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市城北嘉陵江东岸的金牛古蜀道上,始建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代,延续至清代,历经千年的不断开凿,现存950个龛窟,造像7000余尊,是四川开凿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石窟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崖的第366号窟,俗称菩提瑞像窟,位于千佛崖中段的中层,距离地面10.2米,龛窟立面呈前窄后宽,平面略成梯形,为方形平顶窟。高3.25米、前宽3.55米、后宽4.1米、深3.3米。窟内中央设长方形佛坛,坛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像。佛坛前左右角各雕一力士,坛前正中雕二供养菩萨像,坛后正壁及南北兩壁分雕凿有12身弟子像和5身伎乐像。窟内中央方坛上的主尊为菩提瑞像,头戴高宝冠,面容饱满,颈部饰有七宝项圈,手臂戴手镯与臂钏。上身披袒右肩的袈裟,左手反置于膝上作禅定印,右手抚膝,手指下伸指地施无畏印。身后圆形身光上雕有11身禅定印结跏趺小坐佛,靠背两侧浮雕大鹏、鲸鱼、童子骑兽等装饰的六拏具。背屛两侧为镂空的菩提双树直达窟顶,树枝间透雕一组天界形象,左侧双手持云头于头顶的为雨神,右侧一手持弓一手持斧的为电神。窟内南壁靠近窟口处浮雕有5身手持筚篥、排箫、鼓、横笛正在演奏的伎乐人像。其中,四人戴幞头,腰束带,足蹬长靴,身着圆领窄袖长袍的汉族服饰,另有一人身着翻领窄袖的龟兹服装为胡人形象。
千佛崖第365号窟,俗称弥勒窟。位于菩提瑞像窟南侧,窟高2.41米、宽3.16米、深2.22米,为敞口方形平顶。窟内中央长方形佛坛上雕弥勒佛,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在两侧力士脚下各雕有蹲狮,佛坛前正中雕一博山炉。主尊弥勒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握牟尼宝珠置膝上,右手上举施无畏印。两侧二弟子一老一少,面相丰满。左侧弟子左手置于胸前,右手握拳垂于体侧,颈部青筋暴突。其年老者当是佛的大弟子头陀第一的迦叶。右侧弟子双手抱握于腹前,为青年者当是佛弟子多闻第一的阿难。二菩萨头顶高发髻,束着三珠冠,发辫披肩,戴项圈、手镯,袒上身,下穿及踝的长裙。右侧菩萨右手上举执杨柳枝,左手下垂于体侧执披帛。左侧菩萨与之相同,菩萨雕像面相方圆,体形修长,曲线优美,总体风格为唐代典型“以胖为美”的形象。窟内唯有二力士中的左侧力士上半身已残失,右侧力士束高发髻,袒上身,一手上举一手握金刚杵于体侧,腰左扭,下着短裙,立于山岩座上。身后发带上扬,披帛飘起,动感十足。力士胸、腹部肌肉发达,胸肌腹肌呈块状凸起,极具力量之感。由此可见唐代工匠的雕刻技艺极其精湛,可谓巧夺天工。
第366号菩提瑞像窟,因在北壁窟口处有一块唐碑,碑首龙螭交缠,上有篆书“菩提像颂”四字而得名。碑名为《大唐利州刺史毕公柏堂寺菩提瑞像颂并序》,碑文中的毕公即唐代曾任利州刺史的毕重华,乃是此窟的开窟主。开窟年代约在唐睿宗景云—延和年间(710-712)。据《元和姓纂》记载,太原毕氏,出兖州诸毕,自毕诚起传五代。
毕诚(滁州刺史)—毕操(台、鄂、滁三州刺史,蜀、虢二王府长史)
↗毕正表—毕重华(利州、绵州刺史)—毕彦雄
→毕正则
↘毕正义
第 365号弥勒窟的北壁下部现存有五代时越国夫人幸回巡礼千佛崖柏堂寺,捐资装修佛像的题记一方。
正文:女弟子越国夫人路氏幸因巡礼柏堂切睹此,弥勒尊佛并诸菩萨悉皆彩色暗昧遂乃发心,重具装严已蒙成就神变无穷威光自在奉为,忘过先灵父母一切眷属承,功德件,佛闻法离苦下脱然后愿,国界安宁法轮常转无诸灾障行住吉祥门宅,清泰并已……同……
