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鸿济写字的时候,那种得心应手、沉浸其中的情态,往往使旁观者深受感染,大家在静默观赏之际,自有一番无声胜有声的意味。
1949年,王鸿济出生于上海,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大。他四岁时,博学豁达的四舅爷来到家里,先从衣袖里“变”出几张纸片,再让它们在清水里“变”出字迹。神奇的汉字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从此认字、写字的兴趣一发难收,他不知疲倦地在屋墙、路面尽兴涂鸦,释放着生命中真朴的激情。
小学以后,他对文字的兴趣有增无减。店铺牌匾、街边路牌,是他认字的卡片;老师板书、亲友书信,是他学习的范本;课业之余,临颜习柳、拓曹全碑,成了他快乐的功课;年岁稍大,上海的一些古籍书店、画店笔庄,就成了他免费阅读的好去处。
“字如心画”的说法,是中国人重视汉字书写的体现。爱好写字的鸿济,从小就让老师喜欢,初中一年级,班主任把他带到家里,让做美术教授的丈夫教他写字画画。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下功夫学习仿宋体、黑体、美术魏碑等 。在专科学校时,一家工厂慕名请他帮助创作宣传品,作为对学校的回报,工厂安排三个木工把学校破损的门窗桌椅修理一遍。17岁那年,有人推荐他学沈尹默的字,他从此深记“中锋用笔是书法中的根本大法”,开始追寻前人法度、时代精神和个人特性的融合之路。
鸿济深爱书法,并一直谨守不因爱好偏废本职的规则。他二十岁那年,和一批同学从上海来到祁连山下的酒泉农村。下地耕作,他是一把好手,脱坯盖房,他是一个巧匠,很快成为干农活的好把式。每天劳作之后,鸿济拿出心爱的字帖、笔墨,铺开土纸,在油灯温暖的光影中,通过潜心临帖,逐渐走进前人的作品里,默默地与古人对话。在甘肃的四年时间里,无论在乡村,还是到工厂,书法既是他情感的寄托,也是人生的师友。
上世纪70年代初,鸿济来到北京,在从事新闻摄影期间,他坚持采访与拍摄的结合,追求画面效果与内容的融合,不断拍出好的新闻。业余时间里,他始终心怀对汉字的感恩,不断研读、临写所能得到的历代碑帖,仅魏碑就有二十多种。通过多看碑帖、墨迹、展览等,感受不同时代的各家气象,经过多写楷书、隶书、草书、行书、篆字,体会其中用笔的不同、情绪的变化,也因此认识了更多的前辈老师、同道朋友而大受其益。
1991年秋天,鸿济随救灾的车队来到安徽金寨,应邀写下“钟灵毓秀,地灵人杰”八字相赠,使当地朋友大为惊喜和振奋。他们不会想到,在1986年的全国电视书法大奖赛中,时年37岁的鸿济荣获二等奖。此后,他又连续获得“第六届全国职工书法作品展二等奖”等荣誉,并参加“张大千诞辰一百周年华人书法名家精品展”、“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等展出。1995年,他参加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并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2003年,鸿济走进故宫一个小院,有了一片专事书法创作的空间。他依旧心境恬淡,坚持每天临帖数百到上千字的功课,通过那些曾经烂熟于心的碑帖、墨迹,更加深入地与前人交往,默契相通而直至心领神会。九年时间悄然过去,鸿济的人生如脱胎换骨般褪尽了原有习气,在朴素、从容中流露出明润、愉悦气息,书法作品里多了古朴厚重、纯净温润的气象。
2010年底,建厂90多年的首钢即将停产,请鸿济题字,并用最后一炉铁水浇铸牌匾以志纪念。正在日本游历的鸿济,得到朋友辗转传递的消息后,暂停已经安排好的行程,用心用情地写下了 “首钢总公司” 、“铁色记忆”、“炼铁厂”等。铁水铸成的牌匾,不仅把一段中国工业历史的记忆保存下来,也把鸿济对钢铁工业的一份情感熔铸其中。
某种意义上说,鸿济敬字习字几十年,既是他用心体味中国文化神韵的漫长旅程,也是他身体力行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精神的历程,他的心灵因为有了汉字的吸引、书法的陪伴而格外踏实、从容。
