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轻松的气氛中受到教育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C_li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是一个语言工作者,也不大喜欢读语言学著作,而这次,却被陈原的新著《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杂记》(三联书店一九八○年版)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几乎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读完之后还舍不得将它放下,于是又重读了一遍。
  这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才六万来字,但在它那絮絮如话家常的文字中,却包蕴着丰富的内容。细读这本书,我不仅从中学到了许多语言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其性质的一般知识,而且,还从作者对社会语言现象的剖析里,看到了在那些生产力发达的国度里,物质文明的帷幕后面,空虚的精神生活和腐败的“精神文明”的绰约影子;也看到了在我国那“史无前例”的运动中,许许多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可悲可叹的现象,看到了“四人帮”所煽起的极左妖风如何狂暴地侵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领域。我还从某些语言习惯的变化中,了解到不少风土人情,窥视到社会发展的足迹。总之,这本书所告诉我的远不止如作者在“前记”中所说的“动荡年代小小侧面的反映”;这种反映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且又都是站在社会生活对语言的影响和语言对社会影响的反应这样一个语言学的角度,稍加生发,略作点染而生动地表达出来的。读了这本书,既开阔了我的知识眼界,又使我得到了某些思想认识上的启发。
  这本书一没有经院气,二没有说教味,而是清新流畅,读来别有一番韵味。作者在“精神空虚的语汇学”一节里有这样的介绍:
  “为了向传统的一夫一妻制挑战,在西方社会又出现了另一种‘活动’,反映这种‘活动’的语词swap或Wife-swap(‘换妻’)就出现了。前几年出现的‘群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集体的‘换妻’。但‘换妻’据说也不时髦了。它让位于‘同性恋’——与此有关的语词homosexual,homo sexuality等等就天天充塞西方报刊……美国某些大学生去年还示威反对当局禁止同性恋,并且肉麻当有趣地宣扬只有这样地生活,才能尝到‘美妙’的人生味道云云。”(第14—15页)
  说得多么轻松自如,就象老朋友促膝笑谈海外奇闻,全不象在讲社会语言学知识。我读到这里不觉随之一笑,而“随之一笑”之余,忽觉大有所得:语言这东西也象个社会的晴雨表呢;多糟糕的“精神文明”!
  作者在“见面语的社会学”一节里写道:
  “社会习惯的改变——这常常是社会变革或某种非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结果,也会对人们的语言发生积极的影响。日常用的见面语,就是明显的例证。……现在都用了‘你好!你好!’这样的见面语。当然,在一部分人中间,也还有这样的习惯语:
  ‘吃过啦?’
  ‘吃过了。’……这样的见面语当然是毫无意义的……问的人,答的人,在一般情况下,说了这样的习惯语,他们心里根本没想到大米、馒头、面包或什么菜之类。这样的对话倒是由来已久,也许它反映出一条真理:在人类生活中,吃饭永远是一个非得解决而又不容易解决的‘永恒’主题。……前几年‘四人帮’横行时,人们不敢提‘生产’,一提,便被诬为‘唯生产力论’,这就违反了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真理——人非吃饭不可!不生产那里能解决吃饭问题呢?……这种形而上学反映到语言上,两朋友一见面,互相问候既不能说‘吃了?’‘吃啦!’这种‘唯吃饭论’即‘唯生产力论’,也不能说‘你好!你好!’这种不‘突出政治’的小资产阶级情调的语言,而只能象下面那样的进行见面对话:
  ‘您革了命?’
  ‘革了!您呢?’
  ‘革过了!还要继续革命!’
  ‘继续革命!’……”(第28,30—31页)
  任谁看了这样的文字,也是要捧腹大笑的哟,无奈这笑中竟含着一个国家在一段并不算短的时间里的辛酸泪!象这样的文字,我们说它有将生活中熟视无睹的现象“撕破了给人看”的喜剧效果,是不算过分的。
  作者在指斥形而上学疯子们反对使用所谓“消极词”的一段里举了这么个例:
  “……(词典里)‘悲’字项下一大串复合词,例如悲哀,悲伤,悲痛,悲怆,悲愁,悲观,悲愤……每一个语词都有它自己特定的含义,也都具备一定的语感,可是形而上学的疯子们却说是这么一大堆‘悲’的东西,太消极了,不符合无产阶级的需要,不符合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不符合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需要。因为无产阶级是抱着乐观主义的,抱着革命乐观主义的,等等。真是扯不上一块。但是生活却不听你那一套。甚至有一个时期连‘沙发’也犯了罪。办公室里的沙发被‘清洗’到地下室去,让它发霉,因为这是外国资产阶级的屁股坐在那上头而后来传入中国的,由中国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的屁股坐过的那种家具,发霉活该!……不幸的是,这个语词成为‘众矢之的’,‘消极的’家具不仅要从生活上‘清除’,还要从词典中以及一切文字记载的东西中清除。回头一望,可笑亦复可恨啊!”(第101—102页)
  生活中是没有笑骂的,一骂,准动气,往往失掉了幽默感,怎么笑得起来?——如果开玩笑,又当别论——可是在本书里却不乏笑骂的佳例。这种寓庄于谐、化怒为谑,让人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受到教育的手法,谁不叹服!我想,我们做宣传工作或行政工作的同志,如果多一点这样的本领,其工作效率也许要高好几倍呢!
