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近年来抗菌药物不断更新换代,临床医师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新抗菌药物的特点,致使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现就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督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不合理用药分析
1.1盲目应用抗菌药物
由于基层医院医疗条件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时一般无法做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医生使用抗菌药物大都为经验用药。由于缺乏药物学的知识,首选强效、广谱的抗菌药物或者一味求新、求贵,造成用药混乱,使治疗得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使患者体内产生耐药菌株,极易发生二重感染。
1.2无适应证用药
把抗菌药物当作“保险药”、“安慰剂”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腹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性感染者,事实上抗生素并不能控制病毒感染,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反而增加肝脏负担.;再有外科病例几乎常规把抗生素用于无菌手术前,甚至于手术前后多日连续应用,不符合《抗菌药物应用指南》的“分类选用、短程应用”的原则。无指征地滥用抗生素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和加重患者负担,而且增加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的机会。
1.3抗菌药物选择不当
由于药理学知识了解不全面,未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药物的适应证正确选用药物。如急性肠炎选择青霉素治疗,青霉素的抗菌谱主要包括一些球菌和某些革兰阳性杆菌,对革兰阴性菌无效;再如急性细菌性咽炎选择庆大霉素雾化治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溶血性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差,又有明显的耳、肾毒性,不宜选用该类药物治疗。有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是合理用药的首要原则,应掌握不同抗菌药的抗菌谱,使所选用药物的抗菌谱与所感染的致病菌相适应。
1.4联合用药不当
(1)同类药物联用一般作用机制及作用方式相同的药物不宜合用,以减少毒不良反应的累加效应。如青霉素+头孢噻肟钠,两药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方面都极为相似,由于抗菌谱重叠,不能明显提高疗效,但是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两者同属喹诺酮类药物,联用可使肝毒性、肾毒性等的发生率升高;红霉素+螺旋霉素,两者同属大环内酯类,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50亚基,合用时因竞争结合靶位而产生拈抗作用。
(2)联用增加毒性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前者为头孢菌素第1代药,主要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泄,而后者为氨基糖苷类,对肾有损害,二者合用可加重肾损害。
(3)联用降低疗效速效杀菌药物与速效抑菌药联用,如内酰胺+大环类酯类抗生素,前类药物为繁殖期杀菌剂,对静止期细菌作用弱或无效,而后类药物为快速抑菌剂,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两类药物联用,使前类药物干扰细胞壁合成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而降低抗菌效果。
1.5溶媒选择不当
注射用青霉素钠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青霉素水溶液最佳,pH值为6.0~6.8.在稀酸中不稳定,容易发生水解和分子重排,导致一内酰胺环破坏而失去活性。5%葡萄糖注射液.. pH值为3.2~3.5,所以青霉素不宜选用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宜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稳定性较好;氧氟沙星和0.9%氯化钠注射液合用,氧氟沙星与氯离子结合发生螯合反应,生成螯合物沉淀,影响药物含量,使药效降低,故该药应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
1.6不符合药代动力学规律
(1)给药间隔时间太长,如青霉素、头孢噻肟等1次/d给药,内酰胺类药物和头孢类药物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半衰期较短分别为0.5、1.5h,且这些药物无抗生素后遗效应,应每日剂量分2~4次给药,这样不易产生耐药性;
(2)给药间隔时间太短,如氧氟沙星2次/d给药,该药半衰期较长为7—10h,且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血药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1次/d给足全日量即可。又如头孢曲松每日两次给药,该药半衰期较长为6—8h,且抗菌后效应明显,1次/d给足全日量即可。
2合理用药建议
造成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技术方面,一些医师对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适应证和注意事项缺乏了解;在医疗管理制度上也存在一些缺陷,对医师的用药处方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技术和行政干预措施;此外,医务人员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对合理用药的意义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对由于不合理用药已经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缺乏认识。
针对上述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抗菌作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成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组,结合本院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定期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每月进行一次处方点评,对于存在的问题在医疗质量会上进行通报并给予一定的处罚;
(2)临床医生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遵循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原则:严格按照适应证选药;按各种抗菌药的药动学,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和疗程;针对患者的情况合理用药;
(3)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做药敏试验,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减少抗菌药物的盲目滥用;
(4)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积极深入临床与医生进行交流,互动学习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与医生一起查房,及时发现和纠正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指导和监督临床合理用药;
