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新高不断,成为了全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仅次于美国。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电影商业模式,通过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国产电影在外国电影的包围中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商业电影为主导的电影传播,在新媒体技术革命下正进行着商业模式的转型和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典型电影商业模式的探究,从优化传统筹资渠道、借力宏观政策红利、寻求文化资本置换上进行分析,意在对中国国内商业电影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在电影中,龙与虎在战斗中的复杂表现,把握电影新潮流,探索中国国内商业电影传播发展的新模式,有助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和繁荣,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国文化、国产电影的无限魅力。
关键词:商业模式 国产电影 市场营销 新媒体传播
一、中国商业电影的基本特点及现状分析
那些为极大限度寻求利润,以达到票房价值与衍生物的市场价值为目的而创造的影片。商业电影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高利润的行业,作为一种商品,投资方必然会把着眼点放在盈利上,追逐票房。
纵观商业电影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商业电影的商业化气息太重,随着商业化的加重,中国电影经不住经济诱惑,盲目跟风,不是拍大片就是装艺术,要么照搬热播影片的桥段,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只学了个样,只得个外壳,没有一点实质内涵,最终的结果只是落得一片骂声,浪费资金,同时也浪费观众的情感,导致人们对电影消费欲望和消费习惯逐渐下降。对我国电影事业的长久发展带来不利。另一方面,脱离中国传统文化,忽视电影内涵。中国电影要真正地走向世界,就要以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为基石。电影创作既要有创新的勇气,又要有深邃的灵魂空间。
二、中国商业电影取得发展的原因分析
1.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中国某些民营电影企业已不再满足国内市场的发展,还要开辟国际市场版图,并且以迅猛之势发展着。中国商业电影的国际化道路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例如曝光了低降低了受众的接触可能,渠道单一,未能走入主流商业院线,东西文化差异等问题,仍旧阻碍着中国商业电影的国际化进程。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最有影响力的输出方式莫过于商业。国际化电影市场是一个庞大的电影市场,对于中国电影产业而言,是一个新纪元。例如万达,华谊等民营资本,近几年来开始以入股和收购等方式进军国际市场。但是这远远不够,资本只能换来部分话语权,但并不会直接转化为文化传播力。展望未来的国际化,有“野心”的中国民营企业已在路上。首先,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产品。其次多渠道扩展市场空间,抢占市场高点。最后,政府政策支持,加强跨文化交流,引导多元主体“某猎”国际电影市场。国际市场对于中国而言,是一块“大蛋糕”,把握好的话,能够大大促进中国商业电影大发展。
2.商业电影周边产业的开发。电影的产业化发展是以票房为主要导向,但是据统计, 美国国内电影总收入的27%为国内票房收入,其余大部分是版权转让及相关附属产品收入。因此,在中国电影市场营销策划中,不仅要追求一部极受欢迎的电影,还要追求电视版权、服装销售权等。这些都得到了开发和利用,不仅提高了电影市场,而且对电影票房起到了拉动作用。例如万达院线的商业模式,以电影为中心,然后在万达广场进行宣传推广,,依靠电影拉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样一来,万达广场周边产业也随之被带动起来,满足了消费者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中国商业电影市场虽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如果建设健全电影周边产业经营和附属产品的开发,促进其稳步发展,中国的电影产业链更加完善,中国商业电影必将迎来崭新的篇章。
三、中国商业电影存在的问题分析
1.当下,我国商业电影发展迅猛,每年都会有很多商业电影加入亿元俱乐部。但是在电影营销产业中却存在明显的弊端, 主要表现在:结构不合理、经营不规范、管理意识淡薄、成本过高等。电影营销只是对电影形象进行包装,好比是一种商品,需要从研发到销售一条龙的包装。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成为商业人士普遍的认同。例如《英雄》这部电影由张艺谋导演执导, 它的首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由此开启了国产商业电影大片新的模式,创造了票房神话,国产电影大片营销产业的序幕由此拉开,开启了中国商业电影走出国门的模式,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可以说这部电影的营销策略做得相当好,例如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国际市场开拓。因此,电影在提高商业电影本身的质量的基础上,呼唤更多的营销和推广,呼喚更多商业包装与运作,唯有如此,才能像星星之火,在世界舞台上呈现燎原之姿。
2.经过多年发展,国外影业已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电影衍生品开发产业链。而中国对于商业电影的相关产品市场的开发仍旧存在一定的欠缺。 大多数人们印象中的衍生品,依然停留在“宣传品”、“赠品”的阶段,还远远不是“商品”,加之盗版情况的严重,缺乏健全的法律机制,许多电影衍生品正品都是有价无市,只在小部分人群中流通。另一方面,我国电影产业衍生品的原始创新能力较薄弱,版权交易以及创意设计等产业链也不完善,使得拥有千亿级巨大市场需求的中国电影衍生品产业不能蓬勃发展。大多数电影片方缺乏衍生品开发意识,导致衍生品设计和生产滞后,按照传统制造方式赶工制作;通常在上映前赶工出来的衍生品创作时间有限,短期能生产的产品受限制。
