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沙汢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69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的沙尘,刻录了为数不多的创造者、保护神、探险家、破坏者的光荣与耻辱,更湮没了数以万计劳工与画工的艰辛与执着。
  这样的深沉,或许是出于我的矫情,推想当日,他们应当极为纯净,纯净到在简单的衣食所需之上,涤除了所有的名利追逐,而只为传达诸佛的灵光,并借以获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每次将视线从洞窟的底部一点一点向上移动,平静、激动、虔敬,直至眩晕,这是怎样的一个群体?是工匠吗?似乎不是,因为工匠无法创造令艺术大师叹为观止的美学范式!是艺术家吗?似乎也不是,因为艺术家无法容忍以难以想象的繁复去表现精美绝伦的神奇!
  他们肯定也不是造化或神灵创造的奇迹。理性的推断是,他们既是工匠,又是艺术家,这两种不同的身份,因为有了信念的力量与宗教的虔诚来撮合,就成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侣,一种类似于爱情的力量,在“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血脉延续中,仙胎在石腹中孕育,奇葩在大漠中绽放。
  想起诗人昌耀《慈航》中著名的诗句:“是的\在善恶的角力中\爱的繁衍与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更勇武百倍。”
  在一本名为《敦煌石窟》的画册中,看到一幅元代的千手千眼观音画像(第3窟北壁)。画面中的观音像有11面,40只大手,其中两只手高举化佛,两手合掌,两手托钵,四周环绕二飞天及部众。墨线勾勒,淡彩浅敷的人物形象丰满匀称,造型准确俊逸,呈圆轮状排列的千手层层叠叠,但密而不乱,整饬有序。以遒劲的铁线勾勒人体之肌肤,以抑扬顿挫的兰叶描、折芦描、行云流水描等勾画衣冠服饰,使得形象层次分明,质地清晰,肌肤光泽圆润而富有生气,而衣裙巾带,锦绢棉麻质地各异,如非画技心念合臻上境,焉能为此!
  艺术需要的是虔诚的殉道者,而非名利的追逐客!
  想起几年前的一天下午,看到已经扎根敦煌半个多世纪的段文杰先生。清癯的面庞,灰白的短发,虽已耄耋之年,然目光深邃炯然。我没有前去打扰老人,只是在不远处驻足而望,一如欣赏洞窟中的某尊佛像。几分钟后,眼前一片恍惚,仿佛看到洞窟的窟顶,高高的木架之上,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工,正在虔诚地精描细染,洞窟外的三危山顶,一片金光灿烂。
  (曹文海,1959年生。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甘肃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其他文献
[摘要]河西地区嘉峪关、酒泉墓葬中出土的众多关于农耕、养殖、畜牧、出行、宴乐、庖厨、屠宰、衣着、生活用具、建筑等内容画像砖中,清楚地展现了河西走廊地区民众在魏晋十六国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本文以魏晋墓画像砖资料为切入点,考察、论述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民众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魏晋十六国;河西地区;魏晋墓画像砖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
期刊
[摘要]汉字所携带的文化内蕴是极为宽广的,而以汉字为基点,以充满灵性的思维创作出由汉字衍生出的带有个人人生轨迹与思考的文学作品,则更拥有丰富与多义的迷人。孙海芳的《这些字,那些事》正是在对文字意象的延伸中,通过历史的追溯与文化的链接、孩子的视角、本土风俗画的描绘、结构的突破,实现了对生活本身耐人寻味的关照。  [关键词]孙海芳;《这些字,那些事》;文字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
期刊
孙海芳,我只见过一面。印象很简单:一个朴素的女人,30多岁,小学教师,新近出版了一本书——《这些字,那些事》。这本书很特别,序言和小标题是一个个的汉字,书中的插图大多是一幅幅西北人的生活画面和西北特有的景观,是一张张小学生的课堂作业和稚嫩的蜡笔画。这一切足以吸引我。  虽然身处一个盛产论著的时代,但我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好奇。曾经是中学教师的我,问现在还是小学教师的她,为什么要出书,回答只有一句话:
