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海芳,我只见过一面。印象很简单:一个朴素的女人,30多岁,小学教师,新近出版了一本书——《这些字,那些事》。这本书很特别,序言和小标题是一个个的汉字,书中的插图大多是一幅幅西北人的生活画面和西北特有的景观,是一张张小学生的课堂作业和稚嫩的蜡笔画。这一切足以吸引我。
虽然身处一个盛产论著的时代,但我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好奇。曾经是中学教师的我,问现在还是小学教师的她,为什么要出书,回答只有一句话:“教了十年书,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不为名,不为利,自费出书,只为给自己一个交代。只是简短的、轻淡的一句话,此时,已经深深地触动了我。这其中包含的意义,我的粗浅理解为:这本书传达的是一个小学教师对工作的热爱,是一个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一个小学教师对汉字的热爱,是一个小学教师对祖国的热爱。
《这些字,那些事》以女性特有的视角,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从容不迫地对于老兰州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作了精准刻画。孙海芳细腻地别出心裁地以一个个汉字连缀文化、历史、生活、世态,字里行间充盈着一团团的温热,暖洋洋地弥散开来。所以,首先打动我的正是其温润的质地。初识这本书,唯一的感受便是如临花开、如瞻岁新。仔细拜读的时候,正是春花烂漫的时节,窗外是大片乳白、粉红、浅紫繁盛的花海,手捧这样的文字,仿佛有清韵香氛涌动,人如徜徉花海,沁心怡人,不由得沉迷而自失,恍然不知身在何处,今夕何夕。何况它又不是奇巧偏厉的,而是非常具有生活气息,温润动人,那就更使人捧读起来,不能释手。
序言《温》便是全书的情韵,从《诗经》、《说文》到《论语》、《论衡》,作者为其寻根溯源,巧妙地解释了汉字的特点,贴切地形容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特点:温雅,永远都不失度。作者说这个字是“颇具中国性情”的,一语中的。同时,这个字也正是这本书的基调。很多篇幅都让我想到民国的美人,那种古老月份牌上恬静俏丽的美人,意境那么娴幽如水,又绝不浓艳夺目,是静得正好,美得正好,嫣然妩媚和端庄稳妥全部恰好。可也是在温如暖玉的底子上挑绣了璀璨繁花的,温和,却并不乏秀丽,甚至因为作者本身浸染了西北豪气,文字里多少有些峭拔之气。而时时夹杂的小小孩童们稚拙的字画,愈发使得这文字间有了天然的俏皮相。我们注意到,作者在写她的生活时,非常温润情深,但一旦写到她的学生,下笔立刻欢快起来,非常俏皮可爱,读者也不得不被感染、被影响,随着她进入一个童稚而明媚的世界。可是不管是温热也好,峭拔也好,活泼也罢,确实是统一在一个基调上的,一切都是协调的,绝不远离“温”情。这样的书适宜在春日的午后,伴着香茗细细品读,才不失其韵致和味道。
作者对汉字的解析直接探入本质,几乎每一篇开首都是解字,不是单纯地解释,而是还原每个字的本来面目,甚至不惜将它们一个个庖丁解牛般地拆卸开来,细细展示每一部位的神采。每一次我们都会恍然,原来是这样。因这“解”,便给读者洞开了一个泼辣、浓艳的远古世界:那些经过了千年岁月打磨的天、地、日、月、器皿、人……都那样鲜活地存在于文字里。那醇厚滋味,竟被我们无视了、丢弃了。愈是看下去,愈觉得我们曾错过了极为珍贵的文化。况且,在作者笔下,连日月都是正色,天地也平正动人。作者用汉字将古今牵系在一起,这一个个字,既是契机,也是本质。每一个汉字都蕴涵了丰富多姿的文化内涵,且每一个汉字都重新获得了它的生命力,这绵延古今的魅力便在其笔下缓缓流淌出一片融融世界。比如说“友”,回归这个字的源头,对于这个字的解释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就像旧友相逢时二人伸出右手,紧紧相握,表示友谊。”再比如“福”,“意为端着酒樽祭献以求福”。我们通过作者的解析而再次惊叹我们古老的文化是这样令人拜服。细细品读,竟是满纸唐风汉象,排山倒海而来的古文化,让我们应接不暇。同时也会感慨,这样渊博的作者居然甘愿在小小孩童的世界中费尽心血,这样的朴实与淡泊,又分明有千钧之力。文风见人品,可见作者的佛心、道骨、儒风。
