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恩光:让“红旗”永远高高飘扬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可从一辆汽车的成长之路来见证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个汽车品牌的印记浓缩民族精神的图腾,那麽她将只能是‘红旗’。”
  “红旗”车标誌着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曾是中国轿车工业的旗帜,是共和国的骄傲!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红旗车已退出服役的行列,但是作为一代经典名车已经成为收藏家竞相追逐的目标。在众多“红旗”车爱好者、收藏者当中,有一位名叫“汪恩光”的香港实业家。
  “红旗”是汪恩光先生心中无法割捨的情结。他在人生中珍藏“红旗”,在“红旗”下经营事业、经营人生。他视“红旗”为稀世珍宝,但“红旗”对於他来说,又绝不只是收藏品那麽简单,而是民族精神、爱国豪情、人生哲理的物化与浓缩,其中蕴含着“拼搏、坚持、自信、无惧”的“红旗”精神。
  汪恩光先生不仅热爱“红旗”、收藏“红旗”,並且义无反顾、不遗餘力地传播“红旗”文化、弘扬“红旗”精神。“红旗”已经深深地融入他的思想之中、生命之中。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让‘红旗’永远高高飘扬!”
  
  上篇:在人生中珍藏“红旗”
  
  结缘“红旗”
  汪恩光先生与“红旗”结缘是在13岁那年。那时的他正生长在英国统治下的香港,然而一次参观国产车展的经历,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难以预料的影响。当少年的汪恩光在车展上看到那辆红旗770轿车时,马上就被它外形上的大气、尊贵、典雅给镇住了——庄重的外型加上珐琅与胡桃木並嵌的内饰,那个年代高级轿车的配置到极致也不过如此。後来他又得知当时红旗用的是V8发动机,更是完完全全被红旗折服了!他的内心为之深深震憾:“这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原来祖国大陆还能造出这麽好的车!”为了多看几次,他不断排队,並且他暗暗发誓,有朝一日自己要拥有一辆红旗车。
  从那一刻开始,红旗车承载起汪恩光对祖国所有的想象和企盼。也是那一刻,汪恩光与“红旗”结下了维繫一生的难捨情缘。这份“一生的情缘”遭到过考验。那是1981年的一天,在北京旅遊的汪恩光,正兴奋地拿着相机拍摄停在宾馆门前的红旗车时,卻听见了收音机里传出的关於红旗车停产的消息。“我那时的国语不好,卻听得懂‘红旗’,听得懂‘停产’。我呆在那里很久,心中充满了悲凉和痛苦。”汪恩光随即拍下了路边一棵没有叶子的枯枝,倒在车前盖的红旗车标上,並为照片提名“待叶”。树叶会长出来,红旗车也绝不会就此消亡。这次考验,除了让“情缘”更加坚定外,汪恩光从此还多了一项“爱的使命”——收藏“红旗”。
  
  收藏“红旗”
  1994年,汪恩光在东莞街头看到一辆老红旗770轿车流星般驰过,他顿时眼睛一亮:“司机,麻烦你给我跟上这辆红旗车。”一路追磫,终於找到车主问他愿不愿转让。没想到被一口回绝了,声称他也是红旗发烧友。
  1995年的一天,无意间在东莞某车行发现了一辆破旧的老红旗车。汪恩光先生像遇见了一直寻找的孩子,“我只是想带他回家,好好爱惜他”。从此,他为领养“孩子”付出了长达两年半的努力。终於联繫到车主,在诚恳地表达了对“红旗”的爱惜之情後,汪恩光先生听到了在他认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话语:“我也爱‘红旗’,但把她交给你,她会更幸福”。汪恩光於是拥有了生平第一辆红旗车。
  时至今日,汪恩光先生已收藏了5辆红旗车。常常是花几万元买来,又用几十万去整修。每逢有贵宾来访,汪先生都要用他们迎来送往,“红旗车”也成了他的礼宾用车。据汪先生介绍说,其中一辆红旗加长版堪称极品,这也是唯一一部7.15米加长版的老红旗轿车,“因为老红旗厂里是没有生产加长版的,这部车是北京一个改装厂根据实际的用车需要而特别改装加长了,方便总理在车里随时休息补充精力。”据汪恩光先生介绍,仅为修理这部车他已花了30多万元人民币,在修完这部车回厂的路上,沿途的汽车都为这款总理曾坐过的座驾让路致意,进厂门的时候,让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汪先生说:“几个平常在我工厂门口搭客的摩托仔,丢下摩托就趴在红旗车上哭起来,後来我向人打听了一下,这几个摩托仔是退伍军人,曾经多次接受过老红旗的检阅。”谈起那一幕,汪恩光先生不禁为之动容。
  
