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新疆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ky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疆对于中原来说,一直是一个地理环境、文化习俗迥异的遥远之地,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为“内地人”描述了一幅幅新疆的蓝图,而我们实质上对真实的新疆知之甚少,在前人描述的基础上,“内地人”对新疆的刻板印象逐渐加深,本文主要从文化批判的视角分析了不同时期“内地人”对新疆的想象与建构,及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以期为新疆的对外宣传提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新疆 想象 文化批判 刻板印象
  新疆地处中亚腹地,中国内陆边陲,相对于内地来说,无论从文化还是地缘看,新疆是名副其实的边疆。新疆资源富饶、民族众多,从古至今一直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方,虽然远离中原,但一直深受关注。
  世界著名的文学与文化批判家萨义德在《东方学》的扉页引用了卡尔·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的一句名言“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内地人”是新疆人对疆外人的统称,这其中包含有两层意思,第一,新疆地处边关与疆外其他地方距离遥远,第二,在文化上疆内与疆外有明显不同的气质。新疆人和“内地人”对彼此的认知在很多时候是间接地,并非亲身经历,而是建立在文本描写的基础上。如果说西方通过表达东方、描述东方去理解西方,那么内地或是中原同样如此,通过描述边疆来建构中原,因此内地对新疆——一种文化意义上边疆的想象,是一种中原人对自身认同的强化。
  一、不同时期的新疆印象
  1.1930年以前内地对新疆的文化想象。在清末以前,國人对新疆的了解并不多,内地对西北最早的了解来源于一批勇于探险走进新疆的人,他们大多数是军人、史臣、移民、逃荒者或是被流放的人,这部分人来到新疆大多不是自愿的、怀着喜悦的心情而来,他们多怀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哀怨与才情得不到重用的失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诗句无一不表露出诗人出走西域的苦闷与伤怀。小说及艺术创作中通常将昆仑山、天山描绘成侠义之士修行之地,殊不知其实际,如果从内地到西北,至少要好几个月,从中原到西域一路风光迥异,古时从中原进新疆的路必经内蒙古,到包头一路靠驮运,从新疆到包头的驼队一年只有两次,因此彼时内地与新疆的商品流通影响甚微。“一出玉门关,两眼泪不干”,可见西域苦旅的印象已经形成,关于新疆的叙述,谁在说、说了什么,谁在看、在何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说,要看其不同的话语及历史语境。
  游记的作者从中原来到西域,意味着从一种与自己熟悉的文化中走到一个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文化环境中,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适应异文化,游记很难鉴定其“真实”与“描述”之间的差距,作为来自中原的游人,其描述其实也在无意中细化了前人对新疆的印象,大漠的浩瀚、隔壁的艰险,无不在重复一个事实,新疆的自然条件及其恶劣,离中原文化中心及其遥远。而这些又是“内地人”了解新疆的基本途径,是一种误解之上的误解。1912年的《西北杂志》一篇新疆的游记:
  “前咸丰十年三月二十一日,同伊犁参赞景秋翁出嘉峪关,车甫出门,关门即紧关闭。(谚语云: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向前看,戈壁滩,向后看把门关。乌鸦喜鹊全不见,不禁泪涟涟。此情此景真非虚语也)。路南丰碑屹立,文曰’天下第一雄关’,关外即戈壁滩(戈壁滩系国语)。一望无际,煞是不毛之地也(又名’瀚海’,其中有寄石,五色具备,晶莹可爱,亦间有玛瑙不能多得)。行三站至 玉门县,土城土房荒凉寂寞。又四站抵安西州,城北沙积如山,山每遇北风,城有倾压之虞。 野间出人黄,高六七寸,全局人形,体赤微有白毫,能笑言语,鸟鸟不甚可解。人有擒而食之者,亦云惨矣。......”
