二者更多与文学(神话)及物质性(考古)相结合——显示这些主题,较少被利用为架构先秦文化样貌的素材。
(三)近年研究面向的扩大
21世纪初期,中国音乐史学界,掀起了一阵重写中国音乐史的辩论,由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批评所引发的省思,也带动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界,把关注点放在摆脱“哑巴音乐史”,重启音响考察思路,由曲调考证切入的写作内容;文献与考古上的新发现;以及对于古代音乐史研究的反思。⑨此外,中国古代音乐史内容中,对于虽然仅占中国总人口数5.4%,居住面积却占中国总面积50%—60%的55个少数民族的关注,远远不够,{10}揭示了中国古代音乐史努力的另一个方向。
2005年秦序发表了对于20世纪后半期以来,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面向范围的文章{11}。文中提及了A.通史性论著;B.音乐史学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包括文献、音响及考古材料的收集整理/古代音乐文献的考订、整理与打印/出版普及性文献注释本;C.专题、断代研究,包括谱的解译研究/音乐考古研究/地方、边疆及少数民族音乐史的研究/中外音乐交流史研究/其他专题专史研究等课题。
2008年郑祖襄探讨了近十年内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现况{12},归理出四个研究方向与问题,分别为:A.学科领域进一步拓展,各个研究分支相对独立。例如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音乐文献学、音乐制度研究、音乐史学史的分支,渐趋明显。其中例如考古学对于青铜乐器的研究,从双音甬钟深入到钮钟、编铙、镈钟等;音乐文献学则从一种文献,扩大到对于一部史书乐志的研究;B.学术队伍新老更替,学术研究此消彼长;C.文化的研究形成热潮,艺术的研究趋向冷落。此段落,郑祖襄看到了许多架构音乐文化面向的研究,但对于音乐本体的研究,则渐趋减少;D.学术综述仍需提高,科学精神更待发扬。 2011年王安潮亦试图归纳1990年代开始,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领域的扩展面向,提出了A.乐器研究;B.宫廷音乐与仪式音乐研究;C.曲调考;D.文人音乐和历史人物研究;E.口述史与妓乐史研究;F.音乐起源新论;G.传统音乐名词考;H.专题史研究等八个近二十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承接2005年秦序所提出的研究面向,王安潮的归纳显示,其中除了一些在传统文字与乐谱文献的扩张下,出现更深入而多样的课题(例如B、D、E、G、H),大量考古文物的发现,推动了A、F、G、H等项目的蓬勃发展。{13}
总结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先秦部分的研究,大量考古文物的出土,对于此阶段内容的充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当代音乐生活样貌的架构,也透过更多不同类型文献的大批研究成果,能够进一步的勾勒出当时音乐生活样貌。但由于这个阶段,除了《礼记·投壶》中所呈现的鼓谱,不见旋律性乐谱,而活传统的追溯也无法延续至两千多年,甚至更早以前的先秦时代。对于欲摆脱“哑巴音乐史”的学界而言,先秦阶段的实际声响,仅能以现存民间旋律,借由]奏考古文物(或复制品)获得。
二、新视角与概念——神话
即使近年来,学者不断在先秦音乐的范围内添加新的内容,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与概念仍为新课题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性。以下将从神话这个面向,探讨其在音乐史研究中的概念方法,并试举一例,加以探讨。
(一)真?假?