  象上面那些信手拈来,涉笔成趣的文字,书中俯拾皆是。因此,读它的时候,我很少感到专业上的隔阂而时添乐趣;它象一位技艺娴熟的老人,在月光如泻的夏夜,手抱琵琶面对我续续而弹,那悠扬曼妙的琴声萦绕在红花绿树之间,懂行的会不自主地赴节投袂、应弦遣声(陆机《文赋》:“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不懂行的也会觉得有一股股可人的凉风吹过心田,拂去那一天的劳倦……我这不是在作诗,而只是由衷地感到:这本装帧别致美观的小书,确实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赏心悦目的长处。它不失为我们大家特别是渴求知识的青年一代的良师和益友(这样的良师益友,目前并不很多)。
其他文献
《谢璞中篇小说集》序    由于过去曾经一度研究过外国文学,我阅读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主要是西方的文学作品。解放后我在我们的一个对外文学刊物《中国文学》(现在有英、法文版)当了二十五年的责任编辑,为了选材,又读了大量我国现代作家和一部分古典作家的作品。相比之下,我觉得我国作家的社会责任感特强,作品也主要是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现代文学——即以五四开始的新文学——特别是如此。这大概是因为我们素来就有“文
陈香白《以今套古》(《读书》今年五月号《求疵录》栏)根据《野获编》所载,认为诏诰套语“奉天承运”“是到了明清两代才有的”,因而诉清人小说《说唐》中的隋帝诏书冒语“奉天承运”是“清人以今套古,误;陈氏〔汝衡〕修订竟未正之,也误”。此议尚可斟酌。  钱锺书先生《管锥编》1296—1305页考论了文学艺术中的“时代错乱”现象和手法,它的特点是:1.“依附真人,构造虚事”;2.“人出虚构,仍系诸某朝某代,
亨德里克·房龙(一八八二——一九四六),荷兰裔美国人,早年就读于美国。他虽在将近三十岁的时候在慕尼黑得过哲学博士学位,却没有沾染上德国学院喜大言空,刻意艰深,好立体系的习气,一生专事通俗历史读物的写作,不以高深炫人。他的书里,洋溢着一种广博的精神和开明的气度,字里行间闪耀着作者的机智和俏皮,读起来仿佛冬夜围炉,听一位幽默风趣的老人清谈娓娓,闲话古今,益人心智,不觉忘倦。也正由于此,他的书在世界各国
我总以为《读书》的有些文章太长,不够活泼。读了一九八二年第一期,我觉得有了改进。一翻开这期《读书》,一开头就是《品书录》,我把这栏所有的文章都看了,实在写得好,特别是第一篇《读》,更为精彩。倪海曙同志对语言学素有研究,所以能写出这本好书,王力同志也是这方面的“行家”,所以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其他几篇也写得各有独到之处,读了很受教益。我希望其余栏目,也能象《品书录》一样,办得这样精彩。  还有新的封
元朝辉、阿妮塔和他们的儿子。  2007年初秋,美丽的哈萨克斯坦姑娘阿妮塔走在中国古城西安的街头,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在西安创业打拼的元朝辉就是其中一个。“只看到她一眼,就决定了一辈子。”他对这个大眼睛、鹅蛋脸的姑娘一见钟情,于是壮着胆子,上前索要阿妮塔的电话。  出于谨慎,阿妮塔给了假号。没想到几天后,她再次偶遇元朝辉,对方一脸认真地追问:“你的电话怎么打不通?”没办法,阿妮塔这次给了真的手机
我读了《进化论与伦理学》,觉得赫胥黎象个把“上帝”的御袍撕得精光的天使,一个残酷的智者和敏悟异常的老实人,继达尔文之后的一个窥破茫茫世界的精灵,闪烁于可怜的人类上空的一束彗光,令假道学和伪智者憎的巨靶。也是一个将文字玩弄得宛若白案上的面团般的修辞大师。  然而,我酷爱他那透辟的灼见和卓异的谐趣。象一个引人迷惘的魔术师随手展示出新奇的玩意儿,激发出我对其宏论的信仰的热力,并伴随着惊讶产生了不可名状的
有人记下一条轶事,说,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说这故事的人也是个老人,他卖了一个关子,说忘了问究竟是哪几十种。现在这些人都下世了,无从问起了。  中国古书浩如烟海,怎么能读得完呢?谁
《今古奇观杂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于《蘇小妹三难新郎》颇有新见,并认为其中有一处冯梦龙编撰的粗疏:  这里又有一个小差错,小说说苏小妹到岳庙进香。但苏东坡死于公元一一○一年,岳飞死于一一四一年,苏小妹他们年轻的时候,哪里去找岳飞庙呢?不过,这说明《今古奇观》小说在形成时,岳飞的事迹深入民间,岳庙成为有代表性的庙宇。  其实此处岳庙并非岳飞庙,而是东岳庙。冯梦龙原著已写道:  ……打听得三月初
我有幸被徐懋庸同志目为知己的后死者。在《徐懋庸杂文集》即将出版的时候,怀着十分怀念的心情,把我心中早就想说的一些关于懋庸的话倾吐出来,也算是了却我的一桩心事。我作为懋庸的老战友,将他的作品作一些介绍,实在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相信,这会有助于读者对懋庸的杂文的理解。    一    我和徐懋庸相识于一九三三年。当时我在左联工作,他已在文坛崭露头角,以他犀利的笔锋写了许多凌厉的杂文。我们交往较多。
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属于通俗小说,同流行歌曲一样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不过“通俗”和“流行”都是说明其读者之广;也许从所谓“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不可忽视的;若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这也还是不妨试作粗略考察的吧?  不算清朝的,只作为现代的东西,不管那些《七侠五义》、《七剑十三侠》以及《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之类,只从五四运动前几年算起。我略略回忆一下,值得提出而确实流行过的,“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