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案导学 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生物学素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它符合教育改革的理念,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学案导学
一、为什么要倡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积极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學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生物学素质,减轻学生负担。但从现状调查来看,在生物课上往往是先教师在上面讲,然后叫学生在课本上划,最后让学生背一背。节节如此,年年如此。甚至连实验也懒得去做,也是这一套,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更累。能力没有提高,相反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被一扫而空。被动的接受,没有丝毫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上述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当今的生物教学,并且阻碍生物教学的发展,所以应当尽快的改革,改革成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结构。我认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就是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因为学案既可以实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可以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指明方向,在学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正确的确立学习目标,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主动地参与探究性学习,逐步提高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二、学案导学 生物教学模式的含义
学案导学是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以学案为载体,充分发挥学案的“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它着眼和侧重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求得创新和发展。这一模式就是要把教材与学案紧密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紧密结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行为的转变,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三、学案导学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
学案的编写是在充分研究学生、教材、课标的基础上,依据知识规律,理清知识主线和能力主线,以知识为着眼点,以能力为侧重点,创设情景,巧妙设疑为基本表现形式来进行的。其中,知识线在学案中是明线,能力线在学案中是暗线。设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潜力,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能力价值,当知识和能力的侧重点在设计上出现矛盾时,应以能力设计为主。所以说学案不是问题的简单罗列,而是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效的进行探究性学习纲要。学案导学的具体程序是:
学案导学模式 的基本结构是:
引入课题 学案导学 探究学习 交流总结 达标检测
(一)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把学生引人新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方法、和思路,为下面的探究学习创造条件。
(二)学案导学
教师将提前编写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学生在知识点问题化的导学提纲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案的编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性及探究性原则,难易结合,力求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层次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发展。
(三)探究学习
本环节是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在学生独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尽可能地去提出与本课知识有关的问题及疑问,并尝试通过个人独立、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方式解决。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初中生物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三章“真菌”一节,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用蘑菇制作孢子印”这一实验,并且获得对孢子的感性认识,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有学生提问这些孢子有什么用途?教师释疑:孢子可以繁殖下一代,种在适宜的地方可以长出蘑菇。学生很好奇,会异口同声说“真的?那我回家种种试试。”真的有很多同学回家试种了,他们真正探究了蘑菇等真菌的生活条件。
(四)交流总结
本环节是学生在探究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式对学案上的问题进行探究,对所探究的问题应当归纳总结,使之形成概念或知识体系。这一环节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归纳演绎能力。
(五)达标检测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达标试题(一般8个小题,由易到难,有梯度设置,4---8小题有一定的难度,可以是选做题)当堂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本环节应采取层次测试,对较难的题目可以选做或课后做。根据反馈情况,进行过程评价记录。
四、应用该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把学案误认为只是问题的罗列
学案并非几个问题的简单罗列,它是教师在认真研究学生、教材、及新课标的基础上,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为侧重点而设计的学习提纲。如果把学案只是当成课本知识点问题,学生在这样的学案的引导下,思维被禁锢,得不到拓展,能力得不到提高。问题设置得不巧妙,就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案在编写上一定要体现它的导学性和探究性。学案中设置的问题或习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开放性,学案中的题目还应当以选做的方式体现出层次性。
(二)正确处理学案导学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学案导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编写的学案的引导下,自主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整个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并不需要教师的精讲细讲,但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恰到好处的实施点拨,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动脑想、动耳听、动口说、动手做。
(三)不能把学案导学的过程当作形式
有的教师教学观点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形成包办代替的填鸭式教学习惯。上课时虽然形式上也运用了学案导学这一模式,但总认为让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提出问题等太浪费时间,对于效果不放心,总不如自己多讲好。于是,针对学案讲细、讲深、讲透。这样,学案导学就变成一种形式。其实,学案导学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能够想方设法把学生从被动的观众席推向积极主动的表演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总之,学案导学生物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有价值的学案,并且能够恰当的运用,做到善于启发,善于给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动脑想、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说、动手做,在教师合理的启发引导下,积极的参与探究新知识,获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三维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即墨市七级中学)