  传播“红旗”
  汪恩光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收藏不仅仅指收藏产品,更应该收藏它的文化、它的内涵、它的精神。比如说你觉得这个东西值多少钱,这是短期的,因为你不瞭解它的内涵的时候,你没法瞭解它真正的含义、真正的价值在什麽地方。对於我来说,收藏红旗车,是我解读“红旗精神”、传播“红旗精神”的一种方式。”
  在收藏红旗车的过程中,汪先生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发现广东是收藏红旗车最多的地方,收藏红旗车的人很多,这种共同爱好能产生一种凝聚人心的共同力量。为了让更多的人瞭解“红旗”,2002年2月,汪恩光先生在香港组织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红旗”轿车车迷协会。他还匠心独具地为协会设计了一个卡通形象——红旗超人,举行了红旗车友会卡通形象落成典礼,同时在网上製作了网页。
  香港红旗车迷会以“红旗精神”为建会主旨,作为该会主席,汪恩光先生认为“坚持、拼搏、自信、无惧”是红旗的独特精神。在香港他一直以重建“坚忍、拼搏、无所畏惧”的社会风尚为己任,力图通过这“寻找红旗精神的足跡”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寻访红旗轿车创业初期的幕後功臣以及所有有关的工作人员,更深入地瞭解红旗精神,为在香港重建坚忍拼搏、无所畏惧、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大时代社会风尚做出努力。
  
  再现“红旗”
  因为不满足於单纯传播红旗文化,汪恩光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使“红旗”再现。
  作为长春“一汽”惟一授权的车模生产商,汪恩光先生於2004年注册成立了世纪龙合金模型有限公司,投资400万港币,开始精心製做红旗车模型。世纪龙公司将红旗车用260多个零件、平均每个工人10小时的工作成本製成车模,再现给所有爱“红旗”的人。生产的车模很少出售,一部分作为礼物送给国内外领导人和爱“红旗”的人,其中包括一款为刘少奇家人专门定制的刘少奇当年乘坐过的红旗车;另一部分用作慈善拍卖。
  为了达到精细效果,每部模型车动用超过260件配件製造,除拥有仿真度极高的合金外壳,所有喉管及配件都按真车製造,引擎也依真实比例镶嵌而成,底盘亦不马虎,就连车胎上的浮雕凸字也可清楚看到。汪恩光先生表示,单是量度车身及零件位置已花去三至四个月时间,他还请了国内红旗设计师亲自指出改善之处,而将零件装嵌成一部车的工序,每名工人最少要花五小时才能完成。
  “红旗”模型车手工精细,令所有爱好者爱不释手。国家领导人也将这些模型车当作国家专用礼物,每逢庆典或有外宾来访,便送上红旗或解放模型车给贵宾,早前德国总理访问中国时也获赠红旗模型车。欧美杂誌爭相报道这款模型车,间接将红旗这个国产品牌推广到全世界。
  汪先生说,这件事对我的意义不在生意上,我想向世人证明中国精品车模是一个忠於汽车文化的车迷製造的;向世界车模界创出一个话题:“精品车模来自於车迷,来自於中国车迷。”从这番话语中,足见汪先生的爱国之情。
  
  下篇:在“红旗”下经营人生
  
  创新、拼搏、坚持、自信和无惧,是汪恩光概括的五种红旗精神。看似老套的字眼,多年来都始终被他奉行为做人做事的準则。
  虽说汪恩光先生十三岁那年才第一次看到“红旗”车,但如果剖析他的成长之路,不难发现由他总结出来的“红旗”精神其实已经贯穿於他的人生和事业之中。可以说,正是以“红旗”精神经营事业、经营人生,“红旗”精神也正是他生命中最耀眼、最灿烂的亮点。
  
