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讲堂为学堂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aog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语文教学,一是怕“乱”,二是怕错,追求所谓“严谨、有序”的教学气氛。结果教师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圈定在预先设定的框框之内,画地为牢,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目前的语文教学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相悖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观点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阵地上下功夫,不妨将讲堂变学堂。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时,我一改昔日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过少的现象,采用“说读”课型,变讲堂为学堂,使学生赏析代替教师分析。学生体会杜甫的感情很深刻,感情收获也异常丰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确认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卡尔·罗杰斯说:“一个人是一条流程,而不是一团固体材料,是不断变化着的一组巨大的潜能,而不是一群固定的特征。”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又多又杂,把时间占用完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那么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不好。为此,我注意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研讨求索,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求者。让学生感到“课堂是自己学习的场所,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言易懂,感情丰富。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杜甫诗歌的人文主义思想呢?我设计了课堂教学五结构。即:1、提示设问;2、阅读思考;3讨论切磋;4、归纳总结;5练读练说练写。采用“选读、寻读、演读、较读”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从对词的理解到对诗歌感情的体会。整节课基本上没有教师的提问,而“阅读思才”“讲座切磋”“练读练说练写”是这堂课的主要环节,是学生读、思、议、背、写的活动时间,至少占了一堂课的4/5。这就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使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从而牢固地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课堂上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作用在于导,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决定了在课堂上必须以学生自学为主,即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进行说读写练习;讨论和回答问题,用脑想问题,用手做书面练习。这节课,我设计了赏析诗歌的五步:选读,说“积累”的话;寻读,说“发现”的话;演读,说“理解”的话;较读,说“对比”的话。采用以读代讲和以说代讲的方法,让学生自学课文,自我赏析。而每一步的教学,我都只示范一次说话,其余让学生自己理解,自己说话。
  根据唯物辩证法来理解,既然课堂里有读书学习的学生,那么必然有与之处于矛盾统一体的教其读书学习的教师。既然课堂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那么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呢?新时期语文教改先行者、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教师是导演,是教练员。在这节课上,我采用了下列方法“导”学生自学。一是布置自学任务;二是引入作品境界;三是指导自学方法;四是组织学生思想交流;五是示范说话;六是帮助总结提高,对学生的说话及进给予评点。通过六步引导,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的课外自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堂上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导,在引导上下功夫,是可把“讲堂”变“学堂”的。
  三、课堂上开展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读、写、听、说、议的语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而能力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离不开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如果在课堂上只有教师的“滔滔不绝讲说”,就不可能有或很少有学生的实践活动,也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这节课,我采用“说读”的课型,进行读、写、听、说、议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但用耳,还要用脑、用口、用手,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自学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探求精神。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研讨求索,不时不断地激疑问难,并挑起争辩;经常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特别是不同于教师和教材的见解。这样,同学们学得很主动,感悟很深。有一位同学理解“归来倚杖自叹息”时这样说话:杜甫一叹息世态炎凉;二叹息自己怀才不遇,无法施展才华。足可见同学们的创造思维得到了锻炼。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更新理念,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建立在教师指导下的“读写听说议”的语文实践活动形成,我们的课堂才会“讲堂变学堂”,才会真正推进新一轮教材的实施。
其他文献
美育即是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审美活动作为审美教育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现有的审美能力发展的特点,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首先看看语文与美育的关系。  一、语文中的德育必须通过美育才能完美地实现   德育是语文教育工作的一部分,美育是主体通过不断的审美体验,水滴石穿般地浸润了人的心田,慢慢地塑造着人的个性,彷佛如清风拂过人的心田,因此,语文中的德育通过美
期刊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改变课本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更是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在语文课程改革上采取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期刊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在汉语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始终遵循汉语教学的规律,注意克服一些不良倾向,方可保证汉语多媒体教学的健康发展。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实践证明,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把情景、词语、词组、语法点、课文和课后练习等内容编制成教学课件,任意调用,反复重现,不仅增大了授课的信息量,也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学手段
期刊
于丹说过的:“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是因为翅膀断了,在他们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他们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作为一个老师,面对着这些孩子们的青涩、莽撞、唐突,就是要做到可以包容他们,能够用真心爱他们,能够鼓励他们,帮他们缝起翅膀,重新记起天空。”这是我觉得迄今为止对“老师”这个角色最好的解释。面对一群或许看起来并不尽如人意的“天使”,我采用了“攻心”与“制约”并重的做
期刊
你是否注意到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就是一幅幅生活图景?比如:一首诗,抒发一腔生活情怀;一篇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戏剧等),讲述一个生活故事;一篇说明文,介绍一点生活知识;一篇议论文,阐述一个道理,等等。  可是,我们许多中小学语文教师,却不注意或根本不能把教材变成自己的东西,不能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不能把课文还原成生活,只能从分析到分析、从知识到知识,就连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时髦了好多年的“
期刊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整体并通过思考、设问较深入地把握课文内容。  3、能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分析出人物的性格。  4、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培养诚实、敢于说真话的品格。  5、能读出童话使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能体会其手法作用。  教学重点  1、能整体并通过思考、设问较深入地把握课文内容。  2、能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分析出人物的性格
期刊
要提高教学效率,组织好课堂教学是关键。调控课堂教学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跟自己协调配合“搭档”得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厌学为乐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轻松、活泼、有趣。下面就从五个方面来谈谈该如何营造这种课堂氛围。  一、吸引学生的注意。注意是感知的基础,那么应如何来吸引学生注意呢?首先,老师要打起精神,登上讲台,唤起学生的注意,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影响。其
期刊
新课程带来了教育理念的新变化,产生了新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法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一扇窗口。我认为教学时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避免流于形式,出现走过场的现象。  刚开展此项活动时,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并不强,缺乏合作交流的意识,在进行组内学习时,孩子们往往为了一点小小的得失而产
期刊
“学习着、并快乐着”是如今很流行的一句教育口号,也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细细想来,我们的教书生涯苦,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是枯燥乏味、苦不堪言。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再加上教育现状中还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
期刊
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智慧与灿烂历史的结晶。唐诗宋词元曲,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底蕴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作为一名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教师,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那么,我们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创设一种什么样的课堂氛围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呢?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呢?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我们应做到哪些呢?  随着阅读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