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多奉献 但求分享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i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年份,也是高为杰先生五十余年创作生涯中喜获丰收的一年。12月1日晚,北京音乐厅乐声飘扬,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民族音乐成果系列展演——高为杰作品音乐会”成功举办。音乐会演奏了他的弦乐四重奏《远讯》,钢琴曲《秋野》、《冬雪》,管弦乐《歌与舞》、《日之思》,中提琴与乐队《玄梦》,打击乐与管弦乐队《远梦》等10部作品。这些作品是从高先生的几十部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创作年代由1959年跨越到2006年,风格技法涵盖传统调性音乐、十二音体系、非八度循环周期人工音阶、集合配套、复风格、十二音定位和弦、无限音列等,较全面地展现了这位当代作曲家的创作风貌。
  高先生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特聘研究项目主持,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联系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兼聘教授, 曾任《人民音乐》、《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传略已载入英国剑桥《国际音乐与音乐家名人词典》(第17版起)等辞书。高先生在近五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材,曾经受教于他的如瞿小松、何训田、贾达群、朱世瑞、唐青石、沈纳蔺、崔文玉、陈丹布、芮雪、崔权、朱琳、吴军等,都已成为国内作曲领域的主力军。他自50年代末至今在国内外演出、出版作品四十余部,获得多种奖项,改编和编配的乐曲不计其数。他撰写或参编《20世纪音乐名著导读——协奏曲卷》等多部书籍,在《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创作》、《音乐研究》等音乐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一百六十余篇,涉及美学、欣赏、作曲技术理论、作曲家和作品研究等各个领域。他的文章涉及的当代作曲家及作品数量之多令人惊叹,体现出他对当代音乐创作的广阔视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高先生喜爱的名句,也是他音乐创作生涯的真实写照。
  
  一、初试锋芒
  
  高为杰先生1938年5月生于上海,从小品学兼优。父母没有对他进行专门的音乐教育,但通过收听广播,他深深热爱上了音乐,并开始自学作曲,后来有幸受到了邓尔敬教授的亲自指点。考学时他放弃了可能被保送上清华大学的机会而考取了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在当时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他凭着超强的自学能力和刘文晋、章纯、俞抒、邹鲁、黄虎威等老师给予的帮助与指点,各门课程学得极其优秀。在校期间由于成绩突出,四川音乐学院安排他在1960年提前毕业并留校工作。
  此次音乐会上演的管弦乐《歌与舞》(1959年)便是他学生时代的作品。该作品虽然有模仿欧洲民族乐派的痕迹,但音乐展开中规中矩,“歌”之旋律优美,“舞”之热情生动,堪称学生作品中的佳作。
  在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他和他的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使他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考验,被迫停止了心爱的创作。“文革”结束后,如寒冬将过的早春,他的创作热情重新被点燃。1978年刚得到平反,他就与学生唐青石一起创作了交响叙事曲《草地往事》,该曲于1981年获得了全国第一届交响音乐创作评奖二等奖。1980年,他又与俞抒、朱舟等合作创作了民族管弦乐《蜀宫夜宴》,并于1984年获全国第三届音乐创作评奖一等奖。
  