  在这个时期,新疆在内地人的想象中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差异性理解。新疆在内地人的眼里遥远不可及,其具体的形貌少有人知,但是新疆的形象在内地人心中根深蒂固,这时候的新疆的孤烟、草原、荒漠、隔壁、美石更多地代表者荒凉、遥远、神秘、贫瘠、落后的意象。
  2.20世纪30年代初至20世纪末两次“西部开发”间对新疆的想象。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边疆危机频发,沙俄、英法等国家对我国西部觊觎已久,边疆形势岌岌可危,这时全国视线聚焦新疆,“开发西部”的热潮激发了内地人去了解新疆,“开发西部富源”、“在西部创立建国基础”的想法使更多的游历者到新疆。从20世纪30年代的西域开发热到20世纪末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前,内地人对新疆的印象逐渐发生变化,改观,对新疆的文化偏见逐渐改变。
  1963年,在当时被打成“右派”的王蒙到新疆伊犁伊宁市和伊宁县下属巴彦岱镇巴彦岱公社二大队生活工作,在此期间,他把在新疆的这段生活为素材,写了著名的《这边风景》,这部小说获得了矛盾文学家,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读者群广泛。在此书的开篇,乌尔汗和伊穆亚汗从乌鲁木齐回伊犁的汽车上别人高谈阔论的一段话:
  “那些关内的汉族同志是怎么想象我们的新疆的?荒凉的戈壁滩,干旱的沙漠,峻峭的冰山,阿勒泰的奇寒中男人要带着木棍小便,边尿边敲;吐鲁番的酷热中县长要泡在水缸里办公……”
  “在解放路的街心,不是总有穿着彩色的连衣裙,系着争鲜斗妍的各色头巾的姑娘们挽着手臂,唱着歌儿行进吗?在西沙河子的林阴道上,不是总有摇响着脖子上的铜铃、甩动着耳边的红缨的四套马拉动的俄罗斯式四轮马车,载着刚刚喝完喜酒的欢歌笑闹的人群欢天喜地、风驰电掣而过吗?这个一年四季,室内室外,到处是鲜花和绿茵,到处是瓜果的甘美、油肉的丰腴、酪奶的白嫩、醇酒的酣畅。”
  在这段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新疆野蛮落后的词汇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朴素,安宁,和谐,新疆淳朴的民风,丰富的物产资源已经深入人心。
  3.21世纪对新疆的想象。21世纪,信息的传播发生了质的变化,互联网革命对传统的信息传播造成了巨大冲击,以web2.0为基础的互联交互平台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重中之重,文学的载体也随之发生了巨大革命,电子媒介不断侵蚀纸媒的传统领地。加之交通已经不再成为可考因素,每年数千万的人来往于新疆和内地之间,因此一个真实的新疆正在展现在内地人面前。   在亚马逊图书检索“新疆”一词,检索到的图书多为热门的新疆旅游攻略:丁燕著《走过很多地方,最美还是新疆》、红尘著《越野越新疆》、谭伟波著《酷驴·行走中国:行走新疆》等类似很多作品。
  透过浩如烟海的信息,可以看到,在21世纪,新疆特色的民风民俗,独特的旅游资源被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对新疆的表述权力不再仅仅被少数到过新疆的文人墨客所掌握,作者不再是一个小众的群体,而是社会大众,因此对新疆的描述更加多元化,在谭伟波著《酷驴.行走中国:行走新疆》的一书中描述新疆人的性格:
  “上一代和各民族一起长大的汉族人性格是复杂的,有西北人的热情、勇敢、冒险、社交、开朗、狂羁的气质,淳朴善良,重诺守信,心胸开阔而又过于好面子,外表坚强内心又有点软弱,双重性格中夹杂着目空一切,目光短浅,善于把握机会而又遭人暗算。”
  二、刻板印象的形成
  “内地人”对新疆刻板印象的形成包含了他者的建构与自我的固化两项内容,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了一个新的文化实体。
  1.新疆声音的缺失。在新中国成立前,新疆自己发出的声音是微弱的,内地人如果想了解新疆,只能从到过新疆的游人那里去获取,而亲身经历后所创作的作品又有一定的可信度,因此,“内地人”对新疆的想象无不是建立在游记文学作品,官方通文之上,后人不断地在此之上加固细化。新中国建立之后,新疆的声音逐渐发出。
  例如人人传唱的《达坂城姑娘》,即王洛宾整理:
  “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啦,西瓜大又甜呀,那里来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
  据当地人傳说,这首民歌来源于200多年前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当时,野心勃勃的中亚浩罕国侵略者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其在英国支持下建立反动政权。他大肆攻城略地,在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三城部署重兵,驻扎在达坂城的阿古柏部队中,一名从吐鲁番被抓来当兵的维吾尔青年与当地的美貌少女阿拉木罕相爱了。但是,美好的爱情被残酷的现实打败,一对有情人从此生离死别,痛苦的青年借着歌声表达自己的悲伤
