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新课改的推进中,班级文化建设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本文从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对任课教师辅助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班级文化的研究添砖加瓦。在新课改背景下,只要任课教师能够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辅助班主任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就一定能够做好管家的参谋,让班级文化建设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任课教师 班级 文化建设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任何文化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并且又通过具体物质展现出来,离开一定的物质文化,一切文化都无从谈起,所以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中坚实的物质条件是基础。
众所周知,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以班级为主,而教室是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室成为班级主要的物质环境。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班集体中度过。因此,我向班主任建议:教室的布置要从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用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代替名人名言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生的作品应该定时地加以更新和调换,以保持醒目。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一)确立原则:班主任在学期初根据班级的现状,对班级的期望从班级卫生,纪律,学生行为规范等方面作出规定,并在开学初向每位班级成员进行解说。
(二)集思广益:如果班级只采用这种由班主任个人制定的班规都可能存在背离学生实际从而造成班规形同虚设,不利于课堂的组织和管理的不良现象故而班主任应该进一步与学生沟通,充分地征求班上学生的意见。班主任可以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再由每组指定的学生将这些讨论成果进行汇总,由全班学生以投票的方式决定实施与否。通过广泛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和看法能唤醒他们的主人翁的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为他们将来参与社会事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制定实施:最后由班主任将这些表决后的意见整理分类,以书面的形式张贴在班级中,供学生时刻自我督促。当然班规的执行除了依靠学生的自觉外也需要部分学生充当监督者的角色。这里提到的部分学生不应该是固定的群体,日本教育家片冈德雄指出:“把成长和学习作为最大目标的班级组织管理的第一种方式,是让班级的全体学生,在自己的集體中各自获得一个适当的分工,分担一个角色。也就是说,让他处在一个‘能发挥作用’的位置上”,换句话说学生轮流值日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管理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工作过程中,一些原本没有参与过班级管理的同学能体验到管理者的酸甜苦辣,因而更能尊重别人的劳动,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了学生性格的发展和完善。再者,轮流值日还可以为班级增添新的活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优秀才干,使班级活动的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化,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自豪感。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相对于班级物质文化和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每个班级的成员不同,每个成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也不同,所以每个班级的精神文化也各不相同。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和班主任大致从如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确立共同的价值取向:作为一个班级,要想有凝聚力,就必需要有一个它是班级学生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级精神的核心,需要学生高度的凝聚力。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课堂的组织和管理越来越需要确定以社会主义荣誉观为基础的正确价值取向。
(二)营造正确的班级舆论:马卡连科认为“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受到的教育因素”。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学生行为趋于多元化再加上高中时期的学生其自身的心理特征也极具可塑性,在这个阶段中班主任有必要从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挖掘班级里的典型,树立良好的榜样。除了要求班干部在平时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中要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外对于好人好事要及时表扬对于违反班规者也要适度的批评教育,以理服人。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舆论的作用,可以采用口头或物质性等多种方式进行强调。
(三)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关系,是在一定群体中,在人们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而又持久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合作。(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班级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师生关系如果比较融洽,班级就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反之,人际关系紧张,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能够做到与学生多沟通。教师只有多了解学生,多为学生考虑才能更好的把握学生成长的方向,才能更及时正确的引导学生走向美好的未来。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能够做到一视同仁。于是,在数学课上,我对每个学生都给予同样的关心和重视,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和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教师的管理给予认同,对于教师的决策由衷信服。(2)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班级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最重要的关系,因为他们之间相处时间最长。在同一个班级中学习,矛盾和冲突的产生在所难免,良好的生生关系也要求学生能够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同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问题。它能帮助学生找到集体归属感,更有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任课教师 班级 文化建设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任何文化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并且又通过具体物质展现出来,离开一定的物质文化,一切文化都无从谈起,所以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中坚实的物质条件是基础。
众所周知,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以班级为主,而教室是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室成为班级主要的物质环境。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班集体中度过。因此,我向班主任建议:教室的布置要从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用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代替名人名言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生的作品应该定时地加以更新和调换,以保持醒目。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一)确立原则:班主任在学期初根据班级的现状,对班级的期望从班级卫生,纪律,学生行为规范等方面作出规定,并在开学初向每位班级成员进行解说。
(二)集思广益:如果班级只采用这种由班主任个人制定的班规都可能存在背离学生实际从而造成班规形同虚设,不利于课堂的组织和管理的不良现象故而班主任应该进一步与学生沟通,充分地征求班上学生的意见。班主任可以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再由每组指定的学生将这些讨论成果进行汇总,由全班学生以投票的方式决定实施与否。通过广泛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和看法能唤醒他们的主人翁的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为他们将来参与社会事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制定实施:最后由班主任将这些表决后的意见整理分类,以书面的形式张贴在班级中,供学生时刻自我督促。当然班规的执行除了依靠学生的自觉外也需要部分学生充当监督者的角色。这里提到的部分学生不应该是固定的群体,日本教育家片冈德雄指出:“把成长和学习作为最大目标的班级组织管理的第一种方式,是让班级的全体学生,在自己的集體中各自获得一个适当的分工,分担一个角色。也就是说,让他处在一个‘能发挥作用’的位置上”,换句话说学生轮流值日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管理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工作过程中,一些原本没有参与过班级管理的同学能体验到管理者的酸甜苦辣,因而更能尊重别人的劳动,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了学生性格的发展和完善。再者,轮流值日还可以为班级增添新的活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优秀才干,使班级活动的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化,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自豪感。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相对于班级物质文化和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每个班级的成员不同,每个成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也不同,所以每个班级的精神文化也各不相同。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和班主任大致从如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确立共同的价值取向:作为一个班级,要想有凝聚力,就必需要有一个它是班级学生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级精神的核心,需要学生高度的凝聚力。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课堂的组织和管理越来越需要确定以社会主义荣誉观为基础的正确价值取向。
(二)营造正确的班级舆论:马卡连科认为“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受到的教育因素”。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学生行为趋于多元化再加上高中时期的学生其自身的心理特征也极具可塑性,在这个阶段中班主任有必要从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挖掘班级里的典型,树立良好的榜样。除了要求班干部在平时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中要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外对于好人好事要及时表扬对于违反班规者也要适度的批评教育,以理服人。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舆论的作用,可以采用口头或物质性等多种方式进行强调。
(三)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关系,是在一定群体中,在人们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而又持久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合作。(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班级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师生关系如果比较融洽,班级就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反之,人际关系紧张,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能够做到与学生多沟通。教师只有多了解学生,多为学生考虑才能更好的把握学生成长的方向,才能更及时正确的引导学生走向美好的未来。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能够做到一视同仁。于是,在数学课上,我对每个学生都给予同样的关心和重视,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和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教师的管理给予认同,对于教师的决策由衷信服。(2)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班级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最重要的关系,因为他们之间相处时间最长。在同一个班级中学习,矛盾和冲突的产生在所难免,良好的生生关系也要求学生能够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同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问题。它能帮助学生找到集体归属感,更有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