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验摘要
在云、贵、川、渝等西南地区,许多贫困中小学生得到了“五彩石”项目的长期关注和支持。此项目起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心理援助行动,由四川大学肖旭教授发起。行动旨在将大学生志愿者与中小学生建立“一对一”的联系,用批改作文的形式,帮助受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开阔眼界,并及时发现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此后,“五彩石”活动推广到重庆大学等高校。2013年底,重庆大学联合四川大学共同启动“五彩石”行动,结对交流活动也不再局限于灾区中小学,广泛涉及云、贵、川、渝农民工子弟学校及少数民族地区学校。
发轫于四川大学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灾后重建阶段,四川大学肖旭教授发起并组织了468名学生志愿者的“五彩石”团队,引导他们与来自极重灾区9所学校的610名中小学生结对,进行“五彩石”活动。肖旭指出:“五彩石志愿活动试图把心理调节、知识和素养教育、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系统,突出心理调节。”活动最初是通过大学生与灾区中小学生进行作文与书信交流,帮助他们走出灾害带来的心理阴影。这9所学校包括北川中学、九龙学校、绵竹孝德学校、绵竹新市学校、绵竹天河学校、什邡红白学校、青川木鱼中学、绵竹汉旺学校、棠湖中学。后来,活动进一步拓展,深入灾区学校、板房区、学生家庭,开展各种心理和文化重建活动,并请灾区学生、老师来参观,开展各种联谊活动。
2013年“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师生继续开展了新一轮“五彩石”活动。活动得到了灾区中小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及大学生志愿者的普遍认同。心理调节效果显著,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受助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重庆大学加盟发力
2013年10月,重庆大学“五彩石”志愿服务项目开始启动。首批参与的大学生志愿者有200多名。活动通过志愿者与中小学生建立起“一对一”的联系,以志愿者定期批改中小学生作文的形式,帮助中小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同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因家庭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潜在心理问题。2014年4月,重庆大学与四川大学联合举行的第二期“五彩石”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该项目以四川大学《“五彩石”活动实务》为工具书,肖旭作为总督导,以西南少、边、穷地区学校学生为服务对象,进一步创新了活动形式和方法。项目共累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3983人,结对帮扶云、贵、川、渝地区20所中小学学生3876人,批改作文近2.5万篇。
批改作文,看似简单,其实很费心思。除了要认真修改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外,志愿者们还要根据作文内容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并仔细做出评语,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或开导他们走出负面的情绪。通过书信交流,不仅让受助中小学生多了写作机会,而且让他们慢慢敞开心扉,还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健康心理。彭水县郁山镇的一名学生在给志愿者的信中这样写到:“我是‘五彩石’项目的一名对接学生。重庆大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利用‘五彩石’这个项目帮我们批改作文,他们的态度很真诚很和善,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感谢‘五彩石’项目给我这个机会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我以后也要像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样去做公益,去做有意义的事。”
此外,志愿者还会亲自到这些学校去和接受帮助的孩子们面对面交流,一起做游戏,捐赠“五彩石”项目筹集的物资,进一步贴近孩子们。前往结对中小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8次,心理调适活动8次;累计捐赠电子词典3000台,以及部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多媒体设备,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图书6000册;帮助重庆市彭水县高谷中学成功申请索尼梦想教室项目1.5万元多媒体设备支持。
该项目实施期间,不仅得到了结对学校师生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广泛认可,而且还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支持和鼓励。2015年1月,重庆大学“五彩石”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获民政部“关于2015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立项,资助金额为100万元,列全国第一。这也是重庆大学“五彩石”志愿服务项目连续第二年获批立项。
在云、贵、川、渝等西南地区,许多贫困中小学生得到了“五彩石”项目的长期关注和支持。此项目起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心理援助行动,由四川大学肖旭教授发起。行动旨在将大学生志愿者与中小学生建立“一对一”的联系,用批改作文的形式,帮助受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开阔眼界,并及时发现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此后,“五彩石”活动推广到重庆大学等高校。2013年底,重庆大学联合四川大学共同启动“五彩石”行动,结对交流活动也不再局限于灾区中小学,广泛涉及云、贵、川、渝农民工子弟学校及少数民族地区学校。
发轫于四川大学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灾后重建阶段,四川大学肖旭教授发起并组织了468名学生志愿者的“五彩石”团队,引导他们与来自极重灾区9所学校的610名中小学生结对,进行“五彩石”活动。肖旭指出:“五彩石志愿活动试图把心理调节、知识和素养教育、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系统,突出心理调节。”活动最初是通过大学生与灾区中小学生进行作文与书信交流,帮助他们走出灾害带来的心理阴影。这9所学校包括北川中学、九龙学校、绵竹孝德学校、绵竹新市学校、绵竹天河学校、什邡红白学校、青川木鱼中学、绵竹汉旺学校、棠湖中学。后来,活动进一步拓展,深入灾区学校、板房区、学生家庭,开展各种心理和文化重建活动,并请灾区学生、老师来参观,开展各种联谊活动。
2013年“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师生继续开展了新一轮“五彩石”活动。活动得到了灾区中小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及大学生志愿者的普遍认同。心理调节效果显著,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受助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重庆大学加盟发力
2013年10月,重庆大学“五彩石”志愿服务项目开始启动。首批参与的大学生志愿者有200多名。活动通过志愿者与中小学生建立起“一对一”的联系,以志愿者定期批改中小学生作文的形式,帮助中小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同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因家庭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潜在心理问题。2014年4月,重庆大学与四川大学联合举行的第二期“五彩石”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该项目以四川大学《“五彩石”活动实务》为工具书,肖旭作为总督导,以西南少、边、穷地区学校学生为服务对象,进一步创新了活动形式和方法。项目共累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3983人,结对帮扶云、贵、川、渝地区20所中小学学生3876人,批改作文近2.5万篇。
批改作文,看似简单,其实很费心思。除了要认真修改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外,志愿者们还要根据作文内容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并仔细做出评语,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或开导他们走出负面的情绪。通过书信交流,不仅让受助中小学生多了写作机会,而且让他们慢慢敞开心扉,还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健康心理。彭水县郁山镇的一名学生在给志愿者的信中这样写到:“我是‘五彩石’项目的一名对接学生。重庆大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利用‘五彩石’这个项目帮我们批改作文,他们的态度很真诚很和善,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感谢‘五彩石’项目给我这个机会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我以后也要像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样去做公益,去做有意义的事。”
此外,志愿者还会亲自到这些学校去和接受帮助的孩子们面对面交流,一起做游戏,捐赠“五彩石”项目筹集的物资,进一步贴近孩子们。前往结对中小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8次,心理调适活动8次;累计捐赠电子词典3000台,以及部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多媒体设备,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图书6000册;帮助重庆市彭水县高谷中学成功申请索尼梦想教室项目1.5万元多媒体设备支持。
该项目实施期间,不仅得到了结对学校师生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广泛认可,而且还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支持和鼓励。2015年1月,重庆大学“五彩石”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获民政部“关于2015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立项,资助金额为100万元,列全国第一。这也是重庆大学“五彩石”志愿服务项目连续第二年获批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