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國文化”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做‘專’的書局,只是專門賣書。”
  ——葡文書店經理
  黎美英女士
  近年來澳門旅遊業發展越來越好,板樟堂一帶亦成為了遊客必遊之地。然而,這也並不妨礙澳門葡文書店在這裡安靜地生存。嘈雜的人群和寧靜的葡文書局,儼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作為本澳最大的葡文書店,除了各類葡文書籍以外,近年來也設一些具有“澳門特色”的紀念品專櫃。葡文書店經理黎美英女士很自豪地說,“書局1985年6月10日成立的時候,是由澳督親自剪綵。”作為書局的第一位華人工作者,她見證了書店一路以來的成長。
  講起葡文書局的過去,黎女士滔滔不絕,她回憶到,1985年到1999年回歸前,可謂是書局最高峰時期。當時很多葡國人來這裡看書,很多夫妻也會帶著小朋友過來閱讀,所以當時的兒童讀物比現在多很多。黎女士說:“雖然我自己是華人,但不得不承認,澳葡時代的文化氛圍和時下的文化氛圍差別太大了。當時居民的學術性好高,很多來自美國、歐洲等地的學者來到澳門都會專程到這裡搜羅一些書籍,也會有一些專程從南京、北京趕過來的中國人,來這裡尋找葡文書籍。而今,澳門的經濟發展雖一路見好,但是喜歡看書的人卻越來越少。書店還能夠屹立在這裡已經很不容易了。”
  她希望帶動大家思考一件事情:為什麼現階段,澳門閱讀的人士越來越少?黎女士認為,閱讀很多時候都是由小開始的,以前人們的生活比較艱辛,買到一本書都是很開心的,沒事也會去書局找書看。但如今,小孩子反而會問:你給我一本書是想做什麼啊?
  黎女士本人很喜歡讀書,“從前的澳門也是好舒服,好平靜的,如今卻很少人喜愛閱讀。政府可以大量地發展產業經濟,但也要給小朋友們多一點成長的空間。讓小朋友從BB班開始,就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不是後期去鼓勵甚至強逼他們讀書。科技的發展令到很多小朋友連拿筆寫個字都很困難,他們依賴於打字,不去思考,不去親手寫,我覺得這是一個倒退。”
  為了讓書店更好地發展下去,曾經有人建議葡文書局也緊跟轉型潮流,將書局的地下一層樓用做咖啡廳,這樣就會有更多客人進來看書。沒想到,黎女士竟是第一個反對,她理智地分析:這裡是遊客區,一旦開做咖啡吧,很多遊客就會進來飲咖啡。葡文書局裡的這些書,也不是普通的流行雜誌,相信他們是不會看的。到時雖然一定會增加人流量,不過來的人,大多是飲咖啡而不是看葡文書。這樣的轉型,一定幫不到書店本身,相反,店裡原有的客人反而會被這些飲咖啡的人流嚇走。黎女士表示,她只想做一間“專”的書局,只是專門賣書的,“你買葡文書就來葡文書局,就那麼簡單。”
  澳門的發展,少不了葡國文化。黎女士的精明之處就在於她牢牢抓住了這一點,專心推廣葡國書籍。每個書店固然都有其自身的經營理念和發展模式,“專”可能是其中最為直接的一種,但亦是最安全的一種。不怕書店跟不上當下的經營潮流,亦不怕吸引不到讀者——因為根本不需要挖空心思去吸引他們,專心的讀者自然會因其獨特、專業聞風而來。
  “邊度有書”,顧名思義是“到哪裡去尋找圖書?”和澳門的其他老書店比,這家堅持文藝風格的小書店,倒是令到不少顧客對它情有獨鍾。
  邊度有書是一間位於澳門議事亭前地的樓上小書店。店主親力親為從中港臺等地引進各類書籍。書店的樓上是“邊度有音樂”,里面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精彩獨立音樂與電影配樂。書店裏還有很多澳門本地的創意商品。許多顧客喜歡來這裡,是因為他們總能在此找到自己喜愛的東西。在這座日漸喧鬧的小城裡,他們坐在窗邊,靜靜地看著書,聽著音樂,仿佛可以遠離嘈雜,得以享受片刻的閒暇與沉澱。
  書店裡每一本書都恰到好處的擺放著,緊密而不雜亂。負責人張小姐說:“書店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小。因為小,所以才要精。要精的話擺書就要特別,要有自己的性格在裏面,我們沒必要去做全世界一樣的。只是按照我們相信的去做。”
