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病根在哪等5则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zs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病根在哪
  学前教育“小学化”以及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中国的教育之痛。也是中国的教育之病。病根在于不了解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在于违背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而不自知。
  由于缺少对儿童世界的深入研究和科学认识,中国的教育概念还停留在“教”知识、道德、技能的层次上,即从外部向儿童填输大量信息,这其实也是西方传统教育的原貌。传统教育是教材本位的,想方设法通过教材将大量信息灌输给儿童,因而儿童显得知识广博。但它牺牲的是,儿童在其表现天性的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的成长。
  不过,传统教育让儿童显出基础知识扎实的表象,一直也在诱惑着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每当看到有些美国人艳羡中国的基础教育如此“扎实”而发起辩论的时候,许多中国人便对自己的基础教育倍增信心,因而中国的教育改革便相应多了一份阻力。但是,美国国会和社会无论怎么辩论,都还是以儿童为本位、为中心毫不动摇。他们的教育立场其实也是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小可能撼动的。
  在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主流背后。暗藏着些许具有“现代”气息的教育观念。先秦时期的《学记》中有“禁于未发”的观点,其实是说儿童的发展尚未到位时,相应的教育是不能登场的。这是相当“现代”的教育观念,是一种主张等待的“消极教育”主张。是教育尊重儿童发展并以儿童发展为教育前提的观念。
  中国的民间也有很“现代”的教育观念。目不识丁的老太太谈论孙辈什么年龄入学,她们会爱怜地说:让他“老傍老傍(江苏省丰县方言,就是再等等,让其悠然自在地再生长一段时间,直到充分成熟,多用于修辞瓜果、庄稼的成长),晚个年把再上学吧。”
  这些老人的观点很了不起,她们的教育观点可能并不自觉和系统,但却暗合了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就是目前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的“儿童本位”或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观念。这种现代立场是尊崇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尊重儿童的生活和世界;这种现代观念是教育即自然发展,或教育即生长,是卢梭所说的“消极教育”。
  反对传统的教材中心,将教育的重心从教材或知识转移到儿童的生活与儿童的世界;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成长的自然节奏和速度;尊重儿童的天性、本能、兴趣和需要;课程设计和内容主要是为了儿童天性的自我表现和潜能表达,尽可能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强调儿童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但同时将教育作为社会改造和国际竞争最有效的工具。
  儿童本位的迷人魅力在于,它最大限度地尊重儿童的天性并帮助其充分表达,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天之予人者”即人与生俱来的最为珍贵的天性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个体的创新精神。所以,一旦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成为某个国家的教育理论核心和教育制度基础,这个国家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并因而拥有国内各民族每个个体的最珍贵的天赋资源,每个个体就能相应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从而这个国家就可以将自己的子弟培养成现代人才和现代公民。
  在西方,随着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的生成和成熟,反过来对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反哺。为西方社会提供了现代人才。从这一角度来看,说教育就是生产力,毫不夸张。
  (《中国教育报》2012年10月14日刘晓东/文)
  别让“小学化”淹没了赤子之心
  别刻意评价幼儿发展好与差,别为“达标”对幼儿强化训练,为儿童成长设阶梯状标准……这是教育部日前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谆谆之教。教育部明确表示,坚决取缔围绕小学招生开展的选拔性考试,铲除学前教育“小学化”土壤。
  很多家长都有着切肤的育儿体验——倘若没有“小学化”训练,上小学之后,孩子可能就被老师视为“差生”。孩子自信尽失,家长也在陪练中苦不堪言。口口相传,敢于让幼儿自由生长的父母越来越少。
  近年来,相关禁令出台不少,然而效果不彰。随着监管的松紧,靠奥数升学与幼儿园“小学化”之类的教育乱象忽冷忽热,发烧期往往远长于冷却期。为什么教育宏观层面频频“严禁”,而进了微观的校门,“严禁”却摇身变成“纵容”?