  “我看啊看啊,却再也看不见她,达坂城也渐渐远去,我真是一个不幸的人啊,就这样永远离开了阿拉木罕……”
  2.新疆的“新疆化”。萨义德的文化批判提供了这样一种视角,在研究一种文化现象的时候,我们极容易带着自我的观点及意图进行介入,通常我们会给被研究的文化贴上一种醒目的标签,这种标签通常会被大众认为就是这种文化的真是写照,因此这种文化被赋予的这个特征就会固化或是僵化,也就造成了被研究文化的“东方化”。对异文化的研究,通常我们会将异文化看作是己文化的“他者”文化,因此从己文化进入异文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是一种猎奇的研究,语言风俗的差异,极易造成对异文化的描述只是其与己文化相差的部分,通过一代又一代的积累,对新疆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后人都是站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进行研究,因此内地对新疆的想象与东方学的进程是相似的。内地对新疆的想象是伴随着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同时进行的,因此新疆在被研究的过程中也同时被改造,新疆的文化出现了僵化固化现象。
  内地人对新疆的想象,塑造并呈现新疆的面貌,转述者心中的文化早已经决定了对转述内容的态度,内地的优越感总是使人将新疆作为“蛮夷”和“他者”进行建构,在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汉民族同胞的兄弟情谊,也体现了对异文化的排斥,对边疆生活的赞美少,贬低多。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内地人对新疆的想象集中于其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及异域民俗风情上,而新疆对自身的建构同样建立在内地人对新疆的想象与建构之上,将其固化并常态化,这就是我提到的“新疆化”。
  我们如果考察新疆近几年的宣传材料,对广播电视及报纸的对外宣传进行研究,会发现一个事实,新疆自己对外宣传的热点和焦点与内地人对新疆的期待相吻合,聚焦于美景和民俗,传达出一种声音:新疆是一个民风纯朴的,风景优美的,远离内地的,与内地文化极不相同的地方,当然也可以看到另外一种声音,即落后与现代的对比。新疆对自己的建构建立在内地人对新疆的想象之上,“荒凉的戈壁滩,干旱的沙漠,峻峭的冰山,阿勒泰的奇寒中男人要带着木棍小便,边尿边敲;吐鲁番的酷热中县长要泡在水缸里办公……”如果将两者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内地人对新疆的想象本是片面的,失真的,但是新疆在回应的时候反而将这种刻板印象重新固化,这种想象反而成了真实的新疆。
  三、反思:“想象”对文化模式的建构
  本尼迪克特提出,文化模式是相对于个体行为来说的,人类行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的可能,这种可能是无穷,但是一个部族,一种文化在这样无穷的可能性里,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些,而这种选择有自身的社会价值取向。脱离了一般背景,无法理解文化的任何特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文化。对于不同文化的研究对当今的思想言行还有另一种重要影响,现代生活已把多种文明置于密切的关联之中,文明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需要一批这样的个体,他们具有真正的文化意识,从而能够客观的毫无畏惧的,从不以反唇相讥的态度来看待别的种族之受社会调节与制约的行为。
  在我看来,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是对西方民族学人类学基本理论的略微修正,本尼迪克特得出此结论前,田野调查少的可怜,据说她到田野地三天就写出了《文化模式》这本书,即使是她的另一部著作《菊与刀》的写作,本尼迪克特的论述建立在对日本电影、报纸、旅美日裔的采访等基础之上,也就是在二手材料之上对日本的想象。当然在后期本尼迪克特的观点确实遭到了很多学者的抨击。因此,即使是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也不可免俗,以自我为中心去看“他者”,得出“他者”的风俗与我迥异,对“他者”的文化形成的刻板印象是对照己文化而形成的,进而得出落后与现代的对比和认知,再形成如本尼迪克特一样的文化反思与关怀,因此在描述一种文化现象的时候,更应该关注的是话语权在谁的手中,谁是被描述、被建构的对象,在何种背景下言说。
  参考文献:
  [1]高得善.荒徼漫游录·紫塞从戎(续)[J].西北杂志.第一卷第三期,1912年3月.
