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生活 作文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23r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没有不提高的。”贾志敏老师也提出:阅读是作文的父亲,他强调学语文的过程就是学习说话、学习写话的过程。课文读好了,作文自然也就能写好。这些小学生活化习作教学均借助阅读与生活来解决写作的材料问题,它克服了以往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生活气息,把写作局限在课堂的作文教学弊端。对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这些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从而,得出了我们研究的主题:读写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化。
  学语文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说话的过程,学习写话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做出以下尝试:改进作文命题、指导、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找到一条突破课堂封闭模式的新道路——打开“读”与“写”间的通道,注重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形成个性化的表达,让学生觉得写作“好玩”:结合阅读教学,从课文中寻找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话题,有情趣的场景作为触发点,在阅读与作文教学的交叉整合中,给作文教学注入更多的灵气。让鲜活的语言形式、丰富的语言现象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迁移学生的情感。
  材料丰富了,眼界开阔了,他的表达能力自然就提高了。“胸中万卷风雷动,无端直奔笔下来”就是语言习得之后的释放,在这过程中实现读写结合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个性化的目标。
  1 角色错位,给你自由想象的时空
  现代阅读教学的一个趋势是:把“听、说”的时间降下来,“读”的时间控制住,把“写”挤进课堂教学中来。在笔者的课堂上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读,是积累,积累语言,酝酿情感。而在写的层面,比较注重写作角度的切入,根据课文内容,变换叙述的角度,走进另一个角色的内心,从他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这样的角色错位法,至少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让他们意识到原来作文也可以这样写,我也可以这样写。
  如:教学六上的《跑进家来的小松鼠》时,我启发学生思考:在作者一家人看来,这只小松鼠所做的事是那么荒唐,他是那么可爱;或许,在小松鼠看来,在这每件事上,它的小主人一家也是有趣的。不信,请你拿出笔来,以“松眼”来看看我们人类世界吧。下面的内容摘自学生的小练笔中的一段:“哇,这地方可真漂亮!快瞧,那不是鹿哥哥的角吗?怎么跑到这儿来啦?我用力一跳,再用力跳到鹿角上了。我蹲着,总感觉到自己蹲在树枝上。”……
  教学《怀念母亲》一文,当读到“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引导学生想象:这时他会想到与母亲有关的那一幕幕……还可以在交流补充资料《永久的悔》中的一句:“对门的宁大婶曾告诉我:母亲说,如果早知道送出去就回不来,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把我送走的。”由这一句发散开来,让学生以季羡林母亲的口吻写她在村头盼望儿子的场面,写她对儿子的思念……《重披象鞍》:真的不想起来啊。也不知怎的,最近老是睡眠不足。都快长黑眼圈了,我想我可能不行了。《站在打洛江边》:我站在江边,仰天长啸。希望战友们的灵魂能听到我的呼唤……
  文字有温度,有情感,只要我们找到这样的情感连结点,去触摸文本,将此情与彼情沟通起来对文章解读,换位思考,一定会给学生带来写作的激情与表达的欲望。至少,有了课文的铺垫,他们不愁没有内容可写。
  2 以读促写,直面语言表达
  在学习每一篇有意思的课文时,教师要研究哪些语言现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研究哪些课例有利于实现读写结合的最优化,研究从哪些突破口走进思维的隧道,给学生展示一些美的语言范例,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课外活动中发现一些发现有生命力的语言,能够相机抓住一些积极的、能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时机,给学生以启迪。
  镜头一:王崧舟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去《枫桥夜泊》,走出张继的“愁眠”,倾听“钟声”:“听,夜半,寒山寺的钟声来了,透过秋霜,穿过江枫,划着水面来了,这钟声仿佛在对张继说些什么?拿着笔,展开想象,请用‘张继啊,张继——’为开头写下来。”镜头二:孙双金老师在教《老人与海鸥》时,他请同学们想象,天堂中老人心中的鸥群是怎样的?然后学生动笔写老人心中的鸥群……
  不管是以哪种形式呈现,这样的小练笔一方面是深入解读文本的逻辑延续,另一方面还直面语言表达,是读写结合的灵活运用。它带给人们的是真切的体验,是情感的复现。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的习得与运用,最后落脚到语言的转化上。
  3 模仿表达——把练笔当成游戏
  教学六下《鲁滨孙漂流记》,其中有这么一句:“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这是鲁滨孙面临困境时自我安慰的一席话,这对现代人来说也有积极的一面。笔者想到让学生也来写写自己的心理分析,这样的练笔对于学生来说很好玩,几乎是游戏性质的。于是,我要求学生们把自己某次遭遇的好处与坏处对照起来看。结果列出来的有“生病了”、“遭遇抢劫”、“考试失利”、“小偷来我家”、“拥有克隆人”……
  下面这些文字就摘自其中:“不幸的是小偷一定来偷一些值钱的东西,可是我们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摘自章文亭的《独自在家》“好处:有了克隆人,她可以替我写作业,替我背书包,替我听爸爸妈妈的长篇大论,替我做一切我不想做的事;而我就可以为我的梦想而努力——爽爽地玩游戏了!太棒了!坏处:但万一她做事不靠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交给了她的任务,全弄成了一团糟,岂不是还要我收拾这个她弄出的烂摊子!”——摘自熊梦涵的《拥有克隆人的利与弊》
  读着这些妙趣横生的文字,你会感觉写作就是一次游戏。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你想,没有哪一个小孩不热爱游戏,不愿意倾吐自己的心事?从中,写作也变成了一件乐事。
