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孩子添“心”病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4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家长由于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得了似病非病的“心”病。
  重男轻女,一碗水不端平 王旭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直是三好学生,平时说话很少,是个内向的女孩。她有个弟弟,刚上小学一年级,在家里是个“小皇帝”,想要什么,爸爸总会满足他。王旭早就感觉到,父母对她和弟弟不一视同仁,特别是爸爸。
  一次,爸爸从外地出差回来,给弟弟买了不少吃的、穿的、玩的,而给王旭的,只是一枝钢笔,还是开会送的。这样的“不平等”待遇,王旭受不了就装着肚子不舒服,晚饭没有吃。从此以后,王旭每日进食越来越少,人也一天天消瘦,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最后卧床不起。先后几次去医院检查,没有找出原因。最后来到北京儿童医院,才把病治好。开始时,王旭得的病叫神经性厌食症,更确切地说,是精神性厌食症,是因心理上受到刺激而造成的。但到后来,由于长期胃肠道消化功能的日益减退,成了真正的厌食症,想吃什么也吃不进去了。
  无中生有,失去了健康 孙蕾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即将小学毕业,长得很结实,稍微显胖些,但并不是肥胖症。她姥姥体胖,妈妈也胖,也许是遗传的。妈妈血压高,一活动就心慌气短,虽然经几家医院检查,心脏没有什么问题,但她总觉得有心脏病。一天晚上,妈妈触摸孙蕾的脉跳时,发现跳得不齐,第二天即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做心电图为窦性心律不齐,医生说有心肌炎。后来又去其他医院检查,医生说心电图正常,心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妈妈不相信,认为自己的心脏病一定遗传给女儿了,决定让女儿住院。住院一个月,天天躺着输液,人又胖了不少。因为久未活动,稍加活动,便心跳增快,两腿无力。“病”不但没治好,反而似乎加重了。出院后在家休养,妈妈仍然限制她的活动,天天给她吃好的。于是她体重更增加了,稍一活动就喘,真是越养越糟。爸爸从一开始就不同意妈妈的看法,认为女儿身体好好的,哪儿来的心脏病。现在看到女儿这个样子,决定去儿童医院,请心脏病专家看看。医生看过孙蕾的所有诊断,仔细了解了发病的过程,又做了些检查,最后的结论是,孙蕾根本没有心脏病,由于只吃不动,过高的体重增加了心脏的负担,缺少运动,故而动则心跳、呼吸加快。建议只要慢慢增加活动,去掉心理负担,情况就会好转。经过两个多月的锻炼,孙蕾恢复了正常。可惜的是,初中晚上了一年。
  由此可见,只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是较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孩子的成长,心理变化越来越复杂。王旭的病是典型的由心理病导致的体质病。因为精神受到各种刺激而造成心理行为异常的情况,在青少年中并不少见。在各种不良的刺激中,特别是父母离婚,孩子得不到父母关怀,对孩子不相信,孩子受到委屈,学习上的困难得不到父母的理解等为最常见。孙蕾的病则是家长的过度紧张造成的。家长关心孩子的健康是对的,但这种无中生有的做法,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损伤。特别是对一些神经质、心胸狭窄的孩子,更易成为精神包袱。■
其他文献
今年春节,朋友送给我6岁的儿子一对可爱的小兔子。他喜欢得不得了,可是,家里的地方很小,只好把兔子装在一个笼子里放在阳台上。虽然我每天都清扫几次,但还是引来了不少蚊蝇。我几次想把兔子送人,孩子每次都大哭着不让送。我不知怎样处理才好,大家能不能帮忙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广西 余 娟    和孩子一起饲养    一次,我儿子看到市场上的小白兔也爱不释手,说什么也不肯走了。见他那么喜欢,我只好给他买
期刊
常听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愿多说或不善于表达,其实这不是孩子单方面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的影响。关于亲子交流方式,最初对孩子早期语言发展与母亲说话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探讨时,国外有一些研究发现,孩子有两种语言获得的风格:客体定向的指物风格和自我定向的表达风格。指物性的孩子词汇发展速度快,词汇增加主要是名词,句子发展较早;而表达性的孩子词汇增加不明显,因为他们的词汇主要是功能词,
