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的策略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fcumt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初,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大高校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在线教学工作,以解决延期开学阶段学生的居家学习问题。如此大规模、全媒体、常态化的线上教学实践带来了网络教学便捷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与挑战。这其中“学生线上学习参与度”是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线上学习由于其缺乏学习氛围、对学习过程监管困难的特点,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参与性不够理想。本文充分总结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并用于教学实践,学期结束后,通过平台学习数据和教师评价,发现前人研究的可取与不足之处,以提出更适合本校学生的线上教学策略。
  【关键词】线上学习;参与度
  【作者简介】邓小米(1988.08-),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学士,研究方向:德语。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商学院校级教研项目“提高大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的策略研究——以超星学习通为例”(编号:2020N02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 研究缘起
  近年来,在线学习这个话题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具有争议性的热门话题。对于新时代“互联网 ”背景下的在线学习,支持者认为这是百年来教育领域的最大创新,其影响力度是翻天覆地的;批评者认为在线学习只是简单粗暴地将线下学习搬到了线上,不但没有很好地解决旧问题反而还引发了新问题。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纷纷组织师生开展在线教学工作,以解决延期开学阶段学生的居家学习问题。我校也积极开展了依托各大线上平台如超星、中国慕课大学、学堂在线等的线上教学。不同于以往线上教学仅作为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此次教学过程全程在线上进行,属于完全的线上教学模式。如此大规模、全媒体、常态化的线上教学应用实践在带来了网络教学便捷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与挑战,如“学生参与性和持续性不高”“优质线上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教学和管理策略落后”等。这其中“学生参与度不够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线上学习缺乏学习氛围、对学习过程监管困难等特点,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参与性不足,问题频出,如在线交互任务消极对待、作业练习不能按时独立完成等。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 研究过程与方法
  关于在线学习参与度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前人已经有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其中的优秀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吸收,并结合实际线上教学情况,制订出一套教学方案。然后,以两个学生人数相同、学习水平相近的班级为研究对象,在其中一个班级采用新制定的教学方法,在另一个班级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学期末时,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平台学生学习数据如学习者的课堂互动次数、参与讨论次数、作业提交次数等,以及教师的判断如讨论水平、作业质量等,对两个班级的在线学习参与度情况进行对比。最后在学期末对两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感受,将所有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后提出提升学习者线上学习参与度的策略。
  本課题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及策略提出
  国内外学者基本上有一个共识,在线参与度是讨论在线学习必要且关键的环节。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学习平台、学习者和指导者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索,本文主要从指导者的角度来进行相关研究。大多数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研究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外刺激和认识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学习情境、人际交互以及各种学习资源等方面,其中教师的作用较为重要。Silvia Schiaffino认为,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Havard Byron(2010)认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便捷性和主动性对参与度有较大影响;Thanos Hatziapostoloul et al(2010)认为,学习反馈、学习结果、讨论过程对学生的参与度有较大影响。牟智佳以技术接受度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为指导,通过建立MOOC学习参与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模型,研究出了影响在线学习参与度的因素,该研究将影响因素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自主需要(教师支持、教师反馈)、关系需要(师生互动。同伴互动)和能力需要(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内在因素包括感知有用、感知满意度和内在动机。这些影响因素中自主需要和能力需要对学生产生了间接影响,感知有用和内在动机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自主需要对内在动机有较高强度的影响,内在动机则对参与性产生较强影响。并且外在因素中任一维度处于高需求,就会带动其他两个维度的高需求。肖璇研究发现线上教学的趣味性、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生的学习动机、自我决定权、学习评价机制等会对学习者的线上学习参与性产生影响。宋怡、张旭等研究发现线下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并根据Adnerson提出的关于探究性社区模型的维恩图(教育经历是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和的交叉区域)提出了建议。教学临场感通俗的理解是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和关心,能指导他们解决疑难并取得进步。教学临场感被认为是连接学习者与教师的桥梁,如果是面对面的授课,教学临场感会在教师走进课堂时即刻建立,但是在线授课的教学临场感就需要教师积极运用一定的方法去建立。李方方研究发现以下三点对建立教学临场感非常重要:清晰一致的课程结构、有意义的讨论以及直接指导。杨跃、黄晓英等研究认为网络学习的隔离感和孤独情绪会影响远程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合作组队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小组成员会在网络学习环境中较早地建立并加强其社会临场感。杨杉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出了课前给学习者布置学习任务、增加学习者自我满足感、案例式学习、问题引入式学习、小组发展等提高在线学习参与度的策略。
  将以上内容进行分类汇总,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都是从教学内容、课堂互动、评价反馈、促发动机四个维度对教师的“教”提出了建议。在教学内容上,重点强调课程结构的清晰且一致性、知识的有用性、趣味性以及教学临场感;在课堂互动方面,重点强调小组活动和讨论;在评价反馈方面,强调对课堂各个环节的及时评价与反馈以及学生的参与;在促发动机方面,重点强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心理满足感。   根据以上文献研究结果制订出一学期的教学计划,且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实施同样的教学计划,只在细节处理上有所差别。教学计划充分体现每堂课结构的清晰性和各个单元教学结构的一致性,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以具体的问题解决为导向;对课堂互动环节进行重点设计,突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互动主题及要求力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在互动环节结束后进行及时的总结和点评,并适时安排学生参与总结;在评价反馈方面做到及时性,即课堂活动尽量做到当堂评价,即使不能当堂评价也要做到当天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做到维度清晰,最重要的是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在条件允许时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在促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重点通过让学生感知到所学知识在未来工作中的有用性来达成,如适时添加本专业发展前景、职业生涯规划类的教学内容。两个班级教学计划的不同之处在于细节的处理。在实验班级每次课开始的前一天提前告知学生教学计划,而在对照班级不提前告知;在实验班学期初组建好固定的学习小组,每次小组任务都由固定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而在对照班级不组建固定的学习小组,每次小组任务都由临时小组来合作完成;在实验班级所有的教学环节及作业评价都在当天完成,而在对照班级作业评价不用当天完成;在实验班适时穿插专业发展前景、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在对照班级不用添加。
  一学期结束后,对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在学习平台上的学习记录进行对比,对比内容有平均签到率、单元测验及平时作业的完成率及平均分、话题讨论参与率、平台留言量以及期末考试平均分。