菩提瑞像窟中所表现的菩提瑞像,是释迦牟尼降魔成道的形像,此种题材在西域天竺(今印度)十分流行。唐代高僧玄奘,曾在印度摩羯陀国礼拜过该像。于唐贞观年间,由出使印度的王玄策令工匠宋法智写图带回,先在两京地区的寺院中流传。到武则天执政时期,女皇喜好祥瑞,世人迎合圣意,又不断将此瑞像题材流布于各州的石窟寺造像之中。
在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详细地记载了菩提瑞像的由来。据传,在古印度时,有两个富有的婆罗门欲请人造释迦佛像,因久无人应招,于是弥勒菩萨化作婆罗门前来应招,于精舍密室建造佛像,以六月为限,须六月期满方可观看。众人好奇,还差四日,打开密室观看,只见佛像宝相庄严,慈颜若真,惟右乳之上涂莹未周,而婆罗门不知所踪,于是众人只得在未完工处用珠宝装饰,故今之菩提瑞像戴七宝项圈,装饰与别的佛像不同。
有一沙门,宿心淳质,感梦见造像的婆罗门告曰:我是慈氏菩萨,恐工人之思不测圣容,故我躬来图写佛像。垂右手者,昔如来之将证佛果,天魔来娆,地神告至,其一先出,助佛降魔。如来告曰:“汝勿忧怖,吾以忍力,降彼必矣。”魔王曰:“谁为明证?”如来乃垂手指地,言:“此有证。”是时,第二地神踊出作证,故今像手仿昔下垂,此乃降魔印的来源。
弥勒窟中的主尊弥勒即是前面所说的曾化身婆罗门自请造如来妙相的弥勒菩萨,窟中表现的是弥勒菩萨从兜率天宫中下到人世,在龙华树下三度为众生说法,普度众生的题材。两窟雕像同为利州刺史毕重华所开,渊源深厚。在四川其他地区的石窟中,通常将菩提瑞像和弥勒佛成组开凿。广元千佛崖的菩提瑞像窟与弥勒窟,造像精美绝伦,其镂空雕刻技艺高超精湛,堪称双绝。在国内唐代石窟造像中极为罕见,为不可多得的佛教艺术精品。
参考文献:
[1]罗世平:《广元千佛崖菩提瑞像考》,故宫学术季刊第9卷第二期,1992年9月2 日第 117-138页。
[2]清代刘喜海《金石苑》。
[3] 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参校《元和姓纂》。
[4]岑仲勉《贞石证史》。
千佛崖的第366号窟,俗称菩提瑞像窟,位于千佛崖中段的中层,距离地面10.2米,龛窟立面呈前窄后宽,平面略成梯形,为方形平顶窟。高3.25米、前宽3.55米、后宽4.1米、深3.3米。窟内中央设长方形佛坛,坛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像。佛坛前左右角各雕一力士,坛前正中雕二供养菩萨像,坛后正壁及南北兩壁分雕凿有12身弟子像和5身伎乐像。窟内中央方坛上的主尊为菩提瑞像,头戴高宝冠,面容饱满,颈部饰有七宝项圈,手臂戴手镯与臂钏。上身披袒右肩的袈裟,左手反置于膝上作禅定印,右手抚膝,手指下伸指地施无畏印。身后圆形身光上雕有11身禅定印结跏趺小坐佛,靠背两侧浮雕大鹏、鲸鱼、童子骑兽等装饰的六拏具。背屛两侧为镂空的菩提双树直达窟顶,树枝间透雕一组天界形象,左侧双手持云头于头顶的为雨神,右侧一手持弓一手持斧的为电神。窟内南壁靠近窟口处浮雕有5身手持筚篥、排箫、鼓、横笛正在演奏的伎乐人像。其中,四人戴幞头,腰束带,足蹬长靴,身着圆领窄袖长袍的汉族服饰,另有一人身着翻领窄袖的龟兹服装为胡人形象。
