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e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次偶然且简单的课堂教学,却引发了笔者的无尽思考:课改至今,对学生,对教学,我们教师还可以做什么?本文以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例,谈谈笔者的经历与体会。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在讲授“纸的发明”时作了如下的表述:“东汉时,蔡伦独创新意,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加工造成新的书写材料——纸。”而后又说:“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这些残纸文书的发现表明,可能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显然,纸的发明究竟是出现在东汉还是西汉,考古工作者和史学研究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之所以存在着不同的结论,是因为引用的史料——文献资料或实物资料之间有所不同。笔者灵机一动:通过让学生了解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这些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的区别,不正是一种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于是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即兴抛给学生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关于教材中的两种观点,你们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思考后学生开始回答。
  学生1:我认为应该出现在西汉,因为历史文物是第一手资料,不可能造假,具有真实性;而文献资料记录出错甚至造假,未必真实。
  (笔者不禁心里一喜:学生得出这一观点与自己的初衷完全一致,看来这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文献资料与实物资料的区别,教学目的已达到,可以下结论了。但笔者看到其他学生的脸上还有不认同的神情,就在肯定第一位学生的发言后,询问其他学生有何不同看法。)
  学生2:我认为应该出现在东汉。说造纸出现在西汉,依据的是墓葬,但墓内之物可能是后人,比如那些盗墓人进去时将纸质地图遗留在了里面,造成了西汉出现造纸的假象。所以,我觉得还是根据文献资料更为可信。
  (笔者设想过多种不同的答案,但该学生的理由完全出乎自己的预料。理由很牵强,但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有反驳他的充分理由吗?)
  学生3:我也认为出现在东汉更可信。如果纸是西汉时发明的,如此实用的东西早就该在西汉时就为大众普遍接受,又何必等到东汉蔡伦发明后才开始广泛使用?太矛盾了。
  (逻辑推理吗?历史研究离不开这种方法,非常好!运用逻辑推理也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纸是在西汉发明的却没有广为流行,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譬如是材料、价格所致?)
  学生4:我认为应该出现在西汉。记得我学过,东汉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
  (非常简单直白的理由——“学过”,说明这位学生已经懂得如何用他所学过的知识来理解和解答问题。)
  学生5:我觉得应该认真考察墓葬主人的身份。比如说,如果墓葬主人是贵族,那么说明在西汉就有纸了,只是当时的纸很昂贵,平民不可能拥有。
  (不错!能考虑多种可能性,这说明这位学生已能考虑结论与前提之间的逻辑关系了。)
  学生的声音虽然略显稚嫩,但对问题都显得非常关注,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历史研究者,逐渐地走进了历史的殿堂,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无论给出什么答案都让笔者欣喜。笔者还不断地拷问自己:这样的答案自己能想到吗?这样的答案自己有能力反驳或论证吗?笔者的思绪已经跟随学生的脚步走向了远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年以后在座学生都会忘记这堂关于“造纸术发明于何时”问题的具体讨论内容,但笔者相信,他们永远记得曾有一场讨论,他们对历史、对社会等问题的思考。通过这次课堂讨论,让笔者认识到这样的教学形式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探索精神,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平等合作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一次偶然的课堂实践结束了,但笔者对这堂课的教学思考却远不止于此。
  思考一——学生动起来了吗?
  学生能动起来吗?这是我们一直探询的一个问题。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所有这些新的课堂理念的实现,都依赖于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动”起来。而让学生“动”起来的前提是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活跃于课堂、实现新课程所有理念的基点。历史学科本身应该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生动性,但历史课则并不一定。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学生对于历史与历史课有着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态度。根据调查发现,近70%以上的同学对历史有兴趣,但只有不到20%的学生喜欢历史课,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课堂枯燥沉闷。教师抱怨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消极表现,但在抱怨的同时是否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自主地思考、探究问题呢?
  其实我们的学生并不是对历史没有兴趣,也不是没有探究的能力,而是作为教学者而言并没有提供给他们一个合适的平台展现他们的才能。笔者这次组织学生对造纸术发明于何时的讨论,在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在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概括的过程中,在学生之间交流、争论的过程中,课堂从老师一人之言开始发展为学生与历史、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而这种对话无疑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这是知识给自己带来的强大!这些都是以学生动起来为前提的。
  思考二——我们合格了吗?
