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考生视角的TEM-4考试命题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TEM-4自1990年实施以来已有20年之久,该考试命题质量如何?参加考试的考生对该考试的命题有何看法和意见?对此问题进行调研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该考试,还有助于促进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文章拟以2010年TEM-4为例,从考生的视角对命题进行调查,以期为改进今后TEM-4试题的命制和促进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考试命题;调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1)06-0214-5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1.02.059
  
  1. 引言
  
  Carroll(1968: 46)认为测试是获取某些行为的方法,其目的是从这些行为中推断出个人具有的某些特征。在教育领域,测试可以用于教学评量、诊断学习、帮助学习等,它在教育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常俊跃、张英一、吴颖,2006:18)。作为测试之一的语言测试已成为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但能为语言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同时也为评估考生语言能力提供一定的标准。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是由国家教育部委托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检查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教学情况的统一考试。TEM-4从1990年开始实施至今,愈来愈受到许多高校的重视,因为该考试能帮助学校客观地了解教学情况,从而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现有文献表明目前有关TEM-4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TEM-4以及各题型效度的研究(Zou Shen, 1997: 1-61;徐清平、张延续,2004:57-59;陈晓扣、李绍山,2006:71-77等);第二,关于TEM-4与教学关系的研究(张喆、罗凯洲,2007:71-85;吴锋针,2008:187-189等);第三,针对TEM-4各题型的应试策略研究(张若昕,2006:114-116;赵琦,2000:19-21等)。然而,综观这些文献,发现极少有研究通过调查方式了解考生对该考试命题的看法和意见。只有邹申(1995:20-23)于1994年对TEM-4实施了问卷调查,然而该调查仅涉及教师和参考学校,作为考试的直接参与者与受益者——考生,他们对TEM-4的看法和意见却未被纳入。有鉴于此,文章拟以2010年TEM-4为例,从考生视角对该考试的命题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了解该考试自组织实施20年以来考生对该考试命题质量的看法与意见,其调查结果反映出的问题不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该考试,同时对促进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也有积极意义。
  
  2. 调查对象与过程
  
  问卷调查于2010年5月在重庆市的四所高校进行,所选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外语院校、理工院校、师范院校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样本的选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四所高校中参加2010年TEM-4的部分2008级英语专业本科生,总共发出问卷275份,回收270份,回收率达98.2%,其中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达98.1%。
  由于此次问卷调查主要在课堂上完成,回答完毕当堂收回问卷,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也较好地保证了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为更深入了解考生对该考试的看法和意见,笔者于2010年10月在TEM-4成绩报导后根据考生的成绩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9名考生,针对问卷调查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访谈。由于访谈距考试结束已有5个月之久,为避免考生对考试内容的遗忘,笔者准备了2010年TEM-4真题数份让考生先熟悉考试内容再进行访谈。访谈在办公室进行,访谈氛围轻松愉快,能如实反映考生的想法。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TEM-4考试命题的调查主要包括对该考试的总体评价和各项目具体分析。
  3.1 总体评价
  为使数据分析更清楚简洁,文章把非常合理、较合理、合理三项数据视为“较合理”作了总的统计。表1数据显示大部分考生反映TEM-4试题各项目均较合理,能反映考生的能力水平。不过分析发现,与其他调查项目相比,难度和题量的比重相对较低,仅有62.9%和63.3%的考生认为难度和题量较合理,这意味着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考生认为TEM-4试题的难度和题量不太合理或不合理。访谈中,大部分考生反映TEM-4难度不合理主要是指难度分配不够均匀(如语法词汇和阅读太难,听写较易),客观题题量偏多。
  


