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转变,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特別是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和其他专业学生的管理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学生管理的因素,对学生的管理模式做了一定的探究。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学生管理
学生工作的管理模式,是指在一定条件、一定的思维观念的指导下,在学生工作管理方面形成的一定的机构设置和工作方式方法。要想探究适合当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管理的模式,首先需要研究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工作管理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管理现状
1.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
教育事业高速发展,实现了由精英教学向大众化教学的转化,但也面临着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这在高职院校表现得尤其明显。高职学生虽思想活跃,动手能力比较强,但有些学生由于原来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目标性不强,不少学生生活行为不文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组织纪律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缺少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与人合作共事。
物流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其学科特点要求在教学中应注重实训教学以提高物流专业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其学科的实践性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具备熟练的实践能力。这两个要求不仅是对教师质量的要求,同时为保证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既要教学,又要兼职做辅导员,造成精力分散,所有这些都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2.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方法、手段滞后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将成为本世纪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中央到地方以及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已把物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现代物流理念、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模式引入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经营和管理之中。但是我国的物流教育仍十分滞后,造成了现代物流综合性人才、企业尤其是流通企业改造传统物流与加强物流管理、城市规划物流系统运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技术操作等现代物流人才严重匮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的方法上还没有实现从中专校到高校的转变。管理观念陈旧,主张管严、管死,采取“堵”“压”为主的硬性管理方式,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因而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形成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3.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
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事务非常多,管理人员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但是他们在学校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扶持和培养,内心容易失衡。很多人不愿意在此岗位上工作,有些通过各种途径转到教学岗位,还有部分干两三年便跳槽。学生管理人员虽然事务繁杂、任务重,待遇却相对较低,付出与回报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影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管理的因素
1.管理理念落后
传统的高职学生管理理念认为:高职学生生源主要是高考成绩相对较差的高中毕业生、对口招来的中职毕业生、自主招生方式招来的符合招生条件的社会人员以及初中毕业的学生,学生素质层次多样,他们普遍具有自律意识较差、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缺乏学习动力、并伴有自卑感等问题。事实上,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今学生己经具有了基本的独立思维认知能力、善变且多样的价值观念。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上没有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没有重视学生己经具备的基本的组织管理能力,而是千篇一律地由教师管理学生,并且实行统一管理,导致被动性管理、统一性管理的错位。
2.管理角色、管理方式单一
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往往是专职辅导员管理,比较单一,忽略了专业教师的专业引导、专业规划、专业教育的功能,专业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也往往由于过多注重教学和科研活动的落实,而没有被学校启用到学生专业管理上来。专职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任务较重、工作面较广、工作内容较琐碎,再加上管理人员素质有差异和时间精力的限制,学生管理工作很难做到精细甚至落实。
3.管理内容、管理重点模糊
物流管理专业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应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然而,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主体是专职辅导员,他们往往由于受专业的限制和工作性质的不同,仅仅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纪律管理,不能与专业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甚至完全没有联系,很难形成专业教育与学生管理的合力。
三、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
目前,社会经济快速地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文化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面对当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模式
1.明确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目标
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模式,首先要明确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目标,以及如何进行这些目标的实现目前,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管理目标的明确,要建立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基础上,逐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效地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自身的约束力,以及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在教学中和对学生的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更新管理理念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因此,学校的管理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理念应该贯彻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这样才可以引导学生的参与欲望而对于存在心理和技术差距的学生,教师需要多给予关心和引导,克服他们的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让他们能体会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和鼓励,这样才能够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3.提升学生素质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既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又重视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挖掘创造潜能,因此在根本上还是要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综合素质。把综合素质教育作为高职物流教育的目标追求,用综合素质教育取代传统的职业教育观,把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有机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郑全军,肖友荣.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 镇江高专学报,2014(4).
[2] 关颖,仲伟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广西轻工业,2010(9).
[3] 王玲芝. 试析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J].职业教育, 2016(5).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学生管理
学生工作的管理模式,是指在一定条件、一定的思维观念的指导下,在学生工作管理方面形成的一定的机构设置和工作方式方法。要想探究适合当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管理的模式,首先需要研究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工作管理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管理现状
1.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
教育事业高速发展,实现了由精英教学向大众化教学的转化,但也面临着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这在高职院校表现得尤其明显。高职学生虽思想活跃,动手能力比较强,但有些学生由于原来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目标性不强,不少学生生活行为不文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组织纪律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缺少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与人合作共事。
物流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其学科特点要求在教学中应注重实训教学以提高物流专业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其学科的实践性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具备熟练的实践能力。这两个要求不仅是对教师质量的要求,同时为保证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既要教学,又要兼职做辅导员,造成精力分散,所有这些都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2.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方法、手段滞后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将成为本世纪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中央到地方以及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已把物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现代物流理念、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模式引入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经营和管理之中。但是我国的物流教育仍十分滞后,造成了现代物流综合性人才、企业尤其是流通企业改造传统物流与加强物流管理、城市规划物流系统运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技术操作等现代物流人才严重匮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的方法上还没有实现从中专校到高校的转变。管理观念陈旧,主张管严、管死,采取“堵”“压”为主的硬性管理方式,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因而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形成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3.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
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事务非常多,管理人员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但是他们在学校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扶持和培养,内心容易失衡。很多人不愿意在此岗位上工作,有些通过各种途径转到教学岗位,还有部分干两三年便跳槽。学生管理人员虽然事务繁杂、任务重,待遇却相对较低,付出与回报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影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管理的因素
1.管理理念落后
传统的高职学生管理理念认为:高职学生生源主要是高考成绩相对较差的高中毕业生、对口招来的中职毕业生、自主招生方式招来的符合招生条件的社会人员以及初中毕业的学生,学生素质层次多样,他们普遍具有自律意识较差、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缺乏学习动力、并伴有自卑感等问题。事实上,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今学生己经具有了基本的独立思维认知能力、善变且多样的价值观念。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上没有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没有重视学生己经具备的基本的组织管理能力,而是千篇一律地由教师管理学生,并且实行统一管理,导致被动性管理、统一性管理的错位。
2.管理角色、管理方式单一
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往往是专职辅导员管理,比较单一,忽略了专业教师的专业引导、专业规划、专业教育的功能,专业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也往往由于过多注重教学和科研活动的落实,而没有被学校启用到学生专业管理上来。专职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任务较重、工作面较广、工作内容较琐碎,再加上管理人员素质有差异和时间精力的限制,学生管理工作很难做到精细甚至落实。
3.管理内容、管理重点模糊
物流管理专业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应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然而,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主体是专职辅导员,他们往往由于受专业的限制和工作性质的不同,仅仅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纪律管理,不能与专业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甚至完全没有联系,很难形成专业教育与学生管理的合力。
三、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
目前,社会经济快速地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文化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面对当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模式
1.明确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目标
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模式,首先要明确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目标,以及如何进行这些目标的实现目前,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管理目标的明确,要建立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基础上,逐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效地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自身的约束力,以及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在教学中和对学生的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更新管理理念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因此,学校的管理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理念应该贯彻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这样才可以引导学生的参与欲望而对于存在心理和技术差距的学生,教师需要多给予关心和引导,克服他们的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让他们能体会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和鼓励,这样才能够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3.提升学生素质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既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又重视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挖掘创造潜能,因此在根本上还是要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综合素质。把综合素质教育作为高职物流教育的目标追求,用综合素质教育取代传统的职业教育观,把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有机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郑全军,肖友荣.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 镇江高专学报,2014(4).
[2] 关颖,仲伟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广西轻工业,2010(9).
[3] 王玲芝. 试析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J].职业教育, 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