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出数学课堂的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angw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才能促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呢?
  一、营造欢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心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完整的一节课上要求学生全身心地关注,就必须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个充满智慧、魅力和趣味性的游戏,进而让学生们对未知的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比如,在每堂课开始之前,学生大多没有从玩耍中完全恢复过来,注意力极其不集中。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入带有一定趣味的开放性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师可以运用“九点连线” (如图1)这样一个小问题,要求学生用一笔完成,只可以拐三次弯,也就是用四条直线将这九个点连接起来。在学生们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教师在旁边不断地进行提示、诱导,尽管最终可能没有一个学生将这个问题解答出来,但引导学生们充分进行思考、让每个学生“动”起来的目的已经达到。此时,教师公布答案(如图2),然后告诉学生们这个问题主要是让他们 “突破方框思维”,只要突破了方框思维,就会有很多种的解决方法。此时,学生们大多都会恍然大悟,发出惊呼声,认识到数学的魅力和趣味性。
  二、积极引导学生动手,让学生“手动”
  毫无疑问,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一定会有利于促进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小学生大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注意力大都会高度集中,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烈。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首先,教师可以把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作为道具放在每组的学生面前,并告知学生这节课要推导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然后让学生们进行猜想: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要求学生们互相交流想法,然后做实验,并交流探索。学生经过实验后,最终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的1/3。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圆锥体体积都是圆柱体体积的1/3呢?”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明了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圆锥体都是圆柱体体积的1/3。最后,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V=1/3Sh,即圆锥底面积相当于圆柱体的底面积,圆锥的高相当于圆柱体的高。
  三、采用竞争教学法,让学生“口动”
  小学生大多都是自信而又好斗的,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潜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对抗”的游戏中。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乘除法的对抗比赛。首先,教师将学生按照人数平均分成几队,每队有4~5个成员,分给每个队一个塑料小锤子进行抢答。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小队迅速落锤,哪个队落锤早就由哪个队进行回答,要求队员们必须在五秒钟内给出正确答案,答对加两分,答错则减一分。通过抢答50~60个问题,最后评比总成绩。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大脑高速运作,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度,还可以让每个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参与到竞争中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展现自己,在欢声笑语中不断地提高数学技能。
  四、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情动”
  小学生大多情绪不稳定,爱玩、爱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特点通过做游戏来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巩固学生对加减乘除运算的掌握程度:将0~100数字分给每个学生几个,然后教师随即念出一个数字,手握该数字的学生立刻站到指定的一个地点,随后教师再念出另一个数字,手握该数字的学生立刻站到另一指定的地点。此时,教师要求剩余的学生集中注意力,当喊出加减乘除中的一项时,要求手握结果的学生在五秒内迅速做出反应,站到等号之后。如果正确,教师给予表扬;如果学生反应过慢或是错误,教师也不进行批评,而是给予鼓励,让学生下次集中注意力,仔细运算。这个游戏同样可以锻炼学生快速做出反应的能力,让学生在体验、探究的同时将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应用发挥,从而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以“心动”“手动”“口动”“情动”引发“脑动”,真正地实现由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学生逐渐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实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责编 蓝 天)
其他文献
概念构图是一种可看见的认知结构表示法,它以命题或概念为基础,对文章中的概念、字词、背景知识、结构等进行分类,然后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结关系,加上适当的联结语及连接线,以不同形式和符号呈现二维图解。概念构图以图解空间呈现概念间的联结关系,旨在帮助学习者组织、整理、记忆和联结新信息与先前知识的任何组织结构,它不仅可以作为教学策略,也可以作为评量工具,更重要的是当学生在构图时有意识地将新知识和已经知道的概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时发现,课堂中教学节奏加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得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一个饱和的学习状态,思考的空间有了,时间却没了。这样的课堂一定有效、和谐吗?我认为,学习过程中需要等待。学习是一个充满价值判断的过程。面对问题时,学生首先有一个窥测解题方向的尝试阶段,然后才是带有一定逻辑意义的行动,并用可以言传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忽略或取代了学生面临问题时“窥
目的确定ankyrin-B基因突变在日本人群QT间期延长综合征中的发病率以及ankym-B基因突变与QT间期延长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我们对相互之间无血缘关系的日本人群已确诊的QT间
案例一: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P106例31.师生小结得出:C=a×4,S=a×a。
期刊
目的 明确是否存在症状轻微或无症状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方法 以SARS冠状病毒全病毒裂解液作抗原,利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SARS冠状病毒抗体,调查具有明显传染特征和呼吸道症
目的 了解茶碱在慢性哮喘轻症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和气道炎症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选择41例慢性哮喘的第1级及第2级中的轻症患者,口服缓释茶碱每天4~6mg/kg.b.w.,每12h 1次,连用16周。
生态建筑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从建筑设计的五个方面人手研究生态建筑设计十分必要。它既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建筑空间,又保护了周围环境,生态建筑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在这当中首次提出了数感,并将数感的发展置于首要位置,可见其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概括起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观察客观事物,在描述和操作中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并用数交流信息  培养学生的数感不能只停留在课堂内,要从校内延伸到校
本文以南王庄纪念馆设计为例,从主题表达、地域文化表达、外部空间与场所建构、建筑功能与空间布局、建筑形态设计等方面探讨了主题性纪念馆设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