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9714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其内在含义是,学生作为个体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具有差异性,个体与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性,所以,为了尽量开拓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必须给他们的个性以发挥的余地,在语文教育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对待,使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这一思想的关键是在时间、空间这一纵横广阔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存在着。”
  古人设帐授徒,以个别传授为主,因而做到个别对待相对容易一些。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后,班级授课制便逐渐为各国学校所采用。然而,班级授课制也在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严重的划一化与同步化的局限性,那就是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甚至是抹煞学生个性。前苏联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倡导者赞可夫说:“个性的东西是共性的东西的存在形式。因此,要求一律,就会压制个性,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阻碍了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发现与形成,也阻碍了学生的一般发展。”在没有找到另外一种更好的教育形式取代班级授课制以前,有一些教师对因材施教还存有不同程度的误解,步入了赞可夫所批评的个性发展简单化的误区,以为给优等生做难题、让差生多做题就是根据不同对象进行个别对待与分别教育了。这简直是对差生的摧残。
  其实,语文教育是最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在本世纪70年代末编拟的《发展语言教学大纲》认为:“语言——这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不能简单理解为使学生的语文水平整齐划一,让所有学生都变为优等生,而是使优等生与差等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因而,要实现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就必须注意个体在不同年龄的个性差异与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这两个方面。
  学生作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那么,语文教育就要根据这种特点来进行,使语文教育呈现出相对的阶段性。乌申斯基对儿童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作过心理学的阐释。他说:“幼年时期,从6岁或7岁开始到14岁与15岁止,可以称为机械记忆最强烈的时期。到这个时期,记忆已具有很多痕迹,而且利用词的大力支持,儿童可以迅速地和巩固地掌握新痕迹和新联想;但是内心活动即阻碍这种掌握的联想之重新组织与改造,还很微弱。这就是为什么幼年时期可以称为学习时期,而教师就应当利用人生的这一短促时期来丰富他的内心世界,使能运用思维能力所需要的表象和表象的联想。”乌申斯基所说的“幼年时期”的后期,即13岁到15岁阶段,相当于我国的初中阶段。初中学生,机械记忆力强,作为保持在记忆中的具体事物的形象——表象逐渐丰富起来,再现与重构表象的联想能力开始发达起来,而抽象概念较少,对抽象概念的联想能力不是特别强。因而,初中语文教育应当以学习形象性较强的记叙类课文为主,以诵读背诵的学习方法为主,以写作记叙文为主,而不可过分拔高地让初中生去大量阅读和写作深奥玄远的论说文。关于青年时期的心理特点,乌申斯基写道:“在想象发展的历史中,没有一个时期会有青年时期那样重要。到青年时期,一些个别的,或多或少丰富的表象联串,组成一个网。到这时候,青年已积累很多的表象联串把他的心灵占据住,而也正是在这时候对这些表象联串进行着强烈的改造。
  语文教育个别化或个体化,还必须注意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提倡“自由选择”。自由选择并非漫无目的胡选乱择,而是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为目的。“课本里所附的问题和作业题,其用意并不在于要求每一个问题都得到直接的透彻的回答。我们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的多种多样的思想和感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且在课堂上结合所读的东西展开生动的谈话。我们不是把文艺作品的阅读看作是简单地感知和理解作品,而是看作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我们避免两种极端的作法:一种是关于课文的意思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来,另一种是教师一个人解说课文内容,说明艺术形象,却没有给儿童留下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而儿童的这些思想和感情正是能够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的。”阅读教学如此,作文训练亦应如此。题目不必死板统一,可以同时出几个练笔题目让学生任选一个,也不必规定学生去怎样开头、过渡、结尾、取材立意、布局谋篇等,写一些千人一面的八股文,而要给学生一定的选择度。提倡让学生自由选择,还应该鼓励“超前”,正确对待“滞后”。对于语文学习水平不高的差生,增强其学习信心,而不是采用无休无止的补课,更不必以惩罚性的多做习题来增加差生的负担。对“行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可以创造条件让他们超前学习内容更深刻、范围更广阔的语文材料,如四书五经、《史记》、《老子》、《庄子》、《红与黑》、《哈姆莱特》等,鼓励他们超前投入创作实践。
其他文献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呼声,伴随知识经济的发展已倡导了很久,然而由于传统惯性,其并没有得到真正实践,只是狠做了一些形式和表面的文章。语文教育亦是如此,所以笔者此处要谈的是语文教学的“真正”转型问题。  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都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和自我扩张的要求,竭力追寻主体的自我张扬,认识和思维处于极为活跃激荡的状态之中,此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能停留在遣词造句、谋局布篇中的知识性理性经验上。此时此地的他们
期刊
未来需要创新人才,创新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具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期刊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但必须去开发,而且会开发,才能发挥出来,否则,只能永远“潜”在心中。如何在科学课堂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潜能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呆板的教学,而是如何激发学生的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  一、创设观察情境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
期刊
目前小学生的好文章为数并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个性,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套话比比皆是,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有关要求。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乐于表达的过程中培养个性作文的思想  1、应消除顾忌,让学生说出真心话。要让学生的作文富有个性,必须做到“我手写我心”。如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写作》的要求
期刊
什么是教学艺术?至今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曲阜师大李如密教授认为:“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本文采用其说,从美的角度来探讨小语课堂教学艺术。    一、该学内容的疏与密    古人在论及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语文教学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
期刊
随着新课标精神的不断深入,随着课程改革的大力进行,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不断的深入到教师的教学观念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的单方面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作用是利用那些可视、可感、可听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的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过程,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生活中任何有刺激性的体验,如在蹦极跳中,被倒挂在空中飞速腾跃时所拥有的惊心动魄
期刊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热情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  一、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尊重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主性,也就意味着把握了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契机。创新的起 点是独立与自主,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自主活动成为教学 活动的基础。认识心理学
期刊
小学语文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课堂训练形式的多变性。我认为,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课型的创新  课型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型的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来。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
期刊
一、创建饱含人文色彩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人文化”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着愉快而自由的精神交往、对话与沟通,一切都以浓厚的“情感”为纽带,教师充满着教育的爱心,以温情、理解、接纳的态度,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学生则在宽容、民主、平和的生活与学习情境中享受到伸展个性,自由表达的快乐。总的说来,这样的师生关系可以归纳为“平等、宽容、温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