  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领者。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正确地捕捉时机,进行相应的诱导,无疑对于发挥课堂讨论的效果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知识层面。比如对课堂讨论中学生2和学生3的回答,笔者始终都在问自己:应该如何解决?对还是不对?理由何在?对于造纸术,我又了解多少?那个时候笔者发自内心地开始后悔:自己在上这节课之前真应该好好查查有关造纸术的资料,因为如果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水平、领域在同一层面,如何能起引领作用呢?所以在整个课堂讨论中,笔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今天从你们那儿学到了很多。这是一句真心话,也是一句惭愧的话。笔者深深认识到,教师知识欠缺所带来的后果是致命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无遗憾地发现,我们不少教师在学生讨论中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同的意见,无法及时进行处理,无法推动学生讨论的进一步深入与升华;面对学生的一个个令人深思的答案、疑虑,教师的回答如果苍白无力,甚至无从入手,无疑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利于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认识。这就告诉我们,无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教学,必然是失败的教学。
其他文献
脚下有风,却不踏空  说到刘昊然,他的履历实在出彩:17岁大荧幕首秀,便凭借作品获得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最佳新人奖提名;18岁以双料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19岁凭借《唐人街探案》荣膺第20屆华鼎奖“最佳新人奖”……但对于这些所谓的成就,刘昊然始终保持清醒理智:“我并不觉得一时的得到就是真的为我所有,我也并不相信现在立一个宏大的目标就能步步为营。我只确信那些脚踏实地做到的当下,只信奉安安
“老师,请你给我这篇习作打两个分数吧,一个按平常随心写作的标准,另一个按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学生心目中,写作评分有两个无法统一的尺度。升学分数压力造成的“生存危机”与中考满分优秀作文的诱惑形成一股合力,无形中筑就了一堵学生心目中的“柏林墙”!墙里墙外,是“率性写作”与“应试写作”的人为割裂。两者并非不可以融通,但拆除此墙,却非易事。当中考作文分值成为学生为“生存”写作的唯一“驱力”,谁不想吃作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目标,从“两能”到“四能”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只要有技能,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然而,目前数学教学存在这样一种倾
从2008年下半年至今,尤其是2010年开始试题结构相对稳定,浙江高考文综共有12套试卷,包括历年的调测卷、正卷和2014年的参考卷。研究这些试题,一是有助于我们了解已考试题所在的考点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知晓哪些是常考考点,哪些是未考考点,当然,常考考点和未考考点的区分是相对的。二是可以帮助我们探究命题的基本思路,熟悉各模块相对稳定的试题类型,有助于我们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以《生活与哲
众所周知,本次中学政治课的改革,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等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突破。笔者认为,关注人文、回归生活、重视实践是新课程标准的三大特色,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一、 关注人文——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和要求,而“以学生为本,使教育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得到最大的成功”,既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努力贯彻的一个重要教育教学理念,也是新世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
倘以高中语文教学为基本视角,有人这样发问:“当今青少年学生最缺的是什么?”回答肯定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五花八门。或许是问题过于尖锐,近乎“钻牛角尖”,根本不可能出现一种得以普遍认同的“标准答案”;或许是在我们看来,当今青少年学生“缺”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知从何说起,“最”就更加难以确定和落实了;也或许是问题已经远远超越了高中语文教学的覆盖范畴,无法作出确切回答。笔者以为,这些都是原因,但都不是主要
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笔者把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表现行为界定为能够解释、转换和推论历史知识,并通过史料引用、问题探讨和多角度认识问题等途径来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  1. 对历史学科知识理解的认识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主要教学目标,也是每个教师实施教学所追求的目标。虽然每个教师对理解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标准,但它们有相通之处,即理
几阵雨后,空气里弥漫起薄薄的清凉。一年一度的诗歌朗诵比赛要开始了。  新来的班主任李老师一进教室便说:“这次比赛我们好好排练,争取得第一。”  “不用争取也会是第一的。”我在下面说,同学们“噗噗”地笑起来。有人补充道:“是倒数第一。”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五年级,我们班从没得过第一,倒数第一倒是频频光顾。  “不可能,你们还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呢。”李老师一字一句地说。  接下来的排练,其他班是选成绩好
周末,我陪女儿进行跳高比赛的训练。  平时,女儿的最好成绩是1.2米。训练了半个多小时,教练略微调了一下跳高架的高度,给女儿鼓劲:“1.18米,按照你平时的成绩,准能跳过去。”女儿腾空一跃,果然试跳成功。“孩子,你真棒,其实这回的高度是1.25米。”教练一脸微笑。  女儿想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实力,于是想再跳一次1.25米。可是试跳了很多次,都没跳过去,有好几次都助跑到跳高架底下了,就是不敢起跳。我悄
18岁那年的夏天,我第一次参加高考,以3分之差败走麦城。  父亲问我以后有何打算。我说想去南方打工挣钱,让他和母亲过上好日子。父亲听了我的话,紫红的脸瞬间变黑,大声喝道:“难道你就没想过复读一年,明年7月再奋力一搏吗?”被父亲误解、责骂,我心中委屈的闸门也轰然打开:“你以为我不想吗?可是,我们家能拿得出我去市重点中学复读的钱吗?”“钱的事不用你瞎操心,你只管用功读书就行。”  开学时,父亲把一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