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和大方向上应该与高中阶段是一致的,同样具有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道德境界、法治素养、政治认同和思辨能力的使命。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优秀的教学设计对于实现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师,更应该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开展和落实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关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门素质教育学科,其学科素养主要有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法治意识和科学精神这四个方面。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课程标准,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法治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优秀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以及实践创新”这六个方面的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素养、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也可以说这两者的核心内容几乎是一致的,所以这也意味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以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先天优势。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进而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教学。
2论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2.1以核心素养为依据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实施新课标以后,核心素养逐渐变成了当前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教学目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必须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设定适宜的课程教学目标,更加针对的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例如在《建设美丽中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立足于资源短缺的视角,设置教学目标:
(1)自主查找资料,分析我国当前人口、资源状况,并思考人口及资源环境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在分析中了解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析人口、环境对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总结归纳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的意义,培养学生树立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资源的正确思想观念。
(3)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资源保护方案。
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将近几年当地的人口普查图表播放出来,让学生以本地人口情况为切入点,总结、分析我国人口发展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当地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情况引入课堂上,让学生依据自己现实生活,来分析生态环境、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特别注重,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指引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如环境调研、志愿者服务等,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
2.2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培養学生综合素养
情景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们感觉没有局限在课堂教学的情景中,其实,学生们学习各科知识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的意义也不仅仅在此,学习的知识能够让学生一辈子都受用,学生得到的素养能够弘扬中华的美德,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合的社会情景,让学生们在情景之中,进行角色考虑;因此,教学有益的知识,培养学生各种素养,培养全面综合素养的学生。例如,在教学第四课“情绪的面纱”———《情绪的管理》时,教师可以创设几个班级同学之间会发生的不同情景,并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的扮演,(学生们要挑战分别去对立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角色的视角考虑情绪下的问题;然后在提出问题,如果生活中我们真的遇到这样的情景,你会像刚才一样,敢于分别站在对方去考虑事情?
2.3渗透法治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法治意识已经成为我国每一位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法治意识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加强对于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进而能够积极寻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从而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法律典型案例,并就案例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常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例如,教师在执教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一课时,就可以为学生引入“大学生掏鸟窝获刑”的这一法律案例,让学生明白我国已经具备完善的法律体系,这几名大学生因为获取并出售了国家保护动物的这一行为是违法的,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懂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3结束语
在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自己为核心,单方面地为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实践体验,导致学生难以高质量地开展学习活动,削弱了学生学习效果。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确保学生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所以在实际中,教师要注重教育教学活动的改革优化,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艳.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0.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关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门素质教育学科,其学科素养主要有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法治意识和科学精神这四个方面。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课程标准,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法治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优秀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以及实践创新”这六个方面的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素养、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也可以说这两者的核心内容几乎是一致的,所以这也意味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以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先天优势。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进而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教学。
2论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2.1以核心素养为依据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实施新课标以后,核心素养逐渐变成了当前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教学目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必须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设定适宜的课程教学目标,更加针对的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例如在《建设美丽中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立足于资源短缺的视角,设置教学目标:
(1)自主查找资料,分析我国当前人口、资源状况,并思考人口及资源环境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在分析中了解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析人口、环境对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总结归纳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的意义,培养学生树立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资源的正确思想观念。
(3)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资源保护方案。
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将近几年当地的人口普查图表播放出来,让学生以本地人口情况为切入点,总结、分析我国人口发展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当地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情况引入课堂上,让学生依据自己现实生活,来分析生态环境、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特别注重,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指引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如环境调研、志愿者服务等,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
2.2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培養学生综合素养
情景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们感觉没有局限在课堂教学的情景中,其实,学生们学习各科知识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的意义也不仅仅在此,学习的知识能够让学生一辈子都受用,学生得到的素养能够弘扬中华的美德,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合的社会情景,让学生们在情景之中,进行角色考虑;因此,教学有益的知识,培养学生各种素养,培养全面综合素养的学生。例如,在教学第四课“情绪的面纱”———《情绪的管理》时,教师可以创设几个班级同学之间会发生的不同情景,并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的扮演,(学生们要挑战分别去对立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角色的视角考虑情绪下的问题;然后在提出问题,如果生活中我们真的遇到这样的情景,你会像刚才一样,敢于分别站在对方去考虑事情?
2.3渗透法治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法治意识已经成为我国每一位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法治意识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加强对于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进而能够积极寻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从而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法律典型案例,并就案例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常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例如,教师在执教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一课时,就可以为学生引入“大学生掏鸟窝获刑”的这一法律案例,让学生明白我国已经具备完善的法律体系,这几名大学生因为获取并出售了国家保护动物的这一行为是违法的,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懂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3结束语
在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自己为核心,单方面地为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实践体验,导致学生难以高质量地开展学习活动,削弱了学生学习效果。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确保学生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所以在实际中,教师要注重教育教学活动的改革优化,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艳.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