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从“道”出发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bu365H3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曾经被称作“中国精神”的东西久久被历史的废墟埋没着。随着时光的推移,今天的文化挖掘者从—堵堵红墙的残砖断瓦背后终于找到了它们存在过的某种确凿的证据,并且欣然指出,这种被遗忘了的中国精神就叫做“礼”。
  但是,“礼”仅仅是一种历史的表象。如果我们加以思索的话,更确凿无疑的意见肯定是指导这种伟大现象发生并持续的必定是一种更加伟大的东西。礼是有形的,它是无形的。这种无形的东西,应该才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道,作为礼的灵魂
  
  这种精神就叫做“道”。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告诉我们:“道”就是“阴阳”和“尊卑”,譬如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为什么要选择“道”这个名称呢?因为“道”就是人所要走的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生存发展,首先要解决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中国文化不是空玄的东西,因为“道”总是致用的,不必要的东西常被人们称作“无用”。“道”不仅有用,而且是第一等要确定的问题。因此,选择“道”作为民族根本精神的象征,作为民族灵魂的象征,作为民族世界观的象征,一点也不奇怪。
  有了道,就有礼。今天交通要道上的红绿灯,就是道上的“礼”,现在叫交通规则,哲学书上叫秩序。礼为道之用,道为礼之本。既然道路的意义在于来往,来往就是阴阳;来往总有先后与避让,而这就是尊卑。
  “道”就是阴阳,“礼”就是尊卑,有阴阳就有尊卑。
  “礼”作为红绿灯确定先后和避让,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一套东西。中国精神与中国文化系统的源泉就在这里。我们要真正认识中国文明的大义,就必须仔细认识这种源流关系。
  为什么中国文化中会出现“阴阳”这种观念呢?为什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呢?
  
  礼,作为治的根本
  
  当我们民族诞生在这个星球上时,上天赋予我们的是一块与众不同的土地。
  关于它的地理位置,掀开任何一本中国地理教科书都会一目了然。然而,最为独特而本质之处却在于它的寒来暑往。它是世界上同一纬度地区中四季最为分明的地区。譬如它的夏天最高气温和冬天最低气温,都超过同纬度的其他国家。季节的分明又伴随着一种称为季风的周期性现象,这是由于这块大地既依托着广阔的内陆,又面对着广阔的海洋的缘故。
  秋冬季节,阳光直射点南移,南部海洋气压降低而寒冷的北部内陆气压增高,这时,干燥的北部气流呼啸而至,形成所谓冬季风;到了春夏,阳光直射点北迁,北部内陆复暖,气压降低,南部海洋气压则由低升高,于是海洋上的暖气流夹带着大量水分北上,又形成湿润的夏季风。冬季风会造成寒潮,而当夏季风和撤退缓慢的北方冷气流相遇,又会带来连绵的淫雨。我们的祖先在开发人类最早的产业——农业时,面对的(并且世世代代所面对的)就是这样一块土地。阴阳观念的出现就是对这种寒来暑往及其季风气候对社会生活至关重要的影响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阴一阳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而它所以会在中国成为一种根本的观念,则是因为它与农业生产的紧密关系。农业的收成与否,对于一个古代国家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全世界没有一块土地像中国这样置于深广的大陆与海洋之间;
  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受着季风的最深切影响;
  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季风影响细致到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中国是世界上四季最分明的国家。
  在中国,只要不遵循农时节气,农作物就会颗粒无收。由于这个原因,这块土地上的统治者,自古以来就把掌握好阴阳的变化当作治理国家的头等大事,而且永远寄希望于寒暑的均衡分布,四时的顺畅应节,并且使人的劳动和休息紧密配合于这种微妙的变化。这就叫做“致阴阳之气和”。
  “致阴阳之气和”的观念,由土地,气候和人的关系,进而成为社会普遍的意识形态。《老子》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的就是这样一个实践的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人懂得了,有稳定的社会秩序,才有稳定的农业生产秩序;而稳定的社会秩序,则来源于某种等级序列的永恒不变。这种等级所规定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有如一种楼梯状态,每一级只能固定在这一级,每一级对上是低的,对下是高的;而每一级在整栋楼梯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在整个序列的完成中,实现着其实际上相互平等的价值。这就是不平等与平等在楼梯式的社会等级秩序中的本质关系。现在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尊卑关系的确定,就叫做“礼”。
  