  張小姐感恩地說:“業主是一位非常支持書店的好人,他在租金方面做了一個非常大的讓步,他很喜歡我們作為他的租客。儘管我們也常有被結業的危機,但也總是能繼續運作下去。”正因如此,書店一路以來都堅持自己獨特的經營方式。當被問到是否擔心來閱讀的人越來越少時。張小姐表示,不會擔憂,因為相信,只要真正愛看書和聽音樂的人一直存在,“邊度有書”就會繼續樂觀地做下去。
  對於很多人抱怨現今書價越來越貴,張小姐笑笑說:“因為現在物價上漲,只不過因為你拿在手上的是書,所以你就特別介意書貴。”記者提到,當下所有人都在呼籲保護實體書店,作為書店負責人有否積極尋找轉型辦法時,張小姐卻很釋然。她認為,“書店雖然確實是一個文化事業,但是不應該將看書變成好像很特殊的一件事。當然好多人認為要推廣閱讀,但問題是,如果你將其變成是一門功課或者是一個教育行業的要旨,它就不再是一件依靠興趣的簡單的事,亦都沒有意義。與其去想要去做這些額外的事情,還不如簡單地將當下的事做好。”
  縱觀澳門的大小書店,不同的書店背後,都有其獨特的文化,有的因為歷史悠久而根基深厚,有的因為年輕所以才更要不斷探索。“邊度有書”就是這樣一家年輕的書店,從成立至今,逐漸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讀者,更是受到了很多本澳年輕人的喜愛。採訪快要結束的時候,書店裏面的小貓突然跳到張小姐的面前,她將其抱在懷裏,意味深長地說:“現在人們可以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於是透氣的空間就越來越少。希望當有一天這些人不再做那麼大量的工作,當他們需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時,還可以想到這裡,過來看看書、聽聽音樂,放緩一下忙碌的節奏。”
  張小姐的一番話,實際上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書店人其實在意的不僅僅是一項事業,同時更希望借由實體書店這個載體,保持大家對閱讀的興趣,畢竟興趣才是最為可靠的動力。沒有人可以規定實體書店應該怎麼去做才能發展得更好,也沒有人可以規定你一天必須要看多少本書,只有熱愛,才是推動這個產業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
其他文献
一場由學生主導的重奪公民廣場的抗議行動,戲劇化的變身成提前上演的“佔中”運動,各方勢力的表現讓原本計劃中單純的“愛與和平的公民抗命”充滿變數,似乎這一夜開始港人難眠,是自救還是自毀,誰又能救贖維多利亞港?百年香港走過法制完善路,經濟發展路,下一步是否走上政治抗爭路,未來是民主法治的香港亦或是對抗動蕩的香江,這是最亂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騎劫與鎮壓,夢醒亦夢碎  8月31日,人大通過香港政改方
期刊
在澳門久了就會發現,澳門文化界有兩種文化現象,一是歌功頌德的文章一般都有署真名真姓,二是一些忠言逆耳的文章則多會用筆名,甚至有的完全用假名或身邊人的名字。《澳門月刊》發表的《歷史的腳步在加速》一文,該文作者澳門基金會吳志良主席,卻很少署筆名或者假名公開發表文章。他本人也很少寫一些針對性較強的文章,我們善意的看法是,或許是身為澳門基金會官員不便揭發自身所在體制內傷疤的原因。  由該文標題看,似是歌功
期刊
6月以來,本澳接連發生多起交通事故喚醒了民眾的擔憂。6月5日,青州小學對面的斑馬線上,一九歲男童被貨車碾過頭部不幸離世。數天後,氹仔廣東大馬路又發生慘劇,一輛七人車準備倒車時,將過斑馬線的老婦捲入車底,情況危殆,與之同行的女童亦擦傷需入院治療。兩起惡性事故如出一轍的是,肇事車主均通過酒精測試,並且均聲稱未留意路況,這樣的導火索將“駕駛文化”這幾個字帶入了公眾的視野。一時間,本澳的駕駛文化低下已成為
期刊