  
  二、风格转型
  
  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法逐步传到国内,高为杰热情投身于对其学习与研究中。1983年,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现代音乐团体“作曲家创作探索会”并任会长。这个团体分工协作,对将当时少量流入国内的书籍与音乐作品进行翻译,共同学习。该时期高先生对十二音体系、自由无调性等技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创作实践,先后创作了室内乐《金色》(1986年)、舞蹈诗音乐《日之思》(1986年)、舞剧音乐《原野》和《第一交响曲》等。
  此次音乐会上演的《日之思》是高先生由传统音乐向现代音乐风格转型的第一部作品,带有表现主义的美学特征。高先生的创作多以文人学者型气息为主,而在此作品中无调性不协和音响的强大冲击力、窒息的悲剧性格、充满矛盾冲突的音乐,展现了高先生创作中不常涉及的另一面。这里显然不只是技术技法的转型,而且体现了作曲家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的深刻转变——这当然和他在“文革”中经历过的磨难有关,但他并不仅限于个人痛苦的宣泄,而是提升为一种更崇高的、更深刻的人文关怀。
  在无调性音乐创作的实践中,高先生对非调性体系多声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借鉴他人成果、大量作品分析与实验,他探索出一种以“五度相生”为基础的新的和声力学研究方法,撰文《和声力学研究——论音高集合纵列的分类及和声张力效应定量化分析》①进行了阐述。这一方法如果用于创作,可以帮助作曲家选择和声音响,精确控制音乐紧张度的变化;用于作品分析,可以准确量化各种音乐作品中纵向音响的张力值及其对音乐发展的横向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一方法能够将调性音乐、非调性音乐等不同风格流派作品的和声现象放到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比较,为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证据,这为和声研究开创了更高的发展空间和更深邃的内涵。爱伦
其他文献
家是以文字谋生的,音乐家是以音符谋生的,既以音符谋生又离不开文字的人,大概就是音乐作家了。我这里要说的“音乐作家”是田艺苗。因为田艺苗的主业是作曲理论教学,副业却是音乐散文写作。取得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技术理论高级复调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的她陆续在上海各种报章杂志发表了大量的音乐散文。当然,她热衷于用文字写音乐的同时,还时刻不忘用音符写音乐。她很清醒,教书与作曲才是她的主业。她创作的无伴奏混声合唱《听风
南语歌曲在闽台两岸广泛流传,是一种人们十分喜爱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草根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发生嬗变,因而人们对闽南语歌曲的内容与形式有了更多需求与选择,过去的《心爱的甭哭》、《再会无缘的人》等言情歌曲,《想故乡》、《针线情》等思乡歌曲,以及《男性的本领》、《一定要成功》等一些励志、生活歌曲的内容与模式已难满足人们的新需求了。台湾的闽南语歌曲创作因为有着较为
刚从瑞典回京沒几天,陈黔来电话,要我去听他的“交响管乐作品音乐会”。放下电话,心里有感。一是为小老弟高兴。二是好奇,因为我从来沒在现场听过纯管乐队的音乐会。三是另一个好奇,这个好奇,用北京话讲,叫“纳闷”。我在国内用的手机号,平常关机,回国才开。刚落地,还沒跟任何朋友联络,这位小老弟直不楞瞪一个电话过来,逮我个正着。奇怪,莫非他有“第六感应”,或者“特异功能”,感知这个人现在京城,感知京城多了一份
2008年,由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教研室主任余志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严宝瑜联诀推荐的风行欧美及港台的国际性音乐欣赏教材——《听音乐》第六版正式在我国出版。该教材作者罗杰·凯密恩先生(Roger Kamien)是著名音乐教育家和钢琴演奏家,先后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且在纽约城市大学的皇后学院教授音乐欣赏课20年。由他编写的这本教
本刊讯中国交响乐团2011—2012音乐季近日在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中拉开帷幕。本乐季中,“国交”继续遵循“交响乐中国化,中国交响乐国际化”的理念和“中外曲目并举、提高与普及并重”的发展策略。在中国作品方面,除《春节序曲》(李焕之曲)、《红旗颂》(吕其明曲)以及关峡作曲的《大地安魂曲》和第一钢琴协奏曲《奠基者》之外,作为“国交”推动中国交响乐创作的系列专题《龙声华韵》,还将推出叶小纲作品专
近年来,在涉足舞剧音乐创作的诸多中国作曲家中,郑冰的名字越来越受到关注。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极地回声》(文化部首届舞剧调演优秀作曲奖)、《二泉映月》(文化部第四届精品工程入选舞剧),至前不久由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与上海歌剧院合作出品、上海歌剧院舞剧团演出的舞剧《周璇》的音乐,郑冰的舞剧音乐创作已走入了他的成熟阶段。    一、特定的题材精心的创意    2010年春节前夕,上海大剧院上演了舞
2011年6月13日,顶着“世界首位电子管风琴专业博士”光环的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管风琴]奏家沈媛,在母校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首场题为“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的对话”的毕业归国音乐会。对于这种形式独特的音乐会,即使是见多识广的音乐学院的师生也很少看到,因此当晚的]奏厅中座无虚席,很多慕名而来的听众更是站着听完整场音乐会。   沈媛出生于音乐世家。其父沈晓明现任中央音乐学院电子琴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我只是不断强调惩罚的副作用  当医生问诊时,通常先由患者述说症状,医生了解基本情况后开出各种检查单,等检查结果出来确诊后,医生着手开始治疗。  在教师工作坊中,教师列举了学生的种种行为问题,简单梳理如下:有的老师认为最严重的是伤害他人;有的老师认为这只是极端情况,扰乱课堂秩序最不能接受,因为日复一日地折腾老师和同学;有的老师最不能接受欺骗和偷窃,“这是品格问题……”你看,就哪些行为问题更严重,教师
记忆中的王羽佳仍是那个笑容恬淡,演奏风格从容淡定的天才儿童。时光荏苒,如今,22岁  的王羽佳早已破茧成蝶、声名鹊起。近年来,她先后与众多世界重量级指挥大师和乐团合作,签约著名的DG唱片公司,成为世界古典乐坛上一颗夺目的新星。从记忆中的天才少年,到生活中活泼随性的时尚女孩,再到音乐会上大气磅礴的钢琴家,这之间的形象转换确实让人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王羽佳1987年出生于北京,自6岁起学习钢琴,之后
2007年5月22日和24日,人民音乐出版社与北京交响乐团合作,推出了两台“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以下简称“曲库”)音乐会,并组织了“曲库”的学术研讨会,同时将刚刚出版的15部交响音乐总谱正式推向市场。此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在对这一系列活动表示赞许的同时,人们也提出疑问:作为习惯于在“幕后”工作的音乐出版社,这一次为什么要跑到“前台”来组织音乐会演出等系列活动呢?下面我从音乐出版人的角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