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2月30日,武汉中心医院医生艾芬拿到一份不明肺炎病人的病毒检测报告,她用红色圈出“SARS冠状病毒”字样以引起重视,当大学同学问起时,她将这份报告拍下后传给了这位同是医生的同学。
   当晚,这份报告传遍了武汉的医生圈,转发这份报告的人就包括李文亮在内的那8位被警方训诫的医生,他们被称为谣言散布者。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这些人并非造谣,而是基于专业做出的判断。不少人对此很气愤,还质疑央视:为什么当初要报道他们造谣?大家有这样的情绪很正常。但平心而论,这事和央视关系不大。
   央视作为官媒,消息的采用自然来自官方,如果消息源的信息本身就不准确,那么发生这样的事也就在所难免。毕竟,如果每一条类似信息都再去调查核实一遍,不符合当前的新闻传播实际。
   再说,如果要质疑央视,是不是还要质疑大众?当那8个人被定性为传谣时,有多少人同样地义愤填膺,认为他们扰乱大局,还对这样的处罚欢呼雀跃,觉得法治终于彰显。
   但显然,在这样的信息面前,民众既无分辨的办法,又无分辨的能力。以此责怪他们,实在有点避重就轻。其实在那些有着长长的此类链条的事件里,从不乏这样的平庸之恶,有时就包括你和我。
   我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可谁是智者呢?如果说李文亮等8人是造谣者的信息本身就是谣言,哪个智者能止住这种谣言呢?
   从此次事情看,央视不行,民众也不行。李文亮之所以不再是传谣者,那是因为疫情的发展和他所说的基本一致。也就是说,谣言在事实面前止步了。
   所以我们很奇怪,公安机关并非医学专业人士,当初认定李文亮他们是造谣,依据的是什么?是因为他们说的和官方通报口径不一致,还是说相关人员提供了专业意见?
   如果是前者,那就应了法国学者让·诺埃尔·卡普费雷的话,“构成谣言内容特征的并不在于其是否得到证实,而是‘它的非官方来源’。”如果是后者,又是哪些人提供的专业意见呢?
   其实,历史发展中,时常会出现谣言,消除谣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而这个事实,大多时候需由专业人士来判断、解释。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队步步紧逼,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始南迁。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经多次辗转,到了四川省南溪县李庄镇。当时,史语所在殷墟发掘的近千个头骨标本也一起搬了过去。
   在搬运过程中,有一个箱子不慎摔裂,很多人头骨掉了出来。抬箱子的当地农夫大为惊骇,以为是死人头,心里非常害怕,以为来到这里的人干的是杀人越货的勾当。因此,一种谣言开始在李庄弥漫:研究院开黑店吃人肉。
   其时因大批人涌向李庄,当地人本就怨声载道,加之谣言一出,他们对这些外来人越发警惕。最开始,史语所并没有把谣言放在心上,觉得不值一驳,所以还是正常开展研究。
   以董作宾为首的几个研究人员,把殷墟出土的甲骨公然摊放在桌面上研究。其他一些可怖的头骨,也从封闭的木箱里取出,研究人员又是测量又是修补。当地人看见这些场景,都非常恐惧,“研究院吃人”的谣传更加盛行。
   就在此時,住在李庄祖师殿的同济大学医学院师生准备做人体解剖实验。因室内光线暗,他们在室外搭了几块木板作为解剖床。
   当时,当地一位泥瓦匠正好在祖师殿的屋顶上做修缮工作。看到解剖尸体这种阵势,他大惊失色,一个恐怖的念头在心中冒出:看来不只是研究院吃人,同济大学也开始吃人了。
   后来,吃人的谣言越传越广,官方不得不出面处理。最开始,当地官员以为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捣乱,于是想着毕其功于一役,来个杀鸡儆猴,但查来查去并未发现线索。
   随后,大家便开始坐下来商讨下一步的对策。当时的李庄镇国民党党部书记罗南陔若无其事地说:“有几家牛肉馆门前堆着牛骨头,不用查,馆子里肯定杀过牛。还有几家羊肉馆,门口也摆着一堆骨头,这个馆子几乎是天天宰杀羔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和同济大学医学院在室内室外摆着人头、人骨,还有完整的人尸体,这不是杀人、吃人是什么?”