  “我行我素”的寻梦者
  汪恩光出生在香港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总是告诫我们要把每件该做的事都尽可能地做到最好。小时候因为顽皮,我经常受父亲责骂,甚至被他打。可是现在我们对父亲只有深深的感激和敬爱之情。”汪恩光先生深情地回忆道。
  正所谓“严父出乖仔”,汪恩光兄弟五人都对艺术很感兴趣——时至今日,汪氏五兄弟都在自己所在的事业领域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幼弟汪恩成是香港著名的插画家,兄为香港摄影家,二弟为舞台设计师。
  汪恩光青少年时代曾对油画艺术情有独鍾。由於他聪明颖悟颇具天分,再加上苦学不辍、钻研甚深,所以曾多次在油画大赛中夺得奖项——他的第一只手表就是当年参赛得到的奖品。之後,汪恩光转而钻研雕刻,同样成绩不俗,曾荣获香港艺术双年展奖。其作品深受好评,香港博物馆曾表示愿意购买並收藏他的雕刻作品,但被汪恩光先生婉言谢绝——“我精心设计出来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後来汪恩光先生进入一间工业设计公司当学徒,工作非常勤奋,不到半年就升为领班,深得老闆的赏识和信任。汪恩光先生对设计非常喜爱,可说是到了癡迷的地步。为了设计出一件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他经常通宵加班,废寝忘食,完全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
  汪恩光的专业质素和设计水平得以不断提升,设计出一系列令人刮目相看的优秀作品,其後又开了一间属於自己的设计公司,逐渐成为业界的青年才俊、闪亮之星。虽然他从来没有到大学里读过有关设计的课程,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可是後来竟被两位工业设计家推荐到香港理工学院成为讲师,为大学生授课。“我中学毕业时没考上香港理工学院,可是现在卻到这间大学来讲课。这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感觉真的很特别。”回忆起当时授课情形,汪恩光先生感慨不已。
  设计行业注重创新,讲求独创性。汪恩光先生不仅将这一点视为设计最起码的要求,还进一步将其深化和升华为做人做事的一个基本準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箴言。
  思想性格上的独立,使得汪恩光先生在设计理念上特别强调与众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因此他的作品总是匠心独运,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他能够凭藉紮实的艺术功底手工操作,不像很多设计师那样过分依赖计算机。
  “我习惯於按自己的行为方式做人做事,只要是自己觉得正确的通常都不去理会人家的想法,有点我行我素。”择善固执这一点也体现在汪恩光先生的劳动价值观上。他为人家做设计,在收费上都只根据自己的评估来收取,不会以降低价格的方式来与同行竞爭。“其实这不单单是对自己劳动价值的一个定位,而是你对自己的作品有没有信心的体现。如果一个设计师一开始就对自己没信心的话,设计出来的作品绝不会好到哪里去。”
  
  拼搏奋进的实业家
  1989年,汪恩光先生创办了多立厨具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他已经完全进入商界,开始独立经营企业,完成了从一个“打工仔”向企业老闆蜕变的过程。但这种角色的转变对於当年的汪恩光先生来说也並非轻而易举,他坦言“这个过程很痛苦”——曾经面对过很多难题,令他非常心力交瘁。不过,不管面对什麽困难,他始终坚信自己一定能克服,然後更加积极、更加投入地面对生活、挑战自我——在笔者看来,这不正是“红旗精神”的生动诠释麽?
  多立公司专门从事厨房用品的设计、製造、销售、推广。汪恩光先生既是公司老闆,又是设计师,公司开发的所有产品都由他们自行设计,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1993年,汪恩光先生又组建了康加实业有限公司,致力於设计创新发明各类家庭用品为主的产品。如今,康加实业旗下还拥有康加塑料五金电子厂、多立实业有限公司、多立厨具实业有限公司、世纪龙合金模型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一家规范化、多元化、品牌化的企业集团。
  康加实业有限公司多年来注重产品的原创性和独特性,並贯穿於产品的设计开发、模具製作、组织生产的全过程,为客人提供一条龙服务,产品远销到世界各地。“我们的一些产品甚至在一定程度改变了欧美人的部分生活习惯。”这种成就感使汪恩光先生颇为自豪。
  作为成功的实业家,汪恩光先生心中的“红旗”情结没有因为经营企业受到影响,反而更加强烈,並且从中获益匪浅。他认为红旗车设计者在设计红旗轿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红旗人创业初期的那种渗透在骨子里的那种民族情意能够凝聚起员工的智能、力量,助他的企业兴旺发达,就这样“红旗精神”跟随着汪先生落户到他的企业。十几年市场的风风雨雨,汪先生一直把自己的智慧和精力投入到塑造红旗精神的汽车文化中。伴随着企业不断成长,“红旗精神”也在不断地发扬光大。“坚持、拼搏、自信、无惧”,如今已成为他的企业精神。康加实业有限公司的企业报《康加工业园》每期都用三分之一的版面宣传红旗车迷会的情况及他所倡导的红旗精神。
  汪恩光先生还表示,希望进一步传播和弘扬 “红旗精神”,“让‘中国製造’成为我国名优产品的标誌!”
  