杨荫浏对于原始音乐传说部分,已经怀疑其真实性,并采取了一些辨识,他认为有些神话:已打上阶级的烙印,歪曲了原来的基本精神……和他们[按:指统治者]的封建思想糅合在一起……把一些不利于他们的原始音乐传说排斥掉,使它们不能保存下来。{14}
但杨荫浏还是利用相关文献的音乐神话记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原则指导下”,{15}诠释了远古社会中的劳动生产、农业发展、天灾人祸、宗教祭祀等内容。另外,神话题材在其他的古代音乐史专著中,还会被利用以说明音乐起源问题,以及例如伊耆氏、葛天氏、朱襄氏等的神话传说,是对于远古传说时期的音乐生活描绘。刘再生与秦序就是利用这些神话,想象描绘出远古音乐生活样貌。
观看至今为止我国音乐史学界对待神话的态度,既极端怀疑神话的真实性,但又不得不依赖其内容,建立证据难寻的上古音乐生活样貌。学者们关心的问题重点常为:到底这些人物与事迹的真实性有多少,到底这些传说可以成为诠释信史的内容,抑或仅仅为虚幻之言。长期从事音乐考古研究的学者王子初,就曾感叹“从叶伯和到杨荫浏的半个多世纪中,我们的音乐史始终是拄着古代神话传说这根拐棍彳亍(笔者:蹒跚)前行。”{16}
(二)“神话的真实”可以追求?
其实,传说与神话本身多不是真实的,因此探讨其为真实的可能性意义并不大。神话大师乔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则认为,神话可把“心灵结构和今日人类客观的生存环境连结起来”,“神话里的意向都不是事实,而是隐喻,是对超越者的指涉”;神话“把生活的事实抽取出来,与心灵的事实连接起来。”{17}
寻找远古音乐起源的真相,既是如此不切实际,那应该如何看待我国远古的这些神话?邹明华在《古史传说与华夏共同体的文化建构》一文中,赋予神话传说一定的地位。他认为神话反映了先民的生活状况与心灵思维。因此即使神话无法解决音乐起源问题,但它传续的是代代相继的远古生活记忆,是族群的各种可传之事。例如三皇五帝即使只是汉朝时人所创造,但其却是族群一种集体性以专有名词为其叙述内容核心,以集体记忆为其中介,以口耳相传为其手段的传说。{18}因此神话与传说不但不应被丢弃,反而是更需珍惜的文化资产。
为了显示自己的共同体是独立自足的,共同体的自我叙述会上溯到文明的初始期……这样的话,共同体的时间深度才达到了原点。共同体的时间深度造就民众的历史感,这样是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所以,传说时代对于一个共同体的文化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学术界在认识发展过程中曾经因为偏重“信史”而忽略了早期传说的价值,我们今天的研究应该对此有所弥补。{19}
因此对待音乐相关神话时,对于其内容深层意义与象征意涵的探讨,在不同历史长流中的时间性变化,或同一个时间阶段共时性的地域性差异,应都可成为音乐史学界重新看待远古音乐神话的新视角。
(三)追求“真实的神话”:以女娲造笙簧{20}为例
既然神话的真实性是不可追求的,那将神话仍视为神话(亦即真实的神话),从它历史的原真面貌,推至现代对于这则神话的认知,寻找其在历史长流中意义的改变,成为另一种观看神话的可能性。
受“五四”运动影响,顾颉刚创立了反封建思想之史学与经学研究学术流派:古史辩派。此派别缘起于1923年5月,顾颉刚在《努力周报》增刊《读书杂志》上发表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顾颉刚认为应该透过考据年代与审辨史料,去除古史中不同时代之伪托,重新将其放置回原真的时代样貌。{21}这种寻找原来样貌的方法,可以剥去神话本身在日后被合理化的外衣。因此透过对于不同时代赋予其合理性原因的探究,以及对于族群集体记忆形成的观察,可逐渐揭开神话的面纱。
下面以女娲造笙簧为例,对于这则神话进行抽丝剥茧,从神话开端的时间点,至女娲在中国人心目中形象的改变,到最后探讨乐器象征隐喻的形成,以认识女娲造笙簧这一神话在不同历史阶段被观看的样貌,并以重建其在不同时间下的意义性。
1.远古至前汉:神话的开端
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985)一书中提出我国古史传说时代的部族分布,大致可分为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华夏;包括太皞、少皞等的东夷;以及伏羲、女娲为代表的苗蛮三个集团。{22}这三大集团“互相斗争,后又和平共处,终结完全同化”{23}。女娲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天问篇》。{24}在《楚辞·天问篇》中,屈原问及“登立为帝,熟道尚之?女娲有体,熟制匠之?”屈原感到疑问的是:女娲以神女而为帝,其实尚无人类,有谁传述其登立为帝之事?而女娲既是创物主,其本身之形体又从何而来。《山海经·大荒西经》亦提及女娲神话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楚辞》作者屈原的所在地,正归属徐旭生所折射的苗蛮集团地域范围。女娲有可能是苗蛮集团的部落首领。只是这提及女娲最古老的文献,并未有女娲制造笙簧一事。最早提及女娲造笙簧的文献,一般公认为是汉代之《礼记·明堂位》“垂之和钟,叔之离磬,女娲之笙簧。”{25}虽然如此,女娲造笙簧的传说,暗示笙簧这件乐器有可能源于屈原所在的地域范围。另外时至今日,苗蛮所属的西南中国仍有许多吹笙的族群,他们很有可能仍保持着在信史以前即存在的音乐传统。