   本以为罗南陔要火上浇油,坚持谣言就是事实,但他接着说:“我刚才所说,只是一般民众的心理和看法,并不代表在座诸兄的心理。试想,这乡间农民整年在山中劳作,与水土树木、五谷杂粮打交道,哪曾见过这等风景?他们咋个晓得和理解这帮搞学问与教学的专家,是在研究古人类和解剖人体?因不晓得和不理解,就像在牛肉馆、羊肉馆门前看到的情形一样,误认为是吃人。”
   因此,罗南陔认为不知者不为罪,应该由中央研究院和同济大学各自办个展览,把那些人头、尸骨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再做些适当的解释并发布,谣言就可不攻自破。
   当时,作为史语所所长的傅斯年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1941年6月9日,由中研院史语所出面组织展会、演讲会,邀请当地官员和士绅及周边地区的名流与新闻界人士前来观摩,以此为契机做些解释工作。最终,“吃人”的谣言消失了,这些外来客也逐渐赢得了当地人的信任。
   事情可以说很容易便解决了,可有时候,一些人总是有种惯性思维,先想着解决所谓传谣的人,这样固然能起到震慑,但更应该首先以事实为依据,不然,一切事就成了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这实在令人忧虑。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教会了我一个新词——“宿主”。宿主不是客店的旅客,那是病毒栖居的动物体。这就好比是,虱子曾经总跟人搭伴。疫情害了太多的人,把全中国、全世界都吓坏了,要确定那新冠病毒最初栖身何处,当然必要。不过我觉得更要紧的是,得找出把动物界病毒搬到人界的“一传手”。为啥这么说?因为野生动物跟人界从来是“老死不相往来”的,跟人在一起的,只是给人类当劳工的牲畜、由人饲养的肉食动物以及供人类玩赏的宠物。人类
期刊
我们乌盟后山管乞丐叫“讨吃子”,闹饥荒时从南边来的特别多。有一年夏天爸爸带着我在县城饭馆吃面条,讨吃子比食客还多。我们正吃着,有几只脏兮兮的手伸过来。爸爸就往那脏手里一一夹几根面条,就像孔乙己给那些顽童分豆一样,这一碗面,爸爸恐怕连三分之一都没吃到嘴里。我们吃完起身时,一个讨吃子扑过来,端起空碗连里面的残汤都喝了下去。爸爸下意识地摸口袋,可是什么也没摸出来,我们已经连住店的钱都没有了。  还有一次
期刊
有问题,找小编,遇到问题请直接发送到电子邮箱tiwen@cpcfan.com,我们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杂志上为您解答。    手机连接WiFi出现“网关无回应”  我的塞班手机通过路由器连接WiFi时,虽然可以顺利连接热点,但是在打开浏览器时却总是会得到“网关无回应”的提示,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出现“网关无回应”的情况通常是手机无法得到正常的IP分配所造成的,解决方法就是自己在手机端设固
期刊
# 手机·平板#  手机和平板逐渐成为人们常用的随身设备,它们可以拍照、录影、写围脖、看八卦,也能成为工作、学习中的好帮手。    利用iPod touch在陌生城市“找朋友”  行走在陌生的城市,你可能希望在这里发现几位好友,或者是平时远在天边的同学、朋友,利用“腾讯朋友”即可解决这一问题,这里以iPod touch为例:在iPod touch上安装“腾讯朋友”,以后每次到达相关城市,可以使用Q
期刊
此次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过程中,为了切实切断病毒的社会传播途径,很多地方政府对城市社区和农村乡村实行封闭式管理,要求居民居家不出。其中,有一句话被广为传播,即“躺在家里就是贡献国家”。不少人对此津津乐道。那么,应该怎样理解这句“名言”?   这句话的来由,大致出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抗击疫情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医生。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张文宏医生以他精湛的医术、幽默风趣而又简洁明了的疫情
期刊
德是什么?就是内心的良知、操守。而内心的道德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内心是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外在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国家和中华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也是全体社会公民所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对每个人来说,大众心里有着不同侧重的道德评判标准。普通人,应做到为人友善,处事谦和,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不坑蒙拐骗,不做损人利己之事,这是做人的起码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间,平常不怎么爱在朋友圈发信息的我,也转发一些东西,转发的内容在我看来都是客观事实,当然有的也夹带着些怨天尤人的情绪和追责问责之类的话。为此,一位“好心”老姐一天一天地给我发来与之完全相对立的在她看来很“正能量”的帖子。开始,以为不过是为了让我“兼听则明”,没作理会。不日,“好心”老姐专门打来电话,郑重地告诉我“要注意身份”。这回我明白了,原来转帖也不是一件小事。   我认真地想
期刊
区区一个“司机问题”,原本引发自黑龙江的一个案中案,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盖如垠收受巨贿供认不讳,可是其中有一笔小钱,三十万,盖副主任说他没有拿过啊!再一查,原来是他的司机马门启独吞了——马门启谎称时任哈尔滨市委书记的盖如垠装修新居要买家具,向大庆的个体户张某索要三十万,张老板以为可以结识盖书记,立马送上三包现金,结果全数入了马门启的腰包,盖书记全然不知道呢!于是在盖副主任被判十四年的同时,马司机也
期刊
题目里罗列的三个“长”,都是官名,只不过厅长、处长是眼下的官儿,而亭长嘛,则是古时的官儿。   对厅长、处长目前在官员序列中的位置,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之所以用了“比较”这么一个词儿,是因为其中的学问,也并非人人都能搞得一清二楚。具体来说,我就见过一位副厅长的名片,上面专门标出:享受正厅级待遇。另外,官场上还有相当于正厅、副厅的巡视员、副巡视员,相当于正处、副处的调研员、副调研员这么一种非领导职务
期刊
筷子,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寻常到常常觉不到其存在的重要性,但倘哪天没了筷子,往往会发现生活乱了套。筷子,就像深深打入国人生活的两根文化铆钉:一方面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如同本书所指,筷子里面包含古人运用杠杆原理的智慧,筷子摆放的仪式感饱含历史礼仪基因等信息。   到底是谁发明了筷子,无据可考,但筷子在历史文字中并不鲜见。如本书所述,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筷子的文献是《韩非子·喻老》中的《纣为象箸》一文。
期刊