1949年,王鸿济出生于上海,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大。他四岁时,博学豁达的四舅爷来到家里,先从衣袖里“变”出几张纸片,再让它们在清水里“变”出字迹。神奇的汉字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从此认字、写字的兴趣一发难收,他不知疲倦地在屋墙、路面尽兴涂鸦,释放着生命中真朴的激情。
小学以后,他对文字的兴趣有增无减。店铺牌匾、街边路牌,是他认字的卡片;老师板书、亲友书信,是他学习的范本;课业之余,临颜习柳、拓曹全碑,成了他快乐的功课;年岁稍大,上海的一些古籍书店、画店笔庄,就成了他免费阅读的好去处。
“字如心画”的说法,是中国人重视汉字书写的体现。爱好写字的鸿济,从小就让老师喜欢,初中一年级,班主任把他带到家里,让做美术教授的丈夫教他写字画画。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下功夫学习仿宋体、黑体、美术魏碑等 。在专科学校时,一家工厂慕名请他帮助创作宣传品,作为对学校的回报,工厂安排三个木工把学校破损的门窗桌椅修理一遍。17岁那年,有人推荐他学沈尹默的字,他从此深记“中锋用笔是书法中的根本大法”,开始追寻前人法度、时代精神和个人特性的融合之路。
鸿济深爱书法,并一直谨守不因爱好偏废本职的规则。他二十岁那年,和一批同学从上海来到祁连山下的酒泉农村。下地耕作,他是一把好手,脱坯盖房,他是一个巧匠,很快成为干农活的好把式。每天劳作之后,鸿济拿出心爱的字帖、笔墨,铺开土纸,在油灯温暖的光影中,通过潜心临帖,逐渐走进前人的作品里,默默地与古人对话。在甘肃的四年时间里,无论在乡村,还是到工厂,书法既是他情感的寄托,也是人生的师友。
上世纪70年代初,鸿济来到北京,在从事新闻摄影期间,他坚持采访与拍摄的结合,追求画面效果与内容的融合,不断拍出好的新闻。业余时间里,他始终心怀对汉字的感恩,不断研读、临写所能得到的历代碑帖,仅魏碑就有二十多种。通过多看碑帖、墨迹、展览等,感受不同时代的各家气象,经过多写楷书、隶书、草书、行书、篆字,体会其中用笔的不同、情绪的变化,也因此认识了更多的前辈老师、同道朋友而大受其益。
1991年秋天,鸿济随救灾的车队来到安徽金寨,应邀写下“钟灵毓秀,地灵人杰”八字相赠,使当地朋友大为惊喜和振奋。他们不会想到,在1986年的全国电视书法大奖赛中,时年37岁的鸿济荣获二等奖。此后,他又连续获得“第六届全国职工书法作品展二等奖”等荣誉,并参加“张大千诞辰一百周年华人书法名家精品展”、“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等展出。1995年,他参加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并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2003年,鸿济走进故宫一个小院,有了一片专事书法创作的空间。他依旧心境恬淡,坚持每天临帖数百到上千字的功课,通过那些曾经烂熟于心的碑帖、墨迹,更加深入地与前人交往,默契相通而直至心领神会。九年时间悄然过去,鸿济的人生如脱胎换骨般褪尽了原有习气,在朴素、从容中流露出明润、愉悦气息,书法作品里多了古朴厚重、纯净温润的气象。
2010年底,建厂90多年的首钢即将停产,请鸿济题字,并用最后一炉铁水浇铸牌匾以志纪念。正在日本游历的鸿济,得到朋友辗转传递的消息后,暂停已经安排好的行程,用心用情地写下了 “首钢总公司” 、“铁色记忆”、“炼铁厂”等。铁水铸成的牌匾,不仅把一段中国工业历史的记忆保存下来,也把鸿济对钢铁工业的一份情感熔铸其中。
某种意义上说,鸿济敬字习字几十年,既是他用心体味中国文化神韵的漫长旅程,也是他身体力行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精神的历程,他的心灵因为有了汉字的吸引、书法的陪伴而格外踏实、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