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的语言表达与设计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的导言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何在一节课开始的短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导言是十分重要的。教材内容不同,导言所选择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1.可以从日常比较常见但又不太引起注意的现象谈起,引出课题。如在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可设计如下导言:许多同学都以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动物进行呼吸作用。事实上,植物也要进行呼吸作用,我们新买回的苹果香甜可口,放久了则味道大不如新买的,原因就是苹果的组织细胞内部进行呼吸,把一部分糖分解了。萝卜等蔬菜也有如此现象。这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不仅存在,并且是不可缺少的。
  2.可以从一些鲜为人知的趣闻谈起,引出新课。如在学习爬行纲的“蜥蜴”时,首先讲述一则趣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斗激烈的时候,一架美国作战飞机被迫降落在印度尼西亚管辖的科摩多岛上的丛林地带,当飞行员惊魂初定以后,环顾四周惊讶地发现一种体长3至4米的巨大蜥蜴,在丛林间迅猛地抓住鹿和野猪把它们吞掉。当时,飞行员不知道这就是一种巨大的蜥蜴,还以为是“活龙”出现了,故而称其为“科摩多龙”,从此“科摩多龙”之称不胫而走,扬名于世界科学界。
  3.还可以由成语典故开始。如学习“河蚌”时,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谈起;学习“食物链”时,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谈起。
  二、内容教学要选用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语言和方式
  在一节课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怎样传授知识,选择的方式不同,则效果大不一样。在传授新知识时,可以选择适当的比喻、生动形象的描述,还可以采用对比、归纳、列表图示,也可以开展谈话和讨论。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语言的设计都尤其重要。如在学习软体动物“乌贼”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时,如果只是一般化地讲述,不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设计成下面的一段语言来描述: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生活着许多软体动物,其中有一种叫“乌贼”。由于需要在水中游泳,沉重的贝壳成了累赘,因此,在进化过程中,原有的贝壳逐渐退化,最后被完全包在外套膜里成为柔软身体的支柱。乌贼为什么会有如此不雅的称号呢?你看它,瞪着一对大大的、光溜溜的贼眼,用腕足捕捉食物送入口中。当它不太饿时,它还可以利用腕足爬行运动,悠闲得像个绅士在海底散步。不仅如此,乌贼还是玩弄迷彩的能手,变色之快,配景之巧,就像魔术师一样,实在令人惊叹不已。它的表皮中有各种色素细胞,可闪耀不同的颜色,使体色变得与海底周围环境色彩相仿,使敌害不易发现。如若变色不能迷惑敌害,便施放墨汁,形似乌贼悬浮在水中,使敌害在一团黑幕中什么也看不见,自己便用漏斗喷水推动身体,以每秒15米的速度逃之夭夭,速度之快,令鲸鲨也自叹不如。听完这段绘声绘色的描述,学生对乌贼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印象将会十分深刻。
  三、巩固练习要有新意
  课堂巩固练习既可以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巩固课堂知识。所以,课堂练习的语言和题目设计要合理、科学,更要独特、新颖。例如,在学习环节动物门的“蚯蚓”时,首先学习有关内容,然后进行观察实验——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运动及对刺激的反应。可采用如下形式进行:把蚯蚓分成两组,一组在观察过程中按课本要求随时用浸过水的棉球轻触蚯蚓体表;另一组用作对照直接观察。在观察结束后,可设计如下课堂练习题来讨论:“我们在观察过程中,不断用浸水棉球轻触的一组蚯蚓都正常,作为对照的一组蚯蚓中有一些死掉了,是饿死了、受伤了,还是其他原因?”同学们联系刚学过的知识,知道蚯蚓依靠湿润的体表粘液进行呼吸,个别蚯蚓的死亡,是因为体壁干燥无法呼吸而致。这样通过实验、观察、讨论了解蚯蚓的呼吸生理比直接提问印象深刻、记忆牢靠。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就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潜能 教学反思 效率  引言:  由于初中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心理发育不很健全,而初中数学比较抽象,要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还不尽如人意,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笔者拟就如何提高初中数
期刊
语文课上,每一篇新课文呈现在学生们面前的时候,学生们总有很大的好奇心等待老师的讲解,而教师也往往能够讲得饶有趣味。但是,一到了复习阶段,很多老师就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刚刚教过的东西有些腻,而学生也显得不感兴趣了,不爱去巩固,似乎他们都会了,而一检查,好多东西又答得似是而非!复习没意思,这种情绪无形当中成了复习中重要的阻力。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在教和学中,无疑主体是学生,教师却起着主导作用,学生
期刊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常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训练,以致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  首先,注重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
期刊
数学这门学科是在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也应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好的问题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有机的结合和充分的发挥,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获取新知识,排除学生心理压力,减轻学习负担,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问题设计如同纽带,承旧启新;如同路标,正确地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因此,有效问题的设计
期刊
一提及作文,便会有许多同事和学生面露难色、叫苦不迭。  何以如此?或许,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出一个相似的理由:作文太难!  而我很想告诉他们,作文很简单,很寻常,就如裁衣。  裁衣,须先选料。琳琅满目的布料,你必须选择其中的一种。否则,布料再多,也不会有多少意义可言,充其量只能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并且,这材料是人家的,却不是你的。  作文,何尝不是如此?尽管生活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然而,
期刊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大多皆乐于学习数理化课程而忽视了其他辅助课程,尤其对地理课表现得很突出。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中学地理教师怎样才能巩固我们这块教学阵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呢?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才能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才能让他们认识到地理有趣、有用、值得学!  下面就自己十五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精心设计引言  上
期刊
人的喜怒哀乐是情感反映,处于发育期、多动期的学生对学科的兴趣选择,对老师的喜、恶、畏、敬,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小学数学本来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再缺乏情感,就会使学生产生应付心理或厌学情绪,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尤为重要。情感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动情为先导,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从而感化他们的心灵,感染他们乐学向上以及健康的行为品德。  一、敬业奉献,热爱学生,
期刊
说起阅读,很多教师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在我们平时教学中也总认为阅读是语文的事。殊不知,数学学习同样离不开阅读,阅读对于学生课前预习新知识、解决问题、课后复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中阅读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景:在老师讲解应用题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轻松自如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解答,而让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时,很多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追其原因,是
期刊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并且教师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从简单到复杂,从课中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教师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知识
期刊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讲究方法、讲究效率。学习是手脑并用、身心共济的复杂的活动,当然更要讲究方法和效率。古人说过这样的话:“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都强调了使用正确方法的重要意义。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结合我县近年来推广的“三环节教学”模式及自身浅显的认识,我认为应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