(5)医务人员应充分利用学习、进修、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提高感染病的病原诊断水平;掌握细菌耐药性发展动态和抗感染治疗新动向,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1不合理用药分析
1.1盲目应用抗菌药物
由于基层医院医疗条件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时一般无法做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医生使用抗菌药物大都为经验用药。由于缺乏药物学的知识,首选强效、广谱的抗菌药物或者一味求新、求贵,造成用药混乱,使治疗得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使患者体内产生耐药菌株,极易发生二重感染。
1.2无适应证用药
把抗菌药物当作“保险药”、“安慰剂”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腹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性感染者,事实上抗生素并不能控制病毒感染,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反而增加肝脏负担.;再有外科病例几乎常规把抗生素用于无菌手术前,甚至于手术前后多日连续应用,不符合《抗菌药物应用指南》的“分类选用、短程应用”的原则。无指征地滥用抗生素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和加重患者负担,而且增加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的机会。
1.3抗菌药物选择不当
由于药理学知识了解不全面,未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药物的适应证正确选用药物。如急性肠炎选择青霉素治疗,青霉素的抗菌谱主要包括一些球菌和某些革兰阳性杆菌,对革兰阴性菌无效;再如急性细菌性咽炎选择庆大霉素雾化治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溶血性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差,又有明显的耳、肾毒性,不宜选用该类药物治疗。有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是合理用药的首要原则,应掌握不同抗菌药的抗菌谱,使所选用药物的抗菌谱与所感染的致病菌相适应。
1.4联合用药不当
(1)同类药物联用一般作用机制及作用方式相同的药物不宜合用,以减少毒不良反应的累加效应。如青霉素+头孢噻肟钠,两药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方面都极为相似,由于抗菌谱重叠,不能明显提高疗效,但是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两者同属喹诺酮类药物,联用可使肝毒性、肾毒性等的发生率升高;红霉素+螺旋霉素,两者同属大环内酯类,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50亚基,合用时因竞争结合靶位而产生拈抗作用。
(2)联用增加毒性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前者为头孢菌素第1代药,主要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泄,而后者为氨基糖苷类,对肾有损害,二者合用可加重肾损害。
(3)联用降低疗效速效杀菌药物与速效抑菌药联用,如内酰胺+大环类酯类抗生素,前类药物为繁殖期杀菌剂,对静止期细菌作用弱或无效,而后类药物为快速抑菌剂,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两类药物联用,使前类药物干扰细胞壁合成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而降低抗菌效果。
1.5溶媒选择不当
注射用青霉素钠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青霉素水溶液最佳,pH值为6.0~6.8.在稀酸中不稳定,容易发生水解和分子重排,导致一内酰胺环破坏而失去活性。5%葡萄糖注射液.. pH值为3.2~3.5,所以青霉素不宜选用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宜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稳定性较好;氧氟沙星和0.9%氯化钠注射液合用,氧氟沙星与氯离子结合发生螯合反应,生成螯合物沉淀,影响药物含量,使药效降低,故该药应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
1.6不符合药代动力学规律
(1)给药间隔时间太长,如青霉素、头孢噻肟等1次/d给药,内酰胺类药物和头孢类药物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半衰期较短分别为0.5、1.5h,且这些药物无抗生素后遗效应,应每日剂量分2~4次给药,这样不易产生耐药性;
(2)给药间隔时间太短,如氧氟沙星2次/d给药,该药半衰期较长为7—10h,且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血药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1次/d给足全日量即可。又如头孢曲松每日两次给药,该药半衰期较长为6—8h,且抗菌后效应明显,1次/d给足全日量即可。
2合理用药建议
造成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技术方面,一些医师对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适应证和注意事项缺乏了解;在医疗管理制度上也存在一些缺陷,对医师的用药处方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技术和行政干预措施;此外,医务人员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对合理用药的意义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对由于不合理用药已经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缺乏认识。
针对上述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抗菌作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成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组,结合本院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定期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每月进行一次处方点评,对于存在的问题在医疗质量会上进行通报并给予一定的处罚;
(2)临床医生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遵循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原则:严格按照适应证选药;按各种抗菌药的药动学,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和疗程;针对患者的情况合理用药;
(3)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做药敏试验,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减少抗菌药物的盲目滥用;
(4)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积极深入临床与医生进行交流,互动学习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与医生一起查房,及时发现和纠正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指导和监督临床合理用药;
(5)医务人员应充分利用学习、进修、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提高感染病的病原诊断水平;掌握细菌耐药性发展动态和抗感染治疗新动向,提高合理用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