  治,作为道的核心
  
  于是,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精神中,“礼治”恰恰不是“礼治”,即礼并不是用来治人的,或者说它归根结底不是用来治人的。礼的实际是“致天地阴阳之气和”,这就是“道’的大义所在。可以说,“礼治”就是“礼致”,这也就是古代治理国家的根本办法。
  因为有阴阳,所以天地有生杀养藏。自然界的一切无不依时而至,依时而返。这种生杀养藏直至影响于人的社会活动,同时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所能从事的,就是以“持中”来把握阴阳两极的变迁,以“随时”来适应阴阳相互的往来。《周易》讲述的道理,无非就是“持中”与“随时”。
  “道”所揭示的真理对于中国来说是绝对的。因为春夏秋冬在中国大地上是绝对的。这种绝对无疑的世界观,正是这个民族实践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们不是某种假定作出的东西,也不是“可能这样,可能不这样”的东西。
  就像“四大发明”中排列首位的指南针一样:指南针指示的方向一定就是南方:你可以不使用它,但既然使它,你就不能说它可能并不指南;你可以不按照它指示的方向走,但你选择的方向一定错误。指南针作为中华民族的四大发明之首,有着根本的象征意义。西方精神中的绝对意义在宗教王国,中国精神中的绝对意义在现实之中,实践之中。这就是“道”的绝对无疑性。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这个特点来源于“道”的绝对无疑性。如果“道”是假定性的,可以这样走,也可以那样走,那么它就不是人所必然要选择的“道”。“道”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此。
  有一个民族,就有一块生存的空间;有一块生存的空间,就有一种关于生存的选择,这就是人法地;地的变化来源于天,因此地法天;天不变,道怎么可能变?一个民族为什么会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为什么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结论毫不复杂。
  中国精神,一字以括之,就是“道”。对于中华文明、文化的探讨,必须从这个源泉出发,由此才可能揭示出历史的必然性,进而“温故知新”,找出当代文明前进的必由之路来。
   (作者单位:广东省电影公司)
其他文献
第一次见到华新民是在一个公共论坛上,当天她在那里做一个题为“城市土地权——从历史到今天”的讲座,并签售她刚刚出版不到一个月的新书《为了不能失去的故乡——一个蓝眼睛北京人的十年胡同保卫战》。讲座开始前,我在会议室里等待华新民,工作人员在忙碌地准备。忽然,伴随着一阵凌乱的脚步声,传来一个操着一口地道北京话的中年妇女的声音。很快,身穿宽松蓝色衣裙的华新民出现在我的眼前。和媒体照片里的样子一模一样,同样风
期刊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了。在这次突发事件中,大众传媒在国家动员中扮演了格外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地震不久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直播晚会“爱的奉献”(2008年5月18日),把这次“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情感动员推向高潮。“爱的奉献”、“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式的话语成为整个社会广泛认可的共识,连同这几年关于公益、志愿者、社会基金会的热烈讨论,社会救助、奉献爱心已经成为一种似乎毋庸置疑的道德规范和自律。对
期刊
我对凝重的片子向来有一种不由自主的恐惧,由此也往往远离灾难片。当然,不得不承认沉重会给人巨大的震撼,明明听到当刘栋的头顶被流沙吞没的时候,全场一片啧啧声,似是哀叹,也是感染。这里,并不需要生活的深度,人们也足以在可可西里辽阔、壮观并牵连着生死一线的生存性意境中触摸到自我——或当下这一个(Da-Sein)的存在。这是一种本真性的存在,这是一种最真实的触摸。  好像但凡关乎西藏的片子都是壮怀激烈的注脚
期刊
摄影术自19世纪下半叶传入中国后,大大小小的照相馆先是在通商口岸,继又在内地城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照相是一种富有神秘色彩的新兴行当,极大地满足了人们观望自己的好奇心。  最初面对照相机镜头的时候,人们多少有些紧张。那时的紧张与后来的紧张不尽相同,后来的紧张,是被拍摄者面对镜头拿捏表情时的“不自然”,而早年间的紧张多少含有对摄影本身的恐惧,有的则干脆拒绝照相(事实上,对照相机的恐惧延续了很久,直
期刊
十多年前,由沈昌文先生牵线搭桥,沈林、申慧辉我们几个朋友与辽宁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一种文化类刊物,当时起了个气概不小的名字“舞台2000”——就是打算出到2999年。第一期的主要话题是即将破土的国家大剧院,当时组织了座谈会,请来老少各路人马,对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说三道四。对世界各地剧场如数家珍的李畅老先生打了个比方:您不能一大冰箱里就放俩馒头吧——他是怀疑到时候剧目是否跟得上,演出团体是否用得起。 
期刊
现代城市生活是在走出庭院之后开始的。这种生活正在日益把人们限定在一个个促狭的空间里——或许是有形的物理空间,比如办公室的格子间;或许是无形的心理空间,你看得出对面走来那个穿阿玛尼西服的男人,此刻的内心还被他紧锁的眉头囚禁在硝烟未散的谈判桌上。如果再加上每个人心中荒草丛生的时间感,那么在我们生活其中的这个纵横交错的现代时空坐标里,任何两个个体运行的轨迹,动如参商。  而城市小区的兴起,就像一艘艘遍地
期刊
编者按:  关于这场金融危机,已经有了太多的技术分析,其中不乏深入、高明的意见,也并不全都是后见之明。但显然如果仅有技术解释,就好像庸医看病,既不足以解释这样一场席卷全球的危机,也无法提供根本的解决之道。或者说,它配不上这样一场灾难。对于面临道路选择的中国而言,就更是如此了。因此,本刊打算从更广阔、更宏观的视角考察这场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这场危机,究竟是人类理性的局限所致,还是某种制度扭曲人
期刊
我们可能都会认为文化是重要的,但是文化对我们到底有多重要,文化建设因此具有多大的意义,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应该如何认识,这些问题我们很少深究,答案因此甚为了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    如果说在个人层面,我们对于文化意义的认识比较含糊,社会层面对于这一问题的表达则相对明确。管仲两千多年前就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只有吃饱了,穿暖了,百姓才能习练礼仪考虑廉耻,才会有
期刊
戴志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条中间道路  近30年是资本主义扩张的30年。苏东加入资本主义体系,中国和印度也随之加入,这一方面造就了自由资本主义最后的繁荣,同时也意味着自由资本主义没落的开始。自由资本主义意图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造就欧美式的大量中产阶级,以延续资本持续扩张的神话。但中国和印度的规模太大,它会迅速导致全球能源、资源的紧张和生物圈的紧张,也迅速导致全球范围内阶级关系的紧张,凡是纳入
期刊
《我的团长我的团》自播出以来,围绕着它的讨论,在一个非常宽阔的领域内。一方面,我们看到这部作品的主创们流窜于各个电视台,以幕后花絮等“鲜为人知”的故事推广着一部并不八卦的电视剧;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很多著名批评家神情严肃地用这部作品来讲述“中国远征军”那被人遗忘的历史……在这多重的阅读中,我更关心的,是这部引发那么多讨论和争议的作品,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况中,到底意味着什么?    “乌合之众”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