千佛崖第365号窟,俗称弥勒窟。位于菩提瑞像窟南侧,窟高2.41米、宽3.16米、深2.22米,为敞口方形平顶。窟内中央长方形佛坛上雕弥勒佛,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在两侧力士脚下各雕有蹲狮,佛坛前正中雕一博山炉。主尊弥勒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握牟尼宝珠置膝上,右手上举施无畏印。两侧二弟子一老一少,面相丰满。左侧弟子左手置于胸前,右手握拳垂于体侧,颈部青筋暴突。其年老者当是佛的大弟子头陀第一的迦叶。右侧弟子双手抱握于腹前,为青年者当是佛弟子多闻第一的阿难。二菩萨头顶高发髻,束着三珠冠,发辫披肩,戴项圈、手镯,袒上身,下穿及踝的长裙。右侧菩萨右手上举执杨柳枝,左手下垂于体侧执披帛。左侧菩萨与之相同,菩萨雕像面相方圆,体形修长,曲线优美,总体风格为唐代典型“以胖为美”的形象。窟内唯有二力士中的左侧力士上半身已残失,右侧力士束高发髻,袒上身,一手上举一手握金刚杵于体侧,腰左扭,下着短裙,立于山岩座上。身后发带上扬,披帛飘起,动感十足。力士胸、腹部肌肉发达,胸肌腹肌呈块状凸起,极具力量之感。由此可见唐代工匠的雕刻技艺极其精湛,可谓巧夺天工。
第366号菩提瑞像窟,因在北壁窟口处有一块唐碑,碑首龙螭交缠,上有篆书“菩提像颂”四字而得名。碑名为《大唐利州刺史毕公柏堂寺菩提瑞像颂并序》,碑文中的毕公即唐代曾任利州刺史的毕重华,乃是此窟的开窟主。开窟年代约在唐睿宗景云—延和年间(710-712)。据《元和姓纂》记载,太原毕氏,出兖州诸毕,自毕诚起传五代。
毕诚(滁州刺史)—毕操(台、鄂、滁三州刺史,蜀、虢二王府长史)
↗毕正表—毕重华(利州、绵州刺史)—毕彦雄
→毕正则
↘毕正义
第 365号弥勒窟的北壁下部现存有五代时越国夫人幸回巡礼千佛崖柏堂寺,捐资装修佛像的题记一方。
正文:女弟子越国夫人路氏幸因巡礼柏堂切睹此,弥勒尊佛并诸菩萨悉皆彩色暗昧遂乃发心,重具装严已蒙成就神变无穷威光自在奉为,忘过先灵父母一切眷属承,功德件,佛闻法离苦下脱然后愿,国界安宁法轮常转无诸灾障行住吉祥门宅,清泰并已……同……
菩提瑞像窟中所表现的菩提瑞像,是释迦牟尼降魔成道的形像,此种题材在西域天竺(今印度)十分流行。唐代高僧玄奘,曾在印度摩羯陀国礼拜过该像。于唐贞观年间,由出使印度的王玄策令工匠宋法智写图带回,先在两京地区的寺院中流传。到武则天执政时期,女皇喜好祥瑞,世人迎合圣意,又不断将此瑞像题材流布于各州的石窟寺造像之中。
在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详细地记载了菩提瑞像的由来。据传,在古印度时,有两个富有的婆罗门欲请人造释迦佛像,因久无人应招,于是弥勒菩萨化作婆罗门前来应招,于精舍密室建造佛像,以六月为限,须六月期满方可观看。众人好奇,还差四日,打开密室观看,只见佛像宝相庄严,慈颜若真,惟右乳之上涂莹未周,而婆罗门不知所踪,于是众人只得在未完工处用珠宝装饰,故今之菩提瑞像戴七宝项圈,装饰与别的佛像不同。
有一沙门,宿心淳质,感梦见造像的婆罗门告曰:我是慈氏菩萨,恐工人之思不测圣容,故我躬来图写佛像。垂右手者,昔如来之将证佛果,天魔来娆,地神告至,其一先出,助佛降魔。如来告曰:“汝勿忧怖,吾以忍力,降彼必矣。”魔王曰:“谁为明证?”如来乃垂手指地,言:“此有证。”是时,第二地神踊出作证,故今像手仿昔下垂,此乃降魔印的来源。
弥勒窟中的主尊弥勒即是前面所说的曾化身婆罗门自请造如来妙相的弥勒菩萨,窟中表现的是弥勒菩萨从兜率天宫中下到人世,在龙华树下三度为众生说法,普度众生的题材。两窟雕像同为利州刺史毕重华所开,渊源深厚。在四川其他地区的石窟中,通常将菩提瑞像和弥勒佛成组开凿。广元千佛崖的菩提瑞像窟与弥勒窟,造像精美绝伦,其镂空雕刻技艺高超精湛,堪称双绝。在国内唐代石窟造像中极为罕见,为不可多得的佛教艺术精品。
参考文献:
[1]罗世平:《广元千佛崖菩提瑞像考》,故宫学术季刊第9卷第二期,1992年9月2 日第 117-138页。
[2]清代刘喜海《金石苑》。
[3] 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参校《元和姓纂》。
[4]岑仲勉《贞石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