四、促进中国商业电影发展策略建议
1.以消费者为核心,创新营销理念。一部新片从开拍到投放市场,这是个灵活有系统的整合营销的过程。商业电影作为一件商品,消费者对这件商品的满意程度直接决定了这件“产品”的销量。真正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不仅仅是电影人需要关注的,更是一个优秀的影视营销者所必须注意到的。首先就是电影营销者要充分了解一部影片的内涵所在,这是最基本的。其实,通过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客户群。然后,了解观众的需求。最后,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制定影片的营销方案。简而言之,商业电影的营销就是一个换位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确保营销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互动。
2.注重影片情节,深挖中国文化内涵。民族气息是一个民族电影的生命之源,我们在注入外国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时,不能把自己的生命之源给去掉。回归中华文化,坚持本民族的特色,才是中国电影继续发展的根本。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首先要能在故事上吸引住观众,才能使观众产生接着往下看的愿望。如果作为一部商业片在故事本体上错漏百出,那很可能导致影片的失败。商业电影强调影片的观赏性和娱乐功能,注重精良制作与丰满的故事。而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除此之外还应当具有相应的文化内涵以及鲜明的主题。所以说,影片情节以及电影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于一部成功的影片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五、结语
基于国内影视节展现状的商业模式思考国内影展目前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由政府支持、商业赞助、机构自筹、网络众筹、海内外艺术基金、注册费和门票等构成。虽可基本维持影展运行,但并没有形成能够让影展获得进一步成长并健康发展的商业模式。从国内当下的社会环境而言,媒介趋于融合、宏观政策红利、文化资本置换都是有助于商业模式萌芽的土壤。
参考文献:
[1]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M],2006.
[2]陈山.略论中国电影观众文化消费心理的变迁[M],2006.
[3]汪献平.中国电影品牌战略研究[M],2011.
[4]俞剑红.中国电影企业运营模式研究[M],2009.
[5]林苗.中国电影产业品牌运营对策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06).
[6]吴迪.中国电影市场品牌价值分析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22).
[7]陈达.商业电影的营销策划分析--以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为例[J] - 商,2012(23).
作者简介:林志豪(1994.05—)男。籍贯:福建泉州。民族:汉。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关键词:商业模式 国产电影 市场营销 新媒体传播
一、中国商业电影的基本特点及现状分析
那些为极大限度寻求利润,以达到票房价值与衍生物的市场价值为目的而创造的影片。商业电影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高利润的行业,作为一种商品,投资方必然会把着眼点放在盈利上,追逐票房。
纵观商业电影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商业电影的商业化气息太重,随着商业化的加重,中国电影经不住经济诱惑,盲目跟风,不是拍大片就是装艺术,要么照搬热播影片的桥段,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只学了个样,只得个外壳,没有一点实质内涵,最终的结果只是落得一片骂声,浪费资金,同时也浪费观众的情感,导致人们对电影消费欲望和消费习惯逐渐下降。对我国电影事业的长久发展带来不利。另一方面,脱离中国传统文化,忽视电影内涵。中国电影要真正地走向世界,就要以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为基石。电影创作既要有创新的勇气,又要有深邃的灵魂空间。
二、中国商业电影取得发展的原因分析
1.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中国某些民营电影企业已不再满足国内市场的发展,还要开辟国际市场版图,并且以迅猛之势发展着。中国商业电影的国际化道路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例如曝光了低降低了受众的接触可能,渠道单一,未能走入主流商业院线,东西文化差异等问题,仍旧阻碍着中国商业电影的国际化进程。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最有影响力的输出方式莫过于商业。国际化电影市场是一个庞大的电影市场,对于中国电影产业而言,是一个新纪元。例如万达,华谊等民营资本,近几年来开始以入股和收购等方式进军国际市场。但是这远远不够,资本只能换来部分话语权,但并不会直接转化为文化传播力。展望未来的国际化,有“野心”的中国民营企业已在路上。首先,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产品。其次多渠道扩展市场空间,抢占市场高点。最后,政府政策支持,加强跨文化交流,引导多元主体“某猎”国际电影市场。国际市场对于中国而言,是一块“大蛋糕”,把握好的话,能够大大促进中国商业电影大发展。