  [2]王蒙.这边风景[M].花城出版社,2013年版.
  [3]谭伟波.酷驴·行走中国:行走新疆[M].广州旅游出版社,2010年版.
  [4](美) 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5](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作者简介:段芳燕(1988—)。中央民族大学2015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产业。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体育课将体能训练课程融入其中非常有必要,既符合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发展需求,又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但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在体能训练课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如教学目标不明确、高校体育教师能力有限以及无法将体能训练与专项运动互为有机结合等。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以期能够促进我国高校体育的体能训
期刊
摘 要: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在教学互动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切实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职业院校的会计教学中,应该注意综合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系统学习相关知识,为学生会计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从互动式教学应用于职业院校的优势入手,对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互动式教学改革提供相应的参照。  关键词:职业院校 会计教学
期刊
技工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技工类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想要进一步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需要科技的不断进步带动技能产业的升级,这就需要大批量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多和高等院校的扩招以及高职类院校的崛起,各类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也使得技工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步成为备受社会瞩目的热点问题之一。
  技工院校作为技工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就业状况。正所谓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校的体育教学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来应对新环境下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教学理念的创新。虽然近几年,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在体育教学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以便更好的对我国体育教学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育教学 因素 对策 研究  随着我
期刊
摘 要:文章依据企业职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简要分析了企业职工思想情况,进而提出了加强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举措。如增强日常交流和沟通;增强职工团队向心力;关注职工需要;正确引导职员心态等。  关键词:新形势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 职工 思想政治工作  一、引言  高速公路建设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其畅通可以促進国家经济以及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从而给人们带来真正意义上的便捷。伴随着国家社会经济
期刊
摘 要: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入门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和技能,为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对于该门学科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概念比较抽象,并且内容比较系统。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具有很大的难度。若要适应其他专业课的学习要求,首先应该学好基础会计课程。  关键词:中职学校 基础会计 兴趣 经验  中职学生整体的质量相对于同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比较差,并且大部分学生的
期刊
摘 要: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各大民办高校为了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建立起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实践教学实验室,以民办高校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为出发点,探讨其实践课程教学。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民办高校财会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现状,然后针对分析的情况找出完善民办高校财会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 财会类专业 实践课程  一、引言  2017年1月,
期刊
摘 要:教育界的变革总是跟随着信息技术更新的步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教学模式顺势发展起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中,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翻转课堂逐渐兴起,并走进高校课堂。本文介绍了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况,并以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为例,设计了课程教学模型,为翻转课堂在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质量 理论知识  一、翻转课堂概况
期刊
摘 要: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为主题,通过兴趣教学、主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和辩论式教学手段的应用,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教育 教学方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
期刊
摘 要:长笛合奏对于我国的乐团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形式,长笛合奏在我国的各个音乐学院还没有广泛普及,没有专门的课程与教材,表演方式和演奏曲目单一,教师的专业训练不足等制约我国长笛合奏的发展。文章主要研究了长笛合奏的训练方法,论述了长笛合奏的类型和长笛合奏教学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合奏类型 长笛合奏 常见问题  一、长笛合奏的类型  常见的长笛重奏类型有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八重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