  3.2 各项目分析
  该部分主要从难度、选材、时间分配、题量等六个项目进行具体分析。
  3.2.1 难度
  在对难度进行统计时,文章把难度非常大和较大进行了总的统计视为“难度较大”。调查表明(见表2),大部分考生(即超过60%的考生)反映完形填空、语法词汇和阅读理解难度较大,短文听写和写作难度适中。访谈中,多数考生反映完形填空的篇章比较难懂且选项干扰性较强不易区分。他们还反映语法词汇题中主要是词汇题较难,究其原因考生反映如下:(1)主要由于自己词汇量太小,达不到《考试大纲》的要求;(2)不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应试思想较严重;(3)虽意识到词汇的重要,但除了机械记忆单词外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拓宽词汇;(4)他们还反映除自身原因外,词汇题考查过细、过多注重词汇辨析等因素也加大了此题难度。问卷调查中大部分考生反映阅读理解难,通过访谈,其原因归结如下:(1)文章本身比较难,加之没有合理安排时间,使得阅读理解时间较紧从而影响了对文章的理解;(2)平时阅读英美国家原汁原味读物较少,导致阅读文章中虽大部分单词都认识,但仍难读懂文章;(3)平时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太少,不注重阅读速度的训练。
  值得提出的是,调查中考生普遍反映听写较简单,而实际考试结果却出乎意料。短文听写全国平均分为4.0分,仅达到该题总分的26.7%,在TEM-4六种题型中为平均得分最低。为什么考生主观感觉与实际结果相差很大?访谈中考生反映听写简单主要基于他们基本都能听懂听写材料,但在实际写的过程中忽视了很多细节,如单词大小写、单词拼写、语法错误等导致失分较多;其次,他们谈到对TEM-4听写的评分要求了解不多,加之平时训练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导致考试时失误较多。
  


  3.2.2 选材
  由于语法词汇题主要采用多项选择的形式,缺乏篇章,因此讨论选材时语法词汇没有包括在内。调查中绝大部分考生反映TEM-4各题型选材均较合理,其中短文听写、听力理解、写作所占比重达90%以上;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分别为83.8%和82.6%。访谈中绝大部分考生反映TEM-4选材大多与社会生活和学生学习生活相关,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提到2010年写作试题是根据目前报纸上报道的有关某大学寝室的六名学生共同出钱雇佣清洁工为他们打扫寝室这一现象,要求考生对此发表自己的观点,题目为“Should College Students Hire Cleaners?”。此类话题考生比较熟悉,甚至有亲身的经历,因此写起来就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写作水平。
  


  3.2.3 时间分配
  调查显示(见表4)大部分学生反映听力理解、听写、写作时间分配较合理,过半的考生认为阅读理解时间分配不太合理或完全不合理。访谈中大部分考生反映阅读理解时间太紧,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做不完就猜测。有关时间分配的问题,笔者依据大纲要求进行了计算,《考试大纲》规定阅读理解所需时间25分钟,阅读速度为120wpm。杨惠中和Weir(1998:64)提出,考虑到阅读和思考问题的答案需要一定时间,试卷命题人设计了阅读文章与回答问题所需时间的比例通常为1: 0.75。根据此得出阅读文章应需14分钟,而通过计算得出实际阅读文章只需13.8分钟,这一结果还略小于阅读文章应需时间。然而为什么会有如此多考生反映阅读时间太紧?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考生平常阅读面太窄,阅读输入量太少,阅读速度达不到《考试大纲》要求,阅读能力较差所致;其次,还因为很多考生在客观题中没有合理分配时间,如做完形填空、语法词汇题时挪用了部分阅读理解时间(注:阅读理解是客观题中的最后一题),导致阅读理解时间很紧。
  


  3.2.4 题量
  由于短文听写仅有一题,讨论题量时此题不包括在内。表5数据表明大部分考生反映听力理解、完形填空、写作题量适中,阅读理解和语法词汇题量较大。71.7%的考生反映阅读理解题量较大。访谈中大部分考生反映由于他们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理解,所以感觉题量大。笔者认为考生反映阅读题量大不是因为题量真的多,而是由于考生自己阅读速度达不到《考试大纲》要求,在考试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相应的内容,因此认为题量较大。这进一步说明考生平时需加强阅读输入量,提高阅读速度。问卷调查中58.5%的考生反映题量较大,通过访谈,大部分考生也反映语法词汇题量较多,认为20题比较合适。
  