2.商业电影周边产业的开发。电影的产业化发展是以票房为主要导向,但是据统计, 美国国内电影总收入的27%为国内票房收入,其余大部分是版权转让及相关附属产品收入。因此,在中国电影市场营销策划中,不仅要追求一部极受欢迎的电影,还要追求电视版权、服装销售权等。这些都得到了开发和利用,不仅提高了电影市场,而且对电影票房起到了拉动作用。例如万达院线的商业模式,以电影为中心,然后在万达广场进行宣传推广,,依靠电影拉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样一来,万达广场周边产业也随之被带动起来,满足了消费者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中国商业电影市场虽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如果建设健全电影周边产业经营和附属产品的开发,促进其稳步发展,中国的电影产业链更加完善,中国商业电影必将迎来崭新的篇章。
三、中国商业电影存在的问题分析
1.当下,我国商业电影发展迅猛,每年都会有很多商业电影加入亿元俱乐部。但是在电影营销产业中却存在明显的弊端, 主要表现在:结构不合理、经营不规范、管理意识淡薄、成本过高等。电影营销只是对电影形象进行包装,好比是一种商品,需要从研发到销售一条龙的包装。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成为商业人士普遍的认同。例如《英雄》这部电影由张艺谋导演执导, 它的首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由此开启了国产商业电影大片新的模式,创造了票房神话,国产电影大片营销产业的序幕由此拉开,开启了中国商业电影走出国门的模式,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可以说这部电影的营销策略做得相当好,例如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国际市场开拓。因此,电影在提高商业电影本身的质量的基础上,呼唤更多的营销和推广,呼喚更多商业包装与运作,唯有如此,才能像星星之火,在世界舞台上呈现燎原之姿。
2.经过多年发展,国外影业已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电影衍生品开发产业链。而中国对于商业电影的相关产品市场的开发仍旧存在一定的欠缺。 大多数人们印象中的衍生品,依然停留在“宣传品”、“赠品”的阶段,还远远不是“商品”,加之盗版情况的严重,缺乏健全的法律机制,许多电影衍生品正品都是有价无市,只在小部分人群中流通。另一方面,我国电影产业衍生品的原始创新能力较薄弱,版权交易以及创意设计等产业链也不完善,使得拥有千亿级巨大市场需求的中国电影衍生品产业不能蓬勃发展。大多数电影片方缺乏衍生品开发意识,导致衍生品设计和生产滞后,按照传统制造方式赶工制作;通常在上映前赶工出来的衍生品创作时间有限,短期能生产的产品受限制。
四、促进中国商业电影发展策略建议
1.以消费者为核心,创新营销理念。一部新片从开拍到投放市场,这是个灵活有系统的整合营销的过程。商业电影作为一件商品,消费者对这件商品的满意程度直接决定了这件“产品”的销量。真正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不仅仅是电影人需要关注的,更是一个优秀的影视营销者所必须注意到的。首先就是电影营销者要充分了解一部影片的内涵所在,这是最基本的。其实,通过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客户群。然后,了解观众的需求。最后,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制定影片的营销方案。简而言之,商业电影的营销就是一个换位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确保营销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互动。
2.注重影片情节,深挖中国文化内涵。民族气息是一个民族电影的生命之源,我们在注入外国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时,不能把自己的生命之源给去掉。回归中华文化,坚持本民族的特色,才是中国电影继续发展的根本。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首先要能在故事上吸引住观众,才能使观众产生接着往下看的愿望。如果作为一部商业片在故事本体上错漏百出,那很可能导致影片的失败。商业电影强调影片的观赏性和娱乐功能,注重精良制作与丰满的故事。而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除此之外还应当具有相应的文化内涵以及鲜明的主题。所以说,影片情节以及电影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于一部成功的影片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五、结语
基于国内影视节展现状的商业模式思考国内影展目前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由政府支持、商业赞助、机构自筹、网络众筹、海内外艺术基金、注册费和门票等构成。虽可基本维持影展运行,但并没有形成能够让影展获得进一步成长并健康发展的商业模式。从国内当下的社会环境而言,媒介趋于融合、宏观政策红利、文化资本置换都是有助于商业模式萌芽的土壤。
参考文献:
[1]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M],2006.
[2]陈山.略论中国电影观众文化消费心理的变迁[M],2006.
[3]汪献平.中国电影品牌战略研究[M],2011.
[4]俞剑红.中国电影企业运营模式研究[M],2009.
[5]林苗.中国电影产业品牌运营对策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06).
[6]吴迪.中国电影市场品牌价值分析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22).
[7]陈达.商业电影的营销策划分析--以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为例[J] - 商,2012(23).
作者简介:林志豪(1994.05—)男。籍贯:福建泉州。民族:汉。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