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外健内慧特质发展的策略探究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自2005年以来,努力践行“启迪智慧,化育生命”这一核心理念,探索“细节教育”。学校育人目标为培养受启慧文化熏陶、启慧教育浸润的智慧少年,这一育人目标既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对小学阶段培养目标的要求,也体现了学校启慧教育的办学特色。智慧少年的特质是外健内慧,它的素养结构包括八个方面:生命健康、品德修养、人文审美、语言表达、学习能力、认同理解、科学探究、自主创新。为促进学生外健内慧特质的形成,学校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坚持采用学生综合素质分类测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基础性课程的评价
  基础性课程是指国家和地方课程,它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基础,侧重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学校采用了“过程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的方式,由任课教师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单元检测和期末测试按一定的比例,以分数形式记入“学生学科成绩评价表”。到学期末,教师将分数转化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记入学生素质报告手册和学籍卡,呈现给学生和家长。整个评价过程中,学生均能够清楚了解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此外,学校还特别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表现的测评。例如,数学学科有每学期的操作性测试,科学学科有实验操作测试,语文、英语学科有口语交际测试,美术、音乐、信息等学科都有作品创作、欣赏、解说等方面的测试。采用实践操作测评,学校切实掌握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质量抽测是促进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每学期,学校会不定时地组建不同学科团队,对各个年级学生的基础性课程学习情况进行质量抽测,抽测的内容、班级、学生由任课教师抽签决定。此外,质量抽测不仅限于学校内部,每年学校还会联合区内其他大型学校共同实施抽测工作。抽测的结果只对任课教师公布,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对整个年级的学生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
  二、对活动性课程的评价
  学校活动性课程是指学校的奇思创艺节、缤纷艺术节、阳光体育节、美文美读节、学生社团、体验式德育活动等,是学校育人目标达成的重要补充。活动性课程主要侧重于学生“品德修养、语言表达、认同理解”素质的培养。每年儿童节前,学校会开展星级儿童评价,任课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平时参加各种活动时所获得的星星数目进行“诵读之星”“科技之星”“写作之星”“艺术之星”等儿童星级评选。每个学生有评星的机会,95%以上的学生都能得到各种不同的星级奖励。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细化评价目标是关键
  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不仅有活动方案,还有测评方案。如美文美读节,除了活动的策划细节外,在测评方案中还包括各项内容的测评标准。如背诵的测评标准、朗读的测评标准、读书卡的测评标准、班刊的测评标准、晨读课及家长评价的标准。这些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过程性评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量表具体,可操作性强。
  2.多层面评价是保证
  活动中,学校一方面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另一方面也鼓励全科教师及家长义工的积极参与。如学校在以“儿童与社会”为主题开展的“低碳生活,废物利用”的奇思创艺节活动中,设计了学生寒假收集家庭废品的活动,并要求学生、教师以及家长义工全员参与。具体来说,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制作统计图,解释统计数据;信息技术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宣传低碳生活的课件;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撰写相关调查报告;科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美术教师指导学生画“低碳生活”的科幻画;音乐教师指导学生排练低碳生活的舞台剧;家长义工则为学生提供作品制作、实践体验等方面的支持。根据学生参与以上活动的情况,教师、家长给予星级评价。活动结束后,科学教师统计学生得星情况,为学生参加“科技之星”评选积累过程材料。
  3.搭建学生参与评价的平台
  每年四月的最后一周是师生书画作品展示周,学校会把每位师生的书画作品挂在校园中,并为所有学生发放一板小星星,动员学生观赏和评价,并在自己喜欢的书画作品上贴上星星,得星最多的作品就是学校这一年度的优秀作品。优秀作品将挂在学校的文化长廊中,保存一年,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等平台向社会和家长进行宣传,最后进入学校的档案室。实践结果表明,学生们选出的作品与教师选出的作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在活动中充分相信学生,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认同理解和欣赏审美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客观公正地参与评价的能力。
  星级评价是学校一年一度榜样少年评价的基础,每年12月,学校将在星级评价的基础上,评选出年级榜样少年,鼓励其作为学校的“明星”,给全校师生以示范引领。
  三、对综合课程的评价
  综合课程是学校结合国家课程自主开发的课程,侧重于对学生“科学探究、自主创新”特质的培养。在综合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采用项目式学习、小组参与、团队评价的方式。每天中午都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参与学校生态校园项目学习,每个班级根据不同的选题参加学习探究活動,并形成作品参加展示,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评价,从中选推优秀作品参加市区级比赛。在生态校园项目学习中,四年级5班“凤仙花二代种子的研究”荣获市一等奖。
  四、对特色课程的评价
  特色课程是结合学校办学实际,直接反映学校办学理念的课程,是彰显学校育人目标特色的主要载体,主要包括中华武术、管弦乐、彩泥陶艺等课程。特色课程主要侧重于“学生生命健康、人文审美”素质的培养。在特色课程实施中,学校采用“过程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的方式,武术用“段位制”展示,陶艺用作品展示,管乐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学校只需搭建展示的平台,关注学生兴趣的持续性。