[关键词]学案导学
一、为什么要倡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积极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學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生物学素质,减轻学生负担。但从现状调查来看,在生物课上往往是先教师在上面讲,然后叫学生在课本上划,最后让学生背一背。节节如此,年年如此。甚至连实验也懒得去做,也是这一套,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更累。能力没有提高,相反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被一扫而空。被动的接受,没有丝毫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上述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当今的生物教学,并且阻碍生物教学的发展,所以应当尽快的改革,改革成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结构。我认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就是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因为学案既可以实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可以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指明方向,在学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正确的确立学习目标,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主动地参与探究性学习,逐步提高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二、学案导学 生物教学模式的含义
学案导学是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以学案为载体,充分发挥学案的“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它着眼和侧重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求得创新和发展。这一模式就是要把教材与学案紧密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紧密结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行为的转变,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三、学案导学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
学案的编写是在充分研究学生、教材、课标的基础上,依据知识规律,理清知识主线和能力主线,以知识为着眼点,以能力为侧重点,创设情景,巧妙设疑为基本表现形式来进行的。其中,知识线在学案中是明线,能力线在学案中是暗线。设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潜力,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能力价值,当知识和能力的侧重点在设计上出现矛盾时,应以能力设计为主。所以说学案不是问题的简单罗列,而是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效的进行探究性学习纲要。学案导学的具体程序是:
学案导学模式 的基本结构是:
引入课题 学案导学 探究学习 交流总结 达标检测
(一)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把学生引人新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方法、和思路,为下面的探究学习创造条件。
(二)学案导学
教师将提前编写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学生在知识点问题化的导学提纲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案的编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性及探究性原则,难易结合,力求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层次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发展。
(三)探究学习
本环节是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在学生独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尽可能地去提出与本课知识有关的问题及疑问,并尝试通过个人独立、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方式解决。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初中生物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三章“真菌”一节,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用蘑菇制作孢子印”这一实验,并且获得对孢子的感性认识,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有学生提问这些孢子有什么用途?教师释疑:孢子可以繁殖下一代,种在适宜的地方可以长出蘑菇。学生很好奇,会异口同声说“真的?那我回家种种试试。”真的有很多同学回家试种了,他们真正探究了蘑菇等真菌的生活条件。
(四)交流总结
本环节是学生在探究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式对学案上的问题进行探究,对所探究的问题应当归纳总结,使之形成概念或知识体系。这一环节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归纳演绎能力。
(五)达标检测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达标试题(一般8个小题,由易到难,有梯度设置,4---8小题有一定的难度,可以是选做题)当堂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本环节应采取层次测试,对较难的题目可以选做或课后做。根据反馈情况,进行过程评价记录。
四、应用该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把学案误认为只是问题的罗列
学案并非几个问题的简单罗列,它是教师在认真研究学生、教材、及新课标的基础上,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为侧重点而设计的学习提纲。如果把学案只是当成课本知识点问题,学生在这样的学案的引导下,思维被禁锢,得不到拓展,能力得不到提高。问题设置得不巧妙,就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案在编写上一定要体现它的导学性和探究性。学案中设置的问题或习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开放性,学案中的题目还应当以选做的方式体现出层次性。
(二)正确处理学案导学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学案导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编写的学案的引导下,自主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整个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并不需要教师的精讲细讲,但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恰到好处的实施点拨,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动脑想、动耳听、动口说、动手做。
(三)不能把学案导学的过程当作形式
有的教师教学观点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形成包办代替的填鸭式教学习惯。上课时虽然形式上也运用了学案导学这一模式,但总认为让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提出问题等太浪费时间,对于效果不放心,总不如自己多讲好。于是,针对学案讲细、讲深、讲透。这样,学案导学就变成一种形式。其实,学案导学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能够想方设法把学生从被动的观众席推向积极主动的表演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总之,学案导学生物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有价值的学案,并且能够恰当的运用,做到善于启发,善于给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动脑想、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说、动手做,在教师合理的启发引导下,积极的参与探究新知识,获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三维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即墨市七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