  3.2.5 选项设计
  选项设计调查主要针对TEM-4中的客观题,听写和写作属于主观题,文章对此不进行讨论。整体而言,TEM-4客观题选项设计较合理,为客观反映考生能力水平提供了必要保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该考试的效度。不过访谈中近半的考生反映词汇题的选项设计仍需改进。他们提出词汇题考试的实用性不强,词汇题更多是考词汇辨析,选项干扰性较强,平时交流时没有深究其差别,但在考试的时候非要进行区分,有种为考试而考试的感觉。
  


  3.2.6 题型对能力的反映
  考试的目的是检测考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考试中各题型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检测了考生的能力水平。以下仅从考生角度了解各题型对考生能力水平的反映。表7数据显示,近半的考生认为TEM-4中各题型完全能或大部分能反映考生的水平,其中以写作比重最大,占66.8%,阅读最小,占49.9%。通过访谈,部分考生反映阅读理解因时间紧,考试时做不完的就蒙。他们还提出有时即使读懂了文章,也不能或不一定能做对题,这说明仅采用多项选择题型来考查考生阅读能力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斟酌。大部分考生(即便通过了TEM-4且分数在70分以上的考生)也认为词汇题不能反映他们词汇量以及词汇掌握程度。考生反映他们根本没有按照《考试大纲》要求去拓宽和积累词汇,而是心存侥幸心理,希望通过考前做大量的模拟题来应对。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10年TEM-4为例,就其命题对考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TEM-4的难度、选材、时间分配和选项设计均较合理,题量基本适中,能基本反映考生的英语水平。然而调查中考生也反映,阅读理解和词汇题难度较大,阅读理解时间较紧,词汇题题量较大且过多考查词汇辨析等。结合调查结果与《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本文尝试为TEM-4试题的命制以及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提供一些启示与建议。
  4.1 对命题的启示与建议
  第一,短文听写中学生主观感觉和实际相差太大,而且该题各年全国平均得分的波动幅度也较大,最高平均得分约65%,最低得分不到30%,笔者认为除每年考生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外,该题在评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第二,完形填空、词汇题以及阅读理解难度可适当降低,有利于更好检测考生能力水平。
  第三,客观题题量适当减少,尤其是语法词汇题,建议减至20—25题。
  第四,词汇题考查既要注重深度也应注重广度,尽可能体现真实性,不能为考试而考试。
  4.2 对英语专业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第一,调查发现一些考生对考试缺乏正确认识,应试思想较严重。因此日常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和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不能“为考而学”,“为证而学”。
  第二,调查还反映一些考生对扩宽英语词汇的方法比较迷惑,这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也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授人以渔,而不只是授人以鱼。
  第三,调查中考生普遍反映阅读理解时间分配不合理,其根本原因不在命题而是由于考生自身在英语阅读水平、阅读输入量、阅读速度和词汇量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所致。因此,日常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输入量,多读地道英文读物,注重阅读速度的训练。
  第四,考生对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不了解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考生成绩。因此,日常教学中应让考生了解《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对各学习阶段的目标要求和考试要求,更好地发挥大纲对教学和考试的指导作用。
  
