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磨蚀理论对高职院校英语实践活动设计的启示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磨蚀是影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水平提升的因素之一,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所设置的英语实践活动同样是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英语教师应从语言磨蚀的相关因素和内在规律,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实践活动设置的科学性和降低语言磨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语言磨蚀;英语实践;英语角;高职英语
  【作者简介】胡榕,白黎,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目前,从二语习得的视角来探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理论教学效果的研究比较常见,基于语言磨蚀理论对于课外各类英语应用实践活动设置对英语教学成果的巩固或补充则是一个新的角度。课外语言应用类的实践活动设置同样是服务于综合检验和提升语言学习效果的目的。语言磨蚀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学生的日常英语对话,针对职业范畴内的英语演讲,国际贸易工作邮件写作等实操能力。本文是结合语言磨蚀理论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策略现状给出英语实践活动设计的启示。
  一、语言磨蚀的概念
  自上世纪80年代于美国召开的“语言技能磨蚀大会”后,语言磨蚀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即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是指语言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出现的语言技能衰减现象。语言既可以习得同时可以被耗损甚至是退化。如何有效设置课外语言实践活动,创造出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新问题。
  二、英语磨蚀的相关因素与英语实践活动设计分析
  语言磨蚀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很复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磨蚀前的英语水平。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水平与磨蚀的量和速度成反比(倪传斌,2008)。以高考试卷为衡量标准,高职学生的英语及格率为8.3%,其中40-60分数的占比达到67.4%。说明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呈现英语单词量低于3500(高考大纲词汇),语法基础知识薄弱,英语写作及口语技能薄弱。其中,对达到及格线的学生进行访谈,大部分学生都曾参加过各类英语活动或是主动关注英语类节目。
  2.外语文化氛围。笔者所在的高职高专属于理工科院校,暂未设置外语专业,英语属于公共课,理论课时有限。课外英语活动每学期一次,时长一周,活动形式仅为定题演讲,且由学生自愿参加,学院并没有定期给予组织安排和活动经费支持,无法形成英语学习的氛围。然后,外语文化氛围的形成能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很多使用该语言的场合和验证语言使用效益的机会,从而深化语言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认知,增加各种媒介中语言输入的频率。有限的语言输入方式和材料导致语言学习者對该语言的社会认知因果链的内化能力越来越弱,语言习得难度提升则为语言磨蚀提供有利条件。
  3.与外语接触频率。笔者对所任教的5个班中150位未参加任何课外语言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访谈,其结果符合磨蚀理论产生的条件,即当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结束后,不再接触或很少接触目的语,那么语言耗损就开始产生。反之,创造各类活动或语境刺激学习者反复高频率地使用目的语,则有效的减少甚至是抑制磨蚀。学习者和目的语的接触可分为两大类:自然接触和人为置入式接触(王湘云,2011)。人为置入式接触可以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设计出各种语言学习项目来提升目的语的使用频率。如设置英语国家文化有奖知识竞猜,列出参考书籍和对应奖项,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英语经典短片作品诵读大赛,能提升语言输入的质量,短时间提升学生英语知识储存来减少磨蚀。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设立英语协会,定期有序设定英语阅读大赛,听力大赛,英语辩论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热情和动力。
  三、高职院校英语实践活动设计的启示
  笔者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大一新生刚入学时呈现三个特点,其一,英语的词汇量在2500左右,对于初级常用词组掌握的程度较高;其二,对于参加各类英语活动或比赛的热情度高于大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强。其三,大二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在逐步减少,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型逐渐模糊,出现语句搭配失误,学习热情同步递减。高职高专院校仅有两年半的理论学习时间,公共英语教学仅有三个学期左右,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在没有足够学时的保证下,如果伴随的是大量知识的遗忘,那语言能力将无法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也难以维护。在缺乏外语输入的汉语环境下,如果在课外有英语使用的机会或是设置语言实际活动促进已有英语能力有效的提高将会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课后的多种英语实践活动实质上是对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补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减少语言磨蚀。尽管目前并没有实证研究表明何种语言教学方法可以使外语水平保持的更长久,语言环境的渗透和外部氛围的营造能为低水平语言使用者带来检验语言能力的机会,将职场模拟和英语实操能力结合起来,为学生展示出今后工作中常见的英语使用场景,日常工作对话,将明示教学法和沉浸教学法运用到职业英语能力实践活动的设计中。丰富的英语实践活动同样增长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文化水平也是语言磨蚀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研究表明,英语听说能力能刺激语言学习者的深层次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的提升表达信心。读写比赛活动能够活跃语言学习者的交感神经,延长语言记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钟书能.语言流损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01).
