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每一门学科,在教给孩子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后,也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孩子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行为态度,使得孩子拥有一种新的看清世界、适应生活的能力。我们的数学教学要想不沦为机械乏味、烦琐重复的“体力劳动”,学生不变成一个个教师指令下的“操作工”,就必须在引领学生的数学思维上着力。这种需要学生内化形成的数学素养层面的“东西”,也许我们今天无法有效的检测出来,但这决不影响对于学生思维和未来生活的一些静悄悄地“改造”,它可以使孩子们的视角更理性、思考更具逻辑性,或许,更富有辩证意味。
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内在数学思维脉络的梳理和提升,让数学思维方式的改变触手可及。主要尝试过这样一些做法:
1 从无序到有序
数学教学要把看似杂乱无章的各种方法条理化的分析,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又可以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有序、全面,从个别思维发展为系统思维,养成用联系的、辨证的眼光观察、思考事物的习惯。如教学《10的分与合》时,教师创设情境:妈妈将10块糖分给哥哥和弟弟,她可能会怎么分?为什么?学生思考后交流:①哥哥5块,弟弟5块,因为这样分最公平。②哥哥4块,弟弟6块,因为哥哥大一些,要让着弟弟。③哥哥7块,弟弟3块,因为弟弟不怎么喜欢吃糖。④哥哥8块,弟弟2块……
很多教师可能到此就结束教学了,其实教师可在此处作一思维方式的提升: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这样多的方法,那么,在这些方法中,哥哥最少得几块?最多得几块?
生:最少1块,最多9块。
师:那么你能有条理地把上面的方法写下来吗?
教师出示空表,学生填写,得到:
或者
师:你又能看出什么呢?生:哥哥吃的越多,弟弟吃的越少。
2 从有限到无限
小学数学知识常常是不完全归纳的,需要借助于直觉、猜想,但这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松对学生思维严密性的培养。让学生从有限的事物中看到无限的规律,可以更好的发展一个人思维的深刻性,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观察事物具有思维深度。如教学倍数和因数,学生写3的所有倍数,一般的教学程序是:先试写3的倍数,发现3的倍数写不完,然后讨论得出:一般只要写出几个3的倍数,再加上省略号(通常是看过书本后的结果)。
平时教学中我总要让学生多问一个为什么,比别人多想一点,想深一点。果然,一个学生高高举起手,说:“老师,我有一个困惑。3的倍数有无限个,我们只写出前面几个,行吗?要不要多写几个?”笔者随即进行了思索:从表面看,这是多写几个与少写几个的问题,是烦琐与简洁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实际是能否用有限的数的排列规律表示出无限的数的问题。
有了这样的思考后,笔者与学生展开了对话:师:你真了不起,能在大家想不到的地方提出问题。师:我们先不讨论要不要多写几个的问题,同学们看:3、6、9、12、15……,后面的数没有写出来,你能看出来吗?生1:我能。是18、21、24、27、30等等。学生一口气报了很长的数。师:能肯定吗?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生1:能。我是这样看的,因为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都多3。
这时候,举手的孩子更多了。生2:我也能。3的倍数可以这样写:3×1、3×2、3×3、3×4、3×5,所以后面就是3×6、3×7、3×8等等。师:也就是说3的倍数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按照这样的规律,后面的数可以确定了吗?生齐:可以。师:那么,我们写出前面几个数,已经能够表示出3的倍数的排列规律,还用再多写吗?生领悟的说:不用了。
3 从部分到整体
实际生活中经常无法直接把握全局,需要我们逐步的探索部分规律,逐渐获得整体性认知。如一位教师教学“认识整万数”,课尾有一个猜数游戏。师给出第一个条件:一个七位数。学生回答不能确定,教师追问:什么可以确定?生:包含的7个数位一定。接着再出示第二个条件:它是个整万数。学生再次回答不能确定,教师再追问:什么可以确定?生:这个数表示多少万。个位、十位、百位以及千位都是0可以确定了。接着出示的是第三个条件:最高位上有6个珠子,其它位上没有珠子。生(肯定地):这个数是6000000。在确定一个数的外延缩小的过程中,不只是简单问能不能确定,而是追问根据条件已经能确定什么,体验变化与不变的辩证结合,既落实了计数单位、数位、位数、数的组成等基础知识的训练,也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同时培养了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思考策略。
4 由片面到全面
教师应当认识到数学方法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不过各种算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辨析,而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帮助学生认识每种方法的各自价值有助于学生的科学思维。