  实验班各方面表现均优于对比班,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在学期结束后,对两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学生对教学(主要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互动(主要包括互动方式、互动内容、互动效果等)、反馈(主要包括反馈内容、反馈方式等)和对自我的评价(主要包括自我学习动机、本课程学习收获等),问卷结果显示,两个班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学生对互动效果的评价,实验班级学生更加认为本学期线上课堂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对小组学习的方式比较喜爱,而对照班对这点的评价明显低于实验组,这也与教师的感受相一致,教师明显感受到在课堂互动环节实验班学生表现更加积极,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其次,两个班学生对自我学习动机的评价也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班学生学习动机更加强烈,学生自评原因主要在于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和知识有用,而对照班级学生学习动机相对较弱;第三点在于两个班学生对教学环节的评价,实验班学生更加认为本课程教学环节清晰,自己能较好地适应课堂节奏,而对照班在这一点上评分稍低。两个班级学生对教学反馈、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评价差异不明显。
  根據平台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提高学习者线上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帮助,而固定同伴的小组学习方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第二,知识的有用性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直接促进学习者线上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第三,清晰且相对固定的课堂环节也有助于学习者线上学习参与度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告知的方法巩固学生对清晰课堂结构的感知程度;第四,及时和延后的教学反馈没有对学生的线上参与度产生明显影响,这与大部分的研究结果不相符合,说明仅评价时间上的差异性不足以对学生的线上学习参与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关于教学评价对学生线上学习积极性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牟智佳.MOOCs学习参与度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与效应研究——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7(09).
  [2]肖璇.“居家式”高校线上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索[J].大学教育,2020(07).
  [3]李方方.基于混合学习的翻转课堂下中职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8.
  [4]杨跃,黄晓英等.网络外语学习者的社会临场感探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6(02).
  [5]杨杉.在线课程学习参与度的提升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院,201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随之兴起,而该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便是邮轮英语,与其他的专业相比,其有着更强的实用性,对学生英语口语、综合表达能力和邮轮英语专业能力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在邮轮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落后、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相符、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偏低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与邮轮岗位所契合的高质
【摘要】“二重观”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向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出发,注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给学生以鼓励,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表现中获得反馈,从而改进教学,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二重观。本文基于2017年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进一步分析二重观与英语教学的关系,该研究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参
1. Introduction  There have been many studies of Vladimir and Estragon in Samuel Beckett’s Waiting for Godot. However, many analysis notes only the two tramps’ basic similarities, and fails to note th
【摘要】日本是我国的邻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我过于日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为满足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程度,很多高校陆续开设了日语相关专业,部分高校将日语作为公共课程对各个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讲解。传统的公共课日语教学存在知识更新不及时,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方面的问题。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注重学生的课堂体验,对学生的日语水平的
【摘要】高职英语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素养课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构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顺应教育本质的要求,也是契合高职英语课程专业特点的需要。构建及实施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主要从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几个维度展开。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思政育人元素;教学内容  【作者简介】赵红霞(1986.08.06-),陕西榆林人,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文化空缺词是指那些源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另一种语言中并不存在,因此没有相应表达和直接解释的词语。语言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产物,文化空缺词恰恰从一个侧面表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同点和多样性。因此,如何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文化空缺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往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等,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一些文化现象无法在学生所处的文化中找到相近的表达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当代大学生文化观念培养对建构中华文化的传播与认同机制提出了必然要求,文章从当前甘肃省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出发,提出了细化教学大纲设置、调整教材与教学指导、适当中华文化课程设置和合理运用翻译训练的构建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学;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李倩(1983-),女,回族,甘肃临夏人,西北师
【摘要】顺应论在语用学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已经在翻译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在顺应论的观点中,语言使用的过程是动态化的选择。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工作中选择语言策略和翻译策略,确保受众能够顺利理解文本内容。秦腔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戏剧艺术形式,是陕西特有的民间艺术,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结合戏剧翻译标准和顺应论的基本理论,对顺应论在秦腔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填补我国在秦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iting” in Samuel Beckett’s Waiting for Godot from three aspects: The self-split of the “waiting”, the ambiguous object of the “waiting” and the fragmented inner d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语法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建构主义视角下英语专业师范生语法教学,提出其语法教学新思路,即:语法教学情景化、语法教学协作化以及语法教学融合化,以期帮助学生完成语法知识的意义建构。  【关键词】建构主义视角;英语专业师范生;英语语法教学  【作者简介】周超英(1974- ),女,湖南常德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英语应用语言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