  [2]倪传斌.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J].外国语,2007(01).
  [3]蔡寒松.生命全程心理语言学:理论与实践[J].当代语言学,2009 (03).
其他文献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ation’s economy has developed at a relatively fast speed over the last decades. Thus, people have more and more opportunities to go abroad
【摘要】口语能力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能力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大学生的口语表达差强人意。本文主要探究大学生口语能力不足的原因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口语课堂中带来的优势。  【关键词】口语;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邵娜,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外语教学。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2019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民办院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公众号在新闻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大了英语新闻的传播力度,增强了英语新闻的传播影响力。英语新闻公众号在传播信息时具有发布双语内容、信息多元化和对权威资讯进行收录的特点,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和认可。本文对英语新闻微信公众号的特点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英语新闻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提出几点优化策略。  【关键词】英语新闻;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  【作者简介】李金凤,山
【摘要】本文以格式塔理论为指导原则,结合《桃花源记》所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和整体意境,通过分析林语堂的英译本在意象再造上的得失,探讨如何为译语读者最大程度再现与原文媲美的意境效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典籍;格式塔;意象再造  【作者简介】刘亚娜(1981-),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  一、引言  2002年,姜秋霞教授
【摘要】完成作业是学生应尽的责任,但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对很多老师来说已经是见怪不怪了,相信大家也有很多有效的解决办法应对这类学生。但我想说的是在每个不完成作业的孩子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独特的小秘密,只有深入走进学生内心才有可能帮他解决这一问题。就如我,从教20年后的今天才发现,作业有可能是乖孩子对抗父母的武器。而教师抓住这一契机,才能对孩子實行个性化的教育。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个性化学习  【作
【摘要】写作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足够的单词量,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具备知识运用能力,可以对具体话题或语境做出正确剖析,从中挖掘有价值的题目线索,准确确定作文题目。英语写作更能够体现学生的英语素养,掌握相关写作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提升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为此,本文将以英语写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并总结一些英语写作技巧,探索有效提升英语写作水平的策略,为学生学好英语写作提供一些建议与帮助。
【摘要】现代教育體系的基本建立,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教育的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突出特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试图从课程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以英语课程为例,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从而促进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课程合理而有效的衔接。  【关键词】高职专科;应
一、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  初中教学中,英语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典型的外语教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正确使用能力,而且要注重学生英语的文化素养提升。当下的教学中,跨文化意识薄弱的两大因素,一个在于教师的不重视,另一个在于学生没有自主探究精神。大部分教师在教阅读时都侧重于语法、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点的教学。跨文化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并没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整体英语文化比较浅显。学生方面,
【摘要】《庄子》作为我国古代典籍的瑰宝,历来受到中外翻译家的重视,翻译版本众多,这其中,华兹生的全译本和林语堂的选译本一直备受瞩目。华兹生译本注重对哲学思想、语言、文化的传递,本着这样的翻译目的,华兹生译本采用大量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而林语堂译本则更加注重文章的可读性,意译居多,本文通过一些译例对两译本不同以及相同的翻译方法進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英译《庄子》; 华兹生; 林语堂  【作者简
【摘要】通过翻译学习外语是英语专业学生所熟知的历史悠久、方興未艾的外语学习法。但多数英专教师却忽视了翻译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一味以考试为目标,忽视英语在中国的实际运用,使得教学与学习与实际运用脱节。如何进一步挖掘翻译教学法的潜力,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使之适应新的时代需求,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外语教学难题。  【关键词】翻译教学法;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贺静,重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