  这里并没有什么天大的秘密,一词以蔽之:功利。
  这是一条环环紧扣的功利链条:社会阶层生存状态的鲜明反差,让人人皆争“上游”,渴望成功,竞争心炽盛:而通往“上游”的途径狭仄,目下高考仍是“独木桥”,孩子们在焦虑的成年人鞭策下绝尘狼奔;对名校资源的惨烈竞争。逐渐下移到了幼儿,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的名言,变成家长们“应试要趁早”的忠告。应着这样的社会风习,学校自然要网罗优质生源,才能保证继续“优质”。于是,各种怪招纷至沓来。孩子们身不由己地被裹挟在教育流水线上,无论怎样闪转腾挪,都跳不出应试的如来佛掌心。偶有“严禁”的紧箍咒念诵念诵,也往往难以抵挡魔高一丈。你挡我推,法不责众,剑走偏锋的最后,便成浩荡之势。
  于是,孩子们渐渐流失了创新能力、独特个性、人文素养,以及“能够接受不同意见”等公民意识。更重要的是,从稚龄起便学会书写、计算的孩子,却渐渐流失了赤子之心。一个心态健康明朗的人,常有童稚气,像孩子一样,带着天真、纯净、宽容的眼光处世为人;而一个社会心态健康明朗的民族,也常有童稚气,天真、纯净、宽容。功利太盛,淹没了赤子之心,也导致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
  不久前故去的周汝昌先生,曾是一个9岁才开蒙的村童,却由于热爱学术而改变了人生。以他的西文功底去当个洋人买办,足可舒舒服服“捞世界”。相反,他抱定一部《红楼梦》,宁为“满纸荒唐言”付出一生心血 谁能解得了这份孩童般的、毫无功利之心的痴迷?
  如今的九龄童比开蒙较晚的周汝昌要“强”得多了,不乏中英文俱佳、奥数钢琴兼通之才,有的都会用小恩小惠“贿选”班干部了 两相比较,这样耽于竞争的孩子与九旬老翁周汝昌比起来,谁更有赤子之心?   这样一想,还是希望着教育部这一回的“禁令”真的能管用
  毕竟,兹事体大啊!
  (《人民日报》2012年10月17日李泓冰/文)
  家长莫做幼儿园“小学化”推手
  秋季开学后,武汉汉口一幼儿园落实教育部门关于幼儿园“去小学化”要求,不再教拼音,算术和识字。谁料,此举竟遭不少幼儿家长反对。幼儿园“去小学化”之路,缘何如此难行?明规禁令下,怎样真正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去小学化”招致家长不满
  “不能教小学的知识,在那读还有啥意思?幼儿园不教这些,难道还要我们再到外面的培训班花钱?”不久前,家住汉口的陈女士愤愤不平地向记者反映道。
  原来,陈女士孩子就读的汉口一幼儿园,上半年时还在教拼音和算术,秋季开学后,为落实教育部门关于幼儿园“去小学化”要求,不再教拼音、算术和识字了。对幼儿园此举极为不满的陈女七选择了让园方退款,“现在想上好一点的小学,部要经过面试。如果不提前学,不等于断绝孩子的名校之路吗?”
  记者走访武昌洪山区几家民办幼儿园,发现不少园长虽赞成“去小学化”的举措,但也有很多无奈:“停止教算术、英语等科目后,抱怨的幼儿家长颇多。但一边是明文规定,一边是家长诉求,我们只能选择前者,尽量给孩子一个五彩的童年。”
  为升名校提前学文化知识
  为何众多家长对幼儿园“去小学化”的举措难以接受,甚至强烈反对呢?
  据了解,武汉一些重点小学每年招生人数仅为两百人左右,资源的稀缺以及家长对名校的追捧,导致“幼升小”笔试、面试普遍存在。“一些优质学校的入学测试题甚至涉及小学奥数的内容。”湖北省骨干教师、武昌新桥幼儿园园长秦丽说,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减少游戏时间,开设一些文化知识课程,而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内容往住被忽略。
  “那些退费甚全转投培优机构的家长,其行为并不理性。”武汉市江岸区新村小学副校长占子晖表示,幼儿的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较弱,这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的学生家长过早让孩子“猛学”,容易导致其后劲不足。
  家长要培养孩子兴趣和习惯
  2012年2月,湖北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幼儿园坚决纠正“小学化”。9月初,省教育厅又将幼儿园“去小学化”列入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为什么教育部门“去小学化”的举措招致众多家长的反对?家长是否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推手?幼儿园又该如何引导家长改变观念,确保“去小学化”畅行无阻?
  “目前我们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家长怕孩子输不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这个起跑线就是幼儿园。如此一来,家长对‘去小学化’的幼儿园有怨言也在所难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说。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显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有一个良好的期望无可厚非,“但家长不应拔苗助长,破坏幼儿成长的规律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与配合也很重要,不能单一看重幼儿早教,过度的灌输只会适得其反”。
  范先佐建议,家长要更多地配合教师,按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来教育孩子。在入小学前,应注意培养孩子对待事物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这才是真正使孩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当然,幼儿园“去小学化”,仅靠约束幼儿园显然不够。范先佐建议,教育部门应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只有建立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升学不再成为一道“坎”。方能真正实现幼儿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中国教育报》2012年10月17日)
  阅读可以解决所有教育问题
  孩子从出生开始最初的几年,除了乳汁、玩具之外,我们还要给他们什么?