当然令人怦然心动的不止是其浑厚的文化底蕴,还在于这文字与世俗生活的息息相通,其间的烟火滋味更叫人留恋。开篇就是“祖”,对于爷爷奶奶的描写,非常日常,也非常动人。虽然作者满腹花团锦绣,但是在这对于凡俗生活的喜爱中,分明是洗尽铅华,完全以一副喜滋滋的面貌呈现,像极了作者笔下的“软儿梨”的味道,够滋味的时候都是去了浮华的。作者笔下的兰州便也有这特点,生猛,但是因为有了臭椿树、槐花、桃花、羊皮筏子、庙宇,甚至人们口口相传的神棍王,而充满了生活气息。《世说新语》的特点是“片语传神”,《这些字,那些事》也几近这样的境界。文中出现的人物个个传神,比如曾在兰州创作过的西部歌王王洛宾,屡屡出现的高尚老师,藏香师傅仁青德哲,便各具风采。兰州方言“立马悬蹄”几近神奇地对应着兰州的俊朗气质。“刀”里说到兰州方言的魅力,便用了这样一句话:“一场大雨让兰州夏日的酷暑卷了刃,山上冷飕飕的!”形象之余,也是透着亲切的。张爱玲曾在她的文字里描摹了一个精致的老上海,而在孙海芳的文字里,深深浅浅,影影绰绰的,老兰州也呼之欲出了:刚正,且亲切,但富有诗意。作者曾用一句话说到这种兰州性情:“在兰州,人人都怀有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生活在这里的人,像生活在案板上时时待宰割的羊群,时时等待着牺牲。”这种性情我们在本书中时时都在触摸着,在作者笔下,这是一个血性和诗性都在日常生活中鲜活显现的城市,市声攘攘,唯见真性情。这便是难得。
这本书让我想到张中行老先生的《负暄琐话》,满纸人文琐事,也满纸难掩的伤逝之情。虽然不够醇厚,但已经见到淡淡的类似《负暄》的追怀。不管是《香》中对于“路过”的无奈,还是《年》里对于“时间”的慨叹,都可以看作全书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怀念。这绝不是伤春悲秋的小儿女情怀,作者显然早已进入更高一级的境界。这伤怀是淡淡的,不着痕迹,却尽得风流。全书都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关于时间的浩叹。或者是由对老兰州的不停追忆显现的大时间,或者是自身的过往和成长呈现的小时间,都分明昭示着时间冲刷,唯有人心和那种赖以生存的精神是恒久不变的。这一特质以《逝》这一篇最为传神。文中有这样的话:“若干年后,也许我们还是会像怀念当初一样,来思念现在一点也不美好的院子,原来它在记忆里,依旧是美的。已逝去,与得不到一般,都是无力的。有一种美,在当下。”追怀,但是不伤情泛滥,能够欣赏时时处处的美好处,有脚踏实地的安心稳妥,这种自足坚持的精气神儿反而在这怀念里破茧而出,我们读惯了高高在上的姿态,愈见得这样的自足和俗世情致的格外珍贵动人。因为唯有这种有礼的对于当下的呵护,才是真正对于世界、对于人的敬重。 如果说时间概念在这本书中得到彰显,那么还有另外一个概念同样鲜明,那就是空间的“行走和游历”。《牡丹亭》里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些字,那些事》恰恰是给我们展开这样一幅关于行走的画卷。从兰州到拉萨,从西北到江南,从恢弘庙宇到寻常小巷,皋兰山、白塔山、金城关、雁宁路、什川、安宁……作者给我们细细讲述着关于“州与城”的故事。晨钟、古庙、巷陌……构成了全书的背景。撤去这背景,全书的韵味怕是要消失大半。而这些地点昭示的行走,未必不是作者的寻找心态的体现。她的书写,未必不是另一种行走,是沿着自己的精神之途跋涉,所有的行走都是为了寻找家园,那么,孙海芳是要寻找怎样的家园呢?她给了我们答案。