2.至宋朝:女娲形象的转换
女娲的形象,本是一个独立的始母神,在中国历史文献上经过变化,成为成双的配偶神。造人的方式,也由早期文献的独立造人,到与男性神伏羲成为配偶,孕育人类。文献记载更将女娲从女神转化成为一位圣王。{26}至于造笙簧一事,宋代以前,文献均记载为女娲独立造笙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认为“古者随做笙”。宋代罗泌《路史·后纪》卷二中,则引汉代宋衷对于古《世本》之注,认为随为女娲之臣,{27}由女娲任命随所制造。
女娲造笙簧,初始源于女娲为始母神。女娲为始母神的形象,中国许多民族都有相关传说,各地也有女娲庙、女娲山、女娲洞等等相关自然景观。因托其造笙簧,让此乐器更显得古老。此外,女娲的始母神以及圣王形象,亦彰显了其所制造这项乐器的礼乐教化意义。
3.先秦——唐——20世纪:乐器隐喻象征的形成
中国周代即建立的乐器分类制度,将当时乐器依照材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所谓的“八音”。笙属于其中的匏类。匏即葫芦,指的是笙的笙斗部分。观之目前出土最早的笙实物:曾侯乙编钟的五件笙,笙斗正是以匏制造。
葫芦在外型上,类似于女性生殖器以及孕育期的母体,加以其多籽,象征着子孙繁衍。常州、壮族以及彝族等地神话中,女娲与伏羲以兄妹身份乘坐葫芦,逃过大洪水的劫难,并成为人类的繁衍者,{28}显示葫芦象征生育现象和妊娠母体。
至于笙苗部分,《说文》中,竹部的汉字有147个之多,因我国有370种竹子,占世界竹类的三分之一。{29}女娲造笙簧神话中,这种以竹苗为发声体的乐器,显示了神话内容与传统生活相结合的文化内涵。此外,笙苗竹子的柱条状,类似男性生殖器,置放于有母体象征意义的葫芦形笙斗之上,其繁衍意义极浓。{30}
虽然许慎《说文解字》中已提及笙与生的关系,以为笙属于正月之音,万物开始生长,正是笙的本意;但在许慎的文献中,造笙的并不是女娲。而将女娲、笙与生三个概念相相连结,首见于三国魏人张揖《广雅》中引《世本》“女娲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五代马缟在《中华古今注》中,更强调“笙”与“生”的关系。其中问曰:“上古音乐未和,而独制笙簧,其义云何?”答曰:“女娲,伏羲妹,蛇身人首,断鳌足而立四极,欲人之生而制其乐,以为发生之象。其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二簧也。”{31}这些文献,将女娲造笙簧的诠释与其乐器字音产生连结,将女娲造笙簧中的笙簧解释为笙这种乐器,并以“笙”与“生”二字谐音,取向人类繁衍与大地滋生。我国陕北与黄土高原等地,长期流行在洞房中张贴代表生殖繁衍的抓髻娃娃,有一种造型就是抓髻娃娃坐在一个笙形的凳子上,{32}正表现笙这种乐器的民俗意义。
结 语
透过以上的例子可见,神话本身是文化的部分,是族群集体记忆的折射,透过神话在历史发展中的追寻与剖析,我们看到人们在不同时间中,赋予神话象征及隐喻,并试图建构与巩固它与族群之间的关系。女娲造笙簧这则神话在东周的开端,揭露了乐器可能的来源地域与族群,这些族群,至今甚至仍然保存有吹奏笙这种乐器的音乐传统。随着女娲被神圣化及形成配偶神,乐器的象征意义于焉而生,并被加以巩固确立。时代长流中乐器神圣性、古老性以及繁衍意义的层叠覆盖,形成今日中国人[中对于笙这件乐器的复杂情感与隐喻内涵。神话象征的形成过程,在古典文献及考古挖掘中都可寻得证据,甚至延续并渗透至今日的民俗文化中。透过对于音乐神话历史脉络的研究,从而建构远古音乐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正是上例所做的尝试,而这也许可以成为今日先秦音乐史中,一个继续深入探究的课题。
①黄翔鹏《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音乐史论之一》,《传统是一条河流》,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页。
②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研究生报考指南》,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51页。