  犹太人的做法是,滴一点蜂蜜在书上面,让婴儿爬过去舔,以此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英国人的“起跑线”计划是,婴儿出生后送一个“阅读包”,包括几本儿童图书和阅读证。新加坡人的做法是。医院护士必须告诉产妇一个重要事项:“如何读书给婴儿听”。
  是的,幼儿的成长,除了必要的物质营养之外,还要有精神食粮——书籍。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幼儿时期是一个“繁花似锦、匆忙而迷乱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孩子的衣食冷暖,更要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什么是满足孩子好奇心的东西呢?无疑就是大自然和图书,它们能够把孩子带到最美丽的世界。
  我曾经说过,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童书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
  中国的全民阅读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很多人缺少阅读,缺乏阅读意识、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体验。很多父母本身就不热爱阅读,也不懂得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价值。特别是在一些学前教育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很多父母对图书的认识都很模糊,许多孩子的童年从未有过阅读的经验。
  在城市里,很多父母对幼儿早期教育充满功利性的期望,为了让孩子认字识数以及接受各种所谓的智力开发。都以能够进入一所好小学为目的,使得幼儿的阅读内容枯燥乏味。在教育竞争的背景下,孩子们只能机械而被动地提前接受不适合其心智发展的内容,这严重违背了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压抑和伤害,过早地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我们认为,幼儿早期教育的核心是游戏和阅读,科学的早期阅读对幼儿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根据我们的教育经验,孩子通过与父母共读,在充满兴趣和意义的阅读中,识字是自然而然就能够习得的本领。在幼儿阶段,儿童是把文字作为图画整体性认识,自然而然地认识和记住的。
  一个家庭,一个幼儿园,能够让孩子生活在有丰富图书的环境中,生活在与大人共读的氛围中,孩子几乎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可以得到最好的解决。我们真诚地建议父母们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吧。在共同的阅读讨论中,家庭也会变得更和谐、更温暖。
  (《新京报》2012年7月2日 朱永新/文)
  美国幼儿教育政策遭“吐槽”
  一个名为“保卫童年”的美国儿童早期教育领域联盟,最近表示越来越担忧美国联邦教育政策对美国儿童早期教育与关怀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该联盟认为,只有儿童拥有促进其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经历,而且参与跟他们的发展和需求相适应的、有意义的活动,他们才会获得良好的发展。然而,联邦政府让儿童早期教育追求卓越的政策正在埋没教育行为。目前,该联盟的忧虑可分为三大类:
  现行的标准没有以儿童怎么学和学什么为基础。标准要求儿童在具体的年龄段学习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这就导致了更多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和更少的以幼儿玩耍为主的活动和课程,而且当孩子拼命学习所规定的东西时,就造成了更多的机械式教学和死记硬背。数十年的研究表明,通过有意义的情景教学和积极的学习体验,幼儿会学得更好。儿童以个体的速度发展,以独特的方式学习,又来自广泛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不可能孤立地传授技能或者强行规定任何儿童在任何特定时间都能明白的东西。
  过度强调以牺牲幼儿教育其他方面为代价的考试和评估。受时间和资金所困,学校将有限的精力和资金转向让教师为考试和评估挣分,而不是去满足儿童的整体需求,所以教师更加依赖于专为考试而教的文字课。然而,当教学精湛而且敏锐的教师对孩子观察入微,根据每一个孩子的需求提供合适的课程,孩子就能学得更好。任何类型的标准化考试在幼儿教育中都没有地位,也不应该用来评定幼儿的成绩。各个孩子的能力、兴趣和需求的个性化评价为教师所提供的信息就是他们必须使教与学个性化。
  现行的政策正在催生一种教师去专业化倾向。持续关注标准化考试造成了不尊重教师所具有的扎实知识基础,也埋没了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提供合适的个性化教学机会的热情。而且,往往要求教师一成不变地向孩子传授规定的课程,并聘用更多不具备扎实幼儿教育背景的教师,加剧了教师对标准化考试和书面课程的依赖。
  “保卫童年”联盟表示,无论如何,幼儿阶段是为日后学习奠定基础的关键性时期,因此他们将会继续致力于尊重儿童早期价值,保护儿童远离那些有损其身心健康、妨碍实现其全部潜能的教育行为。
  (《中国教育报》2012年7月6日 顾兴梁/编译)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  我园在研究园本课程的过程中逐渐构建起了“三四四”班级管理制度,包括三个转化(变管为导、变规定的课程安排为弹性的课程安排、变行政检查评估为教师自主监控调整)、四个放权(给教师一日活动组织的自主权,课程内容选择权,适度的计划、记录权,教研自主管理权)和四项制度等。但是在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过渡的过程中。课程监控与管理仍存在一定问题,保教过程与管理过程若即若离,课程质量难以保证。园长如
