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不老 风景永存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元强,男,中国美术家协會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水彩艺委会委员、湖南省版画艺委会副主任、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文化厅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艺术收藏家协会理事、郴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湘南学院客座教授、郴州市民进会员。
  “郴”字难认,始于秦典,意为林中城邑。郴州因为宋秦少游被贬湘南时作的《踏沙行·郴州旅舍》中的“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两句诗而得以传名。郴江滔滔,沉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仙岭逶迤,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踪迹:古有杜甫、韩愈、秦少游等文豪在此留下脍炙人口诗文,也有米芾在苏仙岭的“三绝碑”的真迹题刻;近有黄永玉大师留下的剪纸及墨宝。郴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优美,人文景观众多,这些都留在了文人墨客笔端,更体现在了郴籍画家黄元强老师的笔下,无论是《苏仙岭·郴州旅舍》《湘南古韵》《汝城温泉》还是《女排》《湘南早春》等都体现了一个郴州赤子深深的“《故乡情》”。
  郴州山灵水秀,气象万千,素有“四面青山列翠屏,山川之秀甲湖南”之美称,对于画家来说是丰富的自然摹本。画家能以笔和墨、线条和颜料、刻刀和木板等反映现实,表达思想,再现生活,刻画风景等,确实比我们这些只能拿秃笔钝刀的人聪明和有思想。文学与书画总在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供人们灵魂的休憩和安放,多学习和欣赏他们对身心总是有益的,这也是文艺对社会的功效。人类倘若仅有文学即便锋利如鲁迅先生的笔也只能唤醒一部分人,而书画等艺术形式却能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做一个很好的补充、提升,形成视觉享受和产生精神共振,满足人类美的需求。
  元强老师就是一个能提振人的精神、催人奋进、给人鼓舞、平易率真、亦师亦友的画家及长者。我和黄老颇有渊源,严格来说元强老师还是我的校友,他早年就读郴州师专美术系,我90年代求学于郴州师专中文系。文化艺术界藏龙卧虎,精英云集,历来引领着先进文化和时代潮流紧扣着时代脉搏,关注着众生疾苦,讴歌着光明与美丽。湖南省文化厅和文化馆自2011年初启动了“湖南百年”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其中就有黄元强老师的作品丝网版画《黄兴与华兴会》《湖南百年》主编为当时省委委员、文化厅厅长周用金,特邀编辑为曹隽平老师,周老厅长去年来郴参加文化研讨会,我有幸和他们同桌探讨,后周老厅长欣然收我为徒,答应指导我书法,叫我微信习作给他批改指点。我对用金厅长、隽平老师、长远书记、琼华主席、作明局长、元强主席等这一批文化人的真诚、热情、担当、不遗余力的提携扶持后人的精神深深感动。历史虽已远去,后浪终归推动前浪,这些当代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和艺术家的典范,他们在文化艺术的创作指导、学术研究、培育新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庚子年初,华夏染疾,为鼓励抗疫,同舟共济,支持一线的逆行者,黄元强主席带病创作,在郴州乃至湖南画界率先发起为前线抗疫英雄作画的义举。正月初九黄老带病继续创作《英雄钟南山院士的眼泪》,成为当时国内画界的先行者,这时元强老师的老师黄永玉老先生不顾96高龄颤抖着手作画并在墨迹未干时叫助手发给元强老师,为他发起的画界的抗疫行动加油助力,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候,不愧为画界抗疫的“吹哨人”,这种为国为民鼓与呼的精神与中国文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士子情怀值得我辈学习与传承。创作期间因忧思及劳累过度而住院,我也因工作期间骨折住院,无法前往探望黄老师,他却几次视频电话安慰关心我,很多艺术界朋友、领导特到郴州看望元强老师,出院后他又不顾身体未完全恢复,他作抗疫美术作品赠送给郴州支援武汉白衣战土“逆行者”英雄,此情此景,令人感佩。