③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④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⑤秦序《中国音乐通史简明教程》,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1年版。
⑥李纯一《先秦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
⑦秦序《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的重大收获——简评〈先秦音乐史〉》,《音乐研究》1996年第2期,第101—102页。
⑧中国知网,2011年12月5日查询。
⑨李方元《关于“重写音乐史”的几点思考——历史与教育双重视角的审视》,《天籁》2010年第4期,第5页。
{10}毛继增《中国音乐史应当是一部多民族的音乐历史》,《人民音乐》1994年第5期,第18—19页。
{11}秦序《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1—19页。
{12}郑祖襄《十年一回首——漫话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现状》,《音乐研究》2008年第6期。
{13}王安潮《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领域的新拓展看其发展方向和动因》,《镇江高专学报》2011年第24/2期,第103—111页。
{14}{15}同④,第5页。
{16}王子初《略论中国音乐史的改写》,《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第19页。
{17}〔美〕菲尔·柯西诺(Phil Cousineau)(主编)《英雄的旅程》(The Hero’s Journey: Joseph Campbell on his life and work),台北县新店市:立绪文化2001年版,第79页。
{18}邹明华《古史传说与华夏共同体的文化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153页。
{19}同{18},第156页。
{20}笙簧,有认为是笙这件乐器,也有认为是笙管中的簧片。本论文采用中国神话研究者袁珂的观点,将笙簧与笙这件乐器画上等号。见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0页;另可参见王少华《女娲作笙簧的神话意蕴》,《音乐艺术》2002年第4期,第86—91页。
{21}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一》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23,1982年版,第59—65页。
{22}{2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24}范佳琪《论女娲形象的嬗变:以文献学为考察中心》,东华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7年,第20页。
{25}同{24},第27页。
{26}同{24},第19页。
{27}[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王少华《女娲作笙簧的神话意蕴》,《音乐艺术》2002年第4期,第91页。
{28}同{17},第97—98页。
{29}刘青《汉字的民族文化透视》,《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4期,第89页。
{30}李建《“女娲作笙簧”神话的文化解读》,《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0/1期,第107页。
{31}[五代]马缟撰,李成甲校点《中华古今注》,沈阳:辽宁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32}靳之林《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繁衍之神——抓髻娃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19页;靳之林《中国民间剪纸与民族本原文化》,《中国美术馆》2005年第5期,第80页。
吕钰秀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 荣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