  4 发散思维,引导多角度表达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件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同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它硕果累累;在另一个人眼里,秋天也许是愁苦的,秋风扫落叶。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有一种包容意识、开放意识,引导学生多角度表达。鼓励学生从各个侧面来观察生活,表达生活。
  在课内阅读教材后,我们可以借助小练笔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它进行再次解读:读了《怀念母亲》,以季羡林的口吻写出的是无尽的悔恨——《给在天堂的母亲》、《思》;以母亲的口吻写出的是“望眼欲穿”——《不归的儿》,以宁大婶的口吻写出的同情——《母亲的怀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人为地拔高文章的思想高度,更多考虑的是学生是否能说真话,吐真情。如:针对家长开放日活动,为的学生感觉家长在自己身边听课不自在,这种情绪也在文字中流露出来了。
  片断一:这个星期五真的不同平常,因为有19个家长要到我们班来巡逻,19双眼睛盯着我们。猜猜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激动,兴奋,高兴,不安……告诉你把!全部都有,各人有各人的心事。片断二:让家长陪在旁边上课,谁愿意呀?别扭死了……
  教师指导的个性化,带来的是学生开放的学习方式,收获的会是教师的惊喜和学生的快乐。我们的语文课是教孩子们学语言、用语言的课。如何让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变得更为贴近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只有走近他们的心灵,这样的语言才能激活他们的思维,纳入他们的语言系统。
其他文献
课堂讨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教法之一,也是教育发展的必有教学形式。因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主体教育,而讨论就能充分体现主体性。然而,现实的课堂讨论如何呢?大多是拘泥于教材,局限于教案,由老师“导”着展开。这种讨论显然不会带来质的飞跃。就此,笔者从实践的角度谈点拙见,以求方家。  1 教师“革命”是根本  随着经济的一体化、政治的多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到来,我国现行教育将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因为
期刊
1 课堂互动,构建交互式教学平台的创新点  1.1 通过动手操作和科学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眼、脑等各种器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他们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实现以人为本。
期刊
【摘 要】 课程改革的深化呼唤着课程评价的发展,“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关键是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从“评教”为主转移到“评学”为主。因此,我们响亮地提出:衡量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于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是否主动。  【关键词】 面向全体学生 自觉性 主动
期刊
课标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呢?我认为,“揣摩表达”与“实践运用”是阅读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根本形式。  1 着力揣摩表达,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揣摩表达,中年级应着力揣摩作者用词的精妙、构段的方法,揣摩作者文
期刊
【摘 要】 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新课标 生活情趣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
期刊
自出台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后文简称“课标”)至今,笔者始终在“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热议话题中学习、思索。“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实实在在的语文学科“命题”,可真正求解时,又觉其包罗万象,答案实难穷尽。因此,笔者选取冰山一角,以“课标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作为研究起点,试图由此探寻小学阶段“阅读”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关系。期待自己的梳理总结能为更深入的研究“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打开一扇小窗。
期刊
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祈愿,那如何才能让家庭成为培养孩子成就美好未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又如何才能成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呢?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上,倒不如说握在父母手里。”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是何其的重要,它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强大、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我通过几年来自己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教育心得谈几点切身感受。  1 作
期刊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用游戏的方法教育孩子们学习写作,它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寻找他们的智慧之花。如何开展游戏作文呢?首先我们教师就要充当好编剧、导演这些角色。精心设计好每个游戏,只要运用得当,游戏就可以成为返还孩子们快乐作文的有效载体,作文就能够在游戏中逐步快乐起来。  1 让游戏走进语文活动课
期刊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批改语文作业的重要性引出作业的批改要讲艺术的问题。作业批改的艺术主要表现在灵活性和多样性这两方面,其主要方法有:采用期待的评语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学会给作业“变脸”,作业本上可画上一张灿烂的笑脸,竖立起的大拇指,一面小红旗等;作业批改方式要多样化,有面批,自批,学生间的相互批改等。  【关键词】 重视 灵活 多样  批改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