她在追寻和展示的,已经透过文字传递给我们,那是关于“人”的世界。排除了一切物质的、机械的、尔虞我诈的现代社会,直接进入一篇充满生命活力的洪莽天地,人是真实的人,情亦是纯粹的情。可是她的笔下没有庸俗的爱情,她只写生命中另一种动情:人与世界的相逢和心动。她书写的理由是“给自己一个交代”,由此我们愿意理解为她的书写更是为了通往自身心灵的澄澈。她的主题几乎可以用一个词来阐释:相守。在时间的荒芜里,在空间的迁移中,在世界的纷杂多变中,她的文字给我们一种淡淡而持久的情动,为情相守,因诚相守。她让我们在倏忽之间明白了如何更好地把握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比如《香》这一篇,以“香”连接过往,一句真诚的“留下来吧,一起晒太阳”,唯在记忆里呈现出暖日的温度。这一句挽留,实在是全书的“神儿”。所有文字都不过是想要挽留住我们匆匆奔向前程、名利的脚步。慢下来,留下来,你便能够享受这融融的太阳,而我们总是与心相违,虽然恋恋不舍,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向着那坚硬冰冷的世界奔赴而去。也正是如此,孙海芳的《这些字,那些事》才格外饱满动人。所写所思的,无非是她记忆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难忘的人,而这些人、事,也在不经意中掀起我们的过往,那样温暖的往事,轻柔的诉说,那是真正的“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我想每个人都会有遇到知音的惊叹。再比如,《刀》,劈面一句“我家尚武”,那把刀,既是徒弟对师父的念想,也是西北侠义精神的代代相传。这实在是在我们对于物质的过度追求中给我们敞开了一个关于元初自我的、关于精神的世界。似乎是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苦苦在寻找精神的桃源,或许,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每一个片段,每一件微小的故事,都已经组成了我们的桃源,只是我们尚不自知。这可以算是《这些字,那些事》的最珍贵之处。
当然这本书并不是完全没有瑕疵。以一个个汉字连缀,虽然新巧,但由于每个字所统摄的篇幅都含容广阔,并在一个汉字之下便稍显局促。同时,结构上仍嫌杂乱。而且有些篇幅对于汉字的解释游离于篇外,有的仅仅是为了照应全局而为,也显得生硬,不够圆润。但贵在真诚质朴,对于生活有灵敏入微的把握,尽管有些情感在表现中稍显单薄,但是在表现古旧文化时能够不故作高深,不进入深邃的价值选择,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一点,便见得作者的澄澈之心。有了这种澄澈,作者的路必会更加长远,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虽然身处一个盛产论著的时代,但我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好奇。曾经是中学教师的我,问现在还是小学教师的她,为什么要出书,回答只有一句话:“教了十年书,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不为名,不为利,自费出书,只为给自己一个交代。只是简短的、轻淡的一句话,此时,已经深深地触动了我。这其中包含的意义,我的粗浅理解为:这本书传达的是一个小学教师对工作的热爱,是一个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一个小学教师对汉字的热爱,是一个小学教师对祖国的热爱。
《这些字,那些事》以女性特有的视角,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从容不迫地对于老兰州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作了精准刻画。孙海芳细腻地别出心裁地以一个个汉字连缀文化、历史、生活、世态,字里行间充盈着一团团的温热,暖洋洋地弥散开来。所以,首先打动我的正是其温润的质地。初识这本书,唯一的感受便是如临花开、如瞻岁新。仔细拜读的时候,正是春花烂漫的时节,窗外是大片乳白、粉红、浅紫繁盛的花海,手捧这样的文字,仿佛有清韵香氛涌动,人如徜徉花海,沁心怡人,不由得沉迷而自失,恍然不知身在何处,今夕何夕。何况它又不是奇巧偏厉的,而是非常具有生活气息,温润动人,那就更使人捧读起来,不能释手。