  捍卫知识产权的“斗士”
  从事设计及生产厨具已有廿多年的汪恩光先生,非常重视保护自己的设计,每一款产品都会在美国、英国、香港、中国内地等10多个地方申请专利,而且新款产品都尽量卖给有信誉的熟客。为保障自己设计的产品,汪恩光先生不惜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进行诉讼对付侵权者,虽然这些事令汪恩光先生心力交瘁,但事实证明,他的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
  从1998年起开始,汪恩光先生发现市场有了康加产品的仿製品,严重损害了康加的声誉。汪恩光先生於是投入到捍卫知识产权的斗爭中。在这些官司中,最经典的就是和一家美国盗版公司的诉讼。他发现,原来一直把知识产权挂在口边的欧美国家,其实並不是那麽重视知识产权。这家公司在英属开曼群岛注册,当地以公司法例的宽鬆著称。该公司在香港以2万元资本注册了分公司,但老闆从未在香港露过面,香港职员与老闆一直以电话、信函方式联络。汪恩光花了很久时间,才查出该公司的老闆是个美国人,此人非常会钻空子,汪恩光对他的诉讼一开始,他就不断换律师以拖延时间,每换一次律师,案件便要花上好几个月时间才能继续审理,结果一审便是两三年时间,汪恩光的律师费就用了160万元。虽然官司打赢了,但他没获得赔偿,而仅仅申请法院清盘令就花了5万元。“有人说我是疯子,有人说我太有钱了,我只知道,要坚持,要无所畏惧,这是‘红旗精神’告诉我的。”
  这事一时间轰动整个香港,赢得香港政府授予汪恩光先生“捍卫知识产权斗士”的荣誉称号。为个人授予某种称号,对香港政府而言,是个特例。时至今日,这一事件已被众多商界和法律界人士视为一个捍卫知识产权的经典案例,在香港政府帮助内地专利局举办的相关培训计划中,也将其写入教材。
  汪恩光先生在行业内树立了鲜明的“捍卫知识产权斗士”形象,令侵权者退避三舍,更令海外买家确认他为生产正牌和高质量产品的商人。自此之後,汪恩光先生的客户也重新向他落单订货,就连一些世界知名的大厂家亦主动与他合作,替他们大量贴标生产(OEM),外销至世界各地。
  