期刊
“父亲”在我心目中是威严、不苟言笑的,对孩子的爱不轻易表露出来,是一本难读懂的书。  在我做了母亲之后,不知怎的,忽然特别想做父亲。  我觉得做父亲真好。父亲因与孩子接触时间少,孩子比较喜欢父亲。我的女儿就是如此,只要丈夫下班回家,便扑入怀中,又是“骑大马”,又是“开飞机”,开心极了。丈夫成了女儿的开心果。我与丈夫吵架,女儿总要站在丈夫那边。丈夫很少批评她,而我这个做母亲的遇事总要絮叨着:“小心点
期刊
“没有你地球照样能转”,这句话恐怕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也没有谁会对此提出异议。从客观上来讲,这是真理;从主观上来讲,我们也早已习以为常。有谁敢说,离开我地球就不再转动?  然而一件小事,却使我对这句话不得不“另眼相看”。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中午我和儿子发生了一场争执。起因很简单,儿子有些感冒,我打算下午等儿子上完课后带他去看病。碰巧那天是周五,下课后是学校例行的大扫除。儿子是班里的劳动委员,参加
期刊
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已经几年了,这几年中被人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你有孩子了吗?”当我老实地摇摇头时,千篇一律的问话接踵而来:“为什么还不要孩子?”  是啊,为什么?我与爱人也千百次地问自己。结论是:孩子,请再耐心地等一等吧,不是爸爸妈妈不想要你。他们也与其他年轻夫妇一样,希望和美的爱情之树结出天使之果,渴望着浪漫的两人世界因你的到来更充实;也不是爸爸妈妈不能要你,他们健康而充满生机,热爱生活且衣
期刊
“我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一点一滴地拣拾起来,写成了这本书。这都是我的亲身经历,有苦恼,有欢乐,有失败,有成功。所有的细节,都是原汁原味的生活。”  这是残疾母亲赵定军写在她的《妈妈的心有多高》一书封面上的话,从读第一页开始,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随着作者的笔尖时而潸然泪下,时而莞然一笑。我觉得这是一本能让未婚青年理解育子艰难、父母神圣的好读物,是一本能让有孩子的父母从中反省自己教育方法的好教材,是一
期刊
做现代父母难。因为这一代父母受教育程度提高,当然也希望给孩子好的教育,期望他们将来有更好的表现,这种期待往往使父母感觉不安。  对于孩童教育,每个学者有不同的意见和方法。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常常选择了一个教育模式,就往孩子身上套,如果理想与现实有了差距,就想:是自己的孩子太差了,还是这个教育方法有问题?其实,真正的答案在于现代社会的信息渠道太多,而信息的内容又复杂,父母识别信息所费的时间,多于了解
期刊
甘家因为小儿子亚华精神沮丧来接受家庭治疗。但是我见到这一家四口时,却发觉这一家人的问题并不固定在亚华一个人身上,而是不停地移位的。  亚华的不能振作,很快就被解释为甘妈对儿子的过分保护。甘妈对幼子的偏爱,却又明显地基于夫妇间的不和。父母不能相处,偏又产生一个忠于家庭的大儿子亚辉,支撑着整个家庭。人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亚华身上,反而不知道最最不胜负荷的,是长子亚辉!  这种纵横交错的家庭关系,可以说是每
期刊
胎心音听不清正常吗?    问:在我怀孕25周左右进行产前检查时,医生说胎心音听不清。于是做了B超检查,一切正常,胎心规律,140次/分。但是,这以后每次进行产前检查听胎心音时,医生都特别难以听到,为此我很担忧,不知孩子到底健康不健康。  我怀孕后,特别是中期以后,发觉膝关节、手指关节酸痛,使不上劲,又经常感到心慌,不知这些症状正不正常?与胎儿有什么关系?  湖南洪江 刘 铭  答:腹部检查听
期刊
我常收到读者咨询有关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信件。来信之一:女儿5岁多了,自她会走后步态与别的孩子不一样,走起来总是左右摇摆,好像很淘气的样子。开始时家人并不在意,认为她刚学走路走不稳。但到3岁以后,村里人说孩子是“鸭步”,有病。孩子还有一年就该上学了,长大了能好吗?  来信之二:女儿刚出生半个月,保健员说孩子可能是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让我们去医院检查。我们去儿童医院检查了,诊断真的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