讀過貴刊6月號刊登的“澳門非本地生是否獲允留澳工作”辯論活動文章,文中,澳門工聯民政民生關注組成員林宇濤、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仇國平及時事評論員譚志強等,明確反對非本地生留澳工作的觀點有理有據有說服力。  仇國平認為政府提出“內地畢業生留澳就業政策是為了輸入專才”說辭牽強。他質疑剛畢業的大學生,無論是外地還是本地,都未達到專才水準,而且,真正的外地專才完全可以透過現行政策引入。他認為澳門真
期刊
近年以來,香港市民感受到越來越多有北京背景的人士,開始將過往堅持“一國兩制”的提法換成“堅持“一國”,尊重“兩制”的說辭了。端午節過澳門探望親友,談到《澳門月刊》第6期刊發的題為“尊重‘兩制’差異,關鍵在於堅持善用求同存異”的文章,令我深感不安的是,通篇文章都似在為港澳人民洗腦,上政治課。假如該文章是針對香港特區而寫,我可能真的無太多反感,因為香港確實存在很多聲音未能讓北京放心滿意,但該篇文章恰恰
期刊
最新一期的《澳門月刊》發表的“澳門歷史城區與現代廣告多元共存”的問卷報告情況分析,我認為該報告只做了對特定建築物外觀有廣告和無廣告的觀感比較,而欠缺一種城市整體協調概念的問卷分析。該文指出了廣告是文創產業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卻未能說明與其息息相關的會展、商貿等周邊產業產生哪些積極的推動作用?澳門需要加強廣告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的關係在哪?以及推進文創、會展等產業的發展,推動本澳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產生深遠
期刊
繼終審法院對本澳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涉及的“墓地門”事件作出了“不予起訴”的判決之後,這一風波並未平息,相反,坊間更是展開一系列“倒陳運動”。“墓地門”、“陳麗敏”等相關詞語,已然成為了連續兩月本澳各大媒介報刊的頭條關鍵詞。  就在6月30日,一項由澳門“全民倒陳聯盟”主辦,要求澳門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問責下臺的“全民倒陳大遊行”在塔石廣場啟動,其中有近百名市民參與遊行,又再次將“倒陳運動”推向了
期刊
最近兩月澳門社會關於“外地學生應不應該留澳工作”的話題討論得如火如荼,社會各界的知名人士、專家學者、高校老師、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本人作為在澳讀書的外地學生,對此話題也有一些個人的思考。  首先我有個疑惑:當社會各界那麼激烈地討論這個話題的時候,話題的主角——外地學生似乎處於一個完全“局外人”的角色。外地生畢業以後,究竟有多少人是想留在澳門工作?為什麼想留澳工作?當局是否又展開過深入的調查了呢?各
期刊
當代的人們比過去任何時代的人們都更多地見證了歷史的爆炸,眼看著一次又一次政治風暴席捲一個又一個政權。政治變革,尤其是當代政治變革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以爆發的方式展開,看似還牢不可摧的權力體系在短短數月甚至數天內就全線瓦解,民眾在經歷普遍絕望之後,勝利卻突然變得易如反掌,不可思議。  其實,呈現在世人面前的革命只是一個長期趨勢的最後環節。在這個最後環節到來之前,社會在不知不覺之中已發生了決定性的變化。
期刊
“儘管傳統的閱讀已被邊緣化,  但實體書店仍不會被淘汰”  ——澳門文化廣場總經理陳雨潤先生  在澳門水坑尾街有一家書店——澳門文化廣場。這家於1988年成立的書店,與商務印書館同屬一個出版集團,那麼兩者的命運有何截然不同呢?  記者採訪澳門文化廣場總經理陳雨潤先生。他表示:“‘商務’這次鬱鬱而歸是一件很令人可惜的事情。近年本地商舖租約成倍上翻,即便是老字號書店,也很難能夠招架得住。書店是可以給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