  从1958年第一辆红旗车诞生到今天,几十年过去了,“红旗”在其创业时代那种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以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和激励着几代人。当今,“红旗精神”更是以一种潛在执著、探索的魅力显示自身的高洁和深远。
  当“红旗”的时代逐渐远去,红旗这个名字响起之时,依旧会牵扯中国人诸多复杂的情感。汪恩光先生说,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感受得到。他还準备出一本名为《我爱红旗》的书和一套VCD,讲述他和老红旗车的故事,进一步传播和弘扬“红旗精神”。
  让“红旗”永远高高飘扬——这是汪恩光先生的心愿,也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其他文献
大型纪实文献《今日华人》入编稿:    他,是一位纵横商海的儒商,胸怀一颗爱国的赤子丹心,好善乐施的侠肝义胆,奋斗在家乡建设与国家富强的道路上;他,亦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爱祖国、爱家乡、爱亲友,博爱精神贯穿于他的举手投足间;他,更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诗人,以诗表意,以诗寄情,以诗叙事,作品之多、之精、之美令人赞叹不已。  他,中等身材,明亮的双眸散发着慈祥、柔和的光芒,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在这朴实无
期刊
大型纪实文献《今日华人》入编稿:    镜头一:  时间:1974年  场景:香港宝生银行楼前发生持枪抢劫案,劫犯挟持11名人质与警察对峙,牵起全港市民的瞩目,人质生命危在旦夕,现场气氛紧张,警匪火并一触即发。陈欣健总督察作为旺角警署刑警的指挥官和警方发言人,接受无线电视记者现场访问。这是全港第一起抢劫银行挟持人质案,破天荒成为香港广播史上首次的通宵新闻现场直播,轰动一时!   解说:陈欣健,英文
期刊
大型纪实文献《今日华人》入编稿:    如果说灯光能驱走黑暗,送来光明,那么能够照亮世界的,无疑是比灯光更可贵的东西,那就是人们的心灵。  —— 题 记  在香港照明灯具行业,有一位工业家被公认为业界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因为他开发研制的LED灯不仅驰名香港,而且远销世界各地。  创业三十多年来,他本着进取务实之心,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在事业上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成为香港照明电器工业的一面旗帜,令“香
期刊
大型纪实文献《今日华人》入编稿: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乃信之本;无诚,何以言信?诚而有信,方为人生。  ——引 言  人生也许有许多种过法,有的人热爱冒险,追寻跌宕起伏间的刺激精彩;有的人想要捷径,希翼一步登天的逍遥快感;有的人喜欢踏实,享受勤奋耕耘后的丰硕收获。梁学濂先生无疑属于第三种。他的名片上,印着大信梁学濂(香港)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澳洲资深注册会计师、澳门
期刊
梅花,位列二十四番花信之首,与松、竹並称为“岁寒三友”,素有“花中君子”之美誉,有“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坚贞气节;有“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赋词讚曰:“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来报”。  ——採访札记    2005年10月22日,以“促进澳门经济发展,加强企业交流合作”为宗旨的“澳门女企业家商会”宣告成立,
期刊
乐观主义者,往往拥有和谐的心境。这种澹泊平实的生活态度,能够让他们富有激情地挑战人生,保持昂然的斗志去追求理想。  ——题记    在热烈欢快的谈话气氛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张国典先生心境的平和。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谈吐,表达了他豁达开朗的做人原则;他“路见不平一声嚷”的妙语连珠,展现了行侠仗义的处事风格。  从启蒙新闻界到奋斗於金融银行界,到拼搏於能源投资领域;从帮助战火後的安哥拉及莫桑比克人
期刊
楚山横地插云青,汉水接天过雨碧;   十年往事终生缘,绿叶恋根皆是情。   ——题赠林兴识先生    林兴识先生总是不知疲倦地为宣传湖北省和武汉市而奔波,让港澳与海外人士领略荆楚大地的神奇魅力;  他是早期通过投资实业,参与湖北省和武汉市经济建设的香港知名人士之一,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  他热衷於捐资助学,关注医疗事业,倾情社会公共设施的完善,有着博大无私的胸怀,认为企业家回报社会
期刊
什麽是美丽?是春天的繁花似锦,还是夏日的小河潺潺;是秋天的硕果累累,还是冬日的飘雪如翎;是孩子们的银铃童声,还是少女们的冰雪聪明;是青年人的英姿雄发,还是长者的晚景夕阳?  诚然,无论自然风情,抑或人生变迁,美丽无处不在,但真正的美丽,是源於每个人的心灵。绽放美丽的心灵,就能领悟美好的一切,彰显气质与自信。  ——题记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容颜,素雅亮丽总相称的衣着,高雅气质、卓然风采,是林绵洵
期刊
儒雅俊朗、沉稳内敛的学者风范与商家气度在他身上合而为一,这就是季寒冰博士给笔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在一番恳谈之後,季博士谈到的关於企业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关於奉献与收穫,关於价值与精神,关於人生及其意义的一系列话题,令笔者得以从更深的层面来解读他。再结合他和他创办的中华振兴基金会近年来在公益慈善方面所付出的努力,笔者深深感慨:季寒冰博士,名虽为“寒冰”二字,其实他的内心如火般炽热。这火一般的炽热,
期刊
她是一个奉献教育工作近五十年的教育家;不仅如此,她的家庭中有多个成员也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可谓教育世家。她是那样地执著,把自己满腔的激情倾泻在澳门教育这片桃李芬芳的沃土上……  时间悄然流逝,不觉间,她已从十七、八岁的妙龄少女变成和蔼慈祥的长者,她就是澳门坊众学校校长、澳门街坊联合总会副会长、沙梨头坊众小学校监区天香女士。  虽年届七旬,但她依然青春豁达,因为陪伴在她身边的是一群正处於豆蔻年华的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