中国儿童营养显著改善  在六一儿童节时,卫生部向全社会发布并解读《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2012)》。报告称,近年来,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民生,更加重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改革与发展,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使我国儿童的营养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儿童营养改善问题,不断完善儿童营养相关法律法规,深
案例中的教师能相信孩子,给孩子自行解决问题的机会,不盲目干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就这个案例来说,当莉莉向教师求助时,教师若置之不理,寄希望于莉莉自行解决问题,就会让她感到失望和无助。我认为,教师在介入干预幼儿的冲突未果的情形下,不应转身退出,放任其自行解决,而应积极回应,以表达对有理一方的支持。从案例描述来看,莉莉的妥协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意义上的谦让,而是她失去教师支持后的无奈之举。从嘉嘉的表现
自主游戏时间,小班幼儿格格、乐乐和豆豆围坐在一张桌子前一起玩游戏。他们把彩色夹子一个挨着一个有规律地夹到一个大纸盒的边缘,夹完夹子,格格开心地观赏着这个作品,但乐乐和豆豆的兴趣马上转移了。只见乐乐麻利地捧来一筐乒乓球,“哗”地一下把它们全倒进了纸盒里。豆豆见状,立刻兴奋地把双手伸进纸盒里不停地搅动起来,乐乐放下筐子后也开心地伸手拨弄起乒乓球来。格格愣了一下,等他反应过来也想伸手和他们一起玩时,乐乐
期末,沙盘游戏治疗室来了一位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我教过她,在《游戏心理学》课上。当初她带大家做游戏时的轻盈快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天她说:大学四年过得很痛苦,去学校咨询过,抑郁。我很吃惊:可你给我的印象是那般的轻盈快乐!不料她说:那是硬装的。我愕然。  她摆了这样一个沙盘:最前面摆着三只蹲着的连体猴子,一只蒙着眼睛一只掩着耳朵一只捂着嘴,还有一个滴泪的精美面具。中间站着一个穿着盔甲翕着盾牌的高
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一直是我最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当了班主任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与家长沟通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基础。平时,我们与家长见面的时间并不多,因此搭建能够与家长互动的平台就十分重要。“家园栏”是我们与家长沟通的重要窗口,怎样发挥“家园栏”的作用,让它能够与家长互动起来呢?我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平时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家长总会问一些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如,孩子挑食怎么办?孩子中午不睡觉
摘 要  江山实验小学在结对帮扶江山市保安小学、沐川县幸福小学的过程中,从贫困山区小学的最大需求即教师培训特别是师德提升入手,充分发挥互联网 优势开展线上研训,同时多渠道开展了跟岗、送教把脉等线下活动,以双线研修的方式有效助推了结对校教师师德成长。  关 键 词  双线研修;师德成长;忠诚度;成就感;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
石头剪刀布(适合小班)  目标:  1.了解石头、剪刀、布之间“一物克一物”的关系。  2.观察所搭物体的高与低,比较所用材料的多与少。  3.能按规则开展游戏,愿意找同伴一起游戏。  准备:  1.选择或自制红、绿骰子各一个,在骰子的六个面分别贴上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的图案。  2.选取红、绿两色形状相同的乐高积木各10块(也可用其他材料替代),并将其分别放入两个小盘子内(如图1)。 
民间工艺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生活化的艺术,它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以满足劳动人民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需求为创作宗旨,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在适应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传承本土文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厦门有着悠久的闽南文化。它源远流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乃至民族气质。它生动活泼,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实践性、综合
我是一名有三十年工作经验的幼儿园特级教师,也是一位有二十年管理经验的老园长。受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委托,我与西湖区的16位年轻的园长组成了一个研修合作小组,大家给这个小组取名为“领航班”,意为这是一群由幼儿园的“领航人”组成的合作小组。作为“领航班”的导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我想改变我是主导者的定位,成为一个同行者,把学员推到前面,大家一起研讨,互为老师,在研修中共同成长。  一、什么样的幼儿园是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