如一位教师教学《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计算:÷,学生尝试后主要得出四种解法:①=0.525,=0.875,0.525÷0.875=0.6=;②21÷7=3,40÷8=5,3÷5=;③原题=(×40)÷(×40)=21÷35=;④原题=(×)÷(×)=×=。
师:同学们想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①是把分数化成小数来算;②是直接相除;③、④用了商不变的性质。对上面的方法,你们有什么看法?生1:第1种方法只能用于那些分数能化成小数的题目,像÷这样的题目就不好算。生2:第2种方法好像不正确,它的结果碰巧对了。生3:刚才老师提到第3种、第4种都是用商不变的性质来算,我发现不一定要把被除数、除数都转化成整数,把除数转化为1就很方便。生4:(很兴奋的接着说)只要将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就行了。比如:÷,就等于×,(×)÷(×)=×÷1,除以1可以省略。(这时候没有学生关注生2的说法,教师作了适度的提示:第2种方法也是正确的,只不过它只适用分子、分母各自正好能整除的情况。)……
此时,教师又进一步突出了如何合理计算(而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算法):师:如果让你计算,你将选择哪一种方法?生1:我当然选择第4种方法,因为它最简便。生2:我一般情况下会选择第4种方法,但如果题目中数字允许,我也会选择化成小数或直接相除的方法。师出示:选择自己喜爱的算法计算。①÷; ②÷;③÷(①只能用一般方法;②可以用直接相除法;③可以化小数计算)
5 从常规到特殊
数学教学常常着力于常规的思考方法,而学生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错误地把常规方法当作必须的、唯一的方法。这会导致学生的错误认识。如笔者在教学圆的面积时,一般教师会出这样的练习题:如果正方形面积是16平方厘米,那么圆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学生会根据正方形的面积算出半径(即半径),再算出圆面积。然而我在教学中会出这样的变换题:如果正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那么圆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师:遇到了什么困难?生:无法算出半径是多少。师(把正方形公式和圆面积公式板书在一起比较):一定需要求出圆的半径吗?生(恍然大悟):正方形面积就是圆半径的平方,圆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倍。所以直接用3.14×15=47.1(平方厘米)。常规题中学生可以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先算出正方形的边长,也就是圆的半径,这样,问题就回到了常规的路径上来,要求圆面积,先算圆半径。而变换题中数字由“16”改为“15”,这样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无法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即圆的半径),形成思维障碍,促使学生深入探索新的解题策略。学生通过探索可以知道,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圆半径的平方,而圆的面积可以由∏乘r2得到。这些经历可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根据圆半径求圆的面积只是解题途径之一,避免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形成机械的理解。
总之,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数学教学必须坚持把学生思维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用以改造我们的思维方式,从而通过数学学会思维。
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内在数学思维脉络的梳理和提升,让数学思维方式的改变触手可及。主要尝试过这样一些做法:
1 从无序到有序
数学教学要把看似杂乱无章的各种方法条理化的分析,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又可以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有序、全面,从个别思维发展为系统思维,养成用联系的、辨证的眼光观察、思考事物的习惯。如教学《10的分与合》时,教师创设情境:妈妈将10块糖分给哥哥和弟弟,她可能会怎么分?为什么?学生思考后交流:①哥哥5块,弟弟5块,因为这样分最公平。②哥哥4块,弟弟6块,因为哥哥大一些,要让着弟弟。③哥哥7块,弟弟3块,因为弟弟不怎么喜欢吃糖。④哥哥8块,弟弟2块……
很多教师可能到此就结束教学了,其实教师可在此处作一思维方式的提升: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这样多的方法,那么,在这些方法中,哥哥最少得几块?最多得几块?
生:最少1块,最多9块。
师:那么你能有条理地把上面的方法写下来吗?
