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新知识、技能和方法,要求学生结合日常现象针对化学学习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自主设计实验或有关的活动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本文将探讨实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合作。
【关键词】实验教学 合作 反思 兴趣
探究学习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探究教学方法,以课本上的化学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教师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课是教师们都觉得难以成功驾驭的课堂,通常是教师喊破嗓子,学生糊糊涂涂做实验,甚至有些学生只是凑热闹,重点知识没掌握,教师也白费劲,一节课下来,没什么收获。下面我对自己的一节学生分组实验课进行分析,让大家体会实验后随想这个环节在分组实验课上的妙处。
学了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知识后,学生对怎样制取二氧化碳已有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亲自动手操作练习,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我给学生上了一节分组实验课。实验目的是用教师准备的一些实验用品,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课堂设计为几个环节:复习旧课一一明确实验目的、重点、难点一一动手实验一一实验反思。
一、做好实验教学反思,使实验教学课堂得以升华
实验反思环节设计得好,在这节课上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本节实验课的设计意图得以实现。实验反思,即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以及实验的失误原因进行思考,总结归纳,从中相互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实验反思环节中,我说:“同学们,下面你们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实验的结果进行反思,如果你实验失败了,请找出失败的原因。先由第一组开始。”第一组的A同学说:“我们组第一次收集不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反思后,可能是稀鹽酸量不够,后来加了酸,就很快收集满了。”接着B同学举手:“老师,A同学加酸时,手心没有向着标签。”我马上表扬了他的细心观察,并向全班同学强调:“倾倒液体药品时,手心要向着标签,为什么?B同学你来说说。”B同学准确地回答出来了。这时同学们都纷纷举手,我逐一让他们回答。第二组的c同学反思了自己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结果因装置漏气,收集不到二氧化碳;第三组的D同学说他们组先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发现反应一会儿就停止了,后来换了稀盐酸才集满一瓶。每个组的同学都踊跃反思,他们的话题有些是我预想到的,有些连我都没有预想到。从同学们的积极反思与发言中,我发现本节课的实验目的已达成,重难点也突破了。
二、放手让学生去实验。让学生体会实验的乐趣
新课程的标准要求,学生不再仅仅是接受知识,而变成了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创造者。这一切都要求学生改变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进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第一位的,课堂所关注的是学生会不会提出问题,是不是积极思考,是不是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本节课能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这些都在学生实验反思中得以升华。
三、课后布置家庭小实验,巩固知识点和激发实验探索的兴趣点
小实验、小制作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非常贴近他们的世界的,能够满足初中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因此,学完本节课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也就是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的废舊物品来制取二氧化碳和检验二氧化碳。引导学生用空饮料瓶、注射器等作反应容器,用吸管、输液管等替代导管,用热水瓶塞、药品塞等替代橡皮塞,用玻璃杯、空饮料瓶等替代集气瓶;用鸡蛋壳、水垢等替代大理石,用白醋替代稀盐酸,用干燥剂、生石灰制成澄清石灰水。通过这个家庭小实验,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化学知识,又了解了生活中某些物质的成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实验反思仅局限于本组,若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他组的优点和缺点,相互指正,相互学习,实验反思会更有活力,效果会更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师的教学活动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体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实验教学 合作 反思 兴趣
探究学习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探究教学方法,以课本上的化学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教师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课是教师们都觉得难以成功驾驭的课堂,通常是教师喊破嗓子,学生糊糊涂涂做实验,甚至有些学生只是凑热闹,重点知识没掌握,教师也白费劲,一节课下来,没什么收获。下面我对自己的一节学生分组实验课进行分析,让大家体会实验后随想这个环节在分组实验课上的妙处。
学了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知识后,学生对怎样制取二氧化碳已有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亲自动手操作练习,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我给学生上了一节分组实验课。实验目的是用教师准备的一些实验用品,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课堂设计为几个环节:复习旧课一一明确实验目的、重点、难点一一动手实验一一实验反思。
一、做好实验教学反思,使实验教学课堂得以升华
实验反思环节设计得好,在这节课上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本节实验课的设计意图得以实现。实验反思,即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以及实验的失误原因进行思考,总结归纳,从中相互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实验反思环节中,我说:“同学们,下面你们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实验的结果进行反思,如果你实验失败了,请找出失败的原因。先由第一组开始。”第一组的A同学说:“我们组第一次收集不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反思后,可能是稀鹽酸量不够,后来加了酸,就很快收集满了。”接着B同学举手:“老师,A同学加酸时,手心没有向着标签。”我马上表扬了他的细心观察,并向全班同学强调:“倾倒液体药品时,手心要向着标签,为什么?B同学你来说说。”B同学准确地回答出来了。这时同学们都纷纷举手,我逐一让他们回答。第二组的c同学反思了自己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结果因装置漏气,收集不到二氧化碳;第三组的D同学说他们组先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发现反应一会儿就停止了,后来换了稀盐酸才集满一瓶。每个组的同学都踊跃反思,他们的话题有些是我预想到的,有些连我都没有预想到。从同学们的积极反思与发言中,我发现本节课的实验目的已达成,重难点也突破了。
二、放手让学生去实验。让学生体会实验的乐趣
新课程的标准要求,学生不再仅仅是接受知识,而变成了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创造者。这一切都要求学生改变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进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第一位的,课堂所关注的是学生会不会提出问题,是不是积极思考,是不是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本节课能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这些都在学生实验反思中得以升华。
三、课后布置家庭小实验,巩固知识点和激发实验探索的兴趣点
小实验、小制作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非常贴近他们的世界的,能够满足初中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因此,学完本节课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也就是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的废舊物品来制取二氧化碳和检验二氧化碳。引导学生用空饮料瓶、注射器等作反应容器,用吸管、输液管等替代导管,用热水瓶塞、药品塞等替代橡皮塞,用玻璃杯、空饮料瓶等替代集气瓶;用鸡蛋壳、水垢等替代大理石,用白醋替代稀盐酸,用干燥剂、生石灰制成澄清石灰水。通过这个家庭小实验,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化学知识,又了解了生活中某些物质的成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实验反思仅局限于本组,若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他组的优点和缺点,相互指正,相互学习,实验反思会更有活力,效果会更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师的教学活动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体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