  5. 结语
  
  此次调查仅涉及了2010年TEM-4,且调查对象均为重庆市的四所高校,虽不能全面反映TEM-4二十年来的命题情况和不同地区考生对TEM-4的看法和意见,但此次调查涉及的样本较大,且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并发挥了深度访谈的优势,能真实了解考生的看法和意见。相信此次调查能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为改进今后TEM-4试题的命制和促进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从考生视角对大规模考试的命题进行调查就目前国内还不多见,期望此次调查能为国内其他大规模高风险考试提供方法上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Carroll, B. J.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 testing[A]. In Davies, A. (ed.). Language Testing Symposium. A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C].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46.
  Zou Shen. The Test for English Majors (TEM) Validation Study[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7: 1-61.
  常俊跃、张英一、吴颖. 关于首次实施2004年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的调查与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18-21.
  陈哓扣、李绍山. 对TEM-4完形填空结构效度的研究[J]. 现代外语,2006(1):71-77.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Z].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Z].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吴锋针. 论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187-189.
  徐清平、张延续.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语法与词汇”内容效度分析[J]. 外语研究,2004(2):57-59.
  杨惠中、C. J. Weir.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64.
  张喆、罗凯洲.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反拨作用实证研究[J]. 考试研究,2007(2):71-85.
  张若昕.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完形填空题型分析与应试策略[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5):114-116.
  赵琦. 英语专业四级统考英语新闻的应试策略[J]. 外语电化教学,2000(3):19-21.
  邹申. 部分高校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问卷调查报告[J]. 外语界,1995(1):20-23.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研究从关联理论出发,截取美国著名情景喜剧《老友记》的片段作为幽默语料,对中国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观看后笑与不笑的反应测试与诠释。结果发现:被解读的幽默包括自嘲型、模仿型、情景型、自身矛盾型、修辞型幽默,而不能被解读的幽默是文化型与突换主语型幽默。幽默的解读主要经历两种思维过程:隐性的矛盾消解和显性的矛盾消解。文章最后提出了电视情景喜剧幽默的理解图式。  关键词:电视情景喜剧;幽默;关
期刊
摘 要:文学语用学作为新兴的跨学科科目,将语用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扩大了语用学理论的运用范围,从口语语体逐步向书面语语体转化。本文以海明威的《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为例,运用语用学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对人物对话进行解读。  关键词:礼貌原则;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理论;对话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12-0153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一堂市级公开课入手,探讨了高三写作复习课的有效性,并就当前高三学生在书面表达应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三写作;有效性;应试;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1)06-0092-4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1.02.026    1. 引言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学生的两篇高考书面表达入手,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词汇、句式、逻辑关系三方面,以2009年的浙江省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为例展开分析讨论,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能力。  关键词:书面表达;词汇;句式;逻辑关系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1)06-0096-4doi:10.3969/j.issn.1006-2831.
期刊
摘 要: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许多学者和教师多次提出“改变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这一方面的观点。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的新挑战是把“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改革理念与各院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做到真正的自主学习。我院在近年的教改实践与教学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将“大学英语课程”分解为“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两部分,按照“6+2”比例进行整合,构建
期刊
采访:谢群英 武汉大学出版社,曾文雄  华东师范大学,张秋艳 东北财经大学    汪榕培教授是中国古籍英译大师级人物,也是全国唯一一位英语词汇学博士生导师及唯一一位典籍英译方向的博士生导师。他自称中西文化的摆渡者。这期我们的特约编辑从词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汉英文化能力等方面对汪教授进行了专访。    1.汪教授,您长期从事外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研究,请您谈谈英美文学课在英语专业中的重要性。而非英语专业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绯闻女孩》为例,结合影视翻译独有的特点,分析了目的论在《绯闻女孩》翻译中的体现以及翻译中使用的策略。字幕翻译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其他翻译类型不同,因此运用的翻译策略也不一样。《绯闻女孩》主要运用的翻译策论是删减、缩略、归化以及单句的转换。  关键词:字幕翻译;目的论;绯闻女孩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1)06-
期刊
摘 要:《土生子》是黑人作家里查德·赖特的成名作。本文从《土生子》隐喻的角度进行分析,透视黑人的生存境况,深入剖析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旨在揭示主人公犯罪活动与社会制度内在的联系。  关键词:种族歧视;隐喻;社会制度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1)06-0212-3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1.02.058
期刊
摘 要:多年来,理工科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困扰外语教师的问题。本文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查了理工科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现状并分析了应用能力提高的障碍,以引起外语教师对各种障碍因素的关注,适时调整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应用能力;障碍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12-0013-4    Abstract: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背景,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之一就是改革课程模式,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多样化英语课程。作为较早参与这项改革的实践者,我们探讨并实践了新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暨“3+2+1”和“2+2+1+1”课程新模式。最后,通过学生、教师的教学评价,分析新模式的特点,旨在突出这种新模式教学的个性化特征,省时、高效地促进大学英语学习。  关键词:课程模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