序言《温》便是全书的情韵,从《诗经》、《说文》到《论语》、《论衡》,作者为其寻根溯源,巧妙地解释了汉字的特点,贴切地形容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特点:温雅,永远都不失度。作者说这个字是“颇具中国性情”的,一语中的。同时,这个字也正是这本书的基调。很多篇幅都让我想到民国的美人,那种古老月份牌上恬静俏丽的美人,意境那么娴幽如水,又绝不浓艳夺目,是静得正好,美得正好,嫣然妩媚和端庄稳妥全部恰好。可也是在温如暖玉的底子上挑绣了璀璨繁花的,温和,却并不乏秀丽,甚至因为作者本身浸染了西北豪气,文字里多少有些峭拔之气。而时时夹杂的小小孩童们稚拙的字画,愈发使得这文字间有了天然的俏皮相。我们注意到,作者在写她的生活时,非常温润情深,但一旦写到她的学生,下笔立刻欢快起来,非常俏皮可爱,读者也不得不被感染、被影响,随着她进入一个童稚而明媚的世界。可是不管是温热也好,峭拔也好,活泼也罢,确实是统一在一个基调上的,一切都是协调的,绝不远离“温”情。这样的书适宜在春日的午后,伴着香茗细细品读,才不失其韵致和味道。
作者对汉字的解析直接探入本质,几乎每一篇开首都是解字,不是单纯地解释,而是还原每个字的本来面目,甚至不惜将它们一个个庖丁解牛般地拆卸开来,细细展示每一部位的神采。每一次我们都会恍然,原来是这样。因这“解”,便给读者洞开了一个泼辣、浓艳的远古世界:那些经过了千年岁月打磨的天、地、日、月、器皿、人……都那样鲜活地存在于文字里。那醇厚滋味,竟被我们无视了、丢弃了。愈是看下去,愈觉得我们曾错过了极为珍贵的文化。况且,在作者笔下,连日月都是正色,天地也平正动人。作者用汉字将古今牵系在一起,这一个个字,既是契机,也是本质。每一个汉字都蕴涵了丰富多姿的文化内涵,且每一个汉字都重新获得了它的生命力,这绵延古今的魅力便在其笔下缓缓流淌出一片融融世界。比如说“友”,回归这个字的源头,对于这个字的解释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就像旧友相逢时二人伸出右手,紧紧相握,表示友谊。”再比如“福”,“意为端着酒樽祭献以求福”。我们通过作者的解析而再次惊叹我们古老的文化是这样令人拜服。细细品读,竟是满纸唐风汉象,排山倒海而来的古文化,让我们应接不暇。同时也会感慨,这样渊博的作者居然甘愿在小小孩童的世界中费尽心血,这样的朴实与淡泊,又分明有千钧之力。文风见人品,可见作者的佛心、道骨、儒风。
当然令人怦然心动的不止是其浑厚的文化底蕴,还在于这文字与世俗生活的息息相通,其间的烟火滋味更叫人留恋。开篇就是“祖”,对于爷爷奶奶的描写,非常日常,也非常动人。虽然作者满腹花团锦绣,但是在这对于凡俗生活的喜爱中,分明是洗尽铅华,完全以一副喜滋滋的面貌呈现,像极了作者笔下的“软儿梨”的味道,够滋味的时候都是去了浮华的。作者笔下的兰州便也有这特点,生猛,但是因为有了臭椿树、槐花、桃花、羊皮筏子、庙宇,甚至人们口口相传的神棍王,而充满了生活气息。《世说新语》的特点是“片语传神”,《这些字,那些事》也几近这样的境界。文中出现的人物个个传神,比如曾在兰州创作过的西部歌王王洛宾,屡屡出现的高尚老师,藏香师傅仁青德哲,便各具风采。兰州方言“立马悬蹄”几近神奇地对应着兰州的俊朗气质。“刀”里说到兰州方言的魅力,便用了这样一句话:“一场大雨让兰州夏日的酷暑卷了刃,山上冷飕飕的!”形象之余,也是透着亲切的。张爱玲曾在她的文字里描摹了一个精致的老上海,而在孙海芳的文字里,深深浅浅,影影绰绰的,老兰州也呼之欲出了:刚正,且亲切,但富有诗意。作者曾用一句话说到这种兰州性情:“在兰州,人人都怀有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生活在这里的人,像生活在案板上时时待宰割的羊群,时时等待着牺牲。”这种性情我们在本书中时时都在触摸着,在作者笔下,这是一个血性和诗性都在日常生活中鲜活显现的城市,市声攘攘,唯见真性情。这便是难得。
这本书让我想到张中行老先生的《负暄琐话》,满纸人文琐事,也满纸难掩的伤逝之情。虽然不够醇厚,但已经见到淡淡的类似《负暄》的追怀。不管是《香》中对于“路过”的无奈,还是《年》里对于“时间”的慨叹,都可以看作全书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怀念。这绝不是伤春悲秋的小儿女情怀,作者显然早已进入更高一级的境界。这伤怀是淡淡的,不着痕迹,却尽得风流。全书都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关于时间的浩叹。或者是由对老兰州的不停追忆显现的大时间,或者是自身的过往和成长呈现的小时间,都分明昭示着时间冲刷,唯有人心和那种赖以生存的精神是恒久不变的。