教师出示空表,学生填写,得到:
或者
师:你又能看出什么呢?生:哥哥吃的越多,弟弟吃的越少。
2 从有限到无限
小学数学知识常常是不完全归纳的,需要借助于直觉、猜想,但这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松对学生思维严密性的培养。让学生从有限的事物中看到无限的规律,可以更好的发展一个人思维的深刻性,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观察事物具有思维深度。如教学倍数和因数,学生写3的所有倍数,一般的教学程序是:先试写3的倍数,发现3的倍数写不完,然后讨论得出:一般只要写出几个3的倍数,再加上省略号(通常是看过书本后的结果)。
平时教学中我总要让学生多问一个为什么,比别人多想一点,想深一点。果然,一个学生高高举起手,说:“老师,我有一个困惑。3的倍数有无限个,我们只写出前面几个,行吗?要不要多写几个?”笔者随即进行了思索:从表面看,这是多写几个与少写几个的问题,是烦琐与简洁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实际是能否用有限的数的排列规律表示出无限的数的问题。
有了这样的思考后,笔者与学生展开了对话:师:你真了不起,能在大家想不到的地方提出问题。师:我们先不讨论要不要多写几个的问题,同学们看:3、6、9、12、15……,后面的数没有写出来,你能看出来吗?生1:我能。是18、21、24、27、30等等。学生一口气报了很长的数。师:能肯定吗?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生1:能。我是这样看的,因为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都多3。
这时候,举手的孩子更多了。生2:我也能。3的倍数可以这样写:3×1、3×2、3×3、3×4、3×5,所以后面就是3×6、3×7、3×8等等。师:也就是说3的倍数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按照这样的规律,后面的数可以确定了吗?生齐:可以。师:那么,我们写出前面几个数,已经能够表示出3的倍数的排列规律,还用再多写吗?生领悟的说:不用了。
3 从部分到整体
实际生活中经常无法直接把握全局,需要我们逐步的探索部分规律,逐渐获得整体性认知。如一位教师教学“认识整万数”,课尾有一个猜数游戏。师给出第一个条件:一个七位数。学生回答不能确定,教师追问:什么可以确定?生:包含的7个数位一定。接着再出示第二个条件:它是个整万数。学生再次回答不能确定,教师再追问:什么可以确定?生:这个数表示多少万。个位、十位、百位以及千位都是0可以确定了。接着出示的是第三个条件:最高位上有6个珠子,其它位上没有珠子。生(肯定地):这个数是6000000。在确定一个数的外延缩小的过程中,不只是简单问能不能确定,而是追问根据条件已经能确定什么,体验变化与不变的辩证结合,既落实了计数单位、数位、位数、数的组成等基础知识的训练,也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同时培养了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思考策略。
4 由片面到全面
教师应当认识到数学方法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不过各种算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辨析,而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帮助学生认识每种方法的各自价值有助于学生的科学思维。
如一位教师教学《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计算:÷,学生尝试后主要得出四种解法:①=0.525,=0.875,0.525÷0.875=0.6=;②21÷7=3,40÷8=5,3÷5=;③原题=(×40)÷(×40)=21÷35=;④原题=(×)÷(×)=×=。
师:同学们想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①是把分数化成小数来算;②是直接相除;③、④用了商不变的性质。对上面的方法,你们有什么看法?生1:第1种方法只能用于那些分数能化成小数的题目,像÷这样的题目就不好算。生2:第2种方法好像不正确,它的结果碰巧对了。生3:刚才老师提到第3种、第4种都是用商不变的性质来算,我发现不一定要把被除数、除数都转化成整数,把除数转化为1就很方便。生4:(很兴奋的接着说)只要将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就行了。比如:÷,就等于×,(×)÷(×)=×÷1,除以1可以省略。(这时候没有学生关注生2的说法,教师作了适度的提示:第2种方法也是正确的,只不过它只适用分子、分母各自正好能整除的情况。)……
此时,教师又进一步突出了如何合理计算(而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算法):师:如果让你计算,你将选择哪一种方法?生1:我当然选择第4种方法,因为它最简便。生2:我一般情况下会选择第4种方法,但如果题目中数字允许,我也会选择化成小数或直接相除的方法。师出示:选择自己喜爱的算法计算。①÷; ②÷;③÷(①只能用一般方法;②可以用直接相除法;③可以化小数计算)
5 从常规到特殊
数学教学常常着力于常规的思考方法,而学生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错误地把常规方法当作必须的、唯一的方法。这会导致学生的错误认识。如笔者在教学圆的面积时,一般教师会出这样的练习题:如果正方形面积是16平方厘米,那么圆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学生会根据正方形的面积算出半径(即半径),再算出圆面积。然而我在教学中会出这样的变换题:如果正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那么圆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师:遇到了什么困难?生:无法算出半径是多少。师(把正方形公式和圆面积公式板书在一起比较):一定需要求出圆的半径吗?生(恍然大悟):正方形面积就是圆半径的平方,圆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倍。所以直接用3.14×15=47.1(平方厘米)。常规题中学生可以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先算出正方形的边长,也就是圆的半径,这样,问题就回到了常规的路径上来,要求圆面积,先算圆半径。而变换题中数字由“16”改为“15”,这样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无法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即圆的半径),形成思维障碍,促使学生深入探索新的解题策略。学生通过探索可以知道,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圆半径的平方,而圆的面积可以由∏乘r2得到。这些经历可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根据圆半径求圆的面积只是解题途径之一,避免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形成机械的理解。
总之,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数学教学必须坚持把学生思维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用以改造我们的思维方式,从而通过数学学会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