  在湖南艺术家中谈到以版画作为题材和水彩为创作技法的画家就不得不说到黄元强。版画师承李习勤教授,水墨亦受黄永玉大师指点。我与黄老交往不仅仅是羡慕其画画得好,更敬重他的人品与风骨。国画大师黄永玉曾为元强老师剪纸留念。年初我因骨折住院,最遗憾的是错过了元强老师今年在郴州举办的抗疫画展,出院后去市委家他里拜访他,也想去一睹那棵久仰大名的“爬山虎”的虎威。进入小客厅,扑面而来是一股飘香的翰墨,满墙的书画护神,枣木老家具传承着传统文化。小坐一会,急不可耐的我就来到后院:一边是精神家园“老顽童”工作室;另一边是郁郁葱葱劳动菜园,最显眼的是那颗碗口粗的、生命力顽强,现已根繁叶茂、爬满大楼的爬山虎。看到它,我就想起了中华文化的万年常青,中国文化人的甘为人梯的精神。退回中屋饮茶及探讨文化,作为一个务实而率真的画家,我们交流了当今文化的几个隐忧:其中一个话题是文化发掘与保护、发扬与传承。郴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多可以挖掘与保护的文化,但在发掘与整理过程中只注重翻新没注意保留原貌与本真,从而失去甚至破坏了他原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郴州有古名居、汝城香火龙、昆剧、傩戏、嘉禾民歌等,有的保护工作做得比较好,有的就是胡搅蛮搞。说到这时他的一对浓如墨的剑眉向上扬起刺向了文化的一些弊端!是啊,一个有担当的艺术家、知识分子就应当直言、敢于讲真。另一个是文艺人才的培养与储备。现今文艺界很浮躁,到底是在有为金钱而艺术还是为艺术而艺术?很多中青年人沉不下心来,也许有生活的无奈与考量,要承受孤独与清贫,但艺术必须讲究沉淀与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艺术还要深入生活,艺术的灵感往往来自探索后的一瞬间。现实中很多青年只为名和利,没有沉淀与积累是不可能创作得出有思想有深度、高度的作品,当然可贵的是有些人意识到了这一点,把很多名衔丢掉后去积累沉淀,这是一种回归与反思。文艺界现在人才断层现象严重,青黄不接,固然有当下功利因素诱导,更多的还是要形成尊重知识崇尚文化的氛围,制定发展文化的政策,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沉下心来从事文艺事业,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复兴做贡献。
  元强老师对农村农民有着深厚情结,劳动人民与大自然是他的根与创作灵感的来源,他待农民就像兄弟,赞美劳动人民是发至内心的。他的团队创作的版画《十三位唐山农民兄弟》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荣获了全国艺术湖南百年历史画金奖。
  郴州是福地,也是中国女排腾飞之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元强主席带领他的团队创作出了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的重大历史题材版画《女排》。用他那苍劲有力、力透板底、具有生气的笔与刀,刻画了一曲中华民族复兴路上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伟大旋律,弘扬了女排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早就超越了体育,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黄元强团队雕刻出的《女排》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催人奋进。
  多年来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黄元强,执着于刻画民族的脊梁,他用对美的感悟和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为中华民族荡气回肠的奋斗史诗添上了浓墨重彩的注脚。汪国真诗中有一句:没有比山更高的人,没有比脚更远的路。黄老对艺术怀着深厚的情感,用生命谱写着艺术的壮歌,用心血培育扶持着后一代,这种精神让世人称赞。
  书画不老,风景永存;高山仰止,艺无无境;呕心沥血,培育后人;顽童精神,再谱新章!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撷取米芾游历轨迹中的一个点位苏州,梳理苏州与米芾的关系,印证苏州这个城市在米芾人生中的不可或缺。文章通过大量的事例证明游历是北宋文人一种生活方式,在米芾身上,游历这种方式,更偏重于彼此间的心理接触及凌驾于精神、情感交往之上的更高层面的人际交往。精神、情感的交流,深层次激发米芾艺术才情,他创作出大批作品,这些作品的审美风格与他游历时的性情又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关键词:游历 米芾 苏州
期刊
书画家王翔  王翔,字天逸,湖南岳阳人,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花鸟画协会理事、副秘书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永和书社成员,“湖南三百工程”文艺人才,任教于湖南理工学院美术学院。国画作品入展入选首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美丽中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神圣长白”全国中国画展、“和谐燕赵 红色太行”全