  综上,分类测评的使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注了学生兴趣的持续性,为学生外健内慧特质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所谓幸福,是自我对生活状态满意程度的一种感觉。而个体的幸福感是建立在个体价值观所决定的幸福观之上的,幸福感取决于从事这个职业的目的性。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其他教师和管理者无法比拟的。因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而且还会影响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独立院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现状  导致
摘要: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关系来看,它们应是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不可相互取代。但是,两者在保持自身学科特色的同时,又可以在诸多方面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依托。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这种学科间的融合更加频繁和紧密,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不仅是学科教学的要求,更是时代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学生 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  心理健康与德育都能促进高校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
《孩子王》讲述了一个平淡、没有强烈冲突的故事,通过老杆儿的教育经历,向人们呈现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如文化的缺失、设施及教材的匮乏以及对孩子和社会造成的影响。文章开头用“1976”点明了写作时间,但又没有重点突出这个时间下的社会背景,而是不着痕迹地通过“孩子王”的故事,次第拉开几个典型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精神世界的积极追求。  一、以“孩子王”为代表的知识传承者  “孩子王”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站构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1.构想的提出  社会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极大地影响着教学软件的开发。特别是我国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它呼唤着教学软件必须一改过去课堂集中演示型、专业训练型、课外检索阅读型的单调模式,转而形成一种大容量、开放式,充分体现交互、合作,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适应网络发展的新形式。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站的多种特性,特别适
我这个语文教师,一谈什么是“理想的课堂”,就爱咬文嚼字。所以,我就从“理想”这两个字谈起。  先说“理”字,它可以组词为“理念”。我觉得,现在的课堂不是缺乏理念,而是缺少怎样更好地转换理念为课堂行为的逻辑能力。因此,理念要具有理性。在我眼里,“理想的课堂”的三个特点:第一点是理性。没有了理性的课堂,盲目随着时代的风向游走,忽视了课堂固有的、不变的东西,那就成了天上的飘絮、水上的浮萍,再怎么改革最终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依据,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和创新,以致于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对语文课兴趣全无。笔者深感阅读教学之弊,为寻求阅读教学新境界,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收获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通过制造悬念、
年轻时读过一首诗:“毡房前的小河水呀,不知道是浅还是深?就是在梦里也没想到已经送走了青春。如果我知道青春易度,早就该送给你一颗热情的心!”当年,这“青春易度”四字曾令我悚然心惊。后来才明白,这原本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出生于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比新中国大10岁。1979年国庆节,我曾有感于岁月蹉跎,写下了“昔日十龄童,今过不惑年”的诗句。不想30年顷刻飞逝,现在是“昔日十龄童,今过古稀年”了
学校的教学活动应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应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更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积极创造渗透德育的条件,正确处理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提高语文教学的德育效果。    一、学科优势创造德育渗透先机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的优势大于其他学科,其两大优势为德育渗透创造了先机。  (1)语文教材所选的范文有助于增强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小树立坚定的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从中传递出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思想。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的“随文学习”渐行渐盛,但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识别、判定和分析能力较差,没有构建基本的语文知识体系。语文知识的“随文学习”绝不是死板、不假思索地“
“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告诉我们,在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时,只要提纲挈领地抓住教学重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放任“自由”,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理,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在掌握教育之道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敢于独创教育之法,为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运用在课堂中,就如同流水滋养万物,让学生在温情、和谐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