期刊
[摘要]萨满教是柯尔克孜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之一,是柯尔克孜民间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丰厚土壤。在柯尔克孜族的意识中,萨满教的影响十分深厚。在伊斯兰文化表层的覆盖下,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根深蒂固的原始信仰依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发生着持久的影响。作为柯尔克孜族生活的百科全书,《玛纳斯》演唱作为柯尔克孜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活动,沉淀着萨满教的影响。本文试从文本所描绘的萨满巫术占卜情景以及演唱传承中玛纳斯奇的
期刊
[摘要]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没有自己的家谱,也没有族谱,家族历史主要靠口口相传来延续。本文以张家川县楸木村为例,对回族群体历史传承的独特方式以及其它在回族群体宗教、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加以研究。  [关键词]张家川县楸木村回族社区;先人组织;传承体系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6-0091-03  一、引言  回族信仰伊斯
期刊
伟大的画作背后,哪一位执笔者不曾经历彻骨的悲痛,不曾饱经沧桑,不曾有一颗悲悯之心?  一个对人生充满迫切追逐的人,又怎能看见一花一世界,怎能看见世间的炎凉百态与温暖柔情?  感悟敦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柔情,它需要对生活的豁达和理解,需要对万物的悲悯与同情,需要舍生处地,感同身受地与世界融为一体。所以,真正的感悟总是会徘徊于微妙的欣喜与失落,舒心与悲凉,宽慰与沉痛。正如在无边的沙漠中,依然匍匐前行的“
期刊
敦煌,你以宗教的形态,告诉历史存在的必然与律动、众生平等的理想与追求,正是这些虚幻和朦胧,导引来者,进入人生心灵世界的自修。  敦煌,你以神秘的影姿,言说着人和自然的故事,无论传说与虚构,都充满真实与内疚,正是这些反思和智慧,开挖出人类永恒的主题,即劳动与自由。  朝圣敦煌,是人们心灵的跳动与欢呼,是精神的寻觅与期盼,也是对终极关怀的选择与指向,更是对美好的崇敬、挽留与眷恋。  面对敦煌的守护神,
期刊
五月的敦煌,骄阳洒满莫高窟的沙丘,我们在高高矮矮的洞窟中观赏着一幅又一幅精美的壁画。我依稀嗅到艺术天国的味道,幻想与理想的西域土地上无名画工们在飞天的世界里自由地穿行,神奇地飘舞……从北周北魏壁画中粗犷的黑灰色造型,大笔的土红色线条,整个洞窟古朴又豪放的浓厚西域特色,再到盛世大唐雄浑之势的严谨构图,独到天匠们刻画的精细,一丝不苟的神品妙笔焕发着生命的活力……  今天,我们甘肃画院画家前来朝圣敦煌,
期刊
莫高窟,从十六国始,经北魏、隋、唐、五代、宋、元数代不断开凿、建造而蔚为壮观。岁月深处,有什么能像莫高窟一样历经沧桑却越发璀璨?2000多年来,有什么能如莫高窟这般,以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美仑美奂的壁画艺术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朝圣者?  公元366年,游脚僧乐僔走遍西域大地,来到敦煌。他登上鸣沙山,向东眺望,看见对面的三危山出现了奇妙佛光,内心欣喜,视这里为圣地。于是,驻锡敦煌,在莫高悬崖开凿了第一
期刊
大约30年前,我曾在敦煌遭遇过一次意外。若不是遇贵人及时搭救,可能已经魂归当时水位还相当之高的月牙泉中了。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睁眼之后哇哇吐水的难受劲儿,和心里对自己逃出鬼门关的庆幸。  物是人非,执画笔探索30余载,我也已进入知天命之年。再来敦煌,兴趣点和兴奋点都好似发生了变化。年轻时候更吸引我的,是壁画中体现的较为表象的东西,常常惊叹于古人技法的精妙、色彩的绚丽。而如今,令我更有感觉的东西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