期刊
摘 要:麦茨第一电影符号学理论掀起了电影语言学研究的新浪潮,大有推动电影“影像本体”向“语言本体”转向之势,但也招致了不少质疑的声音,最终导致“电影语言是否是一种语言?”成了一个问题。从此,电影理论研究表现出两个路向:一是着力解决电影作为一门语言的条件和标准问题;而另一个则是对电影作为语言的直接否定。本文首先通过对第一电影符号学理论产生的背景氛围和主要观点进行初步梳理与辨析,再进一步基于电影·语言
期刊
“山水萦怀·十人水墨画展”感言  罗丽(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小学)  古人云:“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一代宗师黄宾虹有言:“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  “山水萦怀·十人水墨画展”于2020年11月21日在长沙十方上品美术培训学校二楼展厅成功举办,十位画家皆为长沙市基础教育战线工作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其中又以雨花区小学美术教师为主体。展览共展出作品一百三十余幅,受
期刊
摘要:宋代洮河砚有两项重要特征:砚石颜色变浅变淡,与新洮石反差很大,上手虽细润但有干松感;从侧面看,砚石纹理与砚面平行。前者是砚石的时间变化特征,后者是砚石的选料用料特征。宋代洮河砚多经典素砚,少铭文,少盖砚。在砚式和雕镌手法上,与中原砚基本相同。宋洮随形砚皆窄薄小料,并以巧雕纹饰弥补砚石的缺陷。  关键词:洮河砚 宋砚 石纹 鉴别  1.引言  据《醉里挑灯看砚,梦回吹角连营——绿玉宋洮河二十八
期刊
前 言  改革开放40年是我们伟大祖国快速发展的40年,也是河南书法事业继往开来、繁荣发展的40年。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及关心支持下,河南书法界顺应历史潮流,自觉地将艺术实践与时代相结合,使古老的中原大地率先在全国燃起了书法复兴之火。在书法创作、理论研究、书法教育、交流推广、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众所关注的“中原书风”,涌现了一批在当今书坛颇具影响力的书法创作和理论家。在新时期建
期刊
画家陶古  陶古,原名陶勇,字子谋、恒馨,号侃庐、圆谋、六鼒、恣翁。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画高研班导师、人民画院副院长、央视《书画中国》栏目执行制片人、北京翰霖轩书画院院长。多年潜心研究和探索中国书画艺术,追回本源,坚持不懈地以书入画,以线载道,在似与不似之间强调笔墨写意精神,形成了哲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绘画风格。  戌戊之年新春,陶古先生从北京返
期刊
摘 要:2019年度中短篇小说创作,耐心书写社会生活的更多,有尖锐的问题意识,也有温暖的人间关怀;有现实主义的宽广视野,也有先锋小说的艺术探索;有老一代作家的厚重之作,也有年轻作家的新锐之声。单篇作品不乏亮点,整体上仍旧缺少思想和艺术突破。   关键词:2019年度;中短篇小说;综述  技术看起来日新月异,生活却几乎一成不变,没有人能够超越时代性获得绝对的自由,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够逃逸在书写之外
期刊
三、以变应万变:毛泽东签名分析与同文反复书写  毛泽东的书法食古而化,变化莫测,不但尚变而且善变,既有自然变,也有故作变,猎奇而能贯通,跳跃性很大,有时判若两人,有惊人的对比度。不仅有阶段性的渐变,更在一生中持续在变。  1949年9月29日,为《新华月报》创刊号题词:“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为全体国民的公德”。其中有四个“爱”字,起笔方向一样,但轻重长短有别,自然生变,丝毫不刻意。
期刊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东西方文化始终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在唐代之前东西方文化的概念就已经开始清晰。唐僧西方取经的故事虽然被故事化,但表明唐时的文化交流已经引起重视。而经济的交流,陆地的丝绸之路与海上运输的兴起,都展现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经济的频繁往来。  世界文化的形成有其规定性和特殊性。这些规定性和特殊性是不以个人所好而存在的。著名美术史学家周积寅先生在论述中西绘画的区别时,明确阐述了两者在工具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