这一特质以《逝》这一篇最为传神。文中有这样的话:“若干年后,也许我们还是会像怀念当初一样,来思念现在一点也不美好的院子,原来它在记忆里,依旧是美的。已逝去,与得不到一般,都是无力的。有一种美,在当下。”追怀,但是不伤情泛滥,能够欣赏时时处处的美好处,有脚踏实地的安心稳妥,这种自足坚持的精气神儿反而在这怀念里破茧而出,我们读惯了高高在上的姿态,愈见得这样的自足和俗世情致的格外珍贵动人。因为唯有这种有礼的对于当下的呵护,才是真正对于世界、对于人的敬重。 如果说时间概念在这本书中得到彰显,那么还有另外一个概念同样鲜明,那就是空间的“行走和游历”。《牡丹亭》里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些字,那些事》恰恰是给我们展开这样一幅关于行走的画卷。从兰州到拉萨,从西北到江南,从恢弘庙宇到寻常小巷,皋兰山、白塔山、金城关、雁宁路、什川、安宁……作者给我们细细讲述着关于“州与城”的故事。晨钟、古庙、巷陌……构成了全书的背景。撤去这背景,全书的韵味怕是要消失大半。而这些地点昭示的行走,未必不是作者的寻找心态的体现。她的书写,未必不是另一种行走,是沿着自己的精神之途跋涉,所有的行走都是为了寻找家园,那么,孙海芳是要寻找怎样的家园呢?她给了我们答案。
她在追寻和展示的,已经透过文字传递给我们,那是关于“人”的世界。排除了一切物质的、机械的、尔虞我诈的现代社会,直接进入一篇充满生命活力的洪莽天地,人是真实的人,情亦是纯粹的情。可是她的笔下没有庸俗的爱情,她只写生命中另一种动情:人与世界的相逢和心动。她书写的理由是“给自己一个交代”,由此我们愿意理解为她的书写更是为了通往自身心灵的澄澈。她的主题几乎可以用一个词来阐释:相守。在时间的荒芜里,在空间的迁移中,在世界的纷杂多变中,她的文字给我们一种淡淡而持久的情动,为情相守,因诚相守。她让我们在倏忽之间明白了如何更好地把握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比如《香》这一篇,以“香”连接过往,一句真诚的“留下来吧,一起晒太阳”,唯在记忆里呈现出暖日的温度。这一句挽留,实在是全书的“神儿”。所有文字都不过是想要挽留住我们匆匆奔向前程、名利的脚步。慢下来,留下来,你便能够享受这融融的太阳,而我们总是与心相违,虽然恋恋不舍,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向着那坚硬冰冷的世界奔赴而去。也正是如此,孙海芳的《这些字,那些事》才格外饱满动人。所写所思的,无非是她记忆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难忘的人,而这些人、事,也在不经意中掀起我们的过往,那样温暖的往事,轻柔的诉说,那是真正的“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我想每个人都会有遇到知音的惊叹。再比如,《刀》,劈面一句“我家尚武”,那把刀,既是徒弟对师父的念想,也是西北侠义精神的代代相传。这实在是在我们对于物质的过度追求中给我们敞开了一个关于元初自我的、关于精神的世界。似乎是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苦苦在寻找精神的桃源,或许,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每一个片段,每一件微小的故事,都已经组成了我们的桃源,只是我们尚不自知。这可以算是《这些字,那些事》的最珍贵之处。
当然这本书并不是完全没有瑕疵。以一个个汉字连缀,虽然新巧,但由于每个字所统摄的篇幅都含容广阔,并在一个汉字之下便稍显局促。同时,结构上仍嫌杂乱。而且有些篇幅对于汉字的解释游离于篇外,有的仅仅是为了照应全局而为,也显得生硬,不够圆润。但贵在真诚质朴,对于生活有灵敏入微的把握,尽管有些情感在表现中稍显单薄,但是在表现古旧文化时能够不故作高深,不进入深邃的价值选择,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一点,便见得作者的澄澈之心。有